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哲学家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不禁想问[[上古圣人法于阴阳和于术数春秋皆度百岁]]是真的吗??

[复制链接]
51
发表于 2009-8-22 17:26:24 | 只看该作者

我不禁想问[[上古圣人法于阴阳和于术数春秋皆度百岁]]是真的吗??

"tjwj,杨生军,你们二位回答我,世界上有没有“生而神灵,成而登天,倚鬼神以制义,生下能‘自言其名’的人”
直接回答我,有没有?
如果认为有,那么请君去神仙论坛,这里是科学的殿堂。"
请问中国中医要论坛合适成了“科学的殿堂”?何时何人曾公示过?
一个问题的答案就要请人走了?
52
发表于 2009-8-22 17:52:48 | 只看该作者

我不禁想问[[上古圣人法于阴阳和于术数春秋皆度百岁]]是真的吗??

[这个贴子最后由溪流在 2009/08/22 07:34pm 第 4 次编辑]

杨生军,【跪乳的山羊能发出“妈妈”(咩咩),全世界儿童天生就能叫出妈妈(mama)来,为什么黄帝不能发出姓名轩辕(xuanyuan)等音节?】
关于“妈妈”这个词,我还真有过仔细的思考,为什么人能最先学会“妈妈”字词,而动物的“喵喵”“门门”“咩咩”,其声音也极象“妈妈”。我的结论是,因为这“妈、喵、门、咩”只需要上嘴唇和下嘴唇,发音最简便,以至于动物也能发出类似音。原因就是这个发音最简单。实际这词可能已经成为动物的一种信息传输的本能。
而“轩辕”“高辛”这些复杂的字词,真有人能生下来,不经过一段语言学习,张口就能发出此音吗?
你是在编写21世纪的新童话?
当今世界您给我找出另外一个出生就能自言其名的人,我就相信你的理论。
您的超级联想真丰富,就是离人类生活实践远了点。
53
发表于 2009-8-22 17:58:43 | 只看该作者

我不禁想问[[上古圣人法于阴阳和于术数春秋皆度百岁]]是真的吗??

井底之蛙的水平要提高很难啊.
54
发表于 2009-8-22 20:40:31 | 只看该作者

我不禁想问[[上古圣人法于阴阳和于术数春秋皆度百岁]]是真的吗??

     文学描写和写实要区分开。小时候,对“吃馊粽子”一词颇为不满,心想,为什么不给难得回家的亲人以新鲜的粽子吃呢?后来才明白,“馊”是暗喻,指时间的延后。
    现在争论的焦点在,黄帝说的前人能不能真的因为与自然和谐相处养生得法而活上百岁?如果谁离人类生活实践近一点,答案不是再明确不过了吗?
    俄罗斯男人嗜酒如命,那样好的资源条件,平均只有60岁。日本妇女刚从战争阴影中走来,爱家敬业,平均达86岁。所以华佗的同乡曹操曾经沧海有感慨“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在不才印象中,历史上杨氏只有北宋哲学家杨简活到84岁,而像铁人那样辛苦的家父活到91岁。敢横刀立马的彭大将军享年比不上对华佗有所研究的95岁彭静山教授。
     “圣人非所与嬉也”,《黄帝内经》也不是我们才疏学浅的人所能否认得一星半点儿的。
55
发表于 2009-8-22 21:18:22 | 只看该作者

我不禁想问[[上古圣人法于阴阳和于术数春秋皆度百岁]]是真的吗??

[这个贴子最后由zhengyou在 2009/08/22 09:46pm 第 1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溪流2009/08/22 05:52pm 发表的内容:
“拘于鬼神者,不可以与言至德”这是内经的条文,意思就是信奉鬼神的人,不可以向他诉说养生治病的最好的德行之言。
姚止庵注:“医道精微,是为至德。既惑於邪,言必不信。”
马莳注:“彼拘于鬼神者,专事祈祷,惑于渺茫,与言修身养性之至德,必不见信。”
这条经文被认为是中医与鬼神巫道划清界限分水岭。中医走上了唯物和实践第一的轨道。

《素问.六节脏象论》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
《灵枢·平人绝谷论》“神者,水谷之精气也”
《汤液醪醴论篇》帝曰:其有不从毫毛而生,五脏阳以竭也,津液充郭,其魄独居,精孤于内,气耗于外,形不可与衣相保,此四极急而动中,是气拒于内,而形施于外,治之奈何?
岐伯曰:平治于权衡,去宛莝陈,微动四极,温医,缪刺其处,以复其形,开鬼门洁净府,精以时服,五阳已布,疏涤五脏,故精自生,形自盛,骨肉相保,巨气乃平。
——-----
请溪流总版主指教,《内经》之中这类“鬼、神”字眼尚有多处,与总版主所挑选的是一个意义吗?



-=-=-=-=- 以下内容由 zhengyou2009年08月22日 10:22pm 时添加 -=-=-=-=-
改错:温医---温衣
56
发表于 2009-8-22 21:54:12 | 只看该作者

我不禁想问[[上古圣人法于阴阳和于术数春秋皆度百岁]]是真的吗??

康熙词典神字条下:除了有解释祭奠的鬼神,
还有一种解释:气之升,谓之神;气之曲,谓之鬼。

看来真如鲁迅在评《红楼梦》中就提到“经学家见《易》,道学家见淫,才子佳人见风月,革命党人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姚止庵、马莳之类先祖以自己心中鬼、神的形象,概论《内经》鬼、神之字眼,误人不浅。
57
发表于 2009-8-22 22:09:07 | 只看该作者

我不禁想问[[上古圣人法于阴阳和于术数春秋皆度百岁]]是真的吗??

其实还得从《素问·上古天真论》细细品味:黄帝问天师: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时之异耶?人将失之耶?

个人看法,《内经》成书之时,医学有所衰退。岐伯黄帝在探讨上古的一部医学经典。
所以,“鬼、神”二字既有《内经》成书之时人们迷信的“鬼、神”,也有造字起世时“鬼、神”的本意。是人体内气的不同状态功用表达。
58
 楼主| 发表于 2009-8-22 22:16:21 | 只看该作者

我不禁想问[[上古圣人法于阴阳和于术数春秋皆度百岁]]是真的吗??

其实大家举的百岁长寿老人都不懂法阴阳和数术的。他们是在无意识状态下长寿的。问题是[[内经]]的说法和我们今天一些人没道理的迷信古人,给人以今不如惜的观念,古人知道法阴阳和数术可以长寿,今天的人不知道,而结论背后的含义是古人比今人长寿,这不是事实。
59
发表于 2009-8-22 22:25:45 | 只看该作者

我不禁想问[[上古圣人法于阴阳和于术数春秋皆度百岁]]是真的吗??

[请溪流总版主指教,《内经》之中这类“鬼、神”字眼尚有多处,与总版主所挑选的是一个意义吗]
单纯讲“神”,与讲“鬼神”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
中医里的神有多义,与”鬼神“义无大关系。
“神”有多种概念不等于“鬼神“有多种概念,在这里偷换概念也忒明目张胆了吧?
而内经里“拘于鬼神者,不可与言至德”,以及“卒然而病者,其故何也?唯有因鬼神之事乎?”歧伯曰:“此亦有故。邪留而未发,因而志有所恶,及有所慕,血气内乱,两气相搏,其所从来者微,视之不见,听而不闻,故似鬼神。”明明白白讲的就是鬼神,除非理解有问题或装不明白。
【姚止庵、马莳之类先祖以自己心中鬼、神的形象,概论《内经》鬼、神之字眼,误人不浅】
姚马中医先哲理解能力具不如你,是吧?
又来一个热入心包的。
请问中午您吃了几碗米饭?
60
发表于 2009-8-22 22:33:01 | 只看该作者

我不禁想问[[上古圣人法于阴阳和于术数春秋皆度百岁]]是真的吗??

与作古之人争高低,真没意思。
但是今天的人好像确实不太明白长寿的奥秘?间或有人歪打正着,长寿了,
古人有这么一个总结,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今天的中医们若自认超越了古人,也该总结一个完善的长寿理论吧?

-=-=-=-=- 以下内容由 zhengyou2009年08月22日 10:49pm 时添加 -=-=-=-=-
呵呵   回溪总版,中午吃了半碗饭,两块瘦肉,还有一只梨子。可以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7-15 03:49 , Processed in 0.131984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