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gl010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讨论]敢问道在何处?

[复制链接]
51
发表于 2010-1-7 17:11:53 | 只看该作者

[讨论]敢问道在何处?

下面引用由gl01012010/01/07 05:00pm 发表的内容:
    愿闻其详。
“道”源于这一世界一切事物的变化规律。
而非《易经》、《道德经》、《黄帝内经》中。
52
发表于 2010-1-7 17:40:18 | 只看该作者

[讨论]敢问道在何处?

"千万不要以为现在的人优于古人,相当幼稚!何等可笑?不知天高地厚者也。
中国古人是非常伟大的,难道不应该被崇拜吗?不值得我们敬畏吗?敬则不生妄想,不随昏住。否则,常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夜郎自大,自不量力,不知自己姓什么。更常常胡言乱语以惑世,歪解经典,以盲引盲,不知北在何方。"
说得有理,赞成
但愿您能以明确的言语告诉大家什么是正确的。
53
发表于 2010-1-7 17:45:55 | 只看该作者

[讨论]敢问道在何处?

这个讨论很有意义,大家尽情讨论吧!
讨论请这个问题,大有益于中医理论的澄清!
请仁海中西医前来参加讨论。
54
 楼主| 发表于 2010-1-7 18:34:59 | 只看该作者

[讨论]敢问道在何处?

[这个贴子最后由gl0101在 2010/01/07 06:39pm 第 1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和氏璧2010/01/07 05:11pm 发表的内容:
“道”源于这一世界一切事物的变化规律。
而非《易经》、《道德经》、《黄帝内经》中。
   我知道先生的意思了,先生是在问我“道是从哪里来的呢”吧?
   道是从哪里来的呢?我认为道的来源有两个:
   一、世界自然,或者也可以说世界自然规律;
   二、中国先民的世界观。
   但是我认为最根本的,是中国先民的世界观。我为什么这么说呢?
   一、世界自然还是世界自然,千古万年没有什么根本改变。
   二、外国没有发现或者发明道,中国近现代很少有人明白或者认识道、理解或者阐释道。
   三、孔子知道,但是孔子却说:“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
   四、道属于中国哲学的认识论,所以《黄帝内经》中说:“道生智”。
   五、认识论来源于世界观,这是哲学的一般观点。
   最后说明两点:
   一、我说我们讨论的道是指《易经》、《道德经》、《黄帝内经》的“天地之道,阴阳之道”,意思并不是说“天地之道,阴阳之道”来源于《易经》、《道德经》、《黄帝内经》。
   二、我认为任何撇开中国先民的世界观发现或者发明道、明白或者认识道、理解或者阐释道的企图,终究是徒劳的,是必定要失败的。
   以上为个人见解,仅供参考,欢迎专家学者批评指导。
55
发表于 2010-1-7 18:54:49 | 只看该作者

[讨论]敢问道在何处?

下面引用由gl01012010/01/07 06:34pm 发表的内容:
    我知道先生的意思了,先生是在问我“道是从哪里来的呢”吧?
    道是从哪里来的呢?我认为道的来源有两个:
    一、世界自然,或者也可以说世界自然规律;
     ...
所以,我说探讨哲学需要对许多名词有“默契”。
还有一点,我来论坛不久,对大家的语言习惯不熟悉,所以,在探讨上只能从字面上着手。
在探讨此类问题。对许多名词需要“默契”是非常关键的。不然探讨许多建立在这些名词之上的问题,最后都不能得到解决。
就如你先前说过的“玄”,古人有自己的定义,而今人在读解古书时却按现代“玄”的含义去理解,最后各说各有理。
所以,现在的问题又是回到如何认识“道”的含义上。

-=-=-=-=- 以下内容由 和氏璧2010年01月07日 06:55pm 时添加 -=-=-=-=-
就如你先前说过的“玄”,古人有自己的定义,而今人在读解古书时却按现代“玄”的含义去理解,最后各说各有理。
而正确的,是要按古人的定义去理解。
56
发表于 2010-1-7 19:03:01 | 只看该作者

[讨论]敢问道在何处?

“中国先民的世界观。”
只是作为遗留的知识,是传递理解“道”的信息媒介。
。。。。。。。。。。。。。。。。。。。。。。。。。。。。。
“外国没有发现或者发明道,中国近现代很少有人明白或者认识道、理解或者阐释道。”
如果把“道”看成是一切事物的变化规律,只能说是“发现”,而不能用“发明”
如果把“道”看成是一中理论,就可以用“发明”。
如果。。。。。。。
其结果都在发生变化。
所以,探讨此类问题。对许多名词需要“默契”是非常关键的。
57
 楼主| 发表于 2010-1-7 19:23:34 | 只看该作者

[讨论]敢问道在何处?

下面引用由仁海中西医2010/01/07 04:49pm 发表的内容:
有益的探讨。
    欢迎先生批评指导。
58
发表于 2010-1-7 22:32:10 | 只看该作者

[讨论]敢问道在何处?

道即“无、有”。
59
 楼主| 发表于 2010-1-7 22:37:17 | 只看该作者

[讨论]敢问道在何处?

下面引用由在太空飞翔2010/01/07 05:40pm 发表的内容:
"千万不要以为现在的人优于古人,相当幼稚!何等可笑?不知天高地厚者也。
中国古人是非常伟大的,难道不应该被崇拜吗?不值得我们敬畏吗?敬则不生妄想,不随昏住。否则,常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夜郎 ...
下面引用由在太空飞翔2010/01/07 05:45pm 发表的内容:
这个讨论很有意义,大家尽情讨论吧!
讨论请这个问题,大有益于中医理论的澄清!
请仁海中西医前来参加讨论。
    我很赞同。
60
发表于 2010-1-9 05:22:58 | 只看该作者

[讨论]敢问道在何处?

下面引用由gl01012010/01/07 10:29am 发表的内容:

    请教一下:
    一、根据什么说“道无处不在”?
    二、根据什么说“‘道’在‘器’”中?
    三、根据什么说“道在万物之中”?
    欢迎专家学者就这三个问题发表高见。谢谢。
     根据非常多。
     《道德经》说“强名之曰道,强为之曰大”。
     何以无法形容而强以一个“大”字?盖因其无所不在,如果有其不在之处,则必有比她更大的、可以包宏“无”的存在,但这个“无”已经囊括在“道”中,所以说“道无处不在”。
     《本经阴符七术》说:“道者,天地之始,一其纪也。物之所造,天之所生,包宏无形,化气先天地而成,莫见其形,莫知其名,谓之神灵”。
     天地万物皆禀“道”之“化气”而生长收藏,而且还“包宏无形”,所以说“道无处不在”。
     你说“道并非无处不在”, 你的根据是什么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7-18 06:24 , Processed in 0.069689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