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翟鉴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与黄岐建中汤兄讨论阴阳问题

[复制链接]
51
 楼主| 发表于 2007-4-9 06:19:29 | 只看该作者

与黄岐建中汤兄讨论阴阳问题

古水流兄说:
就麻烦翟鉴先生用你的阴阳理论解释下面两个现象:加热使冰溶化成水,冷却使水结成冰。
答:这个话题完全可以蒙蔽中医!因为中医界还没有人懂阴阳的对待关系。至少我不敢用这样东西作为我观点的证据(当然,这个话题在我广义阴阳的范畴);如果您认为可以作为您观点的证据,请您阐述理由。我有能力破灭您。
五积散兄说:本于阴者亲之下,本于阳者亲之上。阴的本质是阳,阳的本质是阴,只是有体用的不同。
翟鉴答:您的开场白说的不错,但是,用开场白与我讨论阴阳是没有分文价值的。我要您阐明“本于阴者亲之下,本于阳者亲之上”的具体理由和根据。对此,我肯定地说,您没有能力说出理由和根据!请大家关注一下,五兄能不能与自己的开场白兑现!

五积散兄答:地气上升为云,天气下降为雨。
质疑:五兄之言十分可笑!您信口开河习惯了……
漏骨的是:您的上下文文不对题,即驴唇对不上马的嘴。上文是“本于阴者亲之下,本于阳者亲之上。阴的本质是阳,阳的本质是阴”;下文是“地气上升为云,天气下降为雨”。
为了当众破灭您的信口开河,我有能力让您自毙!您就先当众解释您的上文,先按您话题的顺序来,先把“本于阴者亲之下,本于阳者亲之上”的概念澄清。是阴者在下还是“亲于下”,“亲”是降的意思吗?请吧!
52
 楼主| 发表于 2007-4-10 05:30:12 | 只看该作者

与黄岐建中汤兄讨论阴阳问题

古水流 兄说:
对不起,打错字,应该是以“阴出阳入为总刚”。
答:您羞辱了整个中医界也包括您在内,您已经证明中医的总纲拿不出合理的根据来。
  
  五积散兄说: 黄先生所说的“阳入阴出”,次序是很重要的,其理论出自《内经》。
答:“阳入阴出”是谬论,在您的心中一个谬论挂上《内经》的幌子就可以变为国宝了。但是,在我这里行不通。哪怕一个乞丐,他说的有理,我就赞同。如果对自己的观点拿不出合理的根据来,即使知名度再高的人,我照样说他信口开河的胡扯!
  丁和兄说:  
翟先生为什么不敢回答前面那个问题:任您选何种物件,取二,一入水中,一入火中,观察是水中的物件舒张,还是火中的物件舒张?!!!

答:您的这个话题我已经从正面回答了您,它没有阴阳关系,我也不可能用这些信口开河的东西作为我阴阳学说的根据。
您说:
翟先生争论的是“阳收缩”还是“阴收缩”,血管属于实体,以重性原理,属在地,故以“在地阳杀阴长”论理,是“阳收缩”,从现代科学,“气”的运动产生电,
答:从古典哲学看,“气”的确对一切生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我敢肯定地说,丁兄只是拿“气”来蒙蔽别人的,如果您不服,请您用“气”证明一下传统的“表为阳,里为阴”。
您说:
是啦,本人确实后悔读书太少,有了自身体会,却说不出眩目的广阔根据,可不是信口开河的人。以上所说似乎不假?
答:“却说不出眩目的广阔根据”,这到是您的实在话。请问,您“气”的知识都用在哪了?您说自己不是信口开河的人,没有根据的胡说不是信口开河又是什么?
您说:
翟先生的才华令人佩服,知识面也广,可是为什么偏执于一隅争论?令人费解???
答:我的目的主要是澄清理论中的根据和道理,而不是为哗众取宠而争论。当然,中医在您心目中可以不讲理(不讲根据)。但是,让我昧着良心来崇拜谬论,我做不到。
53
发表于 2007-4-10 09:17:12 | 只看该作者

与黄岐建中汤兄讨论阴阳问题

下面引用由翟鉴2007/04/10 05:30am 发表的内容:
答:您羞辱了整个中医界也包括您在内,您已经证明中医的总纲拿不出合理的根据来。
如果翟鉴先生想逃脱这次面向全中医界的羞辱,那么唯一的办法就是翟鉴先生能用你的阴阳理论解释下面两个现象:
1。加热使冰溶化成水。
2。冷却使水结成冰。
54
发表于 2007-4-11 09:36:49 | 只看该作者

与黄岐建中汤兄讨论阴阳问题

苦等翟鉴
55
发表于 2007-4-12 06:54:13 | 只看该作者

与黄岐建中汤兄讨论阴阳问题

翟鉴先生答:我的目的主要是澄清理论中的根据和道理,而不是为哗众取宠而争论
      
         支持!!!
人们所以珍惜书本,尊重知识,是因为知识使人视野开阔,可以拓宽思路,使人聪明,但是如果不能立足于所谋本位,对所谋本位不能有正确的理解,那么知识越多只能自乱。所以《内经》要求“善言天者,必应于人;善言古者,必验于今;善言气
者,必彰于物。”又“上配天以养头,下象地以养足;中傍人事以养五脏”。而没有说不理解内容要参照某经典书籍。
如火曰炎上,水曰润下,是翟鉴先生借以推翻传统阴阳理论的依据,可是请翟鉴先生想一下,或问问您的病人,头面、腰身、足跟,三者哪里最易开裂?火炎上,头面却没有或很少燥裂,水润下,足跟很容易燥裂,为什么?答案在《阴阳应象大论》,心为火,肾为水,都在一个密封的大皮囊里,还不时补充水谷饮食,是水火的特性已经发生混合性变化。
翟鉴先生说:请您用“气”证明一下传统的“表为阳,里为阴”。
理论的验证靠事实,事实的规范靠理论。所以气的证明在事实,翟鉴先生吃饭喝水在腹腔里吧,充养肌肤,就是里为阴、阴出;针刺的四肢五俞穴就是阳气由外入里,、表为阳的根据。

-=-=-=-=- 以下内容由 丁和2007年04月12日 06:41pm 时添加 -=-=-=-=-
只要摸一下,头面是滋润的,脚是热的,就应当考虑,火炎上与水润下的本性在人体已有所变化。

-=-=-=-=- 以下内容由 丁和2007年04月12日 06:41pm 时添加 -=-=-=-=-
只要摸一下,头面是滋润的,脚是热的,就应当考虑,火炎上与水润下的本性在人体已有所变化。
56
 楼主| 发表于 2007-4-12 07:10:24 | 只看该作者

与黄岐建中汤兄讨论阴阳问题

古水流兄说:  如果翟鉴先生想逃脱这次面向全中医界的羞辱,那么唯一的办法就是翟鉴先生能用你的阴阳理论解释下面两个现象:
1。加热使冰溶化成水。
2。冷却使水结成冰。

答:我不可能用我的理论去解释信口开河的东西,更不知道您用这些信口开河的东西想证明什么?
是证明阴出阳入吗?
关于“中医是当代中国最大的伪科学”及“中医是伪科学”或“中医是玄学”等等文章,在中医药论坛上频频出现。这些文章对中医没有多大伤害,而真正羞辱中医的恰恰是空打着中医旗号的保守派。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这些人都在充当着“中医是伪科学”的见证人。对此,我的理由是:
不论哪种学科,只要对自己的理论有合理的根据,那就属于科学。如果没有合理的根据,或不能自圆其说的,即使说的天花乱坠也逃脱不了伪科学的罪名。
又因为这些保守派根本拿不出支持自己观点的根据来,所以,他们充当了“中医是伪科学”的见证人,而自行其辱。
您说:如果翟鉴先生想逃脱这次面向全中医界的羞辱……
答:是我为中医基础理论拿出了合理的根据,如果用合理的根据向旧得观念挑战就是羞辱中医的话,那么,为什么保守派不用自己合理的根据回击?相反,你们用信口开河(说不通)的东西等于用实际行动在支持我。我敢肯定地说,中医界不可能有真才实学的人,因为他们崇拜的部分基础理论是谬论的!
如果您认为自己还有才华的话,就把您所提供的根据“加热使冰溶化成水;冷却使水结成冰”和“阴出阳入”为总纲说通了,那就是对我最有利的回击。请吧!
57
发表于 2007-4-12 09:21:07 | 只看该作者

与黄岐建中汤兄讨论阴阳问题

[这个贴子最后由古水流在 2007/04/12 09:37am 第 1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古水流2007/04/07 09:49am 发表的内容:
好呀!既然如此,就麻烦翟鉴先生用你的阴阳理论解释下面两个现象:
加热使冰溶化成水,冷却使水结成冰。
下面引用由翟鉴2007/04/09 06:19am 发表的内容:
古水流兄说:
就麻烦翟鉴先生用你的阴阳理论解释下面两个现象:加热使冰溶化成水,冷却使水结成冰。
答:这个话题完全可以蒙蔽中医!因为中医界还没有人懂阴阳的对待关系。至少我不敢用这样东西作为我观点的证据(当然,这个话题在我广义阴阳的范畴);如果您认为可以作为您观点的证据,请您阐述理由。我有能力破灭您。
下面引用由翟鉴2007/04/10 05:30am 发表的内容:
答:您羞辱了整个中医界也包括您在内,您已经证明中医的总纲拿不出合理的根据来。
下面引用由古水流2007/04/10 09:17am 发表的内容:
如果翟鉴先生想逃脱这次面向全中医界的羞辱,那么唯一的办法就是翟鉴先生能用你的阴阳理论解释下面两个现象:
1。加热使冰溶化成水。
2。冷却使水结成冰。
下面引用由翟鉴2007/04/12 07:10am 发表的内容:
古水流兄说:  如果翟鉴先生想逃脱这次面向全中医界的羞辱,那么唯一的办法就是翟鉴先生能用你的阴阳理论解释下面两个现象:
1。加热使冰溶化成水。
2。冷却使水结成冰。
答:我不可能用我的理论去解释信口开河的东西,更不知道您用这些信口开河的东西想证明什么?
。。。
您说:如果翟鉴先生想逃脱这次面向全中医界的羞辱……
答:是我为中医基础理论拿出了合理的根据,如果用合理的根据向旧得观念挑战就是羞辱中医的话,那么,为什么保守派不用自己合理的根据回击?相反,你们用信口开河(说不通)的东西等于用实际行动在支持我。我敢肯定地说,中医界不可能有真才实学的人,因为他们崇拜的部分基础理论是谬论的!
如果您认为自己还有才华的话,就把您所提供的根据“加热使冰溶化成水;冷却使水结成冰”和“阴出阳入”为总纲说通了,那就是对我最有利的回击。请吧!
如果,加热使冰溶化成水,冷却使水结成冰,是古水流信口开河,
那么,加热使水结成水,冷却使冰溶化成水,岂不是是顺理成章?
难道翟鉴先生阴阳理论不能解释加热使冰溶化成水,冷却使水结成冰,却能解释加热使水结成水,冷却使冰溶化成水。
58
 楼主| 发表于 2007-4-13 05:55:50 | 只看该作者

与黄岐建中汤兄讨论阴阳问题

丁和 兄说:
如火曰炎上,水曰润下……,心为火,肾为水,都在一个密封的大皮囊里,还不时补充水谷饮食,是水火的特性已经发生混合性变化。
答:请您阐明火炎上是火在上?“炎”是上升吗?
您不是学中医的吧?人经过吃饭水火的性质就发生变化,那么,古人描述阴阳水火的特性岂不是多此一举了吗?
您说:翟鉴先生吃饭喝水在腹腔里吧,充养肌肤,就是里为阴、阴出;针刺的四肢五俞穴就是阳气由外入里,、表为阳的根据。
答:原来您所谓的“表为阳”是用吃饭喝水为根据的?象您这种治学态度(信口开河而且自以为是),中医何能不败!
请问,是否因为吃饭“表为阳就应该寒”?
您真的懂什么是“ 五俞穴”吗?您在给“五俞穴”节外生枝泼脏水!请拿出“五俞穴”阳气由外入里的原文。
肯定地说,您并不知道什么是“阳气”,既然连阳气都不知道是什么,就敢谈阴阳的出入。很佩服您敢说话的勇气!
仁兄想在“阴阳学说”上涂一层糨糊(把阴阳搞乱),但是,您忽略一点“本末倒置”了!
阴阳的属性和位置是前提,然后是阴阳升降(出入)的过程。您连前提都没有,拿什么阐述其过程?
当把阴阳的属性和阴阳各自的位置弄清了,其余的阴阳的运动过程都是顺理成章的事了。我很少看所谓中医知名人士的文章,但有一点我敢肯定,那就是,整个中医界不会有一个人能说出一个阴阳的事理来!答案很简单,因为他们没有阴阳的前提(阴阳的属性、阴阳各自位置的根据)。那么,古人真的对此没有根据吗?
有。但是,只不过这些知名人士不敢拿出来而已,因为,只要拿出这个根据,就与自然相反!就不符合实际!
在2003年我就说过:关于天地阴阳的问题,谁与我争谁败!
对此, jlzhhj 兄在2004/01/21 08:25pm的帖子说:我可以肯定你一定不会赢。 
在2004/01/23 07:16pm的帖子我答:我可以爱心等待“赢”我的这位朋友!但我总是觉得天下没有这个人!请兄关注我们的争论,会有结果的!
————————————————————————
我对中医理论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是高度负责,而且是那些给中医理论涂糨糊人的克星!
您不适合学中医,因为您的智商有问题,我至少说过上百次了“只要您说出一个阴阳的事理来,我的学说就告破灭”!从讨论以来,您至少也提供了上百个阴阳的话题,难道您不反思一下,您的哪个话题说通了?
59
发表于 2007-4-13 22:16:10 | 只看该作者

与黄岐建中汤兄讨论阴阳问题

翟先生:原来您所谓的“表为阳”是用吃饭喝水为根据的?象您这种治学态度(信口开河而且自以为是),中医何能不败!

翟先生错啦!
第一,先生可以羞辱个人,不可以羞辱中医,
第二,本人不治学,只治病;不治别人,只治自己,治好了自己的一系例病证,均属疑难症,其中有高血压已转正常,
第三,因为只有需要吃饭喝水的人而不能很好地吃饭喝水的人,才需要看病,所以就是以吃饭喝水为根据,

翟先生说:请问,是否因为吃饭“表为阳就应该寒”?
“里为阴、表为阳”是以水谷为阴,气为阳,而血气从动脉末梢(毛细血管)进入血管管壁成为血管运动动力,兼生化血气的原始热能,所以动脉末梢(表)无论从哪方面,都应属阳,
如果先生不能理解表为阳而寒,更不能理解王冰所说:“益心之阳,寒亦通行”
以翟先生的才华与临床经验,难道不该对翟门五癌症病例深思吗?
问:您不是学中医的吧?人经过吃饭水火的性质就发生变化,那么,古人描述阴阳水火的特性岂不是多此一举了吗?
答,确实不是学中医的,只是因病寻找,在中医理论中逛了一圈,如先生所问,那么《阴阳应象大论》是多此一举了吗?
火与不间断的水源同在密封的容器中,热随水气下流,水被热上举,气是载体,承载水谷与热量上下运转。
如果似翟先生所说,心在上,主火,火炎上,就不能与肾水相交。人脚一般也是热的,那么“火”应该在脚底心?
60
 楼主| 发表于 2007-4-14 05:18:29 | 只看该作者

与黄岐建中汤兄讨论阴阳问题

古水流 兄说:  
如果,加热使冰溶化成水,冷却使水结成冰,是古水流信口开河,那么,加热使水结成水,冷却使冰溶化成水,岂不是是顺理成章?
答:这不是信口开河又是什么?
您在2007/04/08 09:28am的发言说:对不起,打错字,应该是以“阴出阳入为总刚”。
“加热使冰溶化成水,冷却使水结成冰”,这回怎么连阴阳二字都免掉了?这个说法您没有能力与您得“阴出阳入”的总纲说通。不服试一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7-8 06:08 , Processed in 0.198817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