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日出江花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介绍我的书稿《中医分析》第四章《表里阴阳原理》

[复制链接]
51
发表于 2009-1-5 09:53:52 | 只看该作者

[原创]介绍我的书稿《中医分析》第四章《表里阴阳原理》

      对于体会了“气”的外行,就有点不以为然,若“麻醉时,胃肠平滑肌也被麻醉了”,等麻醉解除,可以是血管蠕动恢复,可以是大便,可以是腹泻,可以是打嗝气上冲或呕吐,为什么诸多可能都没有,而偏偏是放屁呢?yv
===========================================================================
      你所提出的问题,就如同我向你提问阳明腑实证服用大承气汤为什么大便出燥屎,而不呕吐一样。我对于中医是外行,你对于西医也是外行,外行向内行提出的问题,有时候是出人意料的难以回答。特别是西医向中医提出的问题,有时候非常可笑。这就是中西医理论具有不可通约性,对于同一个事物形成的概念不同,理论构架不同。
      放屁,西医认为:由于肠蠕动,把肠道内的气体排出体外。肠蠕动的方向是由胃向肛门方向,这是正常生理情况下,把消化的废物与气体排出体外。如果逆方向蠕动,就产生呕吐,气上冲胸,呃逆等症状。
      放屁虽然排出的是气体,但是与中医的“气”没有任何关系。中医的气,博大精深,西医不知道放屁与博大精深的气有什么关系。
      你可以把“精"理解为细胞,把"气血"理解为血液,但是,绝对不可以运用于临床.那样,要出大乱子!
   在论坛上,可以说说:细胞氧化高引起血液渗透压升高,血压升高,但是,不符合临床事实,按照这个理论指导诊断治疗,一定出大乱子.
52
发表于 2009-1-5 10:34:20 | 只看该作者

[原创]介绍我的书稿《中医分析》第四章《表里阴阳原理》

好文章,就是有些烦琐。但其有价值的地方是非常明了的,尤其是对针灸的解读和研究,是非常有价值的。但希望楼主不要把中医完全的西医化,那样就把中医化[简]为繁了,最后又到了西医的路子上去了。
53
发表于 2009-1-5 11:15:25 | 只看该作者

[原创]介绍我的书稿《中医分析》第四章《表里阴阳原理》

[这个贴子最后由zhengYOU在 2009/01/05 11:16am 第 1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中西医融合观2009/01/05 09:53am 发表的内容:
你所提出的问题,就如同我向你提问阳明腑实证服用大承气汤为什么大便出燥屎,而不呕吐一样。
中西医融合观版主确实是不错的为人师长者,有耐心.
这样,我们各自尽力回答对方的疑问,也尽力推敲反驳对方的观点,尤其是中西医融合观版主,我相信您的学问远在我之上.
我先回答吧,
"阳明腑实证服用大承气汤为什么大便出燥屎,而不呕吐一样。"阳明腑实证是气分实热导致主气之脏肺所属大肠津液亏损,肠道失运,因为热盛,所以大便燥结,中医有五味入五脏,这是一个大归类,其实通过实践体验,各药各入不同的层面不同的分段,根据脏腑的喜恶,对神经刺激,或补或泻,承气汤的几味药是专入大肠经,“味厚则泄薄则通”“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大黄芒硝味厚气浊,所以其气必然下行,,也就不会上冲呕吐。
大黄用之得法,可以补中,就是证明了气味的厚薄可以影响气机的运行方向。
54
发表于 2009-1-5 11:31:11 | 只看该作者

[原创]介绍我的书稿《中医分析》第四章《表里阴阳原理》

    我应当怎样理解“大黄芒硝味厚气浊"与“味厚则泄薄则通”?
    请尽量使用中医语言解释,运用取象比类的方法说明道理.看看我们能不能沟通.
55
发表于 2009-1-5 12:37:15 | 只看该作者

[原创]介绍我的书稿《中医分析》第四章《表里阴阳原理》

如果放屁与中医的“气”没有任何关系。中医的气也就不是博大精深,
[放屁,西医认为:由于肠蠕动,把肠道内的气体排出体外。肠蠕动的方向是由胃向肛门方向,这是正常生理情况下,把消化的废物与气体排出体外。]
先生解释的是正常生理情况下的放屁。
我问的是麻醉苏复为何以放屁为标识?
为什么不是大便失禁呢?
神经麻醉朦胧状态下,按照西医理论似乎大便失禁更合乎逻辑?
放屁、气,就表明与阴阳化气有关。
56
发表于 2009-1-5 12:47:28 | 只看该作者

[原创]介绍我的书稿《中医分析》第四章《表里阴阳原理》

[这个贴子最后由七仙女在 2009/01/05 00:49pm 第 1 次编辑]

哈哈哈一个"屁"字居然也有那么多的学说啊??我也问一下,为什么有的人放的"屁"无声无息,却臭气熏天??有的人放的屁很响,却无异味??好文章不顶,没道理.我发此文纯属于像精彩电视局插播一则广告
57
发表于 2009-1-5 12:48:35 | 只看该作者

[原创]介绍我的书稿《中医分析》第四章《表里阴阳原理》

下面引用由中西医融合观2009/01/05 11:31am 发表的内容:
    我应当怎样理解“大黄芒硝味厚气浊"与“味厚则泄薄则通”?
    请尽量使用中医语言解释,运用取象比类的方法说明道理.看看我们能不能沟通.
这样说,先生认为哪儿不能理解?
58
发表于 2009-1-5 12:57:35 | 只看该作者

[原创]介绍我的书稿《中医分析》第四章《表里阴阳原理》

下面引用由中西医融合观2008/12/30 05:09pm 发表的内容:
《伤寒论》第一条: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这是经典的表证。他和传入神经,交感神经有什么关系吗?
      皮肤中的传入神经是躯体感觉神经,那么“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是通过什么感觉神经,怎么 ...
先生所列举的[[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的病因,就是因寒而导致了神经被抑制后汗液不能排泄的表现,所以,我认为楼主的观点是正确的,我支持
59
发表于 2009-1-5 13:04:47 | 只看该作者

[原创]介绍我的书稿《中医分析》第四章《表里阴阳原理》

下面引用由日出江花2008/12/30 00:14pm 发表的内容:
(水印部分不能引用)
支持你的研究,但你把阴阳的定义给弄单一了,你用血流量来定义阴阳,只可以初步定义肺的阴阳,但可以给肺的阴阳下结论,而且有具体指标也是非常好的。
60
发表于 2009-1-5 13:14:25 | 只看该作者

[原创]介绍我的书稿《中医分析》第四章《表里阴阳原理》

《本草汤液》大黄,阴中之阴药,泄满,推陈致新,去陈垢而安五脏,谓如勘定祸乱以致太平无异,所以有将军之名,入手足阳明,以酒引之,上至高巅,以舟楫载之胸中可浮。以苦泄之性峻至于下,以酒将之,可行至高之分。
《本草切要》凡蕴热之症,脏腑坚涩,直肠火燥而大便秘,痈肿初发,毒热炽盛而大便结,肥甘过度,胃火盛而大便结,纵饮太盛,脾火盛而大便结,必用苦寒,以大黄可也。至若跌扑损伤,血有所瘀,闭而不行,用桃仁红花之剂,必加酒炒大黄。
摘录这两段,便于对大黄以及“味厚则泄薄则通”的理解。

-=-=-=-=- 以下内容由 zhengYOU2009年01月05日 01:21pm 时添加 -=-=-=-=-
酒炒大黄,现有的解释是酒与大黄两性相加,若亲身尝试一下,就会发现,在炒的过程中,药味随酒的挥发而挥发,取意是“味薄则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7-6 22:12 , Processed in 0.056696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