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日出江花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介绍我的书稿《中医分析》第五章《细胞内化学反应振荡》

[复制链接]
51
发表于 2009-1-16 10:26:46 | 只看该作者

[原创]介绍我的书稿《中医分析》第五章《细胞内化学反应振荡》

下面引用由日出江花2009/01/12 02:16pm 发表的内容:
如果细胞固有自身振荡频率为N,而其控制神经对细胞的有效作用频率为M,则该细胞实际的振荡频率为两者的拍频N-M之绝对值。
先生知识丰富,也很有创意,[拍频]可能是物理学的专用语,用在中医,实属创意。
《内经》说:道在于一,神转不回,回则不转。
人体精气、神气、营气、卫气各行其道。可以产生振荡频率,并不相撞,;或者说,同种参量的振荡绝不相拍,若相拍就是病。就是结滞。
52
 楼主| 发表于 2009-1-17 14:17:07 | 只看该作者

[原创]介绍我的书稿《中医分析》第五章《细胞内化学反应振荡》

无论怎么说zhengYOU 先生是有过仔细思考的。

先生所说的——西医对于细胞膜钠-钾通道闸门周期性开放的解释不明,对于心脏窦房结自动节律性兴奋的解释同样不明确。——先生确实是看到了问题的症结,这个问题我已经在第六章中解决,以第五章为基础,分析生物电理论就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只不过我没有将第六章发在这里。第六章更过于专业了,并且结论更为重要。

拍频确实是物理概念,这种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其实大家一定对拍频有体会,譬如,高速运转的风扇在灯光下可以见到风扇页影慢慢转动,如果在电视中看见里面又有电视画面,就会发现这画面会有一条条的波动条纹,这些都是典型拍频现象。

我不是什么大师,只是小人物而已。大师就不用在这里现眼了。

我已经说的很清楚了,具有临床意义气是指血容量。所以大失血就是丢失血容量,也就是先生所谓的气随血脱,中医以大剂补气药救急,这是因为补气药物有补充血容量的作用。这些在我的书稿中都有详细论述。

我所论述的许多东西其实都是以中医为根本。不可能只通过现代医学得到这些结论。譬如,我对阴阳寒热的论述是揉合了中医脉诊基础,只有明白中医脉诊的真正意义才可能正确诊断阴阳寒热。我对表证的论述也是总结了中医有关表证的临床认识。我对经络的分析同样是参照了中医实践中所看到的种种现象。我想,只要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再仔细读透我的书稿,再反过来思考临床中遇到的各种现象,那么就很容易明白我写的意义。

有的人以为我这是在空谈理论,其实又有那个空谈家能写我这样的书稿?
53
发表于 2009-1-17 20:56:57 | 只看该作者

[原创]介绍我的书稿《中医分析》第五章《细胞内化学反应振荡》

补气药物有补充血容量
哈哈哈
54
发表于 2009-1-18 09:37:42 | 只看该作者

[原创]介绍我的书稿《中医分析》第五章《细胞内化学反应振荡》

下面引用由日出江花2009/01/17 02:17pm 发表的内容:
我已经说的很清楚了,具有临床意义气是指血容量。所以大失血就是丢失血容量,也就是先生所谓的气随血脱,中医以大剂补气药救急,这是因为补气药物有补充血容量的作用。这些在我的书稿中都有详细论述。

不好意思,还想唠叨几句,中医临床经验大有人在,然能够与中医理论全面统一结合解释的人或案理实属少见.
补气药物象党参、黄芪、人参,莫不是通过肺主气这一渠道,不同的起止,达到补充阳气,增加气化量,提升血压,维持基础通道,以济精气,气是生息给养的基础物,包括神经经气给养。
补充血容量,西医有的是多渠道,并不能达到中医补气的效果。
又比如,老人血液透析,命丧瞬间,其时血浆渗透压必定控制在生理需求之内,谅来西医也不至于太胡来。与血液透析中的液体补充起码可以保持原有血容量;为啥命丧瞬间?
其中西医理论忽视的就是血液透析中热气被盗,
《内经说》“真气者,经气也。”
“气随血脱”之气不是血容量,是神经之气,是起生化作用之气,又称元气。
55
 楼主| 发表于 2009-1-19 13:14:58 | 只看该作者

[原创]介绍我的书稿《中医分析》第五章《细胞内化学反应振荡》

zhengyou 先生

补气药物的药理,我在书稿中已经给出,不仅仅给出了药理,还给出了简单的检验方法。我所引入许多概念或理论几乎都是可以检验的,可以通过现代手段检验。求实先生曾经问我怎么不写气功,因为我不写难以检验的东西,这种难以检验的东西是说不清正确与错误的。而先生所举的这些东西是无法检验的,所以根本不可能证明是否正确。

西医确实有补充血容量的很多方法,但是不如中医的好。譬如用右旋糖酐,但是这样的药品有某些副作用。并且西医并没有形成自己的理论系统,而轻视补充血容量的作用,所以西医很少建议病人长期服用补充血容量的药物,而中医则对此非常重视,强调长期补充血容量有重要意义。其实在某些特殊的病症中,西医也认识到补充血容量的重要意义,譬如对于硬皮病这样的典型血容量不足之病症,西医认为右旋糖酐的治疗是有效的,而对于此类疾病,中医的长期补气治疗同样有效。

先生举的老人血液透析,命丧瞬间,我不知道是何意?疾病的发送往往原因复杂,并非所有的老人血液透析都会命丧瞬间,所以先生所举必定有其他原因。对此我难以说什么。西医对医学的认识是很有限,许多西医医生同样是庸医,也许西医中的庸医比中医中的还多。

我特地写了第一章《因果分析法》,强调指出了因果分析的重要性,是医学之根本。当你认为你的认识是正确的时候,就请用因果分析的方法检验之。譬如先生认为——“气随血脱”之气不是血容量,是神经之气,是起生化作用之气,又称元气——那么在此情况下,只要提高神经作用就可以了,而提高神经作用的中药或西药很多,譬如中药有补火助阳药物等,但是中医不会在严重失血病人中使用这些药物,只会在明显的神经功能不足的病症中使用补火助阳药物,譬如明显的心率偏慢等阳虚病症。
56
 楼主| 发表于 2009-1-20 14:23:22 | 只看该作者

[原创]介绍我的书稿《中医分析》第五章《细胞内化学反应振荡》

中医之所以将许多补气药物归类于肺经,这是因为增加血容量将有助于肺脏气体交换,可以提高气体交换效率,并可以降低肺脏负载。
57
发表于 2009-1-20 14:58:53 | 只看该作者

[原创]介绍我的书稿《中医分析》第五章《细胞内化学反应振荡》

下面引用由日出江花2009/01/20 02:23pm 发表的内容:
中医之所以将许多补气药物归类于肺经,这是因为增加血容量将有助于肺脏气体交换,可以提高气体交换效率,并可以降低肺脏负载。
先生如何解釋藥物歸經
58
 楼主| 发表于 2009-1-20 15:07:45 | 只看该作者

[原创]介绍我的书稿《中医分析》第五章《细胞内化学反应振荡》

我也已经说过了,这是体现了药物作用的特异性。本质上与西医的用药思想一样的,即期望药物能作用于特定组织。

但是中药的这种特异性作用并非想象的那样是激光制导的。而且中医的理论更强调对整体功能的控制。针对局部的治疗只能作为治标,而针对整体的治疗才能治本。所以无论怎么归经,以此选择药物是治标的思想。

如果你有足够的药物临床经验,你就会知道,药物归经在实际临床中并无绝对指导意义。
59
发表于 2009-1-20 17:12:20 | 只看该作者

[原创]介绍我的书稿《中医分析》第五章《细胞内化学反应振荡》

"而提高神经作用的中药或西药很多,譬如中药有补火助阳药物等"

补火助阳药伤阴败气,经言“壮火食气”,补火助阳药物用于阳虚阴胜。失血脱气,用补火助阳药物,更伤真阴。《内经》理论是至精至微的。

-=-=-=-=- 以下内容由 zhengyou2009年01月20日 05:16pm 时添加 -=-=-=-=-
提高神经作用是消耗,
补气药物是给养,
60
发表于 2009-1-20 20:29:14 | 只看该作者

[原创]介绍我的书稿《中医分析》第五章《细胞内化学反应振荡》

药物归经在实际临床中并无绝对指导意义
哈哈哈

-=-=-=-=- 以下内容由 逸湘2009年01月20日 08:39pm 时添加 -=-=-=-=-
那一砭二針三灸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7-7 13:55 , Processed in 0.087967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