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逸湘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另一觀點看營衛,由抗衰老談起

[复制链接]
51
 楼主| 发表于 2009-3-23 12:17:41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另一觀點看營衛,由抗衰老談起

下面引用由中西医融合观2009/03/23 11:35am 发表的内容:
【"三焦經"解決腦部散熱問題】请出示证据!
【汗腺就歸三焦經】 证据!?
【人類與黑猩猩是唯二擁有三焦經的物種
連近親猴類都沒三焦經】
...
這是引用自王唯工博士書中
我之前不說過嗎?
他有做實驗
不是沒證據
至於他的實驗是否正確
您可依科學方法提出反證

-=-=-=-=- 以下内容由 逸湘2009年03月23日 00:18pm 时添加 -=-=-=-=-
內經相關條文您也可對照閱讀

-=-=-=-=- 以下内容由 逸湘2009年03月23日 00:20pm 时添加 -=-=-=-=-
比如說這條
靈樞本臟:
腎合三焦膀胱三焦膀胱者腠理皮毛其應
52
发表于 2009-3-23 17:35:06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另一觀點看營衛,由抗衰老談起

下面引用由逸湘2009/03/23 00:17pm 发表的内容:
這是引用自王唯工博士書中
我之前不說過嗎?
他有做實驗
不是沒證據
...
他做的什么實驗?怎么样证明:
【"三焦經"解決腦部散熱問題】请出示证据!
【汗腺就歸三焦經】 证据!?
【人類與黑猩猩是唯二擁有三焦經的物種,連近親猴類都沒三焦經】证据?!

请博士拿出证据,没有证据,就是伪科学!伪博士太多了!吹捧僞博士者,更是太多了!
53
 楼主| 发表于 2009-3-23 17:42:48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另一觀點看營衛,由抗衰老談起

下面引用由中西医融合观2009/03/23 05:35pm 发表的内容:
他做的什么實驗?怎么样证明:
【"三焦經"解決腦部散熱問題】请出示证据!
【汗腺就歸三焦經】 证据!?
【人類與黑猩猩是唯二擁有三焦經的物種,連近親猴類都沒三焦經】证据?!
...
先生
證據不都在物種身上嗎?
您不相信王博士的實驗結果
按科學方法
您可提出反證
您就去測測猴類身上有沒三焦經吧!
54
发表于 2009-3-23 18:41:56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另一觀點看營衛,由抗衰老談起

下面引用由逸湘2009/03/23 05:42pm 发表的内容:
先生
證據不都在物種身上嗎?
您不相信王博士的實驗結果
按科學方法
...
【"三焦經"解決腦部散熱問題】
【汗腺就歸三焦經】
【人類與黑猩猩是唯二擁有三焦經的物種,連近親猴類都沒三焦經】
     以上是王博士与先生发表的科学结论,不是物种与猴子发表的言论,你们拿不出证据,难道叫物种与猴子拿证据吗?!
     如果拿不出证据,就得收回错误言论!这是常识。
55
 楼主| 发表于 2009-3-23 19:49:31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另一觀點看營衛,由抗衰老談起

下面引用由中西医融合观2009/03/23 06:41pm 发表的内容:
【"三焦經"解決腦部散熱問題】
【汗腺就歸三焦經】
【人類與黑猩猩是唯二擁有三焦經的物種,連近親猴類都沒三焦經】
     以上是王博士与先生发表的科学结论,不是物种与猴子发表的言论,你们拿不出帧?..
我不是說了嗎
王博士實驗過(您可去看他的書)
您還要怎樣的證據
科學的方法
就是提出假說
以實驗驗證
不同意者可以實驗反證
王博士實驗過
您認為不對
可以實驗反證
這點常識您該有吧!
56
 楼主| 发表于 2009-3-24 10:22:04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另一觀點看營衛,由抗衰老談起

靈樞本臟:
腎合三焦膀胱三焦膀胱者腠理皮毛其應
內經不也清楚說了
汗腺屬三焦經嗎?
57
 楼主| 发表于 2009-3-24 12:08:37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另一觀點看營衛,由抗衰老談起

下面引用由中西医融合观2009/03/23 06:41pm 发表的内容:
【"三焦經"解決腦部散熱問題】
【汗腺就歸三焦經】
【人類與黑猩猩是唯二擁有三焦經的物種,連近親猴類都沒三焦經】
     以上是王博士与先生发表的科学结论,不是物种与猴子发表的言论,你们拿不出帧?..
請問您這帖
http://www.gtcm.info/cgi-bin/topic.cgi?forum=27&topic=2315&show=0
結論說
因此可以看出,夏秋季节由腺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支原体以及其它病毒等引起的呼吸道感染称为秋燥,这些病原体就是燥热病邪的载体。
您這結論
比王博士的證據更充分些嗎?
58
发表于 2009-3-24 13:07:27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另一觀點看營衛,由抗衰老談起

下面引用由逸湘2009/03/24 00:08pm 发表的内容:
請問您這帖
http://www.gtcm.info/cgi-bin/topic.cgi?forum=27&topic=2315&show=0
結論說
因此可以看出,夏秋季节由腺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支原体以及其它病毒等引起的呼吸道感染称为秋燥,这小?..
因此可以看出,夏秋季节由腺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支原体以及其它病毒等引起的呼吸道感染称为秋燥,这些病原体就是燥热病邪的载体。
您這結論
比王博士的證據更充分些嗎?
================================================================================
   燥热卫分-感冒证态
【中医别名】外感温燥证,温燥,邪在肺卫证,秋燥,温燥肺卫证。
【临床表现】发热,微恶风寒,咳嗽少痰,咽干鼻燥。舌尖边红,苔白薄而干。脉浮数而右大。或见头痛,少汗,干咳无痰或咯粘痰,咽喉干痛,唇燥,心烦,口渴,大便干燥,尿少而黄。
【证态概念】   
    中医认为:秋燥是秋季感受燥邪引起的,以肺受损为病变中心,津气干燥为基本特征的急性外感热病。 叶天士所谓秋燥一证,颇似春月风温,肺先受病。造成此证的病因是感受秋令燥热病邪,临床表现为:在一般感冒症状的基础上,伴有口、鼻、唇、咽及皮肤干燥,表现为发热,有点怕冷、头痛、少汗,咳嗽少痰,咽干鼻燥,口干唇裂等。     
    西医认为:肠道病毒感染临床表现复杂多变,病情轻重差别甚大。同型病毒可引起不同的临床症候群,而不同型的病毒又可引起相似的临床表现。本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夏秋季发生流行较多,同一地区每年流行的病毒型别常有改变。其中埃可病毒及柯萨奇病毒的很多型均可引起呼吸道感染,以上呼吸道感染为常见,也可引起婴儿肺炎等下呼吸道感染。肠道病毒68型可引起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和肺炎。根据秋燥的发病季节和临床表现,西医中发生于秋季的感冒以及由感冒引起的急性气管支气管炎、肺炎,都属于秋燥范畴。本证态仅指秋季感冒(温燥)且与肠道病毒感染关系密切。另有凉燥引起的感冒,临床表现与温燥不同,用杏苏散治疗。
源于《温病条辨》卷1:“秋感燥气,右脉数大,伤手太阴气分者,桑杏汤主之。
【诊断】
(1)符合典型表现者
(2)秋季感冒
【治疗】 桑杏汤
组成: 桑叶一钱3克、 杏仁一钱五分4.5克、 沙参二钱6克、 象贝一钱3克、 香豉一钱 3克、栀皮一钱3克、梨皮一钱3克。
用法: 水二杯,煮取一杯,顿服之,重者再作服(现代用法:水煎服)。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疗温燥伤肺轻证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身热不甚,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粘,右脉数大为辨证要点。
(2)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咯血、百日咳等证属外感温燥,邪犯肺卫者。
      
     1   夏秋季节由腺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支原体以及其它病毒等引起的呼吸道感染与秋燥发病季节、临床表现相同。
     2   治疗秋燥的方剂杏苏散、桑杏汤治疗夏秋季节的感冒有效。
     3   中医认为秋燥与太阳表证、风温卫分证是同类疾病,只是发病季节不同;西医也认为:春季感冒与秋季感冒的病原体是一致的。
    4  秋燥与湿温卫分证、春温卫分证、太阳表证的鉴别其鉴别诊断要点,和西医的感冒与传染病的前驱期的鉴别诊断要点是一致的。
    基于以上论证,秋燥与秋季感冒是一个证态。因此可以看出,夏秋季节由腺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支原体以及其它病毒等引起的呼吸道感染称为秋燥,这些病原体就是燥热病邪的载体。
    请先生指出:我哪里论证错误了?
59
 楼主| 发表于 2009-3-24 13:12:18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另一觀點看營衛,由抗衰老談起

下面引用由中西医融合观2009/03/24 01:07pm 发表的内容:
因此可以看出,夏秋季节由腺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支原体以及其它病毒等引起的呼吸道感染称为秋燥,这些病原体就是燥热病邪的载体。
您這結論
比王博士的證據更充分些嗎?
============================ ...
王博士又那裡論證錯了?

-=-=-=-=- 以下内容由 逸湘2009年03月24日 01:21pm 时添加 -=-=-=-=-
先生的論證
本证态仅指秋季感冒(温燥)且与肠道病毒感染关系密切
这些病原体就是燥热病邪的载体
在科學上叫做合理推論
也叫做"間接證據"
可是並非"直接證據"
而且其是"載體"還是"本體';也可爭論
60
 楼主| 发表于 2009-3-24 13:22:43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另一觀點看營衛,由抗衰老談起

下面引用由逸湘2009/03/23 11:23am 发表的内容:
請先生發表一下對癌症發生原因的高論
以駁斥我的"什么也没有说!"
這帖先生還沒回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7-9 01:25 , Processed in 0.068363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