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南京陈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一)将中西医结合革命的风暴推向全国!!!

[复制链接]
51
发表于 2005-7-13 10:15:05 | 只看该作者

[原创](一)将中西医结合革命的风暴推向全国!!!

引南京陈斌先生:自认为文章观点阐述的并不曲奥,而是很浅显易懂,为什么那么多人能够认识同意我们的观点——中西医本质的区别在于病症诊治思维、诊治模式的区别,西医是病因诊治模式(辨病论治),中医是病理诊治模式(辨证论治),而您却看不出来?不是对此观点作出细致的、具体的、令人诚服的分析、批判,却是含糊的、笼统的下一个结论——中西医不能结合!中医不能再被这么折腾下去了!
问:中西医本质的区别在于病症诊治思维、诊治模式的区别,西医是病因诊治模式(辨病论治),中医是病理诊治模式(辨证论治)——这是中西医的本质区别吗?
这应该是中西医在诊治疾病时技术层面上的差别,而不是中西医的本质区别.本人并不否认中西医在技术层面上可以相互配合,本人已一而再,再而三地苦口婆心,为什么你还是不能明白?中西医的本质区别从其发生学而言,中医对于生命的理解是生成论,系统论,西医是原子论,还原论.中医基础理论的建构大厦是整个中国传统文化,西医是古希腊、古罗马文化,到近代是文艺复兴的思潮,就具体而言,中医的本质理论是气、是阴阳、是五行、是藏象等等,西医是系统、器官、神经、组织、细胞、分子等等.我再罗嗦一句,也许我所说的并不一定具体,但这就是中西医实质的东西,试问:你怎样把这些东西通约起来,一个很简单的例子,你怎样把中医的肝脏与西医的肝脏统一起来?怎样把中医的阴阳与西医的东西联系起来?请回答好吗?
别再沉迷于技术层面上的东西而自我陶醉了,本人并不以为你的这些论点是无价值的,你的用心是不好的,但你在关键点上确实很错误,很糟糕,明白吗?
如果你想证明你自己,那么先回答我那上面提出的具体问题,这些东西究竟应该怎样结合呢?
别的本人真不想多说,以事实来论证好吗?
52
 楼主| 发表于 2005-7-13 11:21:57 | 只看该作者

[原创](一)将中西医结合革命的风暴推向全国!!!

下面引用由舒增源2005/07/13 10:15am 发表的内容:
这应该是中西医在诊治疾病时技术层面上的差别,而不是中西医的本质区别.本人并不否认中西医在技术层面上可以相互配合,本人已一而再,再而三地苦口婆心,为什么你还是不能明白?中西医的本质区别从其发生学而言,中医对于生命的理解是生成论,系统论,西医是原子论,还原论.中医基础理论的建构大厦是整个中国传统文化,西医是古希腊、古罗马文化,到近代是文艺复兴的思潮,就具体而言,中医的本质理论是气、是阴阳、是五行、是藏象等等,西医是系统、器官、神经、组织、细胞、分子等等.我再罗嗦一句,也许我所说的并不一定具体,但这就是中西医实质的东西,试问:你怎样把这些东西通约起来,一个很简单的例子,你怎样把中医的肝脏与西医的肝脏统一起来?怎样把中医的阴阳与西医的东西联系起来?请回答好吗?
别再沉迷于技术层面上的东西而自我陶醉了,本人并不以为你的这些论点是无价值的,你的用心是不好的,但你在关键点上确实很错误,很糟糕,明白吗?
如果你想证明你自己,那么先回答我那上面提出的具体问题,这些东西究竟应该怎样结合呢?
别的本人真不想多说,以事实来论证好吗?
中医之五脏,心肝脾肺肾,不是五个相应的器官,是对机体的功能系统所做的概括和分类,是五个子功能系统的概念。
其中,“心”是指“心”系统,涵盖了西医的循环系统中的心脏泵血功能和神经系统中的脑意识思维功能,中医用“心”这一概念来概括反映之。
“肝”是指“肝”系统,涵盖了西医神经系统中的情绪过程和植物神经的调节功能,中医用“肝”这一概念来概括反映之。
“脾”是指“脾”系统,涵盖了西医消化系统中的消化吸收功能和免疫系统的免疫功能,中医用“脾”这一概念来概括反映之。
“肺”是指“肺”系统,涵盖了西医呼吸系统中的肺通气换气功能,中医用“肺”这一概念来概括反映之。
“肾”是指“肾”系统,涵盖了西医泌尿系统中的肾分泌重吸收功能,和内分泌系统中的调节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的功能,中医用“肾”这一概念来概括反映之。
至于西医中的血液系统、体液系统和机体的生化过程,中医用气血津液的概念来概括反映之。
西医循环系统中的周围血管和神经系统中的周围神经,在中医学中被分别从循环系统和神经系统中剥离出来,重新组合在一起,中医谓之“经络”。
整个中医的生理学——脏腑、气血津液、经络,就是从机体的功能属性出发,将机体的内部结构进行归纳、分类而加以进一步研究。
53
匿名  发表于 2005-7-13 11:41:05

[原创](一)将中西医结合革命的风暴推向全国!!!

,你怎样把中医的肝脏与西医的肝脏统一起来?怎样把中医的阴阳与西医的东西联系起来?请回答好吗?
我想回答一下.比如一个人有男性生殖器官.四肢肌肉发达.肩宽.臀小.有喉结.眉粗.面部骨胳有棱角.性情豪爽.请问一下中医人认为这样的人是男人还是女人?假如你认为是男性请回答为什么?根据那几条特点而认为是男性?假如你能回答的出那么中西就可以结合!
再举个列子.我现在的前臂曲屈60度.中医人看到的是我前臂曲屈60度.屈属阴.伸属阳.而西医就在里面想了.曲屈60度都动用了那几条肌肉.神经?大家说这可以通过研究知道吗?应该可以.但是要研究的适可而止.你再去研究这个肌肉是因为释放了多少钙到组织间隙.然后才收缩60度就没太必要了.我们只知道那些神经肌肉参加完成这个动作就可以了.

我觉的想要中西结合先要对中医说的精微物质进行定位.如气.血.精.液.津.以及.神.魂.魄.意.志.进行定位.现在谈肝主疏泄的功能到底相当于西医的什么还太早了点.肝主疏泄.疏泻的是中医的气血.所以先把中医最基本的.气.血等到底代表西医的什么先弄明白.才能明白旰蔬泻到底等于西医什么功能.
54
发表于 2005-7-13 12:13:29 | 只看该作者

[原创](一)将中西医结合革命的风暴推向全国!!!

首先,我对你关于中医之五脏的观点是基本支持的
支持的原因是因为中医的五脏确非解剖的五赃,但同时以为你对中医的五脏认识还是不够全面的
本人以为:与中医之肝直接相关的组织器官是下丘脑、网状结构、边缘系统、视器、视觉传导路、本体觉传导路、前庭系统、蜗器、听觉传导路、运动传导路,支配肝、胆、胃、食管、脾曲结肠、胰腺、肺、胸膜的内脏感觉神经。另外,与支配生殖系统的神经也有一定联系。显然,中医之肝,并不等于西医的肝脏,不是脏器实体,而是指代一种功能系统,中医的心、脾、肺、肾、气血、经络等亦是一种“超解剖”的功能系统。
但你能说中医的肝脏就是西医的这些组织器官吗?这里只能说相关,但不能说就是.这是因为,如果你认为中医之肝就是这些组织器官,那么把这些组织器官整合起来,能整合出什么肝阳上亢,肝主疏泄,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的东西吗?那么这里边什么是肝的体阴,肝的阳气?事实上中医的肝脏只能在中医的这一套理论体系中,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得到体现,在中医体系里,肝主疏泄,肝藏血,体阴用阳,这本身就是无须证明的事实存在,可是当你换成了在西医范畴里面,你就无法完全解释清楚,而只能说明一些相关的东西,皮毛的东西.
我再给你举一个例子:以中医藏府学说中的“命门”为例,它确实是一个玄妙的只可意会的“生命之门”;既具有暖脾、温胃、纳肺气的功能,又是人体元气的根本,元阳的发源地;命门之火既不是越旺越好,也不是越弱越佳,它只宜适中,不足、偏亢均是病态。如此庞杂的内涵将这个概念撑得亦实亦虚,也非实非虚……由此看来,‘命门’这个词具有十分强烈的象征意义。能‘出入命门’不仅是一种智慧,一种境界,也是一个中医研究的前提。
我再来问你一个问题:倘以你论断出的中医五脏与西医相关的这些脏器,用这些脏器组合在一起,那么怎样来证明:中医的生命模式:心火下降、肾水上济;肝主升发,肺主肃降;脾主升清,胃主降浊……的阴阳自和的开放状态。心火是通过哪些西医的脏器来下降的?肾水是通过什么样的脏器组织来进行上济的?是通过你的这些所谓的“涵盖了西医泌尿系统中的肾分泌重吸收功能,和内分泌系统中的调节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的功能”来上济的吗?这样是不是很可笑.
这些都是中医学的一些基本常识,你应该明白.本人是因为看你对中医事业一片赤诚之心的前提下,才对你苦口婆心,不厌其烦的.却你少走弯路,这样将会真正对中医作出一番事业
研究中医的人,学习中医的人,坚持中医的人,都应该好好弄明白中医学的一些经典理论,好好弄明白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些经典命题.这样才能对中医说真话,做真事,对中医有一个交代!
愿南京陈斌 君以此为鉴!
55
发表于 2005-7-13 12:26:43 | 只看该作者

[原创](一)将中西医结合革命的风暴推向全国!!!

引赖蛤蟆 :我觉的想要中西结合先要对中医说的精微物质进行定位.如气.血.精.液.津.以及.神.魂.魄.意.志.进行定位.现在谈肝主疏泄的功能到底相当于西医的什么还太早了点.肝主疏泄.疏泻的是中医的气血.所以先把中医最基本的.气.血等到底代表西医的什么先弄明白.才能明白旰蔬泻到底等于西医什么功能.
答:说到底当你用西医的东西,解剖的东西,实验室里的东西来验证中医的气血津液等等,只能得出一个相关性结论,比如以前说什么CAMP、GAMP ,恐怕把他们等同于阴阳学说定被人笑话,说什么矛盾对立同一就是阴阳学说则更是无理取闹.拿相关性的东西去结合这怎行?有些哲学常识的人都应该清楚这一点吧
可以这么说论证到最后,中医的气血津液神等等概念都只能说是与西医学的某些东西相关
但在中医范畴里面气血津液神就是气血津液神,没必要来怎样论证.照样可以用于人体来治病,这是中西医不同的学科属性所决定的
所以论证出一个相关性没什么用,中西医永远结合不了
中医只能走自主发展之路!


56
 楼主| 发表于 2005-7-13 13:18:01 | 只看该作者

[原创](一)将中西医结合革命的风暴推向全国!!!

下面引用由舒增源2005/07/13 12:26pm 发表的内容:
答:说到底当你用西医的东西,解剖的东西,实验室里的东西来验证中医的气血津液等等,只能得出一个相关性结论,比如以前说什么CAMP、GAMP ,恐怕把他们等同于阴阳学说定被人笑话,说什么矛盾对立同一就是阴阳学说则更是无理取闹.拿相关性的东西去结合这怎行?有些哲学常识的人都应该清楚这一点吧
可以这么说论证到最后,中医的气血津液神等等概念都只能说是与西医学的某些东西相关
但在中医范畴里面气血津液神就是气血津液神,没必要来怎样论证.照样可以用于人体来治病,这是中西医不同的学科属性所决定的
所以论证出一个相关性没什么用,中西医永远结合不了
中医只能走自主发展之路!
西医的生化学,是从分子水平出发,描述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学问。
     西医的生化学认识到哪些东西的呢?它认识到机体的组织结构是有物质基础的,是葡萄糖、脂肪、氨基酸;它认识到机体的生命活动,即能量代谢是有物质基础的,是ATP、三羧酸循环;它认识到机体的遗传是有物质基础的,是核酸;它认识到机体新陈代谢的调节也是有物质基础的,是内分泌激素、神经递质。反过来,它从物质基础出发,从葡萄糖、脂肪、氨基酸、ATP、三羧酸循环、核酸、内分泌激素、神经递质出发,一一谈及它们的生理功能及过程。
     我们是否只有这一种方式、这一种角度去描述机体在分子水平的生命活动规律呢?
     答案自然是否定的。中医的气血津液学说就是用另一种方式、另一种角度去描述了机体在分子水平上的生命活动规律。
     中医产生于二千多年前,囿于当时的条件,它不可能深入的阐述机体在分子水平上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结构、过程的具体化学步骤。但是,作为一种客观存在,机体在分子水平上的生命活动规律是必然要反映出来,也必然会被人类认识到。中医在对活体的深刻观察中,认识到了机体在分子水平上的生命活动的某些特征,某些规律,及相互之间的密切关系,并且把这种相互关系认识得很完整、很深刻。如气与血的关系,中医说: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在气血津液与脏腑的关系上,中医认为,气血津液既是脏腑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又是脏腑功能活动的产物;气血津液为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进行生理活动提供了能量,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正常活动又维持了气血津液的生成及运行。而西医的生化学尚未认识到此地步、此高度。比如能量代谢、三羧酸循环与血液、血液中的营养生化物质之关系(即气与血之关系);生化学与生理学之关系(机体分子水平生命活动与器官组织水平生命活动之关系,即气血津液与脏腑之关系),西医根本未曾做过系统深入的研究,或者说还未曾达到中医在整体上的深刻认识和把握。
     未来的思路,我们应当在中医气血津液学说的指导下,去重建西医的生化学,而将机体在分子水平上的生命活动规律的认识推向一个新的高度、新的境界。
附:中医部分精、气之实质
     先天之精——内分泌激素,如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糖皮质激素、盐皮质激素等;
     后天之精——营养物质和氧气,营养物质包括葡萄糖、脂肪、氨基酸、无机盐和微量元素、维生素等;
     元气——ATP ,三羧酸循环而产生;
     宗气——氧气 ;
     营气——血液中营养生化物质,包括血糖、血脂肪酸、血氨基酸等 ;
     卫气——血液中白细胞及其它免疫细胞及其分泌的抗体、淋巴因子等免疫功能,可能还有交感神经的支配功能;
     气为血之帅——意为推动血液运行的是“气”。推动血液运行的在西医上究竟是什么呢?应当是心脏的泵血功能和周围血管的博动,而这一切又依赖于能量ATP的推动;
     血为气之母——心脏与血管的博动的能量ATP又是哪里来的呢?自然是从血液中来的,来自血液中的营养生化物质和氧气,故曰血为气之母;
     气能摄血——应是指的血液中的血小板、凝血因子、尚包括在交感神经支配下的血管收缩功能,共同构成了血液的止血、凝血功能;
     心气——可以把它理解为心的生理功能;
     肝气——似乎可以把它理解为人的情绪系统和植物神经调节系统的功能;
     脾气——可以把它理解为消化系统和免疫系统的生理功能;
     肺气——可以把它理解为肺的生理功能;
     肾气——可以把它理解为肾的分泌排泄和内分泌系统的生理功能。
57
 楼主| 发表于 2005-7-13 13:19:38 | 只看该作者

[原创](一)将中西医结合革命的风暴推向全国!!!

下面引用由舒增源2005/07/13 12:26pm 发表的内容:
答:说到底当你用西医的东西,解剖的东西,实验室里的东西来验证中医的气血津液等等,只能得出一个相关性结论,比如以前说什么CAMP、GAMP ,恐怕把他们等同于阴阳学说定被人笑话,说什么矛盾对立同一就是阴阳学说则更是无理取闹.拿相关性的东西去结合这怎行?有些哲学常识的人都应该清楚这一点吧
可以这么说论证到最后,中医的气血津液神等等概念都只能说是与西医学的某些东西相关
但在中医范畴里面气血津液神就是气血津液神,没必要来怎样论证.照样可以用于人体来治病,这是中西医不同的学科属性所决定的
所以论证出一个相关性没什么用,中西医永远结合不了
中医只能走自主发展之路!
阴阳五行是什么?是一个事物,是一个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属性,是一个事物的模型图。这个事物,可以是“天”,也可以是“人”,也可以是其它什么东西。
     一个客观存在的事物,在中国人全局观的指导下,它是时间与空间、过程与结构的统一体。在空间、结构上,一个客观存在的事物是以整体的形式存在的,由不同层次、不同方面组成,彼此之间存在着非常错综复杂的关系,并且还可以和其它的事物组成一个更大的统一体。古人就用“五行”这个概念来描述表示事物的这个结构属性。一个客观存在的事物同时还是运动的、变化的、有发展、有过程的。它运动变化的动力是什么呢?是对立统一,古人又把它称做“阴阳”。阴阳不仅贯穿于事物运动变化的全过程,同时也贯穿于组成事物的每个层次、每个方面。所以古人又画了个太极八卦图,阴阳在里,八卦在外,其用意大概也就是这个意思。
     阴阳五行,是古代中国人对世间万事万物深刻观察的总结。一旦形成后,反过来又可以去指导对万事万物的进一步认识。包括对“人”、对“病”,而形成了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阴阳五行奠定了中医学的哲学基础,使得古人在当时医学认识、医学语言极度匮乏的情况下,借助于这一极先进的科学认识方法论弥补了其在这方面的缺陷,而使中医学体系得以建立。从这个意义上说,阴阳五行的历史功绩是无法替代和抹杀的。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今日之医学认识、医学语言的极大丰富,已使得我们能够用更丰富的医学语言去定义阐述脏腑、气血津液具体的生理活动,彼此之间复杂的生理病理关系,而不必再拘泥于阴阳失调、五行相生相克等去理解脏腑、气血津液具体的生理病理变化了。还是把它放回到哲学的位置,从认识方法论上加以指导中医的发展更合适一些。
58
发表于 2005-7-13 13:56:12 | 只看该作者

[原创](一)将中西医结合革命的风暴推向全国!!!

引南京陈斌先生:中医部分精、气之实质
    先天之精——内分泌激素,如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糖皮质激素、盐皮质激素等;
    后天之精——营养物质和氧气,营养物质包括葡萄糖、脂肪、氨基酸、无机盐和微量元素、维生素等;
    元气——ATP ,三羧酸循环而产生;
    宗气——氧气 ;
    营气——血液中营养生化物质,包括血糖、血脂肪酸、血氨基酸等 ;
    卫气——血液中白细胞及其它免疫细胞及其分泌的抗体、淋巴因子等免疫功能,可能还有交感神经的支配功能;
    气为血之帅——意为推动血液运行的是“气”。推动血液运行的在西医上究竟是什么呢?应当是心脏的泵血功能和周围血管的博动,而这一切又依赖于能量ATP的推动;
    血为气之母——心脏与血管的博动的能量ATP又是哪里来的呢?自然是从血液中来的,来自血液中的营养生化物质和氧气,故曰血为气之母;
    气能摄血——应是指的血液中的血小板、凝血因子、尚包括在交感神经支配下的血管收缩功能,共同构成了血液的止血、凝血功能;
    心气——可以把它理解为心的生理功能;
    肝气——似乎可以把它理解为人的情绪系统和植物神经调节系统的功能;
    脾气——可以把它理解为消化系统和免疫系统的生理功能;
    肺气——可以把它理解为肺的生理功能;
    肾气——可以把它理解为肾的分泌排泄和内分泌系统的生理功能。
答:这样等同?可以等同吗?
   别说你可以去拿诺贝尔奖了,别人搞了一辈子的东西,你现在都论证出了
   快去告诉邓铁涛老前辈、裘沛然老前辈、何任老前辈等等,说你已经知道气的实质、阴阳的实质、藏象的实质了,等着他们给你表扬,给你带小红花吧
   你说中医的精、气、阴阳、藏象与这些物质相关本人确实赞成
   但是中医的精、气、阴阳怎么就是这些东西了?
   本人真很不明白你对真正的中医、真正的传统文化懂得多少?请别在自己一知半解的情况下说这些论断好吗?
   如果你的这些论断是正确的,本人恭喜你将成为中国第一个得诺贝尔奖的人物
   当中医界开始反思以前所做的实证研究是何等错误时,你却依然执迷不悟
   本人真很想知道你身边所接触的是些什么事物,学的是什么知识
   这样的大错误怎么能犯?在下实在不忍心你居然是这样认识中医的
   如果是这样,本人在这个学术观点上和你已没必要再争论下去,到此为止吧
   不仅仅是失望,寒从中来啊!!!
   


59
发表于 2005-7-13 14:03:22 | 只看该作者

[原创](一)将中西医结合革命的风暴推向全国!!!

中医部分精、气之实质
谬论!
中医岂可这样去等同、比附?
不知南京陈斌是否学通了中医?
60
 楼主| 发表于 2005-7-13 14:11:50 | 只看该作者

[原创](一)将中西医结合革命的风暴推向全国!!!

下面引用由舒增源2005/07/13 01:56pm 发表的内容:
答:这样等同?可以等同吗?
  别说你可以去拿诺贝尔奖了,别人搞了一辈子的东西,你现在都论证出了
  快去告诉邓铁涛老前辈、裘沛然老前辈、何任老前辈等等,说你已经知道气的实质、阴阳的实质、藏象的实质了,等着他们给你表扬,给你带小红花吧
又来拉大旗做虎皮唬人了。
有理你就谈,别来这一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6-2 18:02 , Processed in 0.110884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