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五积散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节录)

[复制链接]
51
发表于 2006-2-9 00:26:55 | 只看该作者

[公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节录)

http://news.nurser.org/index.php?work=show&id=1465

本报淄博 5月 27日讯(记者 范英妹 通讯员 翔远)全社会集中精力抗非典,一些“江湖郎中”却擅自非法行医。部分诊所擅自截留发热病人,隐瞒不报,严重干扰了非典防治工作的开展。为此,张店区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严厉打击非法行医专项治理活动。
  记者今天上午跟随张店区卫生局稽查人员对张店西郊的非法诊所进行了检查。 9:30,执法人员来到九级村的一所诊所门前,但无论怎么敲门也不见动静。 11:15,在执法人员苦
口婆心的劝导下,僵持 1个多小时后门终于开了。拒绝开门的正是这里的“大夫”曹某,他说:“我给人看病,有什么不对的?”他不但没有办理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自己也没有执业医师资格证。执法人员依法取缔了该诊所。
  11:45,执法人员又赶到了世纪花园西北侧的工地民工生活区。在一处简易房内,一家“黑诊所”被取缔多次仍继续非法行医。执法人员贴在墙上的《关于开展严厉打击非法行医活动的通知》也被撕掉了,诊所内只有一名姓彭的中年妇女。据执法人员介绍,她不是学医的,诊所也没有什么证件,到这来看病买药的大多是民工,仅有的一名“护士”既开药方,又给人注射。执法人员依法取缔了这个黑诊所,查封了诊所内的药品器械。
  据了解,对这些非法行医的机构、人员将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给予严惩。市民可拨打投诉电话: 0533-2680392、 2680381、 2680385、 2150106
发布时间:2003-05-28
52
发表于 2006-2-13 20:26:21 | 只看该作者

[公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节录)

重庆晨报

  药企把官员和专家聘为顾问给予巨额提成,弄一个批文价格可达上千万,国家药典委员会有关人士账户被冻结
  2006年1月中旬,一场悄无声息的人事“地震”发生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药监局”)。继去年7月份药监局医疗器械司司长郝和平被刑拘,此次落马的同局高官是行政级别相同的药品注册司司长曹文庄。
  2005年6月底,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郑筱萸被免职,十几天后郝和平案发,如今曹文庄等人又被牵涉进去。药监局内部人士认为,这几起事件存在联系。
  神秘的始作俑者
  1月12至13日,2006年全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就在这次会议上,药监局药品注册司司长曹文庄等三名官员被检察机构带走接受调查。而知情人士表示,曹是个“年轻有为”的领导,现年40多岁,从局长秘书做到药品注册司司长,“15年里完成了人生的几大跳跃”。
  有媒体报道,曹文庄被找去“谈话”的原因很可能是,2005年11月间,因为一个神秘的关键人物———中国沿海某城市专门协助企业注册药品的民营研究机构的总裁被检察机关刑拘。此人曾交代出一份长长的在药品注册报批过程中涉嫌行贿受贿的官员及专家名单。据说,此人在数年内敛财数额超过2亿元。
  据《第一财经日报》报道,众多业内人士将猜测指向了位于广州的天之骄药物开发有限公司总裁张平。
  张平,天之骄集团创始人,执业药师,生物学硕士,广州市优秀青年,国内十大知名药厂技术顾问。1992年11月至1993年5月担任美国伊利诺伊州立大学访问学者。
  “张平跟上面(指药监局)的来往比较多。”一位知情人士说。
  据该报道,张平并不承认外界的传言,并否认他跟曹文庄有什么关系,也否认曾接受过检察院“谈话”。
  拔出萝卜带出泥
  “天之骄目前可以说是广东省新药报批数量最大的企业,近四年来业绩增长迅速,得益于2002年的‘地标’转‘国标’。”知情人士说。
  自2001年开始,药监局开始推进地方药品标准转国家标准或国际标准工作,所有药品统一使用“国药准字号”,这意味着企业必须重新在药监局进行药品注册工作。
  而天之骄的业务主要集中在中药注射液的报批,在“地标”转“国标”的过程中,主要从事改剂型、改包装的工作。根据材料,仅2003年,天之骄就累计自主研发和投资开发新药100余项,申报专利150项,新药项目技术交易总额达2.8亿元。
  与此同时,白云山医药科技公司也进入了此次官员被查的视线。据报道,中国药学会处级干部刘玉辉于2005年11月间被捕,白云山医药科技的400万元注册资本中有49%%的股权由刘玉辉持有,持有资产高达200万元,此人涉嫌挪用中国药学会资金。
  据知情人士称,刘玉辉被拘是因为一家药企的举报,“而刘玉辉平时又与曹文庄交往甚密。”
  批文价格可高达上千万
  事实上,药品注册司掌管着新药品审批的生杀大权,是新药品注册过程中作用最为核心、权力最大的部门。
  “医药企业手里的药品没有获得注册批文,就不能上市销售。”湖南某制药企业老总如是告诉记者。
  按照药监局正常的注册收费,一、二类新药从临床试验到生产许可审批总费用是4.8万元。正常情况下,一个新药批文从研发到审评通过至少需要5年时间,因为期间要做大量的实验室实验和临床实验。
  “为追求高额利润,医药企业必须想尽办法用最快的时间、最简单的手续获得药品批文,抢先占有市场。”一位业内人士说。
  这几年市场上涌现出大量药品报批公司或机构,他们把官员和专家聘为顾问,按月或按项目发放给他们巨额提成,甚至让官员和专家到药企参股分红。在他们那里,搞一个新药批文的速度从一个星期到几个月不等,批文的价格都不一样。价格低则数百万元,高则上千万元。
  滥批导致“旧药翻新”
  曹文庄等三名官员接受调查,将剥茧开一个药价的谜团:之所以药品价格越降,而百姓购药开支越高,这与中国药品审核体系失灵不无关系。
  按照国家要求,一些药品价格按照国家规定降低了,但是在药品审查体制上存在重大漏洞,企业完全可以“老药翻新”,换一个包装、一个名称,老药一眨眼变成一种新药,而获得单独定价的权力,不受降价令约束。
  一位律师说,如果企业在审批新药的时候,能够通过对产品的改头换面就轻易注册,这暴露的问题就是,主管部门的技术水平也是比较低的。
  而事实上,打点审评专家,已成为这个行业内公开的秘密。北京理工大学经济学教授胡星斗指出,在通常情况下,官方把持着审批权,专家把持着话语权,而专家往往又游行于官场之中,从而形成很大的权力寻租空间。
  办公室查出100多万美元
  一位南京医药界资深人士9日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药品注册司司长曹文庄、国家药典委员会秘书长王国荣、药品注册司化学药品处处长卢爱英出事,与2002年药品“地标升国标”有关。
  按照当时“地标升国标”的程序,医药厂家应该把材料先交给省药监局,经过核实签字盖章后送至国家地标办,国家地标办处理完毕送到具体执行的国家药典委员会,进行专家论证后,由秘书长等签字后送至药监局注册司的化学药品或中药处,经过检验合格后送至药监局注册司司长处签字,批文就可正式出炉。
  “地标升国标,都需要他们三个人签字,从王国荣的办公室找出了100多万美元,还有一堆存折,现在国家药典委员会不少人员的账户都冻结了。”知情人士告诉记者。
  “如果把那些假批文都撤销掉的话,有的药厂要倒闭。”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据法制周报、第一财经日报
53
发表于 2006-3-5 15:55:19 | 只看该作者

[公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节录)

我是淄博的,我对着淄博市中心路159号向大家保证,  前一段时间有位朋友贴出的星河的研究所的地址,中心路159号根本就没有什么 星河纳米技术研究所,更没有什么中医研究所, 那个地址是国美电器的淄博店,南面是新华书店, 再往南是家冲印部,再往南是麦当劳和淄博商厦。
希望中国中医药报社领导查实,希望中国中医药报论坛由掌握真才实学的人来主持。
我家就在淄博商厦的西边的楼区里, 来这个论坛浏览很长时间了, 一直没有注册, 今天休息出门逛书店才发现 中心路159号就在家门口,太气人了, 星河真是给淄博人丢脸!
希望论坛查实处理,并希望论坛越办越好!
54
发表于 2006-3-21 23:48:34 | 只看该作者

[公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节录)

希望报社和论坛对此予以关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7-28 02:54 , Processed in 0.059155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