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fxbing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何绍奇教授逝世

[复制链接]
51
匿名  发表于 2005-7-19 22:55:05

何绍奇教授逝世

从35岁到72岁:中国人均寿命越来越长


www.XINHUANET.com  2004年09月28日 09:26:50  来源:新华网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本稿】 【读后感言】 【进入论坛】 【推荐    】
【关闭】
    新华网北京9月28日电(记者卫铁民)拥有24万人口的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有健康百岁老人74位,每10万人中拥有百岁老人的数量30.8位,是国际上关于“世界长寿乡”标准的4.4倍。国际自然医学会世界长寿之乡调查团的这项最新统计表明,广西巴马成为目前世界五大“长寿之乡”中,唯一一个“百岁老人”呈逐
年上升趋势的长寿乡。不仅巴马的长寿老人在增多,13亿中国人的平均预期寿命也越来越长。新中国成立55年来,营养、保健、医疗水平的提高,已使中国人的平均预期寿命从1949年的35岁到如今的近72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数字枯燥,却见证变迁;数字无言,却折射中国人越来越高的生活质量。
    55年来,中国医疗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全国拥有卫生机构从1950年的近9000家增加到2003年的近30万家,全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从61家增加到3000多家;全国的卫生人员从55万余人增加到430多万人;全国民众每千人拥有医师达1.7人,接近英国1.8的千人拥有医师数量。55年来,中国已建成较完整的预防保健工作体系,近30万名防疫和健康教育专业人员遍布全国,这直接带来了法定传染病发病率和婴儿死亡率的快速下降。目前中国人法定传染病死亡率已降到0.48/10万,婴儿死亡率降至28.4/1000。
    在社会学家眼中,人均预期寿命是衡量一个社会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准。正因为此,55年来,中国的快速发展体现的不仅仅是经济建设的成就,更大的变化反映在人的身上。
    “人们在安定繁荣的年代里,自然更希望延年益寿享受生活,以前由于社会发展环境不允许,人们的健康意识也跟不上,不会考虑太多的养生之道,当物质条件发展到一定程度,大家尽享文明生活的同时,对健康的追求也随之增加。”中国知名的养生专家洪昭光说。可以说,在今日的中国,人们对自身健康的重视是前所未有的。正因为此,各地电视台的健身操节目和报纸开设的健康知识专版大受欢迎。而每天清晨和傍晚,在公园、街头舞剑戏拳的人群已成为一道司空见惯的风景。
    虽然人均预期寿命在增长,人们也更关注健康,但让人关注的是:在中国,一些慢性病的发病年龄却在不断提前。正视此现象,中共十六大将提高全民族的健康素质写进了报告,说明中国政府已经把改善国民的健康水准提到日程上来。
    同时,中国也开始推行廉价、高效的健康教育活动。卫生部计划到2010年时建起一个覆盖全国所有城镇和80%农村地区的健康教育网络,传播食品卫生、妇幼保健、控制吸烟、预防传染病和慢性病的知识。
    拥有全国三分之二人口的农村将成为中国进一步提高国民健康状况的 重点地区。那里已经建立起由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组成的保健网络, 改善饮用水质量和环境卫生的工作也正在开展之中。据联合国预测,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技术的革新,到2300 年,中国男性的平均寿命将达98岁,而中国女性更是将平均“高寿” 101岁。(完)

52
匿名  发表于 2005-7-19 22:55:51

何绍奇教授逝世

算算你的预期寿命
《世界商业评论》ICXO.COM ( 日期:2004-06-30 14:06)
--------------------------------------------------------------------------------

【ICXO.com编者按】目前,中国人的平均寿命为72岁,以此为基数,回答下列问题,进行加减,最后就可得出您可能的寿命。  
  目前,中国人的平均寿命为72岁,以此为基数,回答下列问题,进行加减,最后就可得出您可能的寿命。
  1.如果您是男性,减3岁;女性则加1岁。
  2.居住在100万人以上的城市市区,减2岁;居住在人口少于1万人的小镇或农村,加2岁。
  3.祖父母或外祖父母中有1位活到85岁,加2岁;4位祖辈都活到80岁,加6岁。
  4.父母有1人在50岁明医以前死于中风或心脏病,减4岁;父母、兄弟姐妹中任何一位50岁前得癌症或心脏不正常,或自幼就有糖尿病,减3岁。
  5.如果您是一位富翁,减2岁。
  6.如果您大学毕业,加1岁;65岁仍在工作,加3岁。
  7.如果您有配偶并住在一起,加5岁;如果没有,从25岁起每独居10年,减1岁。
  8.如果您常伏案工作,减3岁;如果您常从事体力劳动,加3岁。
  9.如果您每星期进行球类、游泳、跑步等运动5次,加4岁;每星期2次,加2岁。
  10.如果您每晚睡眠超过10小时,减4岁。
  11.经常紧张、易怒、性急,减3岁;感到生活很轻松,工作应付自如,加3岁。
  12.如果您常常感到快乐,加1岁;经常感到不快,减2岁。
  13.如果您去年因一次交通违章受罚,减1岁。
  14.如果您抽烟,每天2包,减8岁;每天1-2包,减6岁;1包以下,减3岁。
  15.如果您每天喝白酒50—100毫升,减1岁。
  16.体重超过标准5公斤以上,减2岁;超过15公斤以上,减4岁;超过25公斤,减8岁。
  17.如果您已40多岁,每年体检1次,加2岁;40岁以上女性,每年看妇科5次,加2岁。
  18.如果您今年30—40岁,加3岁;40—50岁,加5岁;超过70岁,加6岁。
  您计算出您的大致寿命了吗?如果您算出的结果不令人满意,也不要灰心丧气,从现在做起,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戒烟、戒酒、正确进行身体锻炼、乐观地生活,您的寿命就会延长,生命的钥匙就在您自己手上。

53
发表于 2005-7-20 10:50:34 | 只看该作者

何绍奇教授逝世

重事业,有成就的中国知识分子的早夭现象,应该值得我们大家深思。看来,盐水鸭先生对中医学是有偏见的。道不同,不相为谋。本人不才,虽说对博大精深的中医学无所建树,但通过二十余年的临床实践,坚信中医学能够驱病,也能延年,而且其理论应当更接近人体生命活动的客观规律。请问,你引用的这么多资料,是你本人的研究成果吗?如果没有象何绍奇教授那样的成就和生活感受,而妄加评论,那是不负责任的信口雌黄,也没有多大价值。区区小事,没有必要再动干戈,重要的是对问题的探讨,而非意气用事,徒逞口技,本人将不再回帖响应。
54
匿名  发表于 2005-7-20 11:53:30

何绍奇教授逝世

下面引用由马马甲2005/07/19 12:07pm 发表的内容:
哈哈,您怎么会无中生有地咬呢?不怕出问题,就怕不出问题嘛。只是以寿命为“摆事实、讲道理”,为狼吃羊的理由,不像饥不择食么?名医无非多嘴,倒也未必名副其实、完美无缺,可在台下,可真真切切有无数双蓄势待发的眼睛盯着呢。且不论两位您口诛的短命鬼,李可、三七之后,又会有哪位多嘴的漏网之鱼上砧呢?正宗中医五积散?可能一则天寿未尽、二则一行案结果未明,或者现阶段尚可作为统战对象,种种原因,因此被您轻轻放过?或者志一?尽管在何氏问题上并肩作战,但究竟算网络余孽,入不得法眼?大家不妨拭目!另外,有贬必有褒,前后褒贬宜如一,否则人人皆迟早难逃您的笔伐。那您所佩服的名医是谁,您所佩服的网络名医是谁?何妨一一道来?我们也好心中有数?
另外,研究名医寿命,确实有趣,大可一比优劣,黄元御、王孟英、王清任、丁甘仁等皆5-60岁即夭,正为吾所不喜,其医书看来也是欺人之谈呢!大家切不可盲目相信!
这位打哈哈的马甲先生,应当不是马介甫的马甲。为了发一段文字,却去注册一个“马介甫马甲”,按照那位小向的标准,便有些不够堂堂正正。只是想不通,你如此不堂堂正正,为何却被小向轻轻放过?
如果我说没有我所佩服的名医,没有我所佩服的网医。我只佩服我自己,你又如何呢?有数还是无数呢?
我并没有研究名医寿命。我只是对这网上大家熟悉的几个医生因病早夭说一点想法。或者是我自己或者大家可以汲取一点经验教训。你这些小子,自命不凡,几段文字,文理尚且不通,就要说研究。你研究了什么?你懂得点什么?你说的这几个名医,多是解放前的,六十岁也不算早夭,因为那时平均寿命很低。当然他们没有像某些名医那么长寿,这正说明中医即使是名医也没有对疾病的认识丝丝入扣,高明得不得了。不然,中医几千年,国人的预期寿命不过三十多岁,而解放后西医发展起来国人的预期寿命就提高了一倍?
55
匿名  发表于 2005-7-20 12:03:50

何绍奇教授逝世

说一句笑话吧,中医生的职业病就是长寿,可有的人他抵抗力强,就是不得这个职业病。奈何?
56
匿名  发表于 2005-7-20 12:12:03

何绍奇教授逝世

丁甘仁(1865—1926)
王清任(1768-1831)
黄元御(1705-1758)
王孟英(1808—1867)
其中王清任整天在腐尸堆里进出,难免受些疫气。可以想见,如果有现代的消毒隔离措施,或可得寿?
57
匿名  发表于 2005-7-20 14:47:11

何绍奇教授逝世

下面引用由向春涛2005/07/20 10:50am 发表的内容:
请问,你引用的这么多资料,是你本人的研究成果吗?
这是知识,而你连这也不知道,是无知。
知道何绍奇先生死得可惜,不该死,这也是知识与学问,不说不论你怎么长得了学问,长得了记性,长得了灵性?老说谀墓词能进步?看来你的老师白教你了。
58
发表于 2005-9-21 11:49:51 | 只看该作者

何绍奇教授逝世

下面引用由盐水鸭2005/07/20 02:47pm 发表的内容:
这是知识,而你连这也不知道,是无知。
知道何绍奇先生死得可惜,不该死,这也是知识与学问,不说不论你怎么长得了学问,长得了记性,长得了灵性?老说谀墓词能进步?看来你的老师白教你了。
人死为大,不要多说。此辈无能,多说无益。
59
匿名  发表于 2005-9-21 12:02:28

何绍奇教授逝世

下面引用由SARS2005/09/21 11:49am 发表的内容:
人死为大,不要多说。此辈无能,多说无益。
芝麻这家伙的2005/09/21 11:49am咋整的???
60
发表于 2005-9-21 12:35:22 | 只看该作者

何绍奇教授逝世

下面引用由芝麻交代罪行2005/09/21 12:02pm 发表的内容:
芝麻这家伙的2005/09/21 11:49am咋整的???
俺就是一粒芝麻,落在凡尘中无人拾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8-6 12:38 , Processed in 0.107057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