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杏林箫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经络不是实体

[复制链接]
51
发表于 2006-5-12 18:31:21 | 只看该作者

[原创]经络不是实体

回47楼:你所举的陈帆论点来自他1995年所写的,为申报香山会议的送审论文。1996年11月1日举行的65次香山会议上,相似的结论为别人所报告。在国内,凡科技界原创性研究,必需首先要在中科院举办的香山会议上通过后才作数,所以陈看到会议的通报后,梵毁全部手稿及资料,至今再未写过一个字。我在网上发的内容是在此之前已被平面媒体刊载过的其中三章。其它章节对基础及应用科学影响较大,故未公开发表。所以不能满足你,请原谅!建议你点击中科院香山会议,查看65次及2003年11月18日举行的219次会议资料,看看原人大付委员长、科教卫组长费孝通先生侄子、复旦大学检测中心工程师、化学家费伦先生是怎么说的。白川英树获诺奖是2000年的事。

-=-=-=-=- 以下内容由 53度2006年05月12日 07:13pm 时添加 -=-=-=-=-
所以,你就经络实体是纤维结缔组织的工作是很重要的,而且印证了陈帆和费伦的结论。
52
发表于 2006-5-12 19:14:32 | 只看该作者

[原创]经络不是实体

下面引用由 53度2006/05/12 05:56pm 发表的内容:
看到星河先生在40楼所引用的陈帆论文,为陈感到高兴,十三亿中国人中不乏识宝之人。陈是我挚友,相交多年,他不是气功师,终身从事医学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正高职称,现已退休,凭籍退休金浪迹于山水之间,很少见到他,我则替他料理杂务。他对外人从不言谈气功,更不收徒。他认为真正研究并弄懂气功是困难的痛苦的,需要有献生精神,当今找这种人很困难了。他之所以留了点文字是希望百年之后会有人继承。我想这是有些道理的。
愚以为,陈帆先生对于医学前沿课题的探究,具有学贯中西的基础,出众不群的眼界。诚为发展开拓中医的难得人才。
虽然阳春白雪和者盖寡,但历史会铭记为人类贡献者的。哥白尼的见解迟早会战胜教条。
53
发表于 2006-5-12 22:00:52 | 只看该作者

[原创]经络不是实体

谢谢星河的52楼,也定将将先生美意转告陈。
54
发表于 2006-5-12 23:08:52 | 只看该作者

[原创]经络不是实体

下面引用由陈鑫剑2006/05/12 06:02pm 发表的内容:
见到持与己共识的人,总是难免被鼓舞!谢谢。
  只有正确的,才是真正有生命力的,完美的疗效,才能显示把握的正确。人体结缔组织掩藏着中医疗病得至巧。祝你早日成功。
55
发表于 2006-5-13 02:39:18 | 只看该作者

[原创]经络不是实体

现看看结缔组织是什么, 包括什么吧,
纤维性的肌腱、韧带、筋膜;流体状的血液;固体状的软骨和骨哪部分是经络呢?
http://www.lmbe.seu.edu.cn/biology/bess/biology/chapt3/3_2_1_2.htm
结缔组织
结缔组织由大量的细胞间质和散在其中的细胞组成。细胞种类较多,数量较少,分散而无极性。细胞间质包括基质、纤维和组织液。基质是无定形的胶体样物质,纤维为细丝状,包埋在基质中。
特点:
1.有发达的细胞间质、细胞数量较少而种类较多,分散于细胞间质之中
2.一般有丰富的血管和神经分布
3.结缔组织分布广泛,形态多样。如纤维性的肌腱、韧带、筋膜;流体状的血液;固体状的软骨和骨等。
功能:
主要有连接、支持、保护、防御、修补、营养等
分类:
(1)血液与淋巴(blood and lymph)
    血液----正常血液为红色粘稠液体,其比重在1.050~1.060之间。血液由液体成分血浆和有形成分血细胞两部分组成。有形成分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血浆中溶解有多种化学物质。按容积计算,血浆占55%,血细胞(主要是红细胞)约占45%。
    血浆----血浆含有大量水分和一定量溶质,这些成分乃是血浆理化特性和生理功能的物质基础。测定血浆的化学成分,可反映体内物质代谢状况。

1)红细胞                                                
形态:红细胞体积很小,直径只有7~8μm,形如圆盘,中间下凹,边缘较厚。它具有弹性和可塑性,在通过直径比它还小的毛细血管时,可以改变形状,通过后仍恢复原形。正常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也没有高尔基复合体和线粒体等细胞器,但它仍具有代谢功能。红细胞内充满着丰富的血红蛋白,血红蛋白约占细胞重量的32%,水占64%,其余4%为脂质、糖类和各种电介质。
正常值:成年男性为500万/mm3,女性为420万/mm3。红细胞数目可随外界条件和年龄的不同而有所改变。高原居民和新生儿可达600万/mm3以上。从事体育运动而经常锻炼的人红细胞数量也较多。血红蛋白含量,男性为12~15g/100ml,女性为11~13g/100ml。
功能: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运输O2和CO2,此外还在酸碱平衡中起一定的缓冲作用。这两项功能都是通过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来实现的。如果红细胞破裂,血红蛋白释放出来,溶解于血浆中,即丧失上述功能。
血红蛋白(Hb)由珠蛋白和亚铁血红素结合而成。血液呈现红色就是因为其中含有亚铁血红素的缘故。该分子中的Fe2+在氧分压高时,与氧结合形成氧合血红蛋白(HbO2);在氧分压低时,又与氧解离,释放出O2,成为还原血红蛋白,由此实现运输氧的功能(见呼吸章)。血红蛋白中Fe2+如氧化成Fe3+,称高铁血红蛋白,则丧失携带O2的能力。血红蛋白与CO的亲和力比氧的大210倍,在空气中CO浓度增高时,血红蛋白与CO结合,因而丧失运输O2的能力,可危及生命,称为CO(或煤气)中毒。血红蛋白在CO2的运输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2)白细胞
形态:白细胞无色呈球形,有细胞核,体积比红细胞大,直径在7~20μm之间。
正常值:正常人白细胞计数在4000~10000/mm3范围内,平均为7000/mm3。
存在:不仅存在血液中,全身各处的结绨组织以及淋巴系统中,能以变形运动穿过毛细血管壁和淋巴管壁而进入周围组织。
分类:嗜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
功能:白细胞是机体防御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吞噬和产生抗体等方式来抵御和消灭入侵的病原微生物。
1.吞噬作用 吞噬作用是生物体最古老的,也是最基本的防卫机制之一。对于其要消灭的对象无特异性,在免疫学中称之为非特异性免疫作用。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的吞噬作用很强,嗜酸性粒细胞虽然游走性很强,但吞噬能力较弱。
    白细胞可以通过毛细血管的内皮间隙,从血管内渗出,在组织间隙中游走。它们吞噬侵入的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病原体和一些坏死的组织碎片。一般认为,白细胞能向异物处聚集,并将其吞噬,这是因为白细胞有趋化性。由于细菌体或死亡的细胞所产生的化学刺激,诱发白细胞向该处移动。组织发炎时产生一种活性多肽,也是白细胞游动的诱发物质之一。
    中性粒细胞内的颗粒为溶酶体,内含多种水解酶,能消化其所摄取的病原体或其他异物。一般一个白细胞处理5~25个细菌后,本身也就死亡。死亡的白细胞集团和细菌分解产物构成脓液。
    单核细胞由骨髓生成,在血液内仅生活3~4天,即进入肝、脾、肺和淋巴等组织转变为巨噬细胞。变为巨噬细胞后,体积加大,溶酶体增多,吞噬和消化能力也增强。但其吞噬对象主要为进入细胞内的致病物,如病毒、疟原虫和细菌等。巨噬细胞还参与激活淋巴细胞的特异免疫功能。此外,它还具有识别和杀伤肿瘤细胞,清除衰老与损伤细胞的作用。
2.特异性免疫功能  淋巴细胞也称免疫细胞,在机体特异性免疫过程中起主要作用。所谓特异性免疫,就是淋巴细胞针对某一种特异性抗原,产生与之相对应的抗体或进行局部性细胞反应,以杀灭特异性抗原。血液中淋巴细胞按其发生和功能的差异,分为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两类。
   (1)细胞免疫    细胞免疫主要是由T细胞来实现的。这种细胞在血液中占淋巴细胞总数的80%~90%。T细胞受抗原刺激变成致敏细胞后,其免疫作用表现以下三个方面。直接接触并攻击具有特异抗原性的异物,如肿瘤细胞,异体移植细胞;分泌多种淋巴因子,破坏含有病原体的细胞或抑制病毒繁殖;B细胞与T细胞起协同作用,互相加强,来杀灭病原微生物。
   (2)体液免疫    体疫免疫主要是通过B细胞来实现的。当此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变成具有免疫活性的浆细胞后,产生并分泌多种抗体,即免疫球蛋白,以针对不同的抗原。B细胞内有丰富的粗面内质网,蛋白质合成旺盛。抗体通过与相应抗原发生免疫反应,抗体能中和、沉淀、凝集或溶解抗原,以消除其对抗体的有害作用。
3.嗜碱性和嗜酸性粒细胞的功能  
    这两种细胞在血液中停留时间不长,主要在组织中发生作用。
   (1)嗜碱性粒细胞   这类细胞的颗粒内含有组织胺、肝素和过敏性慢反应物质等。肝素有抗凝血作用,组织胺可改变毛细血管的通透性。过敏性慢反应物质是一种脂类分子,能引起平滑肌收缩。机体发生过敏反应与这些物质有关。嗜碱性细胞在结缔组织和粘膜上皮内时,称肥大细胞,其结构和功能与嗜碱性细胞相似。
   (2)嗜酸性粒细胞   这类细胞平时只占白细胞总数的3%,但在患有过敏反应及寄生虫病时其数量明显增加,如感染裂体吸虫病时,嗜酸性粒细胞可达90%。这类细胞吞噬细菌能力较弱,但吞噬抗原-抗体复合物的能力较强。此外,这类细胞尚能限制嗜碱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在过敏反应中的作用。
3)血小板
形态:血小板又称血栓细胞,体积很小,直径为2~4μm,厚1μm,正常时呈圆盘状,但有时可伸出伪足,是巨核细胞脱落下来的小块胞质,而不是具有完整结构的细胞。血小板无细胞核,但有完整的细胞膜。血小板细胞质内含有多种细胞器:线粒体、致密体(贮存5-羟色胺)、类溶酶体和各种分泌小泡。
正常值:我国健康成人,血小板数为10~30万/mm3,平均为15.6万个。血小板数目可随机体的机能状态发生一定变化,如饭后和运动后数量增加,疾病时可减少,若血小板减少到5万/mm3以下时,机体某些组织容易出血。

功能:
1.促进止血和加速凝血  止血是指血管破损,出血得到制止。凝血是指血液凝固成块。当血管损伤而内皮细胞下结构暴露时,胶原纤维与血液中的血小板接触,其外膜发生某些理化变化,从而使两者粘附在一起。尔后,此处更多的血小板聚集成团,形成松软的止血栓。血小板的聚集与其本身释放的ADP和前列腺素等活性物质有关。此外,在创伤出血时,血小板还释放出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引起局部血管平滑肌收缩,使血管口径缩小,有利于止血。
血小板因子Ⅲ与其他组织凝血因素一起加速血液凝固过程,促使血液凝块的形成,堵塞出血伤口。由于血小板内收缩系统在Ca2+作用下发生收缩,从而使血块缩紧,成为坚实的止血栓,牢固地封住血管伤口。
2.血小板的营养和支持作用   血小板有维护毛细血管壁完整性的功能。同位素示踪实验证实,血小板与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相互粘连与融合,从而填补不断脱落的内皮细胞,使红细胞不能透出血管外。当体内血小板数目锐减时,上述功能难以完成,红细胞容易逸出,可发生自发性出血现象,出现紫瘢。

(2)疏松结缔组织(loose connective tissue)
广泛分布在身体各部,填充在各器官内部的间隙中,其结构特点是基质多,纤维少,结构疏松,呈蜂窝状,故又称蜂窝组织。具有支持、营养、连接、防御、保护、修复等功能。
(3)致密结缔组织(dense connective tissue)
致密结缔组织的组成成份与疏松结缔组织基本相同。其特点是细胞成份少(在胶原纤维束间,仅有纤维细胞成行排列),基质少,而以纤维为主,且排列紧密,故支持、连接和保护作用较强。如皮肤的真皮、肌腱、韧带等均是致密结缔组织。
      

(4)弹性结缔组织 ( dense connective tissue )
主要由平行排列的弹性纤维所组成。如韧带(ligaments)、大动脉和肺壁,有很强的膨大和缩小的能力。

(5)网状结缔组织(reticular connective tissue)
网状组织由网状细胞、网状纤维和基质组成。主要分布于造血器官。网状细胞为多突星形细胞,胞核大,着色浅,核仁明显,胞质较丰富,相邻细胞的突起相互接触,构成细胞网架。网状纤维细而有分枝,彼此结合成纤维网架。这些网架构成造血器官的支架。关于网状细胞的功能还不十分清楚,一般认为,网状组织主要构成一个适宜血细胞生存和发育的微环境。
      

(6)脂肪组织(adipose tissue)
脂肪组织由大量脂肪细胞聚集而成。脂肪细胞胞质内脂肪聚成大滴,其余胞质成份和核被挤到边缘成一薄层。成群脂肪细胞之间,由疏松结缔组织分隔成许多脂肪小叶。脂肪组织主要分布于皮肤下、腹腔网膜、肠系膜及黄骨髓等处。脂肪组织具有贮存脂肪、支持、保护、参与能量代谢、维持体温等作用。
(7)软骨(cartilage)后面将详细介绍
(8)骨(bone)后面将详细介绍
56
发表于 2006-5-13 07:37:20 | 只看该作者

[原创]经络不是实体

下面引用由杏林箫客2006/05/12 06:00pm 发表的内容:
下面引用由陈鑫剑在 2006/05/12 05:35pm 发表的内容:
我也是把《提高疗效》当作是当务之急来对待的,而且是以《尽快提高中医学院毕业生们的治病疗效及能力》为当务之急!这一点上,我觉得咱们之间不存在矛盾。
但在如何实现这个目标的方法上,我觉得不能单纯靠学子 ...

-------------------------------------------------------------------------------

赞同此观点。
中医疗效好了,任人如何打压也不会跨;中医疗效不行,说行天花乱坠也必定消亡。
是否在《如何实现这个目标的方法上》的认识上,也能取得先生的认同和支持?


57
发表于 2006-5-13 07:42:02 | 只看该作者

[原创]经络不是实体

下面引用由jiop2006/05/12 11:08pm 发表的内容:
  只有正确的,才是真正有生命力的,完美的疗效,才能显示把握的正确。人体结缔组织掩藏着中医疗病得至巧。祝你早日成功。
定持恒为此事业努力进取,以报以先生所代表的众心!
58
发表于 2006-5-13 07:57:27 | 只看该作者

[原创]经络不是实体

下面引用由说真话2006/05/13 02:39am 发表的内容:
现看看结缔组织是什么, 包括什么吧,
纤维性的肌腱、韧带、筋膜;流体状的血液;固体状的软骨和骨哪部分是经络呢?
http://www.lmbe.seu.edu.cn/biology/bess/biology/chapt3/3_2_1_2.htm
结缔组织
...
非常赞同“说真话”本帖观点!参予本主题讨论的学者,皆先看看《结缔组织是什么, 包括什么》,然后再用《将中医经络学的经络结构框架与西医基础学的固有结缔组织进行对比》的方法,对本主题进行研讨------则结果必是大家共同得到《经络实质学及其临床实用技巧》上的认识提高!



59
发表于 2006-5-13 07:58:57 | 只看该作者

[原创]经络不是实体

下面引用由53度2006/05/12 06:31pm 发表的内容:
回47楼:你所举的陈帆论点来自他1995年所写的,为申报香山会议的送审论文。1996年11月1日举行的65次香山会议上,相似的结论为别人所报告。在国内,凡科技界原创性研究,必需首先要在中科院举办的香山会议上通过 ...
谢谢指点!
60
发表于 2006-5-13 10:01:20 | 只看该作者

[原创]经络不是实体

不是潑大家冷水
要說結締組織就是經絡與陳帆先生的"氣說"
證據是嚴重不足
和中醫古籍也是不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11-6 22:48 , Processed in 0.091146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