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罗鸿声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求教]“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

[复制链接]
51
发表于 2014-4-15 18:56:52 | 只看该作者
大家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52
发表于 2014-4-16 08:02:35 | 只看该作者
llyyjj 发表于 2014-4-15 07:54
泻心汤是张仲景方,方证主要症状是心下痞,《伤寒杂病论》也没有个泻心火只说,后人解泻心为泻心火,要成为 ...

         《伤寒论》中有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大黄黄连泻心汤、附子泻心汤,均为主治痞证之剂。伤寒论中没有“泻心汤”。
      请先生明察。
      我非常吃惊,感到震撼,科班出身,现为中医学教师,如此朦胧混沌。

点评

您这是回复我的,不知道“震撼”那一条?请明确指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4-16 09:53
53
发表于 2014-4-16 08:31:49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4-4-16 08:02
《伤寒论》中有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大黄黄连泻心汤、附子泻心汤,均为主治痞 ...

回先生的话:“泻心汤”还是有的:

《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第十六》:“心气不足,吐血,衄血,泻心汤主之。大黄二两,黄连、黄芩各一两,右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之......

点评

也没有个“泻心火”只说。  发表于 2014-4-16 10:47
54
发表于 2014-4-16 09:09:29 | 只看该作者
     【  回先生的话:“泻心汤”还是有的:
     《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第十六》:“心气不足,吐血,衄血,泻心汤主之。大黄二两,黄连、黄芩各一两,右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之......】
    回复:
    我感到非常震撼,王西民中医教授、粱院长、李老师都是响当当的中医“大家”,泻心汤出之《金匮要略》,它与《伤寒论》中的半夏泻心汤之类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先生们居然“不知其然”,更加不知其所以然。既然如此,我们和你们讨论中医还有什么意义!先生们口口声声所谓的中医、中医理论究竟说的是什么?是哪一家的中医?我希望先生们认真学习《伤寒论》与 《金匮要略》,如果你们对于这两本经典中的基本内容是是而非、懵懵懂懂,笑料百出……。

点评

先生真的有点不淡定了。仲景老人家写的书名本来就是《伤寒杂病论》,后人分之为二,所以,无论金匮还是伤寒,都是仲景的,而且是一脉相承的,先生何故做惊悚貌? 中医大家不敢当,就事论事还不至于糊涂的。不过...  发表于 2014-4-16 12:10
泻心汤及半夏、生姜、附子、甘草泻心汤,都是张仲景的方子,这几个方当然各有不同,咱们要讨论的是“泻心火”。还有类似的乌梅丸、旋复代赭汤等等,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4-16 10:52
震憾不要紧,只要不惊厥,危险性不大。 你就知道抬个死眼子杠,在行!你看我,把话题引到哪去了? 前面说的是泻心、泻肝问题,并没有谈泻心汤。你看你一惊一乍的,要不要吃点镇静剂。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4-16 09:46
55
发表于 2014-4-16 09:46:5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王锡民 于 2014-4-16 09:50 编辑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4-4-16 09:09
【  回先生的话:“泻心汤”还是有的:
     《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第十六》:“ ...


          震憾不要紧,只要不惊厥,危险性不大,还有救。
      你就知道抬个死眼子杠,在行!你看我,把话题引到哪去了?
      前面说的是泻心、泻肝问题,并没有谈泻心汤。你看你一惊一乍的,要不要吃点镇静剂。

      用你的话说,偷换概念。跑题了!你可真能跑偏啊!
56
发表于 2014-4-16 09:53:12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4-4-16 08:02
《伤寒论》中有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大黄黄连泻心汤、附子泻心汤,均为主治痞 ...

您这是回复我的,不知道“震撼”那一条?请明确指出。

点评

博士先生,可能是您看我回复时看错了,帖子长了就容易乱,您在我的任一条回复栏里点“只看该作者”,就不会乱了。 我也没有说过《伤寒论》有没有泻心汤这样的话。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4-16 10:07
57
发表于 2014-4-16 10:07:10 | 只看该作者
llyyjj 发表于 2014-4-16 09:53
您这是回复我的,不知道“震撼”那一条?请明确指出。

博士先生,可能是您看我回复时看错了,帖子长了就容易乱,您在我的任一条回复栏里点“只看该作者”,就不会乱了。

我也没有说过《伤寒论》有没有泻心汤这样的话。
58
发表于 2014-4-16 10:52:09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4-4-16 09:09
【  回先生的话:“泻心汤”还是有的:
     《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第十六》:“ ...

泻心汤及半夏、生姜、附子、甘草泻心汤,都是张仲景的方子,这几个方当然各有不同,咱们要讨论的是“泻心火”。还有类似的乌梅丸、旋复代赭汤等等,
59
发表于 2014-4-16 10:55:45 | 只看该作者
       【震憾不要紧,只要不惊厥,危险性不大,还有救。
      你就知道抬个死眼子杠,在行!你看我,把话题引到哪去了?
      前面说的是泻心、泻肝问题,并没有谈泻心汤。你看你一惊一乍的,要不要吃点镇静剂。
      用你的话说,偷换概念。跑题了!你可真能跑偏啊!】
      回复:
      先生能不能说点“学术语言”!
60
发表于 2014-4-16 11:03:05 | 只看该作者
     【泻心汤是张仲景方,方证主要症状是心下痞,《伤寒杂病论》也没有个泻心火只说,后人解泻心为泻心火,要成为定论,需要探讨心火与泻心汤的药性药效,这个都不能定论的话,“泻其子”的说法就更没有实据了。心下痞是常见症状,可先讨论“心下痞”与心火的关系。】
    回复:
    《金匮要略》中的泻心汤与《伤寒论》中的半夏泻心汤等,根本就不是一回事,先生们搞清楚了没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9-16 00:09 , Processed in 1.72246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