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杨鹏举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练好句读,当个好大夫

[复制链接]
51
发表于 2014-11-30 11:14:40 | 只看该作者
杨鹏举 发表于 2014-11-30 11:08
分析一下第一段之“發熱”“脉數”表证、里证都可以出现,如果首先确定“無”是“不”,首先否定了不是表证 ...

杨老师好,多日不见。

点评

彼此,彼此,握握手。我也不会哪些玩艺。把他们应付了,再来学习。有些网友,其势凶凶,却不经一辨。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11-30 11:30
一吐先生,久违了。来握握手(哈哈,原谅我不会在这里使用表情图)  发表于 2014-11-30 11:16
52
发表于 2014-11-30 11:30:24 | 只看该作者
一吐了之 发表于 2014-11-30 11:14
杨老师好,多日不见。

彼此,彼此,握握手。我也不会哪些玩艺。把他们应付了,再来学习。有些网友,其势凶凶,却不经一辨。

点评

一吐先生,,在回复哪里可以使用表情图。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11-30 11:37
53
 楼主| 发表于 2014-11-30 11:37:04 | 只看该作者
一吐了之 发表于 2014-11-30 11:30
彼此,彼此,握握手。我也不会哪些玩艺。把他们应付了,再来学习。有些网友,其势凶凶,却不经一辨。

一吐先生,,在回复哪里可以使用表情图。
54
发表于 2014-11-30 11:43:46 | 只看该作者
坐等杨教授句读。

点评

先生,你没有看见47楼——50楼的句读句逗与分析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11-30 12:01
55
 楼主| 发表于 2014-11-30 12:01:16 | 只看该作者
gl0101 发表于 2014-11-30 11:43
坐等杨教授句读。

先生,你没有看见47楼——50楼的句读句逗与分析吗?
56
发表于 2014-11-30 12:17:00 | 只看该作者
杨鹏举 发表于 2014-11-30 12:01
先生,你没有看见47楼——50楼的句读句逗与分析吗?

对不起杨教授,经你提示,刚看到。
57
发表于 2014-11-30 12:30:30 | 只看该作者
杨鹏举 发表于 2014-11-30 10:55
【原文】
病人無表裏證發熱七八日脉數可下之假令已下不大便者有瘀血宜抵當湯
傷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 ...

【原文】
病人無表裏證發熱七八日脉數可下之假令已下不大便者有瘀血宜抵當湯
傷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無表裏證大便難身微熱者此為實也急下之宜大承氣湯
上述两段经文,应该如何断句比较合理?一说“表里”为复合反义词,义指“表”。这样解释也未尝不可,因为毕竟落脚点与用治疗里证的方剂相一致,但是这样的断句引起“‘无表里证’与整体不合”的疑问,也在所难。为了便于理解原文,笔者有所思,尝试如下:
【原文】病人無表,裏證發熱七八日,脉數,可下之,假令已下,不大便者,有瘀血,宜抵當湯。
        傷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無表,裏證大便難,身微熱者,此為實也。急下之宜大承氣湯。
---------------------------------
1.“无表”跟“里证”什么关系?是不是非此即彼,“无表”(证)就是有“里证”?

2.如果这样断句的话,“里证”二字是否多余?

点评

明确在阳明之里,明确在太阳之里,恐怕比“无表里证”要容易清晰的多,如果有的读者把“无表里证”理解成没有“没有表里证”,那读者恐怕要问,既没有表证,也没有里证,那“发热,脉数”算哪里的证?那“目中不了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11-30 13:02
58
 楼主| 发表于 2014-11-30 12:52:10 | 只看该作者
你认为要是多余,那人家明确肯定是里证,是不是错误?
59
 楼主| 发表于 2014-11-30 13:02:24 | 只看该作者
gl0101 发表于 2014-11-30 12:30
【原文】
病人無表裏證發熱七八日脉數可下之假令已下不大便者有瘀血宜抵當湯
傷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 ...


明确在阳明之里,明确在太阳之里,恐怕比“无表里证”要清晰的多,如果有的读者把“无表里证”理解成没有“没有表里证”,那读者恐怕要问,既没有表证,也没有里证,那“发热,脉数”算哪里的证?那“目中不了了,睛不和,大便難,身微熱”既不是表证,也不是里证,那算什么证?恐怕引起更多的混乱。
不论读什么书,让读者明确无误的知道是什么意思好呢?还是让人家“猜测”这是什么?先生,你认为那个好呢?
60
发表于 2014-11-30 13:10:25 | 只看该作者
杨鹏举 发表于 2014-11-30 12:52
你认为要是多余,那人家明确肯定是里证,是不是错误?

里证没错误,但是如果“无表”跟“里证”是非此即彼的关系,“无表”(证)就是有“里证”的意思,那么既然说“无表”了就没有必要再说是“里证”了,古人写书尤其是被中医界奉为经典的《伤寒论》它会像现代中医写书那么啰嗦吗?

点评

这就是关键是看明确无误的信息告诉读者,还是看做是“啰嗦”,还是让读者猜测,你比较一下,那个对读者有好处呢?让一般水平的大夫去猜测,恐怕对病人和大夫都不是一件好事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11-30 13:2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5-4 15:00 , Processed in 0.057412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