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仁海中西医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从四季配属五行图看五行学说的错误

[复制链接]
51
发表于 2015-1-11 21:58:30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5-1-11 17:11
公元前300年以前,阴阳五行就是一个统一的学说了!
      这个问题已经反复说了许多次,以后不再 ...

呵呵,您说不提就不提了吧,这本来也是哲学史的内容。就当那会就统一了吧。
有点想法,就算古人把阴阳学说与五行学说都统一了,咱们是在中医理论里应用,有必要维护这个统一吗?

只是我的一点想法,不纠结了,咱们说咱们的。
52
发表于 2015-1-11 22:00:43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5-1-11 17:20
哪位先生抛弃阴阳五行,能够说明白心气虚、肝气郁结、水气凌心的病机、诊断与治则?!

我想这样,抛弃五行,不抛弃阴阳,心气虚、肝气郁结、水气凌心的病机、诊断与治则,该怎么说就怎么说。
比如,肝气郁结,就是一系列病症表现,中医认为是肝气不舒畅所致,治疗是疏肝理气。您觉得怎么样?

点评

请先生说说看,肝为什么主疏泄?肝为什么喜条达?疏泄、条达是从哪里来的?肝气郁结的病机怎么解释?肝为什么要疏而不要泻?为什么肝气要“理”而不是“破气”?  发表于 2015-1-12 00:15
53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 22:29:5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仁海中西医 于 2015-1-11 18:31 编辑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5-1-11 13:11
公元前300年以前,阴阳五行就是一个统一的学说了!
      这个问题已经反复说了许多次,以后不再 ...

即使是三万年以前统一了,是错误的东东,也要拿下来。
如果硬要将阴阳与五行统一起来的话,也只有四行。还是用图图表示吧。请看:
--------------------------------------
------------------夏热-------------------
------------------日中-----火克金----------------
------------------------按季节推算是火生金----------
--------↗---------------------↘--------------
----------------------------------------
---木生火-------------------------------
-------------------------------------
春温----土生万物---土生万物?---→---日西秋凉-------
--------------------------------------
----------------------------------------
-木之生,需土、水、火的配合得力---------------金生水-------
----------------------------事实上,谁见过金生水了?----
--------↖---------------------↙-----------
------------------子夜-----------------------
------------------冬寒----------------------
-----------------------------------------
-------------------------------------------
----------------------------------------
----------------------------------------
-------------------------------------------
通过上图可以看出,由春温→夏热→秋凉→冬寒→春温,如此周而复始。
如果必须用行的话,那么即:春温→火夏热→金秋凉→水冬寒→春温。
如此这般,阴阳才参与“行”对应起来。所以,只有四行,没有五行的道理。

点评

基础知识差劲,打肿脸充胖子,瞎掺合。  发表于 2015-1-12 07:32
先生这样讨论问题,不妥吧!  发表于 2015-1-12 00:55
54
发表于 2015-1-12 00:46:41 | 只看该作者
        请先生说说看,肝为什么主疏泄?肝为什么喜条达?疏泄、条达是从哪里来的?肝气郁结的病机怎么解释?肝为什么要“疏”而不要“泻”?为什么肝气要“理”而不能够“破气”?  
     当然,先生可以绕很大的圈子,寻求许多理由否定肝属木,属春,但是,肝主疏泄、喜条达来源于春天树木发芽,春风吹拂枝条的形象,比喻肝的功能,是再恰当不过了。注意,我们只在中医学里讨论,不要拉扯西医的肝脏!

    我们讨论问题,进行辩论,必须讲诚信,要负责任,例如:先生说阴阳五行,在哲学史上就是分开的,是两个学说,我转载了战国时期阴阳五行已经融为一体的证据,先生拿不出反驳我的证据,先生应该对于阴阳五行是一个统一的理论,作出自己的反思,而不能够不了了之!更不能像某些人不讲理地说:阴阳五行一万年,错了……。如果抱着这种态度讨论问题,还有什么意义呢!?

点评

请先生说说看,肝为什么主疏泄?肝为什么喜条达?疏泄、条达是从哪里来的?肝气郁结的病机怎么解释?肝为什么要“疏”而不要“泻”?为什么肝气要“理”而不能够“破气”? 当然,先生可以绕很大的圈子,寻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1-12 10:11
55
发表于 2015-1-12 02:01:2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中西医融合观 于 2015-1-11 18:08 编辑

      为什么是阴阳五行而不是阴阳四行、6、7、8行?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无极生太极,太极生阴阳,阴阳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二者的关系是什么?是不是很矛盾?
    “无极生太极,太极生阴阳,阴阳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是阴阳四行;加上“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就变成了五行,七星、九宫了。为什么会有两种说法?         
        我们把两句话放到一起再看:“一”是一元论,万物归一;“二”是阴阳;“三”是三才,天地人;“四”是四象;“五”是五行;“六”六气;“七”是七星;“八”是八卦;“九”九宫。
       从一到九又是怎么来的?双数来源于阴阳,阴阳演变永远是双数,世界只有双数,不完整,必须有单数,自然数才可能是完整的。所以阴阳之间必须有第三者,有了第三者,阴阳才能够彻底分开,第三者就是“中”、就是标杆、参照物。有了这个“中”阴阳才能够转化,才能够联系起来,就能够处于同一系统之中,“中”既是分割者,又是联络者。
      拿一个杆子插在地上,这就是“中”,原点,参照物。由原点向两侧延伸,是阴阳,这是一维,是直线,一分为二,加上原点是三;二维是平面,由原点在平面上可以引出四个方向的直线,加上原点就是五行,一分为五;三维空间,就是一分为七;四维时间、空间就是九宫。阴阳五行恰恰就在一到九的中间位置上,所以阴阳五行是最佳搭档。

       阴阳五行能够分割、肢解吗!?

56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 09:03:48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5-1-11 20:46
请先生说说看,肝为什么主疏泄?肝为什么喜条达?疏泄、条达是从哪里来的?肝气郁结的病机怎么解释 ...

请先生说说看,肝为什么主疏泄?肝为什么喜条达?疏泄、条达是从哪里来的?肝气郁结的病机怎么解释?肝为什么要“疏”而不要“泻”?为什么肝气要“理”而不能够“破气”?  ————————————————————————————————————————
无论何脏,都需要升降适宜,并非必须升、肺必须降、、、。
肝郁要疏;肝实要泻。肝气不畅,要理;结而成实,要破。




     当然,先生可以绕很大的圈子,寻求许多理由否定肝属木,属春,但是,肝主疏泄、喜条达来源于春天树木发芽,春风吹拂枝条的形象,比喻肝的功能,是再恰当不过了。注意,我们只在中医学里讨论,不要拉扯西医的肝脏!
——————————————————————————————————————————
“肝喜条达来源于春天树木发芽,春风吹拂枝条的形象,比喻肝的功能,是再恰当不过了”,那么,先生见过在温和的春季哪种病人不是在复苏吗?肺病
胃肠、肾病、、、、,有吗?




    我们讨论问题,进行辩论,必须讲诚信,要负责任,例如:先生说阴阳五行,在哲学史上就是分开的,是两个学说,我转载了战国时期阴阳五行已经融为一体的证据,先生拿不出反驳我的证据,先生应该对于阴阳五行是一个统一的理论,作出自己的反思,而不能够不了了之!更不能像某些人不讲理地说:阴阳五行一万年,错了……。如果抱着这种态度讨论问题,还有什么意义呢!?
——————————————————————————————————————
就用先生的智慧为例说明一下,您会同时发明出来阴阳学说与五行学说吗?即使是二者可以统一,您可以举例说明诊治何种疾病,必须使用二者统一的理论,这才是辩论五行学说是否需要存在的根本理由之所在。


57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 09:12:24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5-1-11 22:01
为什么是阴阳五行而不是阴阳四行、6、7、8行?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无极 ...

   我们把两句话放到一起再看:“一”是一元论,万物归一;“二”是阴阳;“三”是三才,天地人;“四”是四象;“五”是五行;“六”六气;“七”是七星;“八”是八卦;“九”九宫。————————————————————————————————————
这样行示?
“一”说就错,万物归一;“二”有错就有对,便是二;“三”者多也;“四”是四通八达;“五”乱了,就要定规则;“六”六六大顺;“七”七零八落;“八”是八捧着心;“九”九九归一。




       从一到九又是怎么来的?双数来源于阴阳,阴阳演变永远是双数,世界只有双数,不完整,必须有单数,自然数才可能是完整的。所以阴阳之间必须有第三者,有了第三者,阴阳才能够彻底分开,第三者就是“中”、就是标杆、参照物。有了这个“中”阴阳才能够转化,才能够联系起来,就能够处于同一系统之中,“中”既是分割者,又是联络者。
      拿一个杆子插在地上,这就是“中”,原点,参照物。由原点向两侧延伸,是阴阳,这是一维,是直线,一分为二,加上原点是三;二维是平面,由原点在平面上可以引出四个方向的直线,加上原点就是五行,一分为五;三维空间,就是一分为七;四维时间、空间就是九宫。阴阳五行恰恰就在一到九的中间位置上,所以阴阳五行是最佳搭档。
————————————————————————————————-
这纯粹是相当然的梦话。
      




阴阳五行能够分割、肢解吗!?

——————————————————————————
说说怎么就不能肢解了,

点评

于先生,中西医融合博士认为五行学说是能够给中医提供一个思路,这个认识是理性的,见识高于比其他维护五行者。接着,我们应该讨论这种“思路”的利与弊。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1-12 11:04
我再怎么说,先生都是在梦境里。  发表于 2015-1-12 10:06
58
发表于 2015-1-12 10:11:45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5-1-12 00:46
请先生说说看,肝为什么主疏泄?肝为什么喜条达?疏泄、条达是从哪里来的?肝气郁结的病机怎么解释 ...

请先生说说看,肝为什么主疏泄?肝为什么喜条达?疏泄、条达是从哪里来的?肝气郁结的病机怎么解释?肝为什么要“疏”而不要“泻”?为什么肝气要“理”而不能够“破气”?  
     当然,先生可以绕很大的圈子,寻求许多理由否定肝属木,属春,但是,肝主疏泄、喜条达来源于春天树木发芽,春风吹拂枝条的形象,比喻肝的功能,是再恰当不过了。注意,我们只在中医学里讨论,不要拉扯西医的肝脏!

-----------------------------------------------------------------

这就转到实质性问题了。中医理论的实质可以由此逐步探讨。(绝不涉及西医概念)。

肝是什么?不是解剖学器官,也不知道是什么。可是中医楞出来个肝气郁结。说明,肝气郁结和解剖学肝脏没有什么关系,要有,也是碰巧。

肝气郁结是什么?是一系列病症表现的综合,中医把一系列病症起了个名字,叫“肝气郁结”。有了这些病,会治这些病,积累了这些病的治疗经验,反推出有一个负责使气机不郁结的功能,这个功能就叫疏泄,中医有一点点解剖认识,姑且把管疏泄的功能,归到“肝”上。

博士先生,记得我认识肾与精的关系时,就是这么推论的。只是肝与疏泄这个我表达的可能还不太顺畅。当时,您对我推论肾与精,是赞许的。肝与疏泄怎么推论,请您指导。
59
发表于 2015-1-12 10:25:36 | 只看该作者
         中医之所以采用了阴阳五行学说,就是因为人体内存在着五个实体的脏器,心肝脾肺肾,与五行相匹配。
     五行学说是给我们一个思路,而不是一个教条。中医理论也没有把“五行”当做教条,六腑就是事实。还有六经辨证,三焦辨证,卫气营血等等“非五”的分类方法。
     相生相克,也不是教条,而是一个思路,其本质是:在一个系统内,各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与抑制的复杂关系,每一个要素与系统整体之间也存在着复杂的关联,相互影响着。

      不是我说梦话,而是先生在梦境里。
      梦境就是没有完成的取象比类,还没有训练好的条件反射。

点评

五行学说是给我们一个思路,而不是一个教条。这话不错。 可是这种思路,很容易造成“教条”的后果,事实上,已经造成了很严重的后果,咱们可以一一列举讨论。仁海先生列出了许许多多。 并不是人人都能像您这样正确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1-12 11:01
60
发表于 2015-1-12 10:49:38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7-23 02:51 , Processed in 0.183840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