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administrator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存废辩论赛-反方辩题:13、欲中西医结合乃至融合而形成中国新医学 必先废除五行学说

[复制链接]
51
发表于 2015-11-21 17:50:33 | 只看该作者
llyyjj 发表于 2015-11-21 17:41
西医没有,这是中医病理研究的内容。

1,仁海不是以《人体解剖学》为准则吗?何以没有呢?如果说没有,我们也不勉强,但是要是讨论中医的内容就不要用西医来衡量中医,也就是说,希望贵方争辩要有个准绳,不要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请贵方规定标准。
2, 仁海,根据你让发上来,咱们就再次讨论这个案例:“诸  病  不  愈    宜  从  中  治

——跟师临证体会点滴


  1985年,余受聘于光明中医函授大学湖南分校任职,有幸随著名老中医刘炳凡先生侍诊,耳提面命,获益良多。刘老临证,注重调理脾胃,对金元•李东垣“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则诸病之所由生也”的病机理论和明•周慎斋“诸病不愈,宜从中(脾胃—刘老自注)治”的治则学说研究尤深。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余临证观摩、消化吸收、重复验证,亦获良效。兹就临证所及,试举验案四则如下:
一、崩漏
龙某某,女,35岁,1987年4月30日初诊。
患者月经1月两次,每次淋漓7~10天始尽,已3年。近年来经量增多,经中西药物治疗未见疗效,经人介绍来诊。刻下月经开始3天,时量多如崩,渐次淋漓约10天,1月之中无3~5天干净时,深以为苦。经色暗淡质稀,经前乳胀,牵引两胁,右腰骶部疼痛,头晕痛,甚则恶心,气短乏力,多梦纷纭,面唇萎白,舌淡胖有齿痕,脉微。辨证:脾虚气陷,血失统摄,兼肝郁血瘀。治法:补脾益气、升陷摄血,佐舒肝活血,以补中益气汤加减:北黄芪30克、党参15克、白术10克、云苓10克、炙甘草5克、陈皮5克、炙升麻3克、软柴胡3克、蒲黄炭10克、荆芥炭5克、仙鹤草15克、地榆炭15克、莲房炭10克,10付,水煎温服。药后月经显著减少,且5天即净,疲乏无力,面白唇淡,舌质淡,脉细弱,予归脾汤原方10付,嘱药后服归脾丸2月善后。1年后随访,月经期、量、色、质均正常,基本治愈。
按:刘老治疗月经过多、崩漏,常从整体出发,以归脾汤加三炭(荆芥炭、灵脂炭、蒲黄炭)健脾益气,化瘀止血而收卓效。本例气短乏力属中气下陷,师其法以补中益气汤加减补脾益气,升陷摄血以治主证,去辛温动血之当归,加地榆、仙鹤草、莲房炭、蒲黄炭、荆芥炭化瘀活血、收敛活血以治标证,且柴胡舒肝,蒲黄活血兼治次证。标本兼顾,主次同治,故获良效。若挟肝肾阴虚者,以桔梗易升、柴,否则耗劫肝阴,造成不良后果。”
3,广顾着看对方帖子而回复,忘了一方一贴的要求,我违规的地方,请删除,
52
发表于 2015-11-21 17:59:38 | 只看该作者
杨鹏举 发表于 2015-11-21 13:50
1,仁海不是以《人体解剖学》为准则吗?何以没有呢?如果说没有,我们也不勉强,但是要是讨论中医的内容 ...

        我从来没有说过用西医理论衡量中医,也从来不去以中医理论衡量西医,而是根据实际情况,两相比较,看谁的理论客观地揭示了人体生理病理的本质,就以谁的为准。——或以中为主、以西为辅;或以西为主、以中为辅;或中西并重而互补。

点评

“ 我从来没有说过用西医理论衡量中医,也从来不去以中医理论衡量西医”,但是事实上已经这么作了,不管你如何狡辩,改变不了你用西医这个标准来衡量中医这个事实。 现在就讨论这个崩漏案例吧。是肝郁脾虚引起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11-21 18:11
53
发表于 2015-11-21 18:11:15 | 只看该作者
仁海中西医 发表于 2015-11-21 17:59
我从来没有说过用西医理论衡量中医,也从来不去以中医理论衡量西医,而是根据实际情况,两相比较 ...

“ 我从来没有说过用西医理论衡量中医,也从来不去以中医理论衡量西医”,但是事实上已经这么作了,不管你如何狡辩,改变不了你用西医这个标准来衡量中医这个事实。
  现在就讨论这个崩漏案例吧。是肝郁脾虚引起的崩漏。按照你之前的肝郁的概念,就是胆汁淤积,请问,这个乳房胀是不是因为胆汁淤积而流到乳房了?肝郁脾虚,本质是肝木乘脾土,不承认肝木乘脾土,按照你之前的所谓“脾系统”(胃、大、小肠)与子宫的内在联系解释一下,再解释一下肝与子宫的内在联系。
54
发表于 2015-11-21 18:49:37 | 只看该作者
杨鹏举 发表于 2015-11-21 14:11
“ 我从来没有说过用西医理论衡量中医,也从来不去以中医理论衡量西医”,但是事实上已经这么作了,不管 ...


  现在就讨论这个崩漏案例吧。是肝郁脾虚引起的崩漏。按照你之前的肝郁的概念,就是胆汁淤积,请问,这个乳房胀是不是因为胆汁淤积而流到乳房了?肝郁脾虚,本质是肝木乘脾土,不承认肝木乘脾土,按照你之前的所谓“脾系统”(胃、大、小肠)与子宫的内在联系解释一下,再解释一下肝与子宫的内在联系。
——————————————————————————————————————————————————
       我们之所以要从中医理论中废除五行学说,就是要让中医理论走出这个迷雾,而是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寻找疾病的病因,寻找脏腑之间的真实的相互关系,以为发展中医学之所需。

      至于肝郁脾虚引起崩漏的问题,要点在于,一是肝郁,二是脾虚。

      一、中医所治疗肝郁的方法是什么?疏肝理气解郁,您细考虑一下,什么情况最影响肝功能的正常?如何解除肝郁?然而解除肝郁的最终方法,就是解除肝内组织的紧张度,使肝内环境得到最大可能的改善,、、、在肝内组织中所占容积方面,自然是肝内的各级肝胆管了、、、、如此,治法自然出来了。

      二、脾虚,也就是脾不统血的范畴,气虚不能固摄,营养不良导致的“正气功能低下”等等,、、、如此,治法也自然出来了。

     肝与子宫的问题,以上类推。

点评

1,“解除肝郁的最终方法,就是解除肝内组织的紧张度”据此推理,所谓肝郁,就是肝内组织的紧张度增高?是不是你真实本意的表述?请回答。 2,仁海,现在你说脾虚“也就是脾不统血,”我方也认可,但是这个脾,是不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11-21 19:23
55
发表于 2015-11-21 19:23:08 | 只看该作者
仁海中西医 发表于 2015-11-21 18:49
现在就讨论这个崩漏案例吧。是肝郁脾虚引起的崩漏。按照你之前的肝郁的概念,就是胆汁淤积,请问,这 ...

1,“解除肝郁的最终方法,就是解除肝内组织的紧张度”据此推理,所谓肝郁,就是肝内组织的紧张度增高?是不是你真实本意的表述?请回答。
2,仁海,现在你说脾虚“也就是脾不统血,”我方也认可,但是这个脾,是不是你的脾系统?请回答?
3,现在你我都承认这个脾,没有争议,但是你的“脾系统”和这个病案的脾是不是一个概念?请直面回答。
4,没有直面回答“按照你之前的所谓“脾系统”(胃、大、小肠)与子宫的内在联系解释一下,再解释一下肝与子宫的内在联系。”很遗憾。
56
发表于 2015-11-21 19:36:04 | 只看该作者
杨鹏举 发表于 2015-11-21 15:23
1,“解除肝郁的最终方法,就是解除肝内组织的紧张度”据此推理,所谓肝郁,就是肝内组织的紧张度增高? ...

1,“解除肝郁的最终方法,就是解除肝内组织的紧张度”据此推理,所谓肝郁,就是肝内组织的紧张度增高?是不是你真实本意的表述?请回答。——————————————————————————————————
        具体内容,肯定还有很多,但在这里只要证明出与“十二经路线”无关,我的回答就已经该结束了。


2,仁海,现在你说脾虚“也就是脾不统血,”我方也认可,但是这个脾,是不是你的脾系统?请回答?
3,现在你我都承认这个脾,没有争议,但是你的“脾系统”和这个病案的脾是不是一个概念?请直面回答。
————————————————————————————————————
       是啊,中医目前所讲的脾的功能,就是西医所称的整个消化系统的功能,称之为“脾系统”不是我想出来的,是很多中医师长同仁的见解,我只是赞同而已。而您有其它见解也未尝不可。——先生说得有理,就照先生说的办。


4,没有直面回答“按照你之前的所谓“脾系统”(胃、大、小肠)与子宫的内在联系解释一下,再解释一下肝与子宫的内在联系。”很遗憾。
——————————————————————
       以此类推,不再赘述。

点评

仁海,根据你这样不直面,现在一个一个的辩论了,“1,“解除肝郁的最终方法,就是解除肝内组织的紧张度”据此推理,所谓肝郁,就是肝内组织的紧张度增高?是不是你真实本意的表述?请回答。这个问题是涉及五行和五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11-21 19:59
57
发表于 2015-11-21 19:59:59 | 只看该作者
仁海中西医 发表于 2015-11-21 19:36
1,“解除肝郁的最终方法,就是解除肝内组织的紧张度”据此推理,所谓肝郁,就是肝内组织的紧张度增高? ...

仁海,根据你这样不直面,现在一个一个的辩论了,“1,“解除肝郁的最终方法,就是解除肝内组织的紧张度”据此推理,所谓肝郁,就是肝内组织的紧张度增高?是不是你真实本意的表述?请回答。这个问题是涉及五行和五脏的问题,但是先不和你讨论肝木的问题,更不是涉及十二经的路线问题,——————————————————————————————————
      而你回答:“具体内容,肯定还有很多,但在这里只要证明出与“十二经路线”无关,我的回答就已经该结束了。”明显是问是答非,请直面回答:“所谓肝郁,就是肝内组织的紧张度增高?”你这里解释肝郁是“肝内组织的紧张度增高”,与之前你解释的是“胆汁淤积不畅”,就其这个案例,乳胀是否就有“肝内组织的紧张度增高”?请出示证据。既然这个案例肝郁而乳胀,是不是胆汁淤积不畅流到了乳房?你前边说随着血液到处流,那么以此推理,这个崩漏流出的是胆汁,请拿出证据崩漏就是流出的是胆汁。

点评

胆汁在病态的情况下可以进入血液,进入血液以后,除大脑难进一点(我不知道能不能进入大脑),血液流入全身,要是这时候崩漏,崩漏的血里就有胆汁。 这不是解剖学看出来的,是生理学、病理学的内容。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11-21 20:05
58
发表于 2015-11-21 20:05:44 | 只看该作者
杨鹏举 发表于 2015-11-21 19:59
仁海,根据你这样不直面,现在一个一个的辩论了,“1,“解除肝郁的最终方法,就是解除肝内组织的紧张度 ...

胆汁在病态的情况下可以进入血液,进入血液以后,除大脑难进一点(我不知道能不能进入大脑),血液流入全身,要是这时候崩漏,崩漏的血里就有胆汁。

这不是解剖学看出来的,是生理学、病理学的内容。

点评

李榆军,你刚才既然承认西医没有肝郁,何来肝郁就是胆汁淤积不畅?既然贵方说肝郁就是胆汁淤积不畅,前边说西医没有肝郁,也就不存在胆汁不畅了,肝郁崩漏也就不存在胆汁了。不感觉前后矛盾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11-21 20:16
59
发表于 2015-11-21 20:16:41 | 只看该作者
llyyjj 发表于 2015-11-21 20:05
胆汁在病态的情况下可以进入血液,进入血液以后,除大脑难进一点(我不知道能不能进入大脑),血液流入全 ...

李榆军,你刚才既然承认西医没有肝郁,何来肝郁就是胆汁淤积不畅?既然贵方说肝郁就是胆汁淤积不畅,前边说西医没有肝郁,也就不存在胆汁不畅了,肝郁崩漏也就不存在胆汁了。不感觉前后矛盾吗?

点评

这么简单的问题,胆汁淤积是西医的说法,在中医的肝郁证里就存在胆汁淤积。从西医病理上讲,胆汁淤积了就可能进入血液,进入血液就不一定跑什么地方了。 中医的证,是疾病的表现,西医的病理,也是病变的结果。中医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11-21 20:22
60
发表于 2015-11-21 20:22:21 | 只看该作者
杨鹏举 发表于 2015-11-21 20:16
李榆军,你刚才既然承认西医没有肝郁,何来肝郁就是胆汁淤积不畅?既然贵方说肝郁就是胆汁淤积不畅,前边 ...

这么简单的问题,胆汁淤积是西医的说法,在中医的肝郁证里就存在胆汁淤积。从西医病理上讲,胆汁淤积了就可能进入血液,进入血液就不一定跑什么地方了。
中医的证,是疾病的表现,西医的病理,也是病变的结果。中医的证相对应的都有西医的病理变化。你要问胆汁和崩漏的关系,我就给你讲这个道理,呢觉得有错,你指出来。


中西医融合先生刚才还发贴,讲中医证与西医病理的对应关系,你不知道你去看看。

点评

李榆军,现在讨论这个崩漏病案,你按西医的标准,如果你按西医的标准,那么西医没有肝郁,何来胆子淤积?你要是按中医讨论,就说中医的内容,按西医的标准,可是西医没有肝郁,你是不是胡搅蛮缠是什么?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11-21 20:29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7-26 20:54 , Processed in 0.063821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