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南京陈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五行与五脏的生克关系

[复制链接]
51
发表于 2018-8-3 17:28:26 | 只看该作者
llyyjj 发表于 2018-8-3 16:43
五行中,有两个,水和火。
病邪里,有六个,其中有水(湿)和火。经常出现的混淆转移概念的毛病,就是把六 ...

对,言不顺是因为名不正。

点评

概念要明确。  发表于 2018-8-3 22:39
52
 楼主| 发表于 2018-8-3 17:30:2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南京陈斌 于 2018-8-3 09:33 编辑
llyyjj 发表于 2018-8-3 08:37
咱们就说这个肾主水,不要跑题了。
您说是两个概念。明确了。
那么,水液代谢障碍的病,都是肾不足,要 ...

咱们就说这个肾主水,不要跑题了。
您说是两个概念。明确了。
那么,水液代谢障碍的病,都是肾不足,要从肾来论治。临床上,不是补肾气就是温肾阳,补和温,都是扶助肾的,也都是辅助五行中“水”的。对吧?

那么,扶土、补土,是准备“生水”还是准备“克水”,也就是准备“克肾”还是准备“生肾”?
如果您认为,“克肾”和温肾阳补肾气是一个意思的话,咱们就没有争议了。

——李老师的这个问题还是挺有意思的。您其实可以直接这样讲,不必绕圈子,有时绕了半天,不知道您要表达什么观点。

个人认为,传统中医理论中,认为脾土克肾水,其逻辑关系应当是这样进行的:水液代谢的主管,是肾。水液代谢出问题了,找肾这个主管。而肾这个主管,它是有相应的制约机构的,这个机构,根据五行学说的安排,应当是脾。因为肾在五行里与水对应,脾在五行里与土对应,而土与水存在着相克相制约的关系(土克水,土制约着水;脾克肾,脾制约着肾)。故可以通过治脾来间接的治疗水液代谢的疾病。以上是脾土的运化,能制约肾水泛滥的逻辑。

至于扶土,补土,是准备生水,还是准备克水,是准备克肾,还是准备生肾,个人认为,从逻辑上来讲,是用扶土补土(治脾)的方法,来约束调控肾(水脏)的功能,进而来治疗水液代谢泛滥的疾病,这是土克水,脾克肾的关系,不是土生水,脾生肾的关系。这里面并没有用到直接治肾的方药,也就无所谓“克肾”和温肾阳补肾气是不是一个意思的说法了。

点评

个人认为,从逻辑上来讲,是用扶土补土(治脾)的方法,来约束调控肾(水脏)的功能,进而来治疗水液代谢泛滥的疾病,这是土克水,脾克肾的关系,不是土生水,脾生肾的关系。 -------------------------------------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8-3 22:33
53
发表于 2018-8-3 17:31:3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太白侠 于 2018-8-3 17:33 编辑
南京陈斌 发表于 2018-8-3 15:54
您自己看。本质上相差不多。

……反馈(feedback)是系统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一种形式。在系统与环境相互 ...

系统是机体,输入是肾,输出是脾,当然还可以有更多输入和输出,但谁输入的呢,系统内部自己输入自己输出?

点评

以人体的反射活动为例:当刺激(输入)作用于感受器之后,神经兴奋沿传入神经传递给大脑中枢,再沿传出神经控制效应器的活动(输出)。[/backcolor] 看见没有,感受器、传入传出神经、中枢、效应器,这些是系统。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8-3 18:07
?请把问题说详细些。  发表于 2018-8-3 17:38
54
发表于 2018-8-3 17:36:5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杨金峰 于 2018-8-3 17:55 编辑
南京陈斌 发表于 2018-8-3 17:30
咱们就说这个肾主水,不要跑题了。
您说是两个概念。明确了。
那么,水液代谢障碍的病,都是肾不足,要 ...


【传统中医理论中,认为脾土克肾水,】我认为,这里中医说的脾克肾的这个脾,其实,更多的是指肠道。肠道功能亢进,吸收水分过多,就会导致肾脏有压力。抑制肠道吸收功能,就会给肾脏减轻压力。上游泄洪太多,必然对下游产生压力和影响。上游泄洪过多,就会伤及下游,我认为,这就是脾克土的含义。


多饮型糖尿病,最后很多都会导致肾病综合症,也是这个原因。
55
发表于 2018-8-3 18:01:2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杨金峰 于 2018-8-3 18:02 编辑

如果我解释的这个脾土克肾水,是可以被大家理解并认可的,那么,这就出现了两个问题。一个是古代中医学对脏腑相关联的五行整体思想是正确的,可是,事实是,脾,并不能克肾,这又是中医学里五行学说的错误之处。所以,质疑五行学说,思考五行学说,是没什么错误的。而全盘的否定五行,看不见五行学说的价值,也是不行的。我们要辩证的看问题。

点评

不要将五行的生克关系机械教条,生搬硬套的应用于五脏关系中。  发表于 2018-8-3 18:09
56
发表于 2018-8-3 18:07:34 | 只看该作者
太白侠 发表于 2018-8-3 17:31
系统是机体,输入是肾,输出是脾,当然还可以有更多输入和输出,但谁输入的呢,系统内部自己输入自己输出 ...

以人体的反射活动为例:当刺激(输入)作用于感受器之后,神经兴奋沿传入神经传递给大脑中枢,再沿传出神经控制效应器的活动(输出)。
看见没有,感受器、传入传出神经、中枢、效应器,这些是系统。刺激是输入,活动是输出。也就是说,输入来自系统外部。
而你所说的,机体是系统,肾是输入,脾是输出。五脏是机体内部的,内部可以叫输入吗?
57
 楼主| 发表于 2018-8-3 18:12:33 | 只看该作者
杨金峰 发表于 2018-8-3 09:36
【传统中医理论中,认为脾土克肾水,】我认为,这里中医说的脾克肾的这个脾,其实,更多的是指肠道。肠 ...


【传统中医理论中,认为脾土克肾水,】我认为,这里中医说的脾克肾的这个脾,其实,更多的是指肠道。肠道功能亢进,吸收水分过多,就会导致肾脏有压力。抑制肠道吸收功能,就会给肾脏减轻压力。上游泄洪太多,必然对下游产生压力和影响。上游泄洪过多,就会伤及下游,我认为,这就是脾克土的含义。

多饮型糖尿病,最后很多都会导致肾病综合症,也是这个原因。

一一关于运化水湿,在西医理论体系中,水液代谢平衡有两个重要的平衡,一个是毛细血管内外压的平衡,一个是血浆胶体渗透压的平衡,二者失去平衡,机体全身或局部组织即会出现水肿。其中胶体平衡取决于体内白蛋白水平,而白蛋白水平与消化系统的消化吸收功能是密切相关的。这应当是脾主运化水湿的重要内涵之一。

脾主运化的命题成立否
http://www.gtcm.info/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1013

点评

请用实例说明,强化消化功能,影响白蛋白水平,使得胶体平衡,取得治疗水肿的效果。比如,仅仅是比如啊,健脾药白术。实验数据,或相关文献,能否提供?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8-3 18:21
58
发表于 2018-8-3 18:18:5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杨金峰 于 2018-8-3 18:19 编辑
南京陈斌 发表于 2018-8-3 18:12
【传统中医理论中,认为脾土克肾水,】我认为,这里中医说的脾克肾的这个脾,其实,更多的是指肠道。肠 ...


【不要将五行的生克关系机械教条,生搬硬套的应用于五脏关系中。  】

而事实是,古代理论中医学所阐述和使用的五行学说,就是在生搬硬套。所以,质疑他是没错误的。

点评

正确。  发表于 2018-8-3 18:19
59
 楼主| 发表于 2018-8-3 18:19:1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南京陈斌 于 2018-8-3 10:20 编辑
太白侠 发表于 2018-8-3 10:07
以人体的反射活动为例:当刺激(输入)作用于感受器之后,神经兴奋沿传入神经传递给大脑中枢,再沿传出神 ...

而你所说的,机体是系统,肾是输入,脾是输出。五脏是机体内部的,内部可以叫输入吗?

一一机体是系统,中医的五脏是子系统。反馈是规定发生于系统与环境间吗?系统内部子系统间不存在反馈吗?

点评

所以啊,我请教你,到底谁是系统,谁是输入,谁是输出么?请重新表述一下,谁是系统,谁是输入,谁是输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8-3 18:23
60
发表于 2018-8-3 18:21:23 | 只看该作者
南京陈斌 发表于 2018-8-3 18:12
【传统中医理论中,认为脾土克肾水,】我认为,这里中医说的脾克肾的这个脾,其实,更多的是指肠道。肠 ...

请用实例说明,强化消化功能,影响白蛋白水平,使得胶体平衡,取得治疗水肿的效果。比如,仅仅是比如啊,健脾药白术。实验数据,或相关文献,能否提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4-30 11:05 , Processed in 0.163880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