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杨金峰 于 2018-12-19 17:02 编辑
先谈四气五味。
所谓的四气,既是中药所具有的寒热温凉,这四个属性。这个寒热温凉,是从中药的众多属性中,用抽象的认识药物的方法,从寒和热的角度,来确定药物的属性的。那么,中医人是如何的认识和知道了中药的属性,是寒还是热哪?是从临床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的。比如,吃了黄连,大黄,人体会感觉发冷。大热的人,吃了这些属性为寒凉的药,热性患者的大热,减轻了,甚至没有了,变的正常了,于是,中医说这个得了热证的患者的病好了。
得了怕冷畏寒的患者,吃了肉桂,干姜,附子,怕冷的症状没有了。于是中医人知道了干姜附子是治疗寒证的药物。
那么,为什么中医人对药物要进行寒热温凉这么重视哪?因为,虚实寒热,是人体生理上非常重要的问题。我在新中医学里,明确的提出了中医学的三大核心思想,这三大核心思想,第一就是,中医学是生理医学,第二,中医学是抽象医学,第三,中医学是整体医学。中医学不仅对中医的诊断和治疗,采取了这样的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方法,其实,中医学对于中药的认识,同样是采取了这样的认识事物的方法。
寒热虽然会有外来的疾病导致的,但是,无论是外来的疾病,还是内生的疾病导致的寒和热,都会导致生理的变化,那么,外来和内生的疾病物质,一定会有生理上的变化。而疾病虽然是万千种,但是,在生理上反应出来的,最重要,最核心的生理反应,就是寒和热。
因为,从抽象和把握核心认识事物的方法,从抓主要的认识事物的思想出发,寒热温凉,就成了中药的最重要的属性之一。
因此,了解的中药的寒热属性,对于中药的温和凉的属性,也就基本的明白了。因为,温凉是相对于寒热来说的,温凉不过是比寒热的属性,
来的差一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