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马京雪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曹东义师徒每日一讲散记

[复制链接]
591
 楼主| 发表于 2018-12-19 22:45:23 | 只看该作者
        本周三晚上(2018年12月19日)的“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继续由王秀民和大家一起学习《中医内科学》痹症的内容。         

      “痹”有闭阻不通之义,因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人体,闭阻经络,气血不能畅行,引起肌肉、筋骨、关节等酸痛、麻木、重着、伸屈不利,甚或关节肿大灼热等为主要临床表现。临床根据病邪偏胜和症状特点,分为行痹、痛痹、着痹和热痹。中医文献中有关痹证的论述相当丰富。《内经》不仅提出了痹之病名,而且对其病因病机、证候分类以及转归,预后等均作了较详细的均述。如《素问·痹论》指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也。”《素问·四时刺逆从论》云:“厥阴有余病阴痹,不足病生热痹”。因感邪季节、患病部位及临床症状的不同, 《内经》又有五痹之分。《素问·痹论》曰: “以冬遇此者为骨痹,以春遇此者为筋痹,以夏遇此者为脉痹,以至阴遇此者为肌痹,以秋遇此者为皮痹。”   风,寒、湿、热、痰、瘀等邪气滞留机体筋脉,关节,肌肉,经脉闭阻,不通则痛是痹证的基本病机。其治疗原则是祛风、散寒,除湿、清热和舒经通络为大法。本病的临床表现多与西医学的结缔组织病、骨与关节等疾病相关,常见疾病如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反应性关节炎,肌纤维炎、强直性脊柱炎,痛风等均可参考痹症。            让我们期待王秀民的分享和讲述。http://www.ynjkcy.com/zynkx

              祝贺王秀民讲述《中医内科学》成功!她和大家一起讨论了痹症的有关内容。         

      《史记·扁鹊传》说,扁鹊过洛阳,闻周人爱老人,即为“耳目痹医”,是最早开创这个学科的中医“专家”。

《素问·痹论》是现存较早论述痹症的医学著作,其中有痹症的诊断、病因病机分类,以及如何治疗的有关论述,很系统。

治疗方法,有药包热敷、燔针、艾灸等很多方法。

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之中,也有很多方药,至今仍然可以运用到临床上,两千多年行之有效。
592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0 21:08:46 | 只看该作者
                    本周四(12.20)晚上8:00,“一技之长空中课堂”,我们一起学习《中医外科学》,今晚由李源中医师与大家一起学习第二讲“中医外科学的发展概况和中医外科学疾病的病因病机”的相关内容。



                   今天晚上我们主要学习中医外科疾病的致病因素,包括:外感六淫、外来伤害、特殊之毒、情志所伤、饮食不节、劳伤虚损、痰饮脓毒瘀血;和外科疾病的发病机理等内容。



                   让我们一起期待李源中医师的讲述和分享,互相学习,共同进步。http://www.ynjkcy.com/zywkx

                    祝贺李源中医师讲述《中医外科学》成功!他与大家一起讨论了“中医外科学的发展概况和中医外科学疾病的病因病机”的相关内容。



                    中医对于外科疾病的致病因素,有独特的认识,与西方医学不同。

西方医学的外科强调疾病的病灶形态特征、细菌感染等生物性致病因素。



中医从人体自身的正气出发,强调邪正斗争的重要性。

因此外感六淫、外来伤害、特殊之毒、情志所伤、饮食不节、劳伤虚损、痰饮脓毒瘀血等,在外科疾病的发病之中,占有重要地位。
593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1 22:12:41 | 只看该作者
      中医同道们大家好!

      世中联一技之长分会"空中课堂" 周五讲课小组今晚(2018年12月21日)跟大家一起学习著作《走近中医大家朱良春》,本书由朱良春朱老口述,曹东义教授整理编辑。

       朱良春,男,生于1917年8月,江苏镇江市人。早年拜孟河御医世家马惠卿先生为师。继学于苏州国医专科学校,并于1938年毕业于上海中国医学院,师从章次公先生,深得其传,从医已逾70载。 80年前朱老恩师章次公送的印章:“儿女性情,英雄肝胆,神仙手眼,菩萨心肠”,成了他一生的写照,并传成医德医风佳话。

      他被弘一法师称为“善疗众病”的“大医王”,90多岁还在看病,救助贫苦患者。朱老曾被称为“五毒医生”,善用蜈蚣、壁虎、蝎子等虫类药,治疗风湿病和癌症,屡有奇效。他安居江苏古城南通,不以位高职显,而以仁术服人,名扬天下,不顾年迈为广东带徒,远程指导抗击非典,深得杏林敬重,被誉为“心似佛而术近仙”。

      

今晚分享的内容是:

6.        天外绝响  聆听章太炎训话

7.        日机轰炸   学校散伙非一家



让我们一起期待朱萍霞的分享,欢迎批评指正。http://www.ynjkcy.com/zjzlc

                祝贺朱萍霞讲述《走近中医大家朱良春》成功!她和大家一起走近国医大师朱老,感受朱老人生魅力,学习大家风范。她分享的内容是:

6.        天外绝响  聆听章太炎训话

7.        日机轰炸   学校散伙非一家。



章太炎先生是章朱学派的开山鼻祖,那是一个“废医存药的时代”,老人家热爱国学,但是受时代风潮影响,放弃阴阳五行。这个时代的悲剧,也影响了他的徒弟章次公先生。



看到中医道术并重的意义,找到复兴中医的正确道路。

这个历史转折,是朱良春先生时期才形成的认识,他老人家九十八岁的时候,提出不能“丢了中医的元神”,要重视经典和师承。



尽管如此,回看历史坎坷,仍然具有发人深思的意义。



日本侵华战争对中医的摧残,是很严重的。

可惜,很多人不知道。
594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2 21:45:26 | 只看该作者
        今天晚上(2018年12月22日)“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王群才讲述《中医针灸学》参考资料第二节针灸歌赋辑要的内容:
        包括标幽赋、百症赋、玉龙歌中具体的内容。
        届时由王群才和大家分享!共同学习针灸学。http://www.ynjkcy.com/zjx
         祝贺王群才讲述《中医针灸学》成功!他和大家一起讨论了《参考资料》的第二节“针灸歌赋辑要”的有关内容。
中医针灸,疗效确切,简便易学,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也是历代医家治疗疾病的主要手段。
因此,历代医家总结、编辑了很多容易记忆的歌赋、口诀、顺口溜,流传久远,有很出名的主要有:
       《标幽赋》出自《针经指南》,为金元时期著名针灸医家窦默所著。窦氏在《标幽赋》中论述了针灸与经络、脏腑、气血的关系,施术前后的注意事项以及取穴、配穴和针灸禁忌等重要问题。《标幽赋》采用歌赋的形式把幽冥隐晦、深奥难懂的针灸理论表达出来,文字精炼,叙述准确,对后世医家影响很大。
       《百症赋》选自《针灸聚英》,作者不详。因赋中论述多种病症的针灸辨证论治、配方取穴方法,故名之《百症赋》。该赋按头面五官、颈项、躯干、四肢,全身自上而下的顺序编写,共列举了 96症的主治穴位,其中头面五官28症,咽喉颈项6症,妇科7症,儿科1症,诸风伤寒5症,其他43症。治疗上述各症,共用156个穴,大多偏重于特定穴,如五输穴、俞、募、郄、络穴等,列举了多种配穴方法,可以举一反三,进一步去了解处方配穴的基本规律。本赋流传较广,深受针灸临床工作者和针灸爱好者的欢迎,是针灸歌赋中比较重要的一篇。
        《玉龙歌》最早见载于元代王国瑞撰写的《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刊于1329年,托名扁鹊所传,聊以自重。元代周仲良在《玉龙歌.后序》里解释:“名玉龙者,盖以玉为天地之精,龙之神变极灵,此书之妙用,亦犹是也”。可见“玉龙”二字主要是为了表示针灸的神妙。“玉龙”之说法不一,唐代段成式的《酉阳杂俎(zū)》载:“杨光欣获玉龙一枚,长一尺二寸,高五寸,雕镂精妙,不似人作。”这段记载与玉龙歌命名的涵义比较吻合。选用“玉龙”二字,可能是一取其贵;二取其120穴,合玉龙长一尺二寸之意。
        以上三部著作,它们的内容简明扼要,容易记忆,便于传播,尤其是在启蒙阶段,倍受欢迎。


595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3 21:54:19 | 只看该作者
                  今天晚上(2018年12月23日),“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王红霞主任讲述《中医内科学》,她和大家一起谈论“ 痉证”病的诊治问题。
                   痉证是以项背强直,四肢抽搐,甚至口噤、角弓反张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古亦称为“痉证”。
                   西医学中各种原因引起的热性惊厥以及某些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中毒性脑病、脑脓肿、脑寄生虫病、脑血管疾病等出现痉证表现,符合本病临床特征者均可参照本节辨证论治。
                   我们一起期待,王红霞主任的讲述与分享http://www.ynjkcy.com/zynkx
                   祝贺王红霞主任讲述《中医内科学》成功,她和大家一起讨论了“ 痉证”病的诊治问题。
《内经》说到了“诸痉项强”“诸暴强直”的病因病机。由于风主动,肝藏血,主筋,因此,本病多与肝风有关系。
痉证在临床上是一个急症,古人对此治疗早有认识。《伤寒杂病论》里边,列有“痉病”的专篇,分成“刚痉”和“柔痉”,有不同的诊治情况。
有的需要发汗解痉,有的需要急下存阴,有的需要养血柔肝。
后世也有很多治疗痉证,痉病的方药,方法。
有的不分证型,直接用“止痉散”急则治标,也有的时候,需要标本兼治。

596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4 22:11:55 | 只看该作者
       大家好,本周一(2018年12月24日20:30)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马京雪和大家一起学习《中医儿科学》。
       本周学习的主要内容是“夜啼”、“汗证”、“病毒性心肌炎”。
       敬请期待马京雪的讲述,共同学习,共同进步。http://www.ynjkcy.com/zyekx
       祝贺马京雪讲述《中医儿科学》成功!他和大家一起讨论了儿童“夜啼”、“汗证”、“病毒性心肌炎”的有关内容。
       哭啼是儿童尤其是婴幼儿的语言,夜啼超过一般情况,甚至成为“夜哭郎”,是因为有病,需要仔细体察,进行早期治疗,避免耽搁病情,产生进一步的损害。
        汗证,也是不正常的情况,分自汗,盗汗等不同情况,需要结合患儿的体质情况综合判断,治疗也需要符合儿童特点。
       “儿童心肌炎”是西医的病名,多见于热病之后体虚的儿童,常有“心动悸,脉结代”,由于儿童自己不能准确叙述自己的感受,所以经常误诊。
        儿科被称为“哑科”,诊治尤其困难,需要家长细心观察,把不正常的情况告诉医生。因此,主诉多为家长“代诉”。家长的描述一般比较可靠,也有的家长“言过其实”,爱子心切,“大惊小怪”也不少见。
        需要医生临证细判,不可误听误信,完成错误诊治决定。

597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5 22:09:50 | 只看该作者
       大家好,今天晚上(2018年12月25日)的“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张海涛为大家讲述《中医基础理论》。

        在上一次的空中课堂中,由张培红副秘书长给大家讲述了中医病因学中的外感六淫。咱们今天主要学习的内容是内伤七情和饮食劳倦因素是如何影响人体健康,导致疾病发生的。

       请大家关注张海涛的精彩讲述。http://www.ynjkcy.com/zyjc

        祝贺张海涛讲述《中医基础理论》成功!他和大家一起讨论了中医病因学说中的内伤七情和饮食劳倦的有关内容。

       中医的病因学说,经常说“外感六淫,内伤七情”,也就是有外因、内因、还有金刃劳倦、虫兽饮食等“不内外因”。这是古人的认识,陈无择称之为“三因”。

       一般来说,六淫容易伤害人体的皮毛、筋骨血脉,而七情直接伤脏腑,因此有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悲伤肺、惊恐伤肾的学说。

所以,七情内伤,不可小看。

       俗话说“人活一口气”,也说“人争一口气”,都是强调精神情志对人的重要作用。



      饮食水谷是气血精津液的来源,饮食不当,劳倦所伤,也在发病过程之中,占有重要地位。
598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6 23:07:54 | 只看该作者
            本周三晚上(2018年12月26日)继续由刘敬章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中医内科学》的肥胖的内容。肥胖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体内脂肪堆积过多,体重异常增加,并伴有头晕乏力,神疲懒言,少动气短等症状的一类病症。现代医学分为单纯性肥胖病和继发性肥胖病,如继发于下丘脑及垂体瘤、胰岛病和甲状腺低下等疾病的肥胖病。《内经》早已认识到肥胖可以转化为消渴病、中风病、偏枯、胸痹、痿证、厥证等多种疾病。肥胖的病机总属本虚标实证,为脾肾阳虚,痰湿偏盛。肥胖病及其合并症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治疗起来非常棘手,所以做好积极预防非常必要,并且应该积极主动,持之以恒!让我们共同期待刘敬章的讲述和分享。http://www.ynjkcy.com/zynkx
             祝贺刘敬章讲述《中医内科学》成功!他和大家一起讨论了肥胖的有关内容。

肥胖是吃出来的病,也是不懂养生保健、脏腑虚损而形成的疾病,由于多种原因导致形体膨胀,体重异常增加。
很多人,同时伴有头晕乏力,神疲懒言,少动气短等症状的一类病症。
中医说“胖人多虚,瘦人多火”。

肥胖的病机,一般是本虚标实证,为脾肾阳虚,痰湿偏盛。肥胖病及其合并症对人体健康危害很大。

应该病症论治,并积极运动、饮食调节,杜绝零食,坚持日久,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599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8 20:56:07 | 只看该作者
       本周四(12.27)晚上8:00,“一技之长空中课堂”,我们一起学习《中医外科学》,今晚由李源中医师与大家一起学习第三讲“中医外科学疾病辨证”的相关内容。

       今天晚上我们主要学习中医外科疾病的辨病与辨证,主要包括:中医外科疾病的临床辨病的程序,即询问病史、全面体检、注重局部、选用新技术和辅助检查、汇总分析;中医外科疾病的辨证,即阴阳辨证、部位辨证、经络辨证、局部辨证等内容。

       让我们一起期待李源中医师的讲述和分享,互相学习,共同进步。http://www.ynjkcy.com/zywkx
       祝贺李源中医师讲述《中医外科学》成功!他今天讲了“中医外科学疾病辨证”的相关内容。

        中医对外科疾病的认识,与西方医学不同,不是依靠“病理解剖”,不是寻找微生物的原因,而是立足于临床辨病。
        主要是依靠仔细看询问病史、全面体检、注重局部特征,再加上与外在环境,内在脏腑气血盛衰,循环是否有阻碍,有没有痰浊凝聚,来判定外科疾病的性质,再决定采用什么治疗方法。
        因此,中医外科,很重视外科疾病的阴阳辨证、部位辨证、经络辨证、局部辨证等内容。



600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9 08:55:59 | 只看该作者
      今天晚上(2018年12月28日),刘敬章讲述《走近中医大家朱良春》——国医大师朱良春访谈录。朱良春先生,生于1917年8月,江苏镇江市人。早年拜孟河御医世家马惠卿先生为师。继学于苏州国医专科学校,并于1938年毕业于上海中国医学院,师从章次公先生,深得其传,从医已逾70载。 80年前朱老恩师章次公送的印章:“儿女性情,英雄肝胆,神仙手眼,菩萨心肠”,成了他一生的写照,并传成医德医风佳话。

他被弘一法师称为“善疗众病”的“大医王”,90多岁还在看病,救助贫苦患者。朱老曾被称为“五毒医生”,善用蜈蚣、壁虎、蝎子等虫类药,治疗风湿病和癌症,屡有奇效。

今天晚上我们学习的内容是:



投奔上海,幸遇良师章次公;



居食无所,难民还能医难民;



开业南通,舍药不仅得民心;



治登革热,大展宏图抓良机;



办学四年,艰难培养国医人才。



让我们共同期待刘敬章的分享和讲述。http://www.ynjkcy.com/zjzlc

      祝贺刘敬章讲述《走近中医大家朱良春》成功!他和大家缅怀和学习了国医大师朱良春先生的事迹。

学习的内容是:

投奔上海,幸遇良师章次公;

居食无所,难民还能医难民;

开业南通,舍药不仅得民心;

治登革热,大展宏图抓良机;

办学四年,艰难培养国医人才。

      这段时间,是朱良春先生医学人生重要的奠基时期,他到大上海的时候,正是抗日战争淞沪大战烽烟未散的时候,民族危机,中医传承也很困难。但是,在这样不利的环境之下,中医界的优秀人才逆境之下,也在成长。

        朱良春先生不仅学到了过硬的中医知识,而且在实践之中展示了中医神奇的魅力,让很多年轻人追随着他,希望拜师学艺,成为新一代中医传人。

      他办学四年,为新中国成功培养了20多名毕业生。

       这在那个时代,是很少见的壮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6-7 23:10 , Processed in 0.062453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