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一源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中医学基础理论思想新体系系列

[复制链接]
61
发表于 2007-6-8 18:35:41 | 只看该作者

[原创]中医学基础理论思想新体系系列

http://ngotcm.com/forum/forumdisplay.php?fid=34&page=1
62
发表于 2007-8-29 19:50:50 | 只看该作者

[原创]中医学基础理论思想新体系系列

中医学:源于宇宙自然规律的综合科学
                ——中医学的多学科研究
                  向天清
     郑州市郑花路29号1——50信箱  (河南郑州  450012)
    摘要:众说纷纭的中医学起源问题,至今未能确立一个起点的统一认识整体,缺乏统率的部署和指示,给中医学多学科的研究引发了无数劳民伤财的事例,俨然成了一项只有开头难有结尾的课题。
       笔者通过对中医学的发展历史,以及对中华文化历史的追溯,并对现有四大起源说法的梳理,借鉴其他古老民族医学的源流等进行研究和分析,提出中医学是源于宇宙自然规律的综合性科学.实际上是一个认祖归宗的过程,这样可以有效避免众流纷争的问题。现代的多学科以及中医学的多学派研究均应如此,在这一前提下共同参与,仅用现代医学和单一的现代学科研究是十分幼稚和片面的。而现代的众多学科仅是揭开了局部或部分的自然规律。
    利用旋转统一性原理,规律和方法论,以及旋转开放的圆体模型,采用如科学史、农学、物理学、化学、西医学......等多学科,还有中医学自身内部的伤寒、温(瘟)病、金元四大家、火神等多学派研究。从各自学科和学派的优势和特长方面来体现中医学不同的角度和层次,以期揭示其本质的奥秘。
    由此在建立一套中医学基础理论思想新体系框架结构的基础上,成为一个参照系和平台。让更多的学科和中医同道参与进来,使中西医学真正走到一起,和衷共济,融为一体。共同为铸就一个崭新的现代人类医学新体系开创一片新天地,为整个世界作出中华民族应有的贡献和价值。
    关键词:中医学的起源  中医学多学科研究  中医学多学派    中华传统文化   宇宙自然规律
                     
                  引言
    中医学的起源问题,一直是个争论不休的课题。有源于巫说;有源于圣说;有源于易说;......等等,不一而足,似乎都不能真正说明问题。其多学科研究也一直不能得到相应的根本发展和成果的确立。由于基准的不明确,不少的科研却成了劳民伤财的事例,俨然成了一系列只有开头难有结尾的沉重课题。其根源在于对中医学起源问题至今没有一个主线的起点和整体的正确认识。
        确立源头问题就是建立学科的起点整体,由其整体向外延伸,从其任何一点作为一个主线都可发展成为一个体系。体系的不断壮大,使多学科,多学派共同参与进来。再来看其整个发展态势,就像是一座金字塔其顶上并带有一个圆体;圆体上任意一点都可与金字塔联系在一起,构成了整个中医基础理论的思想新体系的源流本质和立体的结构框架。这也是为何树立中医学发展源头和确立源头的根本所在。
    纵观中医学的发展史,以及对中华传统文化历史的追溯和原有几种说法的综合分析,并借鉴其他古老民族医学源流来看。可以确定:中医是源于宇宙自然规律的综合性科学,在这一核心前提下多学科多学派研究就能团结一致,互不矛盾,形成一个统一的现代人类医学新体系。
    下面对其进行逐一分析:
一   中医学是源于宇宙自然规律的综合科学
http://blog.sina.com.cn/xiangtianqing

63
发表于 2007-8-29 21:05:14 | 只看该作者

[原创]中医学基础理论思想新体系系列

源于自然规律多元体系。
64
发表于 2007-8-31 13:51:43 | 只看该作者

[原创]中医学基础理论思想新体系系列

中医理论的重要性
http://blog.sina.com.cn/xiangtianqing


    对于很多中医人来讲似乎理论是可有可无,只要有方就行。实际上正是这种实用主义的思想占据上风,促使中医学越来越走向没落,这是数十年来中医一直在走下坡的内部原因。而原有的中医理论又是联邦制散在分布,使历代以来纷争不断,一直难有定论。后学也无从下手。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源是理论与经验在整体上没有同步统一的发展。或者说是经验与理论的严重滞后或脱节。
    日本丰田汽车的创始人丰田先生曾经讲过:尊重理论比尊重经验重要。一种最高级的制品,都是从最高级的理论得来。理论,时间,创意三要素一拍即合,才能产生好的商品。理论就是思想,思想不正确就产生不了正确的行动。行动可以是刀刃,也可以是凶器,而支持行动的理论是正确的,那便是刀刃,否则就是凶器。因此,正确的行动是正确的思想而来的,也就是说理论要正确。所以尊重理论比尊重经验更重要(《本田神话》作家出版社)。
    中医的发展一直没有把理论放在应有的高度和地位,在临床疗效评价体系的制定上,因缺乏必要的依据,造成发展中的严重缺失。致使在教学,科研和管理上缺乏有力的学术根基。因而,许多政策和制度在制定和操作中都是很被动的。教学上由于一直采用联邦制的理论体系,已经丧失了中医学的自我本质,迷失了根源,从具有宏观整体统一的中医本体中脱离,而从属于只重局部和微观的西医。在科研上,正是因为脱离了中医学理论的本质规律,也走向了只重枝梢末节的微观领域,并难以回头。尤为严重的是,在政策和制度的制订之初,就已明显埋下了其先天的不足,对未来的发展所造成的恶劣影响已是根深蒂固。
    随着中国的崛起,中医也在不断地走向世界,其理论的先行自是前进中的先锋。同时,中医对外的教学与交流,其发展质量的优劣,经验只是外在的表现形式,其根本完全取决于理论的优劣。因此,中医理论的重要性也就决定了其未来的发展基础。重视中医基础理论才是中医发展的根本保证。
  
http://blog.sina.com.cn/xiangtianqing
65
发表于 2007-9-3 09:13:58 | 只看该作者

[原创]中医学基础理论思想新体系系列

检验理论体系的两条铁规
http://blog.sina.com.cn/xiangtianqing
      理论体系的建立,首先需要一个验证的方法和标准。最为突出的是对现已存在内容的包容,再就是能够解决当前存在的重大疑难问题的有力圆满化解。
     《科学发现纵横谈》的著者王梓坤教授讲到:怎样判断假设的正确性?它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能圆满解释已有的全部资料;二是根据它能作出正确的预言,以便指导实践。经得起实践考验的正确假设就是自然的客观法则或定律。
    这是检验理论体系的两条铁规。笔者所建立的《中医基础理论思想新体系》就是基于中医经典上,产生在宝库里,在实际应用中完全符合以上两条铁规,可以对现有疑难问题作出圆满的解释和解决。
http://blog.sina.com.cn/xiangtianqing
66
发表于 2007-9-4 23:04:39 | 只看该作者

[原创]中医学基础理论思想新体系系列

一例小儿高烧无药而愈案
http://blog.sina.com.cn/xiangtianqing


   在夏日七月某一天的晚上,一乳儿发烧39 度多,其母慌张来告。
   乳儿七个多月,体质一向很好,哺乳饮食正常,傍晚开始发烧,39 度多,精神无大影响。
    正常来讲,除了外感,小儿一般以保护脾胃为主。根据当天情况,外感可以排除。随后其母回忆到当天乳儿饮有一些果汁。
    由此断定脾胃受寒,影响运化功能所致。
    考虑乳儿用药不便,采用按摩一法,随用手掌在其腹部,以肚脐为中心,顺时针旋转按摩,并敲打胆经,间断交替进行,持续半个多小时,晚十时后,烧退到37度。
    第二天一早,温度维持在37度2。早,中,晚继续按摩。到晚上温度反弹,烧至38度1,继续按摩,又退。
    第三天一天正常,没有反弹。
    理论依据分析:脾胃属土,土载万物,承载其它四脏,形成五脏功能旋转的态势。后天功能依靠脾胃这一枢纽运转,连动其他四脏。
    根据笔者《中医基础理论思想新体系》中的概念和原理解释,就是旋转开气动力,其烧就会自然缓解。用其模型来讲,在五脏六腑这一器具里,只要上面打嗝,下面打屁,或者大便以后,也就旋转统一(通畅)了。
    这里同时采用敲胆经,实际上起到了协助脾胃的旋转运化作用。通常所说的升降作用,只是一种相对的说法,在整个运动中连贯起来,即呈现出旋转统一的状态。
    一旦掌握到中医的基本原理,操作起来就是易如反掌的事。并且心里有底,不至于手忙脚乱的没有头绪。
    写到这里使我想起中医泰斗——邓铁涛老爷子的那番话(大意):学习中医,只有学到自家孩子高烧时,能够稳坐不慌,并用中医药调理解决,才算铁杆中医。

http://blog.sina.com.cn/xiangtianqing
67
发表于 2007-9-12 13:42:50 | 只看该作者

[原创]中医学基础理论思想新体系系列

下面引用由82602007/08/29 07:50pm 发表的内容:
中医学:源于宇宙自然规律的综合科学
                ——中医学的多学科研究
                  向天清
     郑州市郑花路29号1——50信箱  (河南郑州  450012)
...

实际上更证明了中医学是----综合的自然科学.文字文字

-=-=-=-=- 以下内容由 82602007年09月12日 01:48pm 时添加 -=-=-=-=-
    [原创]中医学基础理论思想新体系系列
  [第 1 2 3 4 5 6 页] 一源 66/5129  2007/09/12 13:42 | 8260
68
发表于 2007-9-24 16:51:35 | 只看该作者

[原创]中医学基础理论思想新体系系列

http://blog.sina.com.cn/xiangtianqing
69
发表于 2007-9-27 15:19:45 | 只看该作者

[原创]中医学基础理论思想新体系系列

建立中医学交流平台的价值和意义
向天清
http://blog.sina.com.cn/xiangtianqing

    建立中医学交流平台,实际就是建立中医基础理论思想新体系.之所以还要继续谈论他的价值和意义,主要是从不同的角度来对此进行反复论证,以加强人们对此问题的重视.
    中医学历来的争论都是处于各自的角度和位置,缺乏一个共同的平台,规范和规则.没有明确的统一方向,各自发表自己的观点,并且相互矛盾,甚者攻击.以至于成了自古以来中医学自身发展的痼疾.在学术上很多方面原地不动,甚至导致混乱.如同一则寓言故事一样----<<天鹅梭子鱼和虾>>的情景:天鹅使劲儿往上向天空直提,虾一步步向后倒拖,而梭子鱼又朝着池塘拉去.最终车子还是不动.中医的发展一直以来都类似与此.
    对于中医来讲,由于历来医家各自所处的境域,视野,层次不同.也都表达出了符合自身特点的学术观点.但一直难有一套整体,统一,客观,包容各家的学术理论平台(体系),以至于造成中医内部各家就相互攻击.从历史遗留至今,仍然迷惑和影响着无数后人.
   鉴于此,中医学要想得到一个良好的学术发展氛围,就必须把中医基础理论进行统一.否则,这一历史遗留问题还将继续,无限期的延续下去.笔者之所以创建一套中医基础理论思想新体系,也就是中医交流的平台,其价值和意义就源于此.
    它的构成是由基本概念---气动力,确立为整个中医学的方向和核心目标;基本原理-----旋转统一性,是其规则和原理;加强和减弱旋转统一的气动力是两条基本定律,这是两种调节方式;<<旋转开放的圆体>>是其结构逻辑,即基本模型;还有独具一格的方法论,即与基本原理并行的旋转统一论(性),以及中医学的起源是:源于宇宙自然规律的综合科学-----这一总结性命题.由此,进行多学科研究是建立在认祖归宗的条件下进行.也就是在建立的平台上,有了规则,规矩,方向,方式,方法,共同协作的前提下,协同作战,能够充分更好地采纳和借鉴各学科最新,最前沿的科技成果,来装备人类医学的发展.这一体系的创立,即平台的建立,等于是建立了中医学发展的高速公路,使中医学各家学派和现代多学科和衷共济,共同参与,毫无障碍地快速发展前行,为世界提供华夏民族几千年来的智慧结晶.
    建立中医基础理论思想新体系,即中医学交流平台的价值和意义就在于此.为现代的中医教学,科研,临床和管理提供了一个学术交流的起点和依据,对进一步的发展奠定了理论根基.
http://blog.sina.com.cn/xiangtianqing

70
发表于 2007-9-27 18:54:16 | 只看该作者

[原创]中医学基础理论思想新体系系列

下面引用由82602007/08/29 07:50pm 发表的内容:
中医学:源于宇宙自然规律的综合科学
                ——中医学的多学科研究
  
赞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11-10 06:17 , Processed in 0.054940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