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孙殿文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揭秘“医易同源”科学的逻辑思维方法原理

[复制链接]
61
发表于 2008-5-25 13:46:17 | 只看该作者

[原创]揭秘“医易同源”科学的逻辑思维方法原理

孙先生你好!
我文章的结论与你的观点相同,我的观点是:中医并非源于《周易》"《易传》之篇与《灵》《素》之章皆同时代之作,无所谓源流也,皆源于当时之哲理即精气、阴阳、五行."
孙先生的观点是:“医易同源”于“太极、阴阳”,二者之间科学的逻辑思维方法内在联系而在于均是载体哲学思维同源于对立统一规律的实质和核心。它揭示了我们的祖先透过事物现象进行本质认识.
62
 楼主| 发表于 2008-5-26 21:06:58 | 只看该作者

[原创]揭秘“医易同源”科学的逻辑思维方法原理

【原创首发】“噬肤灭鼻”之精神,是《周易》学术思想的本质
孙殿文
兼复张呜风教授帖
《周易》经文“谦以制礼”,“蒙以养正”,“噬肤来鼻”,是其学术思想的核心本质。的确以任何仅凭个人认识,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发展相联系来谈论中医的继承与发展,均会存在着一定的不严谨,甚至是草率之嫌,包括中外圣人皆如此,而何况于普通人?然而,我们大家如果能够正确地运用《周易》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谈论之则会不然。因为,《周易》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而是中国人“反身修省”,自己谈论自己的文化继承与发展,历经数千年历史成败得失智慧之结晶。不然,孔子为什么会发出“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罔然之感叹呢?我虽然呕心沥血,每日无不在苦思冥想的研究着《周易》已经十八年,在了解了《周易》科学的逻辑思维方法基础上而破译了《周易》经文,但是也在时刻诚惶诚恐,而何况先生只研究了一年《周易》,则认为“医易同源”而不能解决实质问题呢?
我的“没有辩证否定的逆反思维,则没有开拓创新的成果”座右铭,源于《周易》经文《噬嗑》卦:“六二,噬肤灭鼻,无咎。”“噬”为“咬住”。“嗑”为“多言”,是唠嗑的意思。“灭鼻”,是淘汰鼻祖的意思。《周易》多言“咬住肤浅认识而淘汰鼻祖”的精神,是《坤》卦经文:“六二,直方大,不习无不利”所表述的本质。“直”为“正确的理论。“方”为副词。“大”为“尊重”。“不习”,根据“地势坤”的旨意,而是表述不习惯势力意识的。经文“对于正确的理论方才尊重,是不习惯势力意识无不利思维”之反映,而是对唯物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本质之表述。此是我确定上述经文旨意而相互印证的依据。如果先生停留在自古至今习惯势力意识,专家学者将经文“噬肤灭鼻”释解为“吃大肉淹没了鼻子”;将“直方大”,释解为“大地平直方形”;而更荒谬的将“不习无不利”,释解为“不学习无不利”的层次上来认识经文,则自然会产生经文只是占卜记录,而在胡说八道的错觉。造成这种错觉的原因,是由于在人类历史进入阶级社会自然历史进程后,《周易》同人主义思想已成为在野而被否定的社会意识形态,于是统治阶级为了扼杀《周易》弘扬唯物辩证法的本质,“噬肤灭鼻”的精神,而以便宣扬他们生而知之师道尊严之神圣,所实行愚民政策之必然。
研究中医经典理论必须尊重实践的时代性和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性,因而必须与中国发展史相联系,从社会变革的多个层面来了解作者的学术思想,以辩证否定的逆反思维,来力求“蒙以养正圣功”!如《论语》“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周公’”;以及“子不语怪、力、乱、神”,“敬鬼神而远之”,所“当仁不让于师”。由于,孔子在学术思想研究上,继承了《周易》“噬肤灭鼻”精神,于是才会有《论语》《雍也》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之解答。此是,我之所以破译前人释解,而为什么宁可陷孔子于见死不积极抢救之不义,也避开不谈《周易》“井道不可不革”之“井有仁焉”的依据。不然,其后文为什么是“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矣可以弗畔矣夫?”孔子虽然对其否定《周易》对于“井有仁焉”之“井道不可不革”的离经叛道,而鼓励宰我“可欺也,不可罔也”,然而,他最终还是发出了“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罔然之感叹!历史已经证明,孔子叛离《周易》社会革命思想,是其最大的过失,虽然在数千年封建社会里被统治阶级敬奉为至圣之人,但是却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先进发展埋下了走向衰落的祸根。因而,我们在继承《周易》“谦以制礼”,“蒙以养正”学术思想,以及“噬肤灭鼻”的精神过程中,必须首先治学严谨,凡属哲学理论范畴的东西,则更需要严紧再严紧,稍有失误,则会犯下类似孔子之大过,甚至成为历史的罪人。不知当今那些打着科学旗号而反阴阳五行学说,从而反中医的人,其聪明才智是否“君子博学于文”,而对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所做出的贡献已经超越了孔圣人?
学术研究不严谨是做学问之大忌,为此我们应当尽量避免之。至于是否存在此方面之嫌,这是难免之嫌。因为,一是,我们为了避免重犯类似孔子之大过,则必须正确地运用辩证否定的逆反思维来继承与发展真理。由于否定之否定环节能够仿佛复归历史肯定环节的特点、特性相重复,而是只有在再次否定之否定环节之肯定的时候才能出现的特点、特性。此是为什么现代的许多科研技术成果和学术思想,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常会出现相重复的历史踪迹之原因,也是证明我们的祖先在人类探索真理的过程中,其世界观和方法论之先进、正确的依据。二是,《周易》弘扬来源于原始社会之肯定,在阶级社会已成为被否定的对象后,于是为了传承真理性认识,而不被统治阶级所扼杀,这才不得不采取隐晦的手法将其真谛认识隐藏于文献的,我被其之所以能够逃脱“秦火之焚”而折服,不知当今那些反阴阳哲学学术思想,而反中医的打着“反伪科学”大旗的大科学家们,又有谁能有此超历史意识呢?这是那些“博学于文”的专家学者,如果只以来自否定环节文献的典常认识,来认识否定之否定环节之肯定,而忽略了否定之否定规律常识的人,会产难道今不如古之嫌的原因。
孔子为什么既极力倡导师道尊严,而又主张“当仁不让于师”呢?因为,人们开拓创新,“噬肤灭鼻”,在处于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初级阶段时,虽然可以不知天高地厚地泛泛而谈,但是必须拥有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不然,一旦理性认识出现错误而回到了实践,则会造成个人或社会无法弥补的损失,于是铸成终生之大过。此是,孔子为什么担心而发出“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罔然之叹的原因。我们均不是圣人,只要大方向正确,而拥有“谦以制礼”,“蒙以养正”,“噬肤来鼻”,是《周易》学术思想的核心本质。在全面对照揭示于《周易》的科学的逻辑思维方法指导下,再来研究中医经典著作,则必然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先生对此真的感兴趣,则请继续关注我的后续文章。 



-=-=-=-=- 以下内容由 孙殿文2008年05月26日 09:20pm 时添加 -=-=-=-=-
文中有两处将“灭鼻”打面了“来鼻”,特此更正。
63
 楼主| 发表于 2008-5-30 12:18:52 | 只看该作者

[原创]揭秘“医易同源”科学的逻辑思维方法原理

第四篇 《周易》社会革命理论哲学思维提要综述①
孙殿文
在面临人类信息革命的今天,虽然有识之士普遍认为“在整个科学技术的结构中,最大的门类莫过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物质技术和社会技术。这类跨门类科学和技术必将汇流,以至在更深层次上融合。”从而,“跨门类科学和技术整合化,对于建构新的哲学认识论和方法论具重要意义。”(《中华民族大团结社会各界知名人士新年座谈会会刋》白春礼《21世纪科技发展趋势与青年学人的历史使命》)但是,人类欲想达到如此的目的,则必须从思维科学上着手革命,从而突破“过去,在长期分化科学、技术基础上建立的哲学认识论和方法论有其局限性”(同上)的逻辑思维方法。而中国哲学的“天人合一”论,所具备的“唯君子为能通天下之志”的,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一体化的思维科学方法,则是实现这一历史性突破的,《周易》原始朴素创新思维科学的现代价值之所在。我是为了开拓“医易同源”这一思维方法而走向《周易》研究创新之路的。自发现中医是医治人类个体疾患之哲学自然科学,而《周易》是医治人类整体疾患之哲学社会科学的原始科学创新思维后,则坚定了《周易》经文非筮书的信念。从而以中西哲学融合贯通后的方法,从研究《周易》经、传,以及《道德经》作者们逻辑思维方法及世界观入手,而获得了澄清历史迷雾、揭秘《周易.》哲学原理、破译直译经文成功的历史性突破科研成果。现     将《周易》社会革命理论哲学思维提要综述如下,以示中、西哲学在唯物辩证法基本规律上的思维技巧和差异。
64
 楼主| 发表于 2008-6-2 14:27:38 | 只看该作者

[原创]揭秘“医易同源”科学的逻辑思维方法原理

第四篇 《周易》社会革命理论哲学思维提要综述②
孙殿文
创建历史性小康目标社会,实现高级大同世界社会理想,始终是贯穿着中国传统文化龙理想的主流。而指导这一理想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的哲学理论,就是《周易》经文。她的以“阴阳象数”为体系的科学的逻辑思维方法,是以四大基本规律为理论化、系统化的唯物辩证法。其“阴阳”是对立统一规律;“象”是以意象来形象抽象;“数”是对质量互变规律具体量化的抽象;以三爻成单卦,则是对否定之否定规律逻辑思维进程的虚拟。在中国传统哲学文化的思维中,除了《周易》经、传作者们外,唯《道德经》作者对此有着“聪而不明”的了解,故在《道化第四十二》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強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对于事物自我否定运动的规律认识,《道德经》作者理解为“去用”规律,是《去用第四十》“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所要反映的实质。因而,对否定之否定规律地理解,则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道化”逻辑思维进程。至于“万物背弃阴方而拥抱阳方,冲突性物质转化以为和谐”所要反映的实质,则是对事物矛盾运动对立统一规律地理解。而“人之所恶,唯孤、寡、不活着”所要表述的实质,则是对《周易》“夫妇之道”哲学思维的矛盾双方相互依赖是事物存在与发展前提地理解,在阴阳之道中对此地表述是:“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阳离决,精气乃绝”。所以,“而王公以为称”,是说统治者违背这一客观前提原则,而是自我趋向死亡的选取的。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是说“去用”在道化上的辩证否定,是发展环节和联系环节的统一,即对“扬弃”的双项理解。其中,“物或损之而益”,是说事物肯定环节有的被损弃的特点、特性而在否定之否定环节最终属于被益扬的;而“或益之而损”,则是说否定环节有的被益扬的特点、特性,而在否定之否定环节反而最终属于被损弃的。为此,中国哲学将“扬弃”称为“损益”,而《周易》经文设《损》、《益》两卦专论之。所以,“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则是作者自我表述上述的这些观点,是来自对传统《易》哲学别人教化的理解,为作者也来传承教化的依据。由于《道德经》源于《归藏易》,所以这些哲学观点当是起源于《黄帝易》的历史。至于“強梁者不得其死,我将以为教父”,则是说事物在“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的自我否定运动过程中,矛盾双方贯通由此达彼的“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的新旧事物转化,“总是以強势一方道化为桥梁而不得到它们死亡的历史的,此是作者将以为传承教化中国传统哲学的种子思维。”由于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一般方向和道路,而肯定环节与否定之否定环节在仿佛复归上有着某些特点、特性相重复的联系,并且有着像数一样的由简单到复杂,由初级到高级的抽象性,所以抓住具体事物肯定环节种子宗根内容真理,则可对其运动变化发展的未来,在做到心中有数把握的准确上,如同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般的因果关系。由于《周易》所具有四大基本规律逻辑思维体系的科学性,而使其认识论变得如同天书般的神奇。对于《周易》有关目前人们所掌握的唯物辩证法三大基本规律内容,在拙作已发表的《唯物辩证法三大基本规律的起源是中国》论文中阐述,故不再赘述。有关《周易》唯物辩证法的第四大基本规律原理和内容,本人期待在国家关注评审后而另撰文公布于世。
65
 楼主| 发表于 2008-6-5 13:48:25 | 只看该作者

[原创]揭秘“医易同源”科学的逻辑思维方法原理

第四篇 《周易》社会革命理论哲学思维提要综述③
孙殿文
由于事物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前进性,是“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的一般“去用”规律,是事物内部固有矛盾新生一方弱者为作用地“去用”否定运动,而“刚柔相推而生变化”的结果。矛盾双方力量刚柔不平衡的特殊性,是决定事物发展一般方向和道路的根据,所以,经文以“刚柔”来表述矛盾这一概念。由于《周易》是“天地人三才之道”的“函三为一”,“函三而律”的对立统一规律观,所以是“参天两地而倚数,观变于阴阳而立卦”的矛盾辩证观。从而,《说卦》曰:“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分阴分阳迭用刚柔,故, 《易》六画而成章。”中国传统哲学对于物质存在第一性认识,“黄帝曰:‘阴阳者,天地之大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黄帝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第五篇》)而是首先以物质存在的自然规律容身处所为前提的载体思维。这样,《周易》的“圣人亦有天覆地载之德”,是以人类家园同一个天空,同一个球载体所形成的“天人合一”生态环境矛盾的绝对统一性,来认识人类世界社会矛盾的斗争相对性,而是“生生之谓《易》,以争取人类永久性存在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反映论。因为,物质存在是不灭定律的绝对性,而人类存在是生态环境的条件性。所以,在“天寿平格”,以“人的自然生在过程平等反映”,是同人主义哲学思维中的人类,以物质世界矛盾斗争绝对性来指导自身存在有条件性的实践,一旦打破人类家园生态环境矛盾的同一性,人类必然是趋向一齐死亡的历史归宿。此是《周易》哲学天道 乾德人文“自强不息”精神,地道有形事业“厚德载物”历史观的终极关怀;也是“唯君子为能通天下之志”,而坚信由创建历史性小康目标社会,来最终实现大同世界社会理想的理论基石。
66
发表于 2008-6-5 22:10:15 | 只看该作者

[原创]揭秘“医易同源”科学的逻辑思维方法原理

每个人都能够潜心训练到胎息内视状态什么都会明白,为什么都喜欢空谈理论而不去
安下心来训练到胎息内视呢,不胎息内视怎么外视,大家好好想想
67
发表于 2008-6-6 00:08:38 | 只看该作者

[原创]揭秘“医易同源”科学的逻辑思维方法原理

各位高明:
医经是以五运六气推演阴阳的,易经是以八卦推演阴阳的。
既明医易同源,必懂医易同演。不知那位高人可以推演推演?
68
发表于 2008-6-6 03:39:56 | 只看该作者

[原创]揭秘“医易同源”科学的逻辑思维方法原理



"既明医易同源,必懂医易同演"很好!!!!!
69
发表于 2008-6-6 17:24:15 | 只看该作者

[原创]揭秘“医易同源”科学的逻辑思维方法原理

有时间知易子给大家推演,文字推演信息量小,可能不敷其用。
语音推演更准确。欢迎到:“UC三世易道医”房间讨论。
70
发表于 2008-6-6 17:26:49 | 只看该作者

[原创]揭秘“医易同源”科学的逻辑思维方法原理

每个人都能够潜心训练到胎息内视状态什么都会明白,为什么都喜欢空谈理论而不去tD
安下心来训练到胎息内视呢,不胎息内视怎么外视,大家好好想想z
=================
高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7-9 11:21 , Processed in 0.053386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