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版纳福龄堂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定义“科学”

[复制链接]
61
发表于 2009-3-7 12:30:26 | 只看该作者

定义“科学”

[这个贴子最后由中华不败在 2009/03/07 00:43pm 第 1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张建国2009/03/07 00:16pm 发表的内容:
      好!具有大无畏的精神才能实事求是,那么是不是能再想一层:
      巫,也是科学。
      巫是人类各个民族都有过的,而且还具有崇高的地位。是和一定社会、人生实践相结合的,分科、细致的、多层次的、多 ...
--------------------------------------------------
不知道巫有没有理论,能不能成为一个理论体系?它的理论是什么?你能举证吗?
分科、细致的、多层次的、多阶段,这个它还说不上。
在你不能说明世界到底是什么之前,你还没有权力否定它是一种探求世界本象的一种方法与手段。要知道,《黄帝·内经》还有“祝由十三科”呢。
你不知道世界到底是什么,你凭什么否定它呢?你不知道汽车到底是什么,你怎么断定某个人的修理方法没有道理?
62
发表于 2009-3-7 13:51:24 | 只看该作者

定义“科学”

      “不知道巫有没有理论,能不能成为一个理论体系?它的理论是什么?你能举证吗?”
      答:
      我手上没有相关资料,无法引用。但巫的理论核心是精神层次的,由灵魂之说构成,是研究、实践与灵魂沟通的学问。有人借用了一个科学容易接受的名词:“深层潜意识”。因此可以称之为“与深层潜意识沟通”的学问。
      有人研究,得出了“深层潜意识”具有的某些性质:无时空限定性;聚散性;……等等。
      “分科、细致的、多层次的、多阶段,这个它还说不上。”
      答:
      你自己也知道“祝由十三科”,何以说“谈不上分科”呢?细致,与灵魂沟通若不细致是要入魔的,多阶段乃多层次使然,其多层次可见于有“附体、对话、相搏”等等。
      据此,怎么能说“这个它还说不上”呢?
      你下面的论说,是针对科学主义的。我的观点:科学之外还有真理,中国文化即有科学性又有非科学性,既不唯物也不唯心。
      我们还是回到你的定义上来,根据你的定义,“巫是科学”是否能够成立?
63
发表于 2009-3-7 14:33:35 | 只看该作者

定义“科学”

如果它符合我的定义,当然也能定义到广义的科学定义之中。我认为,它能够算广义的科学。
《祝由十三科简介》
祝由十三科这本书,很多爱好者均有收藏,但其版本大都删头去尾,关键部分均被删减。一卷在手,如读天书,不知入门,不知如何使用,令人扼腕叹息。本文将祝由科的入门和使用奥秘介绍一些,广结善缘,愿祖国传统医学中的奇术能重放异彩,服务于桑梓。则本人幸甚。
  祝由科一术从唐代起正式列入国医的学科,被官方所承认,曾有较大的发展。近三百年来因为祝由科的法窍转由密传,知窍者稀少,不知修习方法,使用后效力大减,而转入民间流传。西洋医药的涌入,也使其法传受到影响。
  祝由科一术,具有简便、经济、是适应症广泛、疗效确凿等特点。在当今人类追求反朴归真、回归大自然的时代,我国这门流传了五千年的特种医术,是到了研究整理使其重放光彩的时候了。
  祝由科创自轩辕黄帝时代,主治内外诸症,包括大方脉、风科、禁科、外科、疮肿科、口齿科、眼科、伤科、耳鼻科、产科、金镞科、小儿科、针灸科等十三门。简称祝由十三科。
  祝由科不用方脉可以避免误辩温凉而误投虎狼之药;不用针灸,可以避免误刺穴道或刺伤血管、神经、内脏。
  据历史考证,相传轩辕氏因为医学领域深邃,悬壶济世者不乏七窍只通五窍者,往往以人命为儿戏,害人害己。于是仰观天文,俯察人心,授意左使苍颉,创造祝由术。 一种是祝由秘字,一种是五雷符章。秘字,以雨字为君,鬼字为将,其他字为佐使。 符章,以尚字为将食字为兵,其他对症字为先锋,以作治病驱邪之用。
秘字符章造成,天为雨粟, 郁为夜哭。轩辕氏憬然有悟,知文字有灵,足以格天心而摄鬼魅。遂与歧伯咨商。在各秘字之下,标以主治病名,配以相当药引,试以疾病,百发百中,活人无算。因而祝由一术得以发展,被历代官方或民间使用,数千年来传递不衰,历尽沧桑,可见其乃是中华民族古代文化中的一枝奇葩。
64
发表于 2009-3-7 15:31:32 | 只看该作者

定义“科学”

其實"巫"也有人提出科學的理論的
上網去收搜搜就有
65
发表于 2009-3-7 16:11:35 | 只看该作者

定义“科学”

      非常好!谢谢63楼的帖。
      既然巫是科学,那么我们再深思一步,世上什么是“不科学”的呢?
      让我们按照定义,来考察所谓“封建迷信”是否也是科学。
      “是和一定社会、人生实践相结合的”,这当然毫无疑义。
      “分科、分类、细致的、多层次、多种形式、多阶段的”,这是各类文化体系都具备的共性。
      “研究揭示宇宙、社会和生命规律”,当然也符合。
      “为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服务的”,也成立。
      “学术理论体系”,这一点要看如何理解,零零散散的“封建迷信”形式,均可与“巫”科学的理论挂钩,因而也是具有“学术理论体系”的。
      中华不败先生,根据你的定义,“封建迷信也是科学”或者说“封建迷信是科学技术”能成立吗?


-=-=-=-=- 以下内容由 张建国2009年03月07日 04:19pm 时添加 -=-=-=-=-
      逸湘先生也考虑至此,我们可以一起深入探讨一下,因为科学这个概念无法避开这些问题,只有面对这些问题,才能对科学“实意”。
66
发表于 2009-3-7 17:37:17 | 只看该作者

定义“科学”

[这个贴子最后由中华不败在 2009/03/07 05:53pm 第 2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张建国2009/03/07 04:11pm 发表的内容:
非常好!谢谢63楼的帖。
      既然巫是科学,那么我们再深思一步,世上什么是“不科学”的呢?
      让我们按照定义,来考察所谓“封建迷信”是否也是科学。
      “是和一定社会、人生实践相结合的”,这当 ...
现在再说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太阳围着地球转,这就是不科学了.
街头上的骗子说:你把钱给我,让我替你重新包装一下,然后拿回家,两天内不要打开,就可以消灾,诸如此类都是不科学。还有被科学淘汰的垃圾,这也不能算是科学了。如现代医研究出一万一千多种药物,其中九千八百多种(九千六百多种?)给人类造成了灾难,最终被淘汰了,这些都不能算是科学的范畴了。
祝由十三科有理论,巫婆有理论吗?我不知道巫婆的理论是什么?你知道吗?举个证吧!
什么叫迷信,不懂跟着瞎信,认为人家是权威,比自己强,他们说的理所当然的就是对的,不用自己的脑子去想,不用调查,就相信,这就是迷信.
把有些说不清的东西定义为迷信,自己也没有想过,也没有调查过,本身就是迷信。
现在很多少数民族还有巫,如苗族、僮族、彝族等。他们的巫很受当地人尊重。如果用一个骗子来解释就有点太武断了。
67
 楼主| 发表于 2009-3-7 20:54:15 | 只看该作者

定义“科学”

   回孙总版:
   您应该知道什么是“偷换概念”!
   前提:能够吃饱饭,是一个没有行为性质的判断。在推理的时候就不能偷偷地加进一个“抢劫,偷盗之类”的定语,使讨论远远地离开主题!这是不遵守逻辑规律!如果不诚信讨论,那么,就没有人能够说服一个不讲规矩的辩友!
   例如:只要不遵守逻辑规律讨论学术问题,谁也不能有序讨论下去。
   依此推理,就是不言而喻的结论。
   
68
发表于 2009-3-7 21:09:00 | 只看该作者

定义“科学”

下面引用由zhengyou2009/03/07 08:26am 发表的内容:
是的.难道孙曼之先生不同意在普通民众的潜意识里科学代表先进与正确吗?
不正确的理论不可能得出正确的结果,在物质与事实的范围,我想是这样的.不包括意识领域.
中医运用阴阳五行理论,辩证论治有效,(八纲、营卫、 ...
回复:
     老百姓潜意识里的“科学”等于“正确”,而“不科学”等于“不正确”,确实是这样的,但这些属于民俗语言内容,与中医没有关系,也不应该属于我们讨论的内容。
69
发表于 2009-3-7 21:27:57 | 只看该作者

定义“科学”

下面引用由孙曼之2009/03/07 09:09pm 发表的内容:
回复:
     老百姓潜意识里的“科学”等于“正确”,而“不科学”等于“不正确”,确实是这样的,但这些属于民俗语言内容,与中医没有关系,也不应该属于我们讨论的内容。
是啊,既然如此,那么,以后授徒时,天天讲中医不“正确”、不“科学”也就无所谓了,反正对中医来说,无论什么样的评论都与中医界无关了。
70
发表于 2009-3-7 21:42:28 | 只看该作者

定义“科学”

下面引用由版纳福龄堂2009/03/07 08:54pm 发表的内容:
回孙总版:
   您应该知道什么是“偷换概念”!
   前提:能够吃饱饭,是一个没有行为性质的判断。在推理的时候就不能偷偷地加进一个“抢劫,偷盗之类”的定语,使讨论远远地离开主题!这是不遵守逻辑规律!如果 ...
回复:
     这里根本就不存在偷换概念问题,因为我本来就没有认同先生的错误方法。提请先生注意下列事实:逻辑推理必须建立在前提正确的基础之上,而先生的推理却违背了充足理由律。“能够了解人体生理规律的手段是科学的”是并不能够得出中医就是科学的结论的,因为还有一些了解人体生理规律的手段并不属于科学范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7-7 22:58 , Processed in 0.087073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