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haozi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希望能得到高人的指点

[复制链接]
61
发表于 2004-12-14 07:39:35 | 只看该作者

希望能得到高人的指点

感冒治愈后,玉屏风散。生黄芪30克,白术15克,防风10克煎服,每日1剂,分2~3次
服完。黄芪定要生的,药量也请按要求使用。四四。
62
发表于 2004-12-14 21:50:14 | 只看该作者

希望能得到高人的指点

下面引用由wonghaishui2004/12/14 07:39am 发表的内容:
感冒治愈后,玉屏风散。生黄芪30克,白术15克,防风10克煎服,每日1剂,分2~3次
服完。黄芪定要生的,药量也请按要求使用。四四。
玉屏风散也要辩证用药。不是容易感冒就用的。
63
发表于 2004-12-15 08:17:26 | 只看该作者

希望能得到高人的指点

那是当然了,感冒分好多,不过,
冬天皮肤寒,肺阳应之。一月三次感冒,
洗澡就感冒,肺阳虚。四四。
64
 楼主| 发表于 2004-12-15 15:33:07 | 只看该作者

希望能得到高人的指点

谢谢各位老师的好意,其实,这一个月因为在医院,本来我的体质不是太好,而现在几乎每天都要见到病人,自己又不注意身体,所以才会生病,谢谢各位老师的关心!
65
匿名  发表于 2004-12-17 11:40:20

希望能得到高人的指点

    虽然我不能像其它人,给您开药方,可是,我希望,您的病能好起来!您也能从生病里,体会病人的心境!我其实有胃病,中医师说 :「是因天气冷,而起的胃寒」 ,现在我吃了他所开的药,感觉好多了!一个良医,不仅是要开药方,让病人得以治愈,还有教导病人,该怎样,才能减少生病!
66
匿名  发表于 2004-12-17 11:57:38

希望能得到高人的指点

[这个贴子最后由馨香在 2004/12/17 12:41pm 第 5 次编辑]

                学医篇的撰写人说:
    作为医生,应当:『谙《素问》、《甲乙》、《针经》、明堂流注、十二经脉、三步九候、五脏六腑、表里孔穴、本草药对、张仲景、王叔和、阮河南、范东阳、张苗、靳邵等诸部经方。又须妙解五行,阴阳禄命,诸家相法,及灼龟五兆,周易六壬,并须精熟』《大医习业第一》
   《黄帝内经——素问》,讲述的乃是天人相应的道理,所以有道之士一定要阅读,至于《灵枢》,孙真人称之为《针经》,可见,《灵枢》乃是医家之必修!
    医家是研究人的生老病死,所以【阴阳禄命,诸家相法,及灼龟五兆,易经六壬,并须精熟】——这是要求医家,研究人世的各种“天机”,“规律”!
   『天人合发,万变定基』——《易学》研究的就是“变数”和“变数的规律”,变易,不易,容易!此乃三易。从◎变易◎的事物中找到◎不易◎的规律,于是,用规律来办事,干什么都◎容易◎了。而要做到◎三易◎,就要“天人合发”!
    益己谓之道,益人谓之德,如果说,《习业》乃是增加自己的医术,那就是益己,就是学道;而一旦学成,就要“为人服务”,也就是要“修德”了。《大医精诚第二》
    行医行医,医者,得德而行也。道德者,医之羽翼也!!《千金方》开篇,先丰羽翼,鲲为鹏,振翅高飞,不知其几万里也!
67
匿名  发表于 2004-12-17 12:15:08

希望能得到高人的指点

[这个贴子最后由馨香在 2004/12/17 12:37pm 第 3 次编辑]

             他又说:
    【天下无病我无忧矣】 :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我的意愿是: 让更多的人健康,无病。所谓的【天下无病‧我无忧矣】不是说:我看见病人就忧虑。这是一种动力而已,不是杞人忧天的源头。我追求的是天下无病——虽然我不可能让所有的人都健康,但至少需要尽我所能。看到病人,不是忧虑而是帮助病人解忧虑,当病人没有忧虑,我才没有忧虑。我作医生是为了“无忧”,而不是“寻找忧虑”。好多医生,行医一段时间,就会非常悔不当初,因为天天看见生病的病人,天天面对愁眉苦脸,时间一长,自己也就“忧虑”了——因为在医生眼里,天下充满了疾病和忧虑
    【天下无病,我无忧矣】——有一位中医教师曾经这样说:“作一个好中医,是很快乐!”  我要的就是这种快乐,这种无忧!虽然我和那个中医教师一样,不可能把所有的疾病都治疗,但是面对疾病,我很快乐!
68
匿名  发表于 2004-12-17 12:17:25

希望能得到高人的指点

[这个贴子最后由馨香在 2004/12/17 12:22pm 第 1 次编辑]

         我对他说:《他:学医篇的撰写人》
    您说:「病人愁眉苦脸,医生必须笑脸迎接,并且逐渐给病人以欢乐! 」可是:
  
   「转载:
    笔者觉得,在医疗机构实在不宜提倡“微笑服务。”
    第一,从患者角度来说,医生的“微笑服务”不符合患者求医的心态和情绪。
    患者到医院求医,最在意的问题是什么?对于绝大多数患者和患者的亲属来说,最为在意的问题恐怕:一是要了解得了什么病;二是能不能治疗和怎样治疗;三是会不会花了冤枉钱。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满意的解决,不管医生笑得如何好,患者的心也无法放得下来。

    笔者曾经遇到这样一件事情:5年前,笔者在医院值班。忽然听到从急诊科传来一阵哭声和吵闹声。赶去一看,见几个人边哭边为一个因抢救无效而死的人整理衣服。一位老人则指着一个满脸尴尬的医生嚷嚷。经了解得知,老人对医院的抢救措施并没有意见,但却对参加抢救的那位医生的“微笑”大为不满:“我的心象刀子在剜,那个医生却嬉皮笑脸!
    事实上,那位老人的表现并非个别现象。患者到医院求医,大都受着身心的痛苦。即使陪患者就医的亲人,也一样承受着心理的不舒服等等。对患者的大多数人来说,与“微笑服务”比,一声恳切的询问,或许能更快地架起双方互信的桥梁。
    在温馨的宾馆里,服务员的微笑可能有助于宾至如归的氛围;在优美的风景区里,导游员的微笑可能使人生愉快之感。但在呻吟的患者和心急的患者家属面前,面对生离死别的场面(这是在医院经常遇到的情形),医生的笑,很可能被理解为幸灾乐祸。
    第二,对医生来说,要求对患者“微笑服务”要么是勉为其难,要么是鼓励作秀。
    笑是内在感情的自然流露!面对在痛苦中挣扎的患者,有良心的医生,能真的“愉快”?“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大医精诚》)只有对患者抱有这样的心,才能对患者的疾苦视如己身,也才会专心投入救治,如果哪个医生面对患者的痛苦而生了“愉快”,也就失去了作为医务人员的起码条件。反过来说,如果人家面对患者时,不能和不该生“愉快”,人家在为如何减轻和消除患者的痛苦而苦心焦虑,却偏偏要医生提供“微笑服务”,这不是鼓励作秀?
    患者以身托给了医生,医生是需要真诚。
    需要说的是,笔者反对“提倡”“微笑服务”,不是一概反对医疗过程中的“微笑”,更无意主张医生哭着脸去接待患者。在患者痊愈出院时,含笑把患者送出病房却是十分必要。从医生的微笑中,患者将会品出浓浓的人情味。当难产的产妇终于娩出胖胖的婴儿时,面对产妇含泪的笑靥,能应和着婴儿的啼哭欣然而笑。医生的笑声,将因和新生命的诞生联系而显得意味深长。在濒临死去的患者终于摆脱了死去,患者亲属喜极而泣时,作为医生,能开心而自豪地笑一笑,而不要顾及笑的时候能露出几颗牙齿。因为这种笑给予患者和患者亲属,不仅仅是死而复生的喜悦,还有继续赶走病况的信心和勇气。 」
69
匿名  发表于 2004-12-17 12:18:50

希望能得到高人的指点

[这个贴子最后由馨香在 2004/12/17 12:35pm 第 3 次编辑]

      他对我说:
   1:看来笑脸迎接确实有问题,至少要  急病家所急,虑病家所虑。

   2:医术解开病家身体上的苦痛,微笑解开病家内心的苦痛
   【笔者曾经遇到这样一件事情:5年前,笔者在医院值班。忽然听到从急诊科传来一阵哭声和吵闹声。赶去一看,见几个人边哭边为一个因抢救无效而死的人整理衣服。一位老人则指着一个满脸尴尬的医生嚷嚷。经了解得知,老人对医院的抢救措施并没有意见,但却对参加抢救的那位医生的“微笑”大为不满:“我的心象刀子在剜,那个医生却嬉皮笑脸!】
    首先,病家不治,虽然或许死去在意料之中,但是医生的微笑并没有缓解病家内心的苦痛——实际上是解患者家属的忧虑。医生的微笑没有做到这一点,所以,这种微笑是失败,无效,所以患者家属会“大为不满”     

70
匿名  发表于 2004-12-17 14:02:19

希望能得到高人的指点

[这个贴子最后由馨香在 2004/12/17 02:06pm 第 2 次编辑]

    他又说:
   「古人了解的天地阴阳和现在悖反,现在好多的学生都不能理解!不了解古人的东南西北天地阴阳,怎么学中医?低头看看?那里是东南西北?再抬头看看天上的东南西北? 显然,仰观的东南西北和俯察的东南西北是悖反。西方人的东南西北,仅仅是地上,可是,古人研究的是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11-6 09:05 , Processed in 0.106257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