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余晓辉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寻求资助出版书稿

[复制链接]
61
发表于 2014-2-7 12:41:42 | 只看该作者
gl0101 发表于 2014-2-6 15:43
努把子力,祝你成功!

gl0101 是哪里人?四川成都?
62
 楼主| 发表于 2014-2-8 13:44:1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余晓辉 于 2014-2-8 13:47 编辑

自序


中医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有特异功能的人特别创造的。中医的产生和发展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   古人认识到中药可以治疗某些疾病。
2,   古人认识到疾病现象是有规律的,从而将疾病归类出三阴三阳之六病。
3,   研究与六病对应的病理,从而产生脏腑归经。
4,   研究与六病对应的治疗方法,从而完善中药理论。
5,   由六病病象病理而认识到表里之间存在控制关系,从而发展出十二经脉等针灸理论和治疗方法。
6,   超越六病范畴而研究中药,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中药理论体系。
7,   超越六病范畴而研究更复杂的病象特征规律,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中医理论。


而我们个人对中医的发展贡献可以体现在以下领域:
中医的诊断理论;中医的诊断技术;中医的治疗理论;中医的治疗技术;中医的病理理论;中医之中药药性理论和炮制技术;中医病理数据库;中医之中药数据库的;中药的人工栽培、中药炮制生产和野生资源保护;中医古籍的勘误校注整理和中医医学史研究;中医的行业交流和行外科普;中医的临床实践;中医的传承和教学;中医的政策管理。


本书偏重于中医病理、药理以及中医诊断和治疗理论与技术的研究分析,较多地借助了现代概念和方法。


很多学术上的观点是一时没法定论的,如果轻易地否定或者肯定,都将可能误入歧途。究竟怎么对待传统中医理论呢?我以为,可以学习、研究,而不是轻言否定或者肯定,在实际的临床中去验证这些看法,暂时没法验证的可以放着——有兴趣的可以去深入了解。对于任何医学理论——无论中医还是西医,都应该保持实践验证的态度——无论过去还是将来,都应该如此。


中国古代医学家留下了很丰富的中医财富,自然是错误和正确并存。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很难从理论上去判断错误和正确,即使有些理论看上去似乎和中医联系颇远。譬如说,最近看到有人谈周易和中医的关系,有人赞同,有人否定——我们究竟如何去看待这样的问题呢?当一件事认真去做了,能做到洞察细节的时候,就可以给人以启迪,可以给人增长智慧。不同的系统是可以有相似性的变化规律的,所以即使看上去似乎联系颇远的理论,也可以参考之。而最怕的就是泛泛的空谈,那样就没有任何意义。


回想我早年学习中医的时候,也对很多传统中医理论高度怀疑以及否定,但是随着治病经验和理论总结得越来越丰富,逐渐认识到传统中医理论有很宝贵的学术价值。古人并非如有的人想象的那样是空想或者空谈理论,很多中医理论已经包含了重要的医学实践,也许只是某个古代医学家偶然所得而记录下来了,也许因为时代变迁而现代人很难去重现那样的医学过程,但都不应该对传统中医理论轻言兴废,因为失之毫厘而差之千里,细节的微小差异就难以复原事件的真相。由于中医是个人的核心机密技术,所以很多流传下来的中医理论和技术都是非常隐晦的,这或多或少带有保密的需求,因而更不要轻易地去肯定或者否定。


而当你想要否定一种理论的时候,最好能提出更为可靠的新理论替代,这样才是有价值的否定——譬如说,如果要否定阴阳五行,最好能提出更有价值的替代理论,这才是创新和发展。并且理论是可以修改的,而不一定要完全肯定或者否定。我提倡大家更多地从医学实践中总结可靠的理论,这样就会为后人留下智慧和财富,点点滴滴的中医临床经验可以汇集成知识的海洋,不愿意公开的,应该寻求传承,而不要辜负自己的心血。
63
发表于 2014-2-8 14:03:44 | 只看该作者
余晓辉 发表于 2014-2-8 05:44
自序

中医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有特异功能的人特别创造的。中医的产生和发展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 ...

中医之所以能兴旺,在于有象余晓辉这样的优秀人才自发地不断投入中医研究中。
64
 楼主| 发表于 2014-2-8 15:50:2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余晓辉 于 2014-2-8 15:51 编辑

摘自第二章 系统参量控制

3.疾病的系统意义

我们把不可预测的事件称为随机事件,但这并非真正完全不可预测,而是人类的认知能力有限,不能作出准确的判断。还有一些事件则可以准确预见到是否能发生,甚至还能控制事件的发生——这正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体现。例如,把一件简单的现代产品拿到二百年前,依照那个时代的条件,是根本无法仿照生产的——若把这个产品的出现看成一个事件,这样一个事件的发生是要有系统条件支持的,而不是能任意产生的。把这种概念进一步推广,可以认为,任何事件的发生必须满足一定的系统条件。

对于我们而言,非常希望能找到正确预测和控制疾病的方法,无论是西医还是中医都是如此。显然可以用一系列的系统特征参量作为疾病描述的条件参量,并可以以此作为疾病的定义。即当出现某些系统状态时,可以认为疾病发生——也可以这样认为,当出现某些系统特征时,人体患病的概率大大增加。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已经在这样做了。例如,西医通常会作血液化验,这其实是将一些血液检验数据作为疾病发生的系统条件考察。但由于认识不够透彻,许多人不能正确理解疾病发生的系统条件。譬如,有的医生和病人都单纯地认为某种疾病是病菌感染所致,这样的看法其实是引入了单一系统参量——病菌,但这不能解释病菌只感染特定人体的特定部位。有的人得了肺炎,而有的人却没有得,这表明得肺炎的病人的系统状态更容易发生疾病。虽然有的病人患了肺炎,但他的其它脏器和组织功能依然很好,这表明同一人体的其它组织还不完全满足疾病发生的条件。其实,除了少数传染性极强的微生物,大多数病菌只有在组织细胞已经受损伤的情况下更容易感染。

在不同的需要和不同的知识背景下,系统条件参量的选取是可以变化的。例如,从疾病的预防角度考虑,中医提出外感和内伤的理论,即,疾病={外感,内伤}。无论是预防还是治疗,我们都希望当系统参量不满足发病条件时,疾病不会发生,所以可以通过控制系列系统参量而达到治疗和预防疾病的目的,这样的系统参量的选取是需要实践检验的。例如,现代医学常常从控制血糖入手治疗功能性糖尿病,这其实是选取了血糖作为功能性糖尿病的疾病系统参量。但事实证明,并不能有效治愈糖尿病,这表明所选取的疾病系统参量是不合适的。这样的例子是很多的。譬如,许多医生看到炎症就会使用抗生素或清热解毒药物治疗,这些治疗方法并不是完全有效的,但是遗憾的是,几乎很少有人意识到是因为疾病的系统参量选择错误所致。而更多的事实表明,无论是诸如感冒小病,还是一些严重影响身体健康的重病,许多治疗方法根本是无效或是反而使病情不断加重,这些都与所选择的疾病系统参量错误有关。

只有将上游控制参量作为疾病系统参量才是唯一正确的选择。虽然下游参量和中间参量可以反应疾病的损害程度,但这些参量由于和上游参量相关,都已经包容在上游参量之中。如果把参量的变化看着一个事件,则上游参量变化是原因事件,下游参量变化是结果事件。对控制参量的模糊不清的认识,导致了因果性判断错误,这是经常犯的错误,即常常把结果事件当作原因事件,把疾病的结果当作疾病的原因,从而错误地认识病因,因而不能有效治病。

中医有所谓的证和症(或本和标)之分,如果从控制角度看,证(本)是人体生理病理控制的上游参量,是疾病发生的原因,而症(标)是下游病理参量,是疾病发生的结果。

曾经阅读过本书稿的某编审认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有不少关于‘肾虚的实质是什么’的研究报道,当时有作者以血液cAMP浓度作为观察指标,大样本比较了经中医专家明确诊断为肾虚与明确排除肾虚的人的该项指标,得出cAMP可作为肾虚的辅助诊断指标的结论,令人信服。”

这种看法是否正确呢?假如当时的中医专家真的已经能明确诊断肾虚了,何必又画蛇添足地要以cAMP作为辅助诊断指标呢?因而这种研究在逻辑上已经是错误的,其结论更不可靠。其实,所谓的cAMP也只是一种下游参量,在人体中类似的下游参量无数多。譬如,与cAMP直接产生化学反应的某些物质以及处在相同控制关系的其他化学反应中的某些物质都会发生与cAMP相似的变化。当人体发生变化时,这些参量都会随动而变。如本章前面指出的那样,我们对研究参量的选取取决于主观意愿。选取相似的下游参量得出结论都是相似的,但未必有实际意义。

从另外一个角度理解,肾虚是一种概念,对概念只能定义,而不能证明,这是许多人没有意识到的逻辑问题。各种疾病的概念其实也可以理解为是一种定义。通过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概括、提炼和总结,从而提出相应概念的定义,这种定义必须要体现可控性和可操作性,要体现实际的使用意义。例如,我们可以以速度和时间来定义加速度,因而可以通过对速度和时间的改变而控制加速度,这是定义加速度概念的意义所在。在医学发展的不同阶段,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的定义也许有差异,但都应该体现相应的控制或可操作意义。而事实上根本不存在对人体血液cAMP浓度直接的控制意义,因而这种所谓肾虚的研究是没有意义的。甚至作为诊断的定义也是不足取的,很显然,cAMP怎么可能代表肾脏的主要功能?“可信”而不可用,注定要被历史遗弃。之所以这样,是因为这样的研究违背了本书绪论中提出的科学理论应该具有的属性。许多研究从一开始就已经决定了其意义,这是由包含了人类主体的客观控制规律决定的。

本书后面对许多中医基本概念(如八纲)的论述都是一种可操作(诊断或治疗)的定义,在这些可操作的定义的基础上再论述相关的病理和药理,而这些可操作的定义是对病理、药理认识的广泛总结和提炼形成的。所以读者应该明白,这些中医基本概念(参量)是不能被证明的,而只能是通过广泛的现象提炼得到基本定义。有的学中医的人会提出,他认为的阴阳寒热等是这样或那样的,但这些人往往没有认识到,这就是一种认识定义,反而妄图要以实验证实,这必将陷入逻辑矛盾而不可能有任何正确的结果。长期以来,中医界的各种认识极端混乱,严重阻碍了中医学的发展,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正是对中医基本概念(参量)缺乏统一的、正确的可操作定义,因而中医整体发展的基石必定是统一基本概念(参量)的可操作定义。
65
发表于 2014-2-8 17:32:12 | 只看该作者
余晓辉 发表于 2014-2-8 07:50
摘自第二章 系统参量控制
3.疾病的系统意义
我们把不可预测的事件称为随机事件,但这并非真正完全不 ...

我将继续关注,或者向出版社推荐。
66
 楼主| 发表于 2014-2-8 18:02:57 | 只看该作者
铁骨铮铮2002 发表于 2014-2-8 17:32
我将继续关注,或者向出版社推荐。

非常感谢刘兄!

无论我写作的内容是否正确,我所表达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想相信对读者是有益的。

我并不是要束缚他人的思想,而是希望他人的思想能得到拓展。

当我阅读别人(任何学科)的作品时——即使印刷成教材了,始终持参考和审慎的态度,所以我建议读者也是以这样的态度阅读我的作品。
67
发表于 2014-2-8 20:22:47 | 只看该作者
余晓辉 发表于 2014-2-8 10:02
非常感谢刘兄!

无论我写作的内容是否正确,我所表达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想相信对读者是有益的。

只要是通过对中医深入研究,写出来的东西对学中医的人一定大有裨益。
68
 楼主| 发表于 2014-2-8 20:33:4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余晓辉 于 2014-2-8 20:36 编辑

摘自第四章 表里阴阳原理

5.针灸
5.1 远端循经取穴


如果有里热之症(譬如严重脏腑炎症),我们希望能找到一处对应的外围组织,提高该处组织氧化代谢强度,通过神经作用,抑制相关有疾病的脏腑组织氧化代谢强度,只要满足事件2,即可解热,并降低血压和心率,纠正血压升高所致正反馈病态。这种设想的治疗方法显然是可行的,尤其对急性炎症必定具有显著的治疗意义。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发明了这样的治疗方法,即针灸治疗,长期的实践证明是有效的,因而至今依然被广泛应用,由于疗效立竿见影,针灸治疗方法如今流传更广。

现在许多人用声、光、电等方法证实经络宽度为一毫米,对于这样的结论我深表怀疑。因为从经络的历史发展来看,是先有穴位,而后有经络的。从经络的使用来看,有实际使用意义的是经络上的穴位,而不是经络本身。经络只是两个穴位之间的连线,至于这连线是弯曲的,还是直线的;是位于体表,还是深藏体内,甚至还是根本在体外,或者根本就是虚拟的,都未可知。可是许多人偏偏本末倒置,不去研究具有实际操作意义的穴位,而一心要证实所谓的经络的存在,到头来注定要失败的。


有的人用电磁方法检测经络,显示其低电阻,或针刺后经络穴位磁通量出现异常;也有人用声学方法检测显示超低频振动波沿经传导;或者有人用光学方法检测,得出许多特异结论。于是提出各种假说,如蛋白质的压电传感效应,或者是特殊液晶状态的细胞膜,甚至认为是生物体中的光导或光纤系统。而有的人从量子生物学出发分析,提出所谓的结缔组织中胶原分子链的假说。总之是越走越远,越说越玄,越来越空洞。这些理论都严重脱离了经络和穴位的治病基本应用,并且将人体系统现象的经络理论归结于细胞、甚至是分子水平的理论,割裂了经络的整体效应意义,无疑是风马牛不相及。


在科学的研究中,常使用一些研究方法,这些方法依赖于其他理论体系,这本没有错,错误的是研究者没有认识到如何正确处理研究结论。对于同样的一件事,可以使用不同的方法研究,使用不同的理论体系研究,同样可以得出各种特定的结论。这样的研究具有主观性,即从一开始引入研究方法时就带入了研究者的主观意识。所以,对于一种研究来说,我们只能得出在该理论系统下的一些结论,究竟有什么意义,需要慎重对待。


经络理论的实际应用,远远不是尽善尽美,甚至是错误远多于正确,盲目远多于理性。因此,与其研究经络是否存在,不如研究穴位针灸对人体全身产生的生理影响,从中寻找更有规律的结论,以便提升经络理论的实际使用价值。事实上,现代实验已经证实,缺少神经作用下的针灸是没有效果的。所以研究神经作用规律和针灸治病之间的联系才是合适的战略目标。


选择小血管边缘组织(即穴位),通过提插、捻转等针刺手法或艾灸,损伤这些区域。损伤的组织氧化代谢增强,并生成大量代谢产物,这些代谢产物随血流至下游组织,从而促使下游组织血管扩张,毛细血管动脉端血压升高,能提高下游组织氧化代谢强度(一般有酸胀发热等感觉)。由此通过神经传导抑制相应脏腑的氧化代谢强度,促使脏腑前阻力血管收缩,降低被抑制的脏腑组织的毛细血管动脉端血压,减少炎性渗出,并可直接抑制痛觉神经传导等,这是远端循经取穴治疗热症的原理。现代生理学已经证实,组织胺、前列腺素以及一些组织代谢产物如腺苷、二氧化碳、氢离子、乳酸和钾离子等浓度升高时都有舒张血管作用。上述物质都是细胞损伤时的产物。

其实古人已经说的非常明白,经络是和血管相关的。例如,“经脉者,所以行血气……”;“经脉者受血而营之”;“十二经脉皆有动脉”等。古人之所以这样认为,是和中医的表里阴阳气血理论相统一的。经络理论并非是孤立于其他中医理论之外的,经络理论的应用也受中医系统理论的指导。而现实是,许多人根本不懂中医的基本理论,不知道正确辩证,却能经简单培训,就可以临床针灸了,后果可想而知。


远端取穴针灸尤其适合湿热、实热、风痰等症,适合某些急症。但是必须注意,神经抑制的作用是有限的,针灸的作用也是有限的。

5.2 近端取穴


某些外围肢体组织氧化代谢强度偏低,而导致各种痛症(即寒症),这是因为这些组织前阻力血管收缩,血流量不足导致缺氧所致,可以针灸这些组织的上游穴位,从而提高目标组织氧化代谢强度,促进阻力血管舒张,增加血流量和供氧,抵御疾病侵蚀,这是近端取穴治疗的原理。


5.3 归经


针灸任何穴位都可能对不同脏腑产生抑制影响,但是其作用强度是不一样的。把对某一脏腑抑制作用最强的不同穴位归类于该脏腑,这就是归经。如,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等分类。归经必须来自实践治疗经验的总结。

由于脏腑前阻力血管收缩效应可以衡量针灸效果,所以也可以通过评价阻力血管收缩强度来归经。设某一脏腑的正常血流阻抗为R,针灸某穴位后的该阻抗的变化量为ΔR,则该穴位归经于ΔR/ R值最大的脏腑。


5.4 穴位和针灸强度


中医将五脏六腑之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腧穴称为背俞穴,五脏六腑之气结聚于胸腹部的腧穴称为募穴。十二经脉在四肢肘膝关节以下则各有井、荥、输、经、合五个腧穴,总称五输穴。五输穴按井、荥、输、经、合的顺序从四肢末端向肘膝方向依次排列。井穴多位于指、趾末端;荥穴多位于掌指或跖趾关节之前;输穴多位于掌指或跖趾关节之后;经穴多位于臂、胫部;合穴多位于肘膝关节附近。《难经》认为:“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输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难经》之意是说,按井、荥、输、经、合排列的次序,可以治疗由轻而重的疾病。其实这和针灸五输穴时调制的血流量大小和对相关神经作用产生的抑制强度有关。针灸井穴调制的血流量较小,产生的神经抑制作用也小。而针灸合穴调制的血流量最大,产生的神经抑制作用也强。这从五输穴在肢体分布的位置就可以看出。井穴位于最末端,其他各穴依次向上。因此,即使归于同一经的穴位对相应脏腑的神经抑制效应也是有强弱区别的。
69
发表于 2014-2-9 10:28:51 | 只看该作者
余晓辉 发表于 2014-2-8 20:33
摘自第四章 表里阴阳原理
5.针灸5.1 远端循经取穴

挺有道理啊,顶
70
发表于 2014-2-9 10:29:42 | 只看该作者
余晓辉 发表于 2014-2-8 20:33
摘自第四章 表里阴阳原理
5.针灸5.1 远端循经取穴

挺有道理啊,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6-17 23:36 , Processed in 0.136852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