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医源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是谁在控制着你的生命?

[复制链接]
61
发表于 2016-2-9 10:23:51 | 只看该作者
好贴再顶一下,不能沉!
62
 楼主| 发表于 2016-2-11 20:26:24 | 只看该作者
大光明云 发表于 2016-2-9 02:23
好贴再顶一下,不能沉!


    谢谢!
    这篇文章其实就是中医的核心体系,能看懂的人应该不少,但能思考的人却不多。因为这涉及到了生命的本质及源头,这也是中国医学超越西方医学体系的本质所在!
   

点评

期待医源老师更多的文章发表。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2-16 09:59
先生说的是,昨天在一微信群,依照先生的文章的寓意在谈论阴阳五行的起源问题,颇有心得。 感谢回复。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2-12 04:45
63
发表于 2016-2-12 04:45:30 | 只看该作者
医源 发表于 2016-2-11 20:26
谢谢!
    这篇文章其实就是中医的核心体系,能看懂的人应该不少,但能思考的人却不多。因为这涉 ...

先生说的是,昨天在一微信群,依照先生的文章的寓意在谈论阴阳五行的起源问题,颇有心得。 感谢回复。
64
 楼主| 发表于 2016-2-13 10:49:27 | 只看该作者
大光明云 发表于 2016-2-11 20:45
先生说的是,昨天在一微信群,依照先生的文章的寓意在谈论阴阳五行的起源问题,颇有心得。 感谢回复。



    祝贺先生了!先生能从其中得到启示,说明已经打破了五行五种物质的固限。五行名为木火土金水,本质却不是木火土金水。

点评

先生说的是,天体地球的转动,在力的作用下,形成的温度,湿度的变迁,构成了地球不同地区的地貌,地质;生命(无论是上帝造的,还是因缘生的)在此运作也必须遵循天地气机运行机理来形成自己独特的运动场,小到DNA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2-15 12:57
65
发表于 2016-2-15 12:57:07 | 只看该作者
医源 发表于 2016-2-13 10:49
祝贺先生了!先生能从其中得到启示,说明已经打破了五行五种物质的固限。五行名为木火土金水,本 ...

先生说的是,天体地球的转动,在力的作用下,形成的温度,湿度的变迁,构成了地球不同地区的地貌,地质;生命(无论是上帝造的,还是因缘生的)在此运作也必须遵循天地气机运行机理来形成自己独特的运动场,小到DNA片段,大到生命的外形内脏的构造。 天地系统的往复运动,形成了规律运动,这种运动的解释,可以 4分,五分,十分,十二分,不仅可以谈五行,谈七行,八行,十一行也没有问题,因为只要它是对于这种运动的诠释,即承载与制约的运动过程就没有问题。 古人从四行,五行的最简单的模型来描述天地的运动,中及人事,取象(取运动之象)比类,而构成中医阴阳五行基础。

任何事物都有从生成到衰亡的过程,尽管天地运动有规律性,什么时候这种规律被打破,比较其漫长的演变过程,与人的百年生存,就不是我们研究的范围了。 比如说,天干地支演变的60甲子年,什么时候地球太阳天体的作用关系被颠覆,不是我们考虑的事了,尽管它们的作用关系一定会被颠覆。
66
发表于 2016-2-16 09:19:2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高智海 于 2016-2-16 14:16 编辑
医源 发表于 2015-10-15 13:32
1.1 生命的共性和相异性形成的原因
      地球围绕着太阳进行自转和公转,使太阳直射点围绕赤道两侧南北回 ...

控制人体生命的东西应该是黄帝内经说的阳化气阴成形
67
发表于 2016-2-16 09:59:38 | 只看该作者
医源 发表于 2016-2-11 20:26
谢谢!
    这篇文章其实就是中医的核心体系,能看懂的人应该不少,但能思考的人却不多。因为这涉 ...

期待医源老师更多的文章发表。
68
 楼主| 发表于 2016-2-16 13:59:22 | 只看该作者
大光明云 发表于 2016-2-15 04:57
先生说的是,天体地球的转动,在力的作用下,形成的温度,湿度的变迁,构成了地球不同地区的地貌,地质; ...



      确实如此,如果纠结在五中物质中,将会把人类的思维固限。华夏医学对这个周期变化的分类有阴阳、三才、四分、五行、六经、八卦、十干、十二地支、二十四节气、三十六旬、七十二候,最后精确到三百六十周天。现存的学术经典最常见的就是《周易》、《内经》;地域性的经典有《伤寒论》、《温病学说》。希望对先生学习有帮助!
69
 楼主| 发表于 2016-2-16 14:01:09 | 只看该作者
高智海 发表于 2016-2-16 01:19
控制人体生命的的东西应该是黄帝内经说的阳化气阴成形



       说的很有道理,但这就是《内经》中的思想“阳化气,阴成形”,医源不过用现代的语言和术语翻译过来!
70
 楼主| 发表于 2016-2-16 14:29:41 | 只看该作者
大光明云 发表于 2016-2-16 01:59
期待医源老师更多的文章发表。



     谢谢先生的鼓励!这篇文章是因为有泄漏,故就彻底放出来了!
     中医不是科学,科学是西方民族的知识体系,认识世界的立足点和华夏民族不同,因此形成的知识体系有差异,虽然二者有想通的地方,但不能因为西方的科学普遍就胡乱解剖中国的知识体系。就知识体系的优劣而言,中国知识体系比西方知识体系有前瞻性,西方科学的发展方向是以中国华夏知识体系为终点。但这种感悟只有对科学和华夏知识体系有宏观了解才能感觉到!
     知识体系是民族的灵魂,缺失了灵魂的民族是没有发展前途的。中国知识体系现仅剩中医在独力支撑,可现在的中医学者不从内研究,反而用外在的知识体系来肢解,危之大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7-28 07:23 , Processed in 0.250606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