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llyyjj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请教大家,中医血虚证有几种?

[复制链接]
61
发表于 2016-8-24 15:39:43 | 只看该作者
llyyjj 发表于 2016-8-24 02:33
您还知道无聊?您不是要揭露伪中医吗?我给您提供靶子,供您揭露啊。
您自己看看,本帖您发了这么多,有 ...

       没有办法给你讲血虚证,因为你所说的血虚证,与中医理论中的血没有关系???你所说的血虚证是蒙古医里的血虚证!不是一个范畴!!!
62
发表于 2016-8-25 08:05:22 | 只看该作者
(血是营养全身的,血虚就会影响全身。为什么表现为病证时,只有心、肝血虚,有没有肺、肾、脾血虚证?)
一种事物,总是取有本质性质的具有代表性的主要矛盾表现作为特征,而其他次要矛盾往往略之。
心主血,肝藏血,心血虚和肝血虚是血虚证的最常见类型,是血虚证的最常见症状,具有代表性,所以在中医学论述血虚症状时,最常讲心血虚和肝血虚的症状。因为其最常见和有代表性,解决了心肝血虚,其他血虚往往也迎刃而解。
肺血虚非常少见,更多的表现是肺阴虚,所以一般略去不谈。脾主统血,其出现病症常与出血有关。脾血虚不是没有,但是多与心血虚同见,所以一般列入心脾血虚证中,著名归脾汤就是主治。
关于肾血虚,肾在这方面更多的表现是肾精虚,肾藏精,精生髓,精髓可以化血,所以肾血虚主要表现为肾精虚,治疗需补肾益精即可。
论述一种事物要谈主要方面和主要矛盾,不可能面面俱到,这是人人具懂得道理,按出题者的思维发挥下去,脚后跟也是人体一部分,也存在血虚,是不是也要大谈特谈一番呢?
事物总有主有次,抓住主要的解决是最重要的,次要的往往也随之而解。

点评

溪总的意见,肺阴虚包涵了肺血虚,肾精虚就有肾血虚,脾血虚与心脾两虚是一回事。是这个意思吧? 听听大家意见。 另外,脚后跟的病确实有属于血虚的一种,分析脚后跟的辨证分析,也有助于讨论这个血虚的问题。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25 10:23
63
 楼主| 发表于 2016-8-25 10:23:27 | 只看该作者
溪流 发表于 2016-8-25 08:05
(血是营养全身的,血虚就会影响全身。为什么表现为病证时,只有心、肝血虚,有没有肺、肾、脾血虚证?)
...

溪总的意见,肺阴虚包涵了肺血虚,肾精虚就有肾血虚,脾血虚与心脾两虚是一回事。是这个意思吧?
听听大家意见。


另外,脚后跟的病确实有属于血虚的一种,分析脚后跟的辨证分析,也有助于讨论这个血虚的问题。

点评

【脚后跟的病确实有属于血虚的一种,分析脚后跟的辨证分析,也有助于讨论这个血虚的问题。】李老师说的极是,请李老师开一个治疗脚后跟血虚证的方子,大家学习学习!鼓掌欢迎!!!  发表于 2016-8-25 10:27
64
发表于 2016-8-25 10:29:47 | 只看该作者
       【脚后跟的病确实有属于血虚的一种,分析脚后跟的辨证分析,也有助于讨论这个血虚的问题。】李老师说的极是,请李老师开一个治疗脚后跟血虚证的方子,大家学习学习!鼓掌欢迎!!!

点评

血虚的脚后跟痛是常见病,您用这么大的红字,是咋唬啥呢? 一般常用四物汤合芍药甘草类,有时候加点祛风湿的,是个中医大夫都知道。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25 10:52
65
 楼主| 发表于 2016-8-25 10:52:25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6-8-25 10:29
【脚后跟的病确实有属于血虚的一种,分析脚后跟的辨证分析,也有助于讨论这个血虚的问题。】李老师 ...

血虚的脚后跟痛是常见病,您用这么大的红字,是咋唬啥呢?
一般常用四物汤合芍药甘草类,有时候加点祛风湿的,是个中医大夫都知道。
66
发表于 2016-8-25 11:28:30 | 只看该作者
(血虚的脚后跟痛是常见病,)
请你找出一例脚后跟痛因于血虚的病例来说明你的观点。
我说你点什么好呢?发愁!

点评

60楼我提到脚后跟痛的一个治法和用药,是我常用的。如果要病案,可以整理了发上来。 四物汤是常用方,,脚后跟痛是常见病,中医这方面资料不少,可以说随手拈来,古代、现代资料都很多。 如: 《古今医统大全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25 13:16
67
发表于 2016-8-25 11:31:24 | 只看该作者
你说出一例用四物汤治好脚后跟痛的例子给大家欣赏。

点评

请阅64楼。  发表于 2016-8-25 13:16
68
发表于 2016-8-25 11:54:2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溪流 于 2016-8-25 03:58 编辑

退一万步说,即便有血虚脚后跟痛这一证,也没有必要专题讨论,因为还有屁股痛、膝盖痛、大拇指痛等等无数症状,难道都需要一一列出来作为血虚证治论述吗?滑天下之大稽!
你贬低八纲辨证的意义,其实,临床正是需要八纲辨证来提纲执领,把无数的症状分类简化驾驭之,临床才能得心应手。
你说八纲辨证要落实在脏腑辩证上才有意义,今天我教教李老师,八纲辨证是一切辨证的总纲,离开八纲辨证,一切辨证无从谈起,什么脏腑辩证、营卫气血辨证,三焦辨证,离开了八纲辨证就什么也不是!八纲辨证是中医辨证的祖宗。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你这类连中医基础理论都浑浑噩噩的老师,耽误了多少莘莘学子!简直是罪过!

点评

溪流先生这一条内容多,咱们一一说说。黑体字是您的。 退一万步说,即便有血虚脚后跟痛这一证,也没有必要专题讨论,因为还有屁股痛、膝盖痛、大拇指痛等等无数症状,难道都需要一一列出来作为血虚证治论述吗?滑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25 13:51
69
 楼主| 发表于 2016-8-25 13:16:14 | 只看该作者
溪流 发表于 2016-8-25 11:28
(血虚的脚后跟痛是常见病,)
请你找出一例脚后跟痛因于血虚的病例来说明你的观点。
我说你点什么好呢?发 ...

60楼我提到脚后跟痛的一个治法和用药,是我常用的。如果要病案,可以整理了发上来。


四物汤是常用方,,脚后跟痛是常见病,中医这方面资料不少,可以说随手拈来,古代、现代资料都很多。
如:
《古今医统大全》:
丹溪曰∶脚跟痛有痰,有血热。血热者,四物汤加黄柏、知母、牛膝之类


《全国张仲景学术思想及医方应用研讨会论文集》
加味四物汤配合中药垫治疗中老年足跟痛
李霞  
【摘要】:正笔者自95年8月—2001年3月用加味四物汤配合中药垫治疗中老年人足跟痛证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方药与治疗1、内服方药(四物汤加味):熟地20g,当归60g,川芎20g,白芍12g—18g,牛膝30g,甘草10g,陈皮10 g,头煎上述药物加水400ml,浸泡30分钟,水煎取汁150ml;


70
 楼主| 发表于 2016-8-25 13:51:15 | 只看该作者
溪流 发表于 2016-8-25 11:54
退一万步说,即便有血虚脚后跟痛这一证,也没有必要专题讨论,因为还有屁股痛、膝盖痛、大拇指痛等等无数症 ...

溪流先生这一条内容多,咱们一一说说。黑体字是您的。

退一万步说,即便有血虚脚后跟痛这一证,也没有必要专题讨论,因为还有屁股痛、膝盖痛、大拇指痛等等无数症状,难道都需要一一列出来作为血虚证治论述吗?滑天下之大稽!
----------------------------------------
本帖是请大家讨论血虚证,血虚证的病确实很多。不可能每一个都讨论。可是,脚后跟是您提出来的,脚后跟确实有属于血虚的,古今中医都有论述。您提出来了,我回答,不应该吗?我回答您的问题,是滑天下之大稽,您提出的时候不感到滑稽吗?

你贬低八纲辨证的意义,其实,临床正是需要八纲辨证来提纲执领,把无数的症状分类简化驾驭之,临床才能得心应手。

---------------------------------
八纲辨证与其他辨证的关系,我在该帖子详细回答过,而且抄了很大一段书。
我不知道,您说我“贬低八纲辨证的意义“,是从何说起?我如何贬低了八纲?


什么脏腑辩证、营卫气血辨证,三焦辨证,离开了八纲辨证就什么也不是!八纲辨证是中医辨证的祖宗
------------------------------------------------------
这个问题我的看法与您完全相反,如果您还要继续讨论,我们可以到那个讨论八纲的帖子里继续。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你这类连中医基础理论都浑浑噩噩的老师,耽误了多少莘莘学子!简直是罪过!

-------------------------------------------------------------------------
溪流先生,与您交流的次数并不算多,但每次在学术交流时,经常遇到您对我及我的教学工作的极度的贬低与讽刺。前几天,我曾经给您说过,我们讨论学术问题,不要夹杂个人评价,更不要有人身攻击。
我的态度是诚恳的,是为了论坛有个良好的讨论环境,我总以为,上次表态了以后,对一些素质差的人可能不起作用,对老中医、论坛总版主的溪流先生,只要提醒一下就完全可以了。因为,从我来说,对论坛成员从来没有不恭不敬之处。即使我错了,只要我态度恭敬,对方顶多一个冷脸,不会过甚。
没想到,我又一次判断错误。


以前和杨鹏举发生冲突,我的恭敬一点用也没有。这一次,与溪流先生还没有任何冲突,我始终毕恭毕敬,却换来一次接一次嘲讽与贬斥,我很失望,同时也气不平。


如果我的观点错误,完全可以讨论、批判,可是,在本帖中,没有我的观点,我发帖请大家发表观点,谁的观点,或对或错,大家评论。
如果我的态度错误,哪位指出,我一定改正,伤了人的,我赔礼道歉。我自信我没有伤过各位,更没有过人身攻击。


到论坛是为了探讨中医学术,探讨自然是有问有答,我提问题就能“毁”中医,就能“耽误”学子?
如果溪流先生真要评价我的工作,请您去我的单位调查。如果因为我提出问题,就认定我“浑浑噩噩”,那就需要您用正确的理论来解述我提出的问题。


不过,从几次交流的情况看,我对您能否解述这些问题,是很怀疑的。


别人要谈论学术时,避开学术不谈,却去贬斥对方、嘲讽对方,这是不是真正探索学问的人,要打个大大的问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9-13 16:23 , Processed in 0.068165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