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gl010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科学的篮子”装不下中医

[复制链接]
61
发表于 2017-2-23 06:24:31 | 只看该作者
千秋雪 发表于 2017-2-23 06:06
王昆文先生说:
“应当明确地告诉人们:中医不靠科学吃饭,不靠科学说话,也不靠科学吓人。中医是人道的 ...

王昆文没有大学气份
62
 楼主| 发表于 2017-2-23 07:55:54 | 只看该作者
63
 楼主| 发表于 2017-2-23 08:08:04 | 只看该作者
中医界科盲、医盲太多了,实在是该科普、医普了。

点评

转帖: 中医是科学?中医学界不需要撒谎文 | 王世保 反中医者:中医是伪科学! 中医学界:中医就是科学! 面对来自中医外部的指责与攻击,中医学界回应的主流声音就是坚称中医是科学。无论是反中医者还是中医学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2-23 12:20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64
发表于 2017-2-23 12:20:09 | 只看该作者
gl0101 发表于 2017-2-23 08:08
中医界科盲、医盲太多了,实在是该科普、医普了。

转帖:
中医是科学?中医学界不需要撒谎文 | 王世保
反中医者:中医是伪科学!
中医学界:中医就是科学!
面对来自中医外部的指责与攻击,中医学界回应的主流声音就是坚称中医是科学。无论是反中医者还是中医学界,都把科学当成了一门学科是否具有当下生存的合法性与认识自然事物的正当性的判定标准。
那么中医到底是不是科学?科学能否成为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具有决定其他学科是否具有生存合法性与认识事物的正当性的唯一判定标准?
一、划定文化边界是有效地区分中医与科学的办法
废医论者指责中医是伪科学具备了两个条件:
第一,中医自称自己是科学,这显然是中医学界自己认定的。如果中医学界不认为中医是科学,那么指责中医是伪科学的前提就不存在。
第二,科学有自己的判定标准,换句话说科学的特征是什么?
显然,指责中医是伪科学的反中医者所持的判定标准就是中国在五四时期从西方文化中传入的“赛先生”,严格讲来就是西方文化中的自然科学。
西方文化中的自然科学起源于古希腊四元素学说,成型于十六世纪的西方文艺复兴时期。古希腊人在泰勒斯等哲人提出的四元素说基础上构造出了自然哲学体系,这是近代科学的雏形,但它由于没有与数学和实验进一步融合,并没有成熟起来。科学从哲学中完全脱离出来是欧洲人在意大利文艺复兴之后作出的,它的标志就是用实验来建构抽象的实体模型,用数学来表达一个孤立的可控系统。
自然科学在十六和十七世纪所取得的巨大成功,也彻底影响了西方文化中的各个人文学科。这些人文学科把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作为一种典范,效仿并吸收科学的研究方法和理论形态,进而把自己转化成了第二层级的科学体系。
因此,总的说来西方文化中的科学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一)将研究对象作为一个抽象孤立的实体进行理性建构(实验);
(二)用一种数学式或者抽象的概念语言进行逻辑性的表达(公式)。
在近代,西方人为了区别开科学与形而上学,不少科学哲学家纷纷提出了自己的判定标准,如实证主义、证伪主义以及历史主义的范式理论等。这些理论虽然对区分科学与形而上学之间的差异具有一定的效用,但是它们仍然不能把二者完全有效的区别开,对于科学与形而上学之间的模糊边界正好说明了形而上学是科学的根基,它们是不可能截然分开的,正象科学的内在的原理恰是形而上学中的原子主义一样。
那么如何区别开中医与科学之间的区别?
我个人认为我们完全可以撇开西方的科学哲学家提出的那些科学区别于形而上学的判定标准。中医与科学分属两种文化体系,那么我们只要把划定中医与科学之间的文化边界就可以把二者截然区别开。
中医是在以六经、儒家和道家文化为主导的东方文化中土生土长的,而科学是在西方古希腊自然哲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医属于东方文化,科学属于西方文化。东方文化显然没有西方文化那样的理性特征。
东方人认识自然事物是把认识对象放在自然中,进行整体性的考察,这种认识路径所常用的思维方式就是直觉体悟、取象比类,它不同于西方的那种破坏性的理性建构。东方的这种整体认识路径往往能够深刻地体悟到自然万物之间的紧密的自然关系,而这是在实验室里靠理性建构的模型所永远认识不到的;另外,这种自然关系由于不是来自于独立的抽象模型,它也是不能被数学公式所表达的。
因此,东方文化以及中医区别于西方文化和科学的一个最显著的特征就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中医不是理性主义文化。这就是中医与科学的本质区别。
二、科学不能作为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唯一判定标准
人类社会地域的融合导致文化的融合,文化的融合形成了一个多元文化的世界。对于我们中国而言,我们有自己的固有文化,也有从西方传进来的西方文化。东西方文化各自有各自的发生史,各自有各自的文化特征,二者共同存在于同一个社会里,本应该相互包容,互相承认对方存在的价值。
但是,恃强凌弱的现象也存在于多种文化并存的文化领域里。中国在近代受尽了西方的凌辱之后,便基本遗弃了自己的固有文化,大肆发展西方文化,尤其是能够有力地推动中国经济建设的科学。
为了能够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与繁荣,中国政府在广大民众之中极力宣扬推崇科学的理念。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西方文化的全程教育逐渐促成了一种狭隘的唯科学主义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把科学上升为真理的代名词,以西方文化的意识形态标准来判定东方文化相关学科存在的合法性与认识事物的正当性。
用西方文化内在的认知标准去作为东方文化体系的认知判定标准是荒谬的,它突显了唯科学主义的霸权意识。“横看成岭侧成峰”,对于相同的自然事物,不同的文化体系下,人们会采取不同的认知途径,得出的结果也必然会不一样。东方以中医为代表的认识自然的方法本与西方的以自然科学为代表的认识自然方法是并列存在的,它们各自有各自的发生过程,绝不能错误的把中医放进西方文化的发生史中进行考察,然后得出一个先进与落后的结论,既而要求用科学代替中医。这就象黄色人种有黄色人种的演化史,而白色人种有白色人种的演化史,决不能把二者混淆在一起进行考察。
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我们应当持着一种共生的态度,让科学与中医互相包容对方的存在,进而相互借鉴有益于自己发展的东西。
三、中医学界不需要撒谎
中医不是科学,但是中医学界为了在那种狭隘的时代精神面前获得自己存在的权力,硬是把自己装扮成科学,以便获得自己当下生存的合法性与认识自然事物的正当性。
于是中医学界硬是撒谎道:中医就是科学!不信,我就证明中医的科学性给你们看看!
为了证明自己的所谓的科学性,中医学界一部分人士对西方科学的明显特征置之不顾,根据自己的主观意志随意扩大科学的定义,弄出一个所谓的广义的科学定义,然后把中医塞进去,然后自欺欺人地把中医变成了科学;一部分人士则在力图用西方的科学来阐释中医理论,企求证明中医理论与西医理论的一致性与有效性,进而证明
中医的科学性,然而那些阐释的理论所指与中医理论的所指明显是驴头不对马嘴,科学在中医理论里看到的只是自己的面孔,而不是什么中医理论的本质和科学内涵;还有一部分人士则在科学的理论形态的示范下,扭曲中医的外在理论形态,搞什么中医理论的标准化、量化和客观化。然而标准化的中医理论成了毫无用处的教条,而量化的和客观化的中医理论也无非是西医理论的替代。
谎言终归是谎言,中医学界持着的“中医是科学”的观点也让中医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一方面中医备受伪科学的指责,一方面正在被科学异化走向消亡。
中医学界这种毫无主体意识的做法最终葬送的是中医的存在。
那么中医学界有必要撒这个谎吗?
没有必要!
既然中医与科学代表着两种并列的认识自然事物的方式,我们就没有必要把中医自欺欺人地归属于科学的名下!
我们需要批判当前的这种狭隘的唯科学主义意识形态,为中医作为东方文化的一部分争取自己独立存在的空间,争取自己的存在的合法性与认识自然事物的合理性。
我们需要挺立中医作为东方文化所具有的合理的非科学性,为中医的发展培育固有文化的土壤,进而让中医走向合乎自身发展规律的道路!
这才是正道!

点评

我说了,科学中医与文化中医、哲学中医、玄学中医势不两立。为什么呢?因为在中医概念、中医理论、中医原理的解读上,科学中医与文化中医、哲学中医、玄学中医是完全对立的。但是尽管如此,为了弄清楚中医概念、中医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2-23 19:58
处心积虑地把中医说得与现代科学格格不入,极力把中医搞成另类和怪胎,这帮人才善罢甘休啊!  发表于 2017-2-23 16:53
65
发表于 2017-2-23 12:28:45 | 只看该作者
由于中医探讨的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人的内心世界、思想感情,人的五脏六腑之间的相互联系及影响等,没有停留在所谓“具”(即“生生之具”或物质)的层面,而是已上升到“道”的层面,因此它是以道统艺的。医中含道,道在医中。故道不灭,医亦不灭。
      宇宙万物皆有生命。尊重生命,认识生命,保护生命,这就是医,这就是易。
      楼宇烈先生还提出,中医就是“生生之学”,它最能体现《易经》“生生之谓易”的内涵,又是整个中国文化体系的一个代表。它不仅是专门治病的文化,而是整体的文化。中医就是在“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一哲学思想指导下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它符合宇宙即整个自然界的发展规律,二者是相通的。所以,楼先生在为《中医药文化》杂志创刊三十周年的题词是:“师天地 心广大,顺自然 致中和”。这算是点明了中医的核心和本质,是画龙点睛之笔。他对中医的这个认识应在我们许多中医人士之上。
      总之,中医是形而上者的道。它研究的不仅仅是物质(或所谓“器”)或主要不是物质,而是关系、模型、精神世界,以及玄学等等,它已超出了科学的眼界。科学如果分科太细,则眼界就越窄。“人不仅仅是一个物质的人,更重要的是一个精神的人。” 西医在这方面恰恰是重视前者(物质)而忽视了后者(精神)。它只重视看得见的“形”(物质),哪怕是小到分子、细胞,这就使它的认识受到相当大的界限。

点评

不可否认,中医和西医是有区别的,但是二者并不是势不两立的或毫不相干的!只是各具特色罢了!  发表于 2017-2-23 16:57
66
发表于 2017-2-23 12:30:26 | 只看该作者
《中医药文化》编委会主任段逸山先生说:“近百年来,传统在时尚面前失体,中学在西学面前失颜,中医在科学面前失语,已经成为不争的实情。我们现在正在千方百计地寻找丢失的‘体’、丢失的‘颜’、丢失的‘语’,这是必须的。”——看来,段先生也是未把中医列入科学之中的。
     目前的问题是:当中医遇到了科学,还能保留住自己传统的理论及语言吗?
67
发表于 2017-2-23 12:31:53 | 只看该作者
即使为中医争得“科学”的名份,也不能解决现在中医处境艰难的问题。
现在需要的,是大讲特讲中医与“科学”的根本差异或不同点,使中医人真正地认识自我,增强自信。而不是刻意去强调什么中医与“科学”的共同点或所谓“中西医学在科学本质上的趋同性”。中医不靠科学治病,不是靠实验室的检验数据或数字化的定量描述。

点评

王老先生是从临床实践中成长起来的老中医,本来应该是在丰富的实践经验基础上认识到中医的博大精深,到论坛发表文章,我以为会介绍学医体会、临床经验这方面内容,没想到却发表一些和科学较劲的奇谈怪论,我一直不解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2-23 15:45
68
发表于 2017-2-23 15:45:32 | 只看该作者
王昆文 发表于 2017-2-23 12:31
即使为中医争得“科学”的名份,也不能解决现在中医处境艰难的问题。
现在需要的,是大讲特讲中医与“科学 ...

王老先生是从临床实践中成长起来的老中医,本来应该是在丰富的实践经验基础上认识到中医的博大精深,到论坛发表文章,我以为会介绍学医体会、临床经验这方面内容,没想到却发表一些和科学较劲的奇谈怪论,我一直不解。
刚才看老先生转发的几篇帖子,原来他的想法是受了这些文章的影响。真是不幸啊!


您从基层起步,在没有任何帮助的情况下,靠自己刻苦学习、努力实践,成长为一位受人欢迎的老中医,到头来,却被不是中医,不能治病的所谓“中医”的文章所迷惑,您是内行,却要听外行的忽悠,真正令人不解。
69
发表于 2017-2-23 15:46:55 | 只看该作者
千秋雪 发表于 2017-2-22 21:13
谢谢王昆文先生的赏贴。
先生说:“中医学的本质决不是科学”,而是“效法自然”。那么请问“效法自然” ...

您看看64、65、66诸条,原来事出有因,

点评

不管什么原因,中医学都是符合客观规律的,千百年的实践已经证明了中医学是一门科学!  发表于 2017-2-23 16:50
70
发表于 2017-2-23 16:20:11 | 只看该作者
科学的功能是有限的,反对“科学万能论”,科学只适用于特点范围。在科学较为发达的西方,神学仍有市内场。

点评

中医是教,科学是学,自然是教在学上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2-23 19:46
柴胡先生,您这一条,无意中说出了一个学科分类,科学与神学。 中医应该属于哪一类呢? 扁鹊就说,信巫不信医者不治。医与巫是对立的。神学与科学也是对立的。医学应该归在神学还是科学,这是很明确的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2-23 16:46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7-7 00:21 , Processed in 0.058993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