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王锡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心脏病濒临死亡发作案——请大家讨论

[复制链接]
61
 楼主| 发表于 2017-6-5 21:04:07 | 只看该作者
悉尼张有和 发表于 2017-6-5 20:35
王教授: 这个病不奇怪。每分钟早搏十余次不算重,夜间濒死感与其间心率大幅波动一致(心脏--植物N紊乱) ...

      谢谢张先生参与!

点评

血府逐瘀汤加减能治阴缩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6-5 21:11
62
发表于 2017-6-5 21:11:14 | 只看该作者
王锡民 发表于 2017-6-5 21:04
谢谢张先生参与!

血府逐瘀汤加减能治阴缩吗?

点评

单一的血府逐瘀汤恐怕不行,还是要辨证施治。  发表于 2017-6-8 16:34
阴缩,这个病其实是不存在的。 病人受凉、或者其他疾病,引起全身肌肉紧张时,会同时有“阴缩”的感觉。是全身肌肉紧张的一部分。中医传统的痉证里就有这个感觉。治病用什么方法,都是针对该病本身治疗的,主要还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6-6 00:28
63
发表于 2017-6-5 23:48:1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lyyjj 于 2017-6-6 00:32 编辑

这个病例,很容易诊断,刚犯病不好诊断,现在好诊断。
回顾病人求治过程:
第一步,估计病人首先是心内科看的。心内科是必要的,首先要考虑器质性心脏病。
经过这么长时间检查、治疗,估计器质性心脏病是有,但没有那么严重,更不会反复出现半夜濒死感。
病人出现濒死感的,大部分是严重心脏病,比如急性肺水肿、心梗等等,本例显然不是。心脏病出现濒死感,就是确实快死了。紧急抢救有少部分抢救过来的。断没有反反复复“濒死”的。
第二步,病人到神经科,这一步就走错了。这是现在许多人容易出错的,病人或医生都容易出错。

这是一个很明确的精神病,很多医院没有精神科,而专门的精神病医院,大部分人直接想到的是治“疯子”,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误会。

我没有专门学过精神病的内容,但就我了解的一点,可以看出,这是一个焦虑症的惊恐发作。西医精神病学里,治疗方法就是抗焦虑药物,见效非常快。病人找了好些西医、中医专家,没有一位是精神病医生,所以延误至今。
中医大夫里也有精神病专家,病人可以去找。


惊恐发作是焦虑症的一个类型。抗焦虑药见效很快,一般一周就基本控制,最快的用西泮类(就是安定类)三四天就见效。
西药见效快,但也有不足,巩固疗效比较难,有的疗程够了就好了,有的反反复复,停药就发。如果中医有好办法,还是中药见效以后可靠。
中医医籍中没有专门篇章论述焦虑症,不过病案资料还是有一些,我见过,现在想不起来了,可以找找。
有一种思路,从子时阴阳交替考虑,认为要交通阴阳,用柴胡类方。


点评

李老师,这个病人不应是器质性心脏病,因为白天只有早搏,不发作。也不是精神病,有精神病的话,哪个内科医生都能发现。也不是焦虑证。实际上,虽然病情重,但在西医诊断里,还是会诊断为“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发表于 2017-6-8 16:48
此病例不是精神病,因为病人的濒死感是与心率大幅起落,这是任何人都难以忍受的。 病情定时发生,是内脏神经虚弱所致,可用白人参15克,每日2次(我曾用单味人参胶囊5粒, 每曰2-3次,治愈定时哮喘4年)。  发表于 2017-6-6 08:36
64
发表于 2017-6-5 23:53:4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lyyjj 于 2017-6-6 00:16 编辑

焦虑症
[url=]编辑[/url]
本词条由国家卫生计生委权威医学科普传播网络平台/百科名医网 提供内容 。

焦虑症,又称为焦虑性神经症,是神经症这一大类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以焦虑情绪体验为主要特征。可分为慢性焦虑(广泛性焦虑)和急性焦虑发作(惊恐障碍)两种形式。主要表现为:无明确客观对象的紧张担心,坐立不安,还有植物神经症状(心悸、手抖、出汗、尿频等)。
注意区分正常的焦虑情绪,如焦虑严重程度与客观事实或处境明显不符,或持续时间过长,则可能为病理性的焦虑。




别称焦虑性神经症英文名称anxiety就诊科室精神科,临床心理科常见症状无明确客观对象的紧张担心,坐立不安,心悸,手抖,出汗,尿频等

专家解读[url=]
什么叫做焦虑性失眠?

由于焦虑情绪的过度,也伴随着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尤其是交感神经功能亢进


[/url]


科普中国
致力于权威的科学传播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娄振山丨主任医师

空军杭州航空医学鉴定训练中心 心理科 撰写




佟洋丨主治医师

空军杭州航空医学鉴定训练中心 心理科 撰写




国家卫生计生委
权威医学科普传播网络平台






[url=]疾病概况[/url][url=]科普文章 (4)[/url][url=]科普视频[/url]
目录


基本信息别    称焦虑性神经症英文名称anxiety就诊科室精神科,临床心理科常见症状无明确客观对象的紧张担心,坐立不安,心悸,手抖,出汗,尿频等

病因[url=]编辑[/url]
目前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因素、个性特点、认知过程、不良生活事件、生化、躯体疾病等均有关系。

临床表现[url=]编辑[/url]
1.慢性焦虑(广泛性焦虑)
(1)情绪症状在没有明显诱因的情况下,患者经常出现与现实情境不符的过分担心、紧张害怕,这种紧张害怕常常没有明确的对象和内容。患者感觉自己一直处于一种紧张不安、提心吊胆,恐惧、害怕、忧虑的内心体验中。
(2)植物神经症状头晕、胸闷、心慌、呼吸急促、口干、尿频、尿急、出汗、震颤等躯体方面的症状。
(3)运动性不安坐立不安,坐卧不宁,烦躁,很难静下心来。

2.急性焦虑发作(惊恐发作、惊恐障碍)
(1)濒死感或失控感在正常的日常生活中,患者几乎跟正常人一样。而一旦发作时(有的有特定触发情境,如封闭空间等),患者突然出现极度恐惧的心理,体验到濒死感或失控感。
(2)植物神经系统症状同时出现如胸闷、心慌、呼吸困难、出汗、全身发抖等。
(3)一般持续几分钟到数小时发作开始突然,发作时意识清楚。
(4)极易误诊发作时患者往往拨打“120”急救电话,去看心内科的急诊。尽管患者看上去症状很重,但是相关检查结果大多正常,因此往往诊断不明确。发作后患者仍极度恐惧,担心自身病情,往往辗转于各大医院各个科室,做各种各样的检查,但不能确诊。既耽误了治疗也造成了医疗资源的浪费。


3.恐怖症(包括社交恐怖、场所恐怖、特定的恐怖)
恐怖症的核心表现和急性焦虑发作一样,都是惊恐发作。不同点在于恐怖症的焦虑发作是由某些特定的场所或者情境引起,患者不处于这些特定场所或情境时不会引起焦虑。例如害怕社交场合或者人际交往,或者害怕某些特定的环境:如飞机、广场、拥挤的场所。恐怖症的焦虑发生往往可以预知,患者多采取回避行为来避免焦虑发作。
4.在美国的精神障碍诊断标准中,焦虑障碍内容很广泛,包括
广泛性焦虑、急性焦虑发作、恐怖症、创伤后应激障碍、急性应激障碍、强迫障碍。

诊断[url=]编辑[/url]
主要根据病史、家族史、临床症状、病程及体格检查、量表测查和实验室辅助检查,由专科医生诊断。其中最主要的是临床症状和病程。诊断标准具体可参照国际疾病的诊断分类标准(ICD-10)中焦虑症的诊断。
另外,作为早期筛查或自我诊断,大家也可以采用一些简单的焦虑自评量表,如SAS。如果分数较高,建议到精神科或心理科做进一步检查。

治疗[url=]编辑[/url]
焦虑症是神经症中相对治疗效果较好,预后较好的疾病。通常采用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
1.药物治疗
医生一般会根据患者病情、身体情况、经济情况等因素综合考虑。一般建议服药1~2年左右。停药及加量请咨询医生,不可自行调整药物治疗方案。在服药期间,注意和医生保持联系,出现副作用或其他问题及时解决。
(1)苯二氮卓类药物(又称为安定类药物)①优点见效快,多在30~60分钟内起效;抗焦虑效果肯定;价格较便宜。②缺点效果持续时间短,不适合长期大量使用;有可能产生依赖。常用药物:劳拉西泮(罗拉)、阿普唑仑,一天2~3次。属于短中效的安定类药物,抗焦虑效果好,镇静作用相对弱,对白天工作的影响较小。使用原则:间断服药原则,焦虑严重时临时口服,不宜长期大量服用;小剂量原则,小剂量管用就不用大剂量;定期换药的原则,如果病情需要长期服用,3~4周就更换另一种安定类药物,可以有效避免依赖的产生;换药时,原来的药慢慢减,新加上的药慢慢加。如果患者年龄偏大,服药剂量不大,疗效较好时,也可以不换药。只要安定类药物服用的剂量不增加,在正常范围内,疗效不减弱,就可以认为没有产生依赖性。
(2)抗抑郁药因为焦虑的病因会导致机体神经-内分泌系统出现紊乱,神经递质失衡,而抗抑郁药可使失衡的神经递质趋向正常,从而使焦虑症状消失,情绪恢复正常。①广泛性焦虑常用治疗药物是帕罗西汀(赛乐特)、艾司西酞普兰(来士普)、文拉法辛(博乐欣、怡诺思)、黛力新等。②惊恐发作常用治疗药物是帕罗西汀(赛乐特)、艾司西酞普兰、氯米帕明等。
(3)这类药物的特点抗焦虑效果肯定、从根本上改善焦虑、无成瘾性,适合长期服用、抗焦虑效果见效慢,2~3周后起效,常常需要同时短期合用安定类药物、价格偏贵。
2.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是指临床医师通过言语或非言语沟通,建立起良好的医患关系,应用有关心理学和医学的专业知识,引导和帮助患者改变行为习惯、认知应对方式等。药物治疗是治标,心理治疗是治本,两者缺一不可。
还有适合焦虑症患者的心理治疗生物反馈治疗、放松治疗等等。

治疗[url=]编辑[/url]
越早诊断,越早治疗,焦虑症的预后就越好。经过专科规范治疗后,绝大多数患者会得到临床康复,恢复往日愉快心情。
特别应该强调的是:症状缓解后,仍需要坚持服用1~2年时间抗抑郁药物;停药以及减药需咨询专科医生,千万不要擅自调整药物治疗方案。





65
发表于 2017-6-5 23:55:57 | 只看该作者
本例就符合焦虑症急性惊恐发作的表现。
不过,西药治疗,见效虽然快,但有一部分容易反复,如果能中药西药并用,中药见效以后,效果持久可靠。
66
发表于 2017-6-5 23:57:07 | 只看该作者
病人在省级医院的内科看过,关于心脏病的诊断应该不会有遗漏了。重点还讨论精神病方面的治疗。
67
发表于 2017-6-6 00:14:29 | 只看该作者
焦虑,是一个人正常人的正常心理反应。假如一个人从来没有焦虑过,那他不是圣人就是傻子。焦虑反应过头了,就是一种精神病。


西医精神病的诊断,大部分没有理化指标,主要靠症状判断,就和中医的辨证差不多,我看还没有中医辨证细致。

现在医生分科越来越细,许多医生不去考虑精神病学的内容。中医西医都一样,许多医生和病人都认为,精神病院就是治“疯子”的,其实“疯子”只是精神病里极少的一部分,一共大概三四种病算"疯子”,大部分精神病人不是疯子。
现在的医政、药政管理严格了,精神病的药物控制的很严,精神病的诊断也有严格的制度,普通医生只能开一周的地西泮。其他精神病药普通医院就没有。所以,考虑到精神病时,必须到精神科、精神病医院去检查、治疗,可是要让病人去精神病院,是个很难的事。我平时见到可能是精神病的,劝说病人去精神病院检查,几乎要费两节课的功夫,呵呵。往往是和我“有关系”的病人才好给说。


前几年,许多精神病院改名叫“安康医院”,就是为了避免病人对精神病院的抵触,可是叫了几年以后,大家都知道安康医院就是精神病院,又不行了。


中医医案里有类似病例,我试找找。
68
发表于 2017-6-6 00:28:13 | 只看该作者
常其柏 发表于 2017-6-5 21:11
血府逐瘀汤加减能治阴缩吗?

阴缩,这个病其实是不存在的。
病人受凉、或者其他疾病,引起全身肌肉紧张时,会同时有“阴缩”的感觉。是全身肌肉紧张的一部分。中医传统的痉证里就有这个感觉。治病用什么方法,都是针对该病本身治疗的,主要还靠辨证论治,如果有效,“阴缩”自然也消除了。
就是说,“阴缩”不能作为一个独立的疾病和症状来对待。

点评

没有“阴缩”这个病名。  发表于 2017-6-8 16:49
69
发表于 2017-6-6 06:16:02 | 只看该作者
   临床表现:目前有八大系列症状:
      1、每天半夜左右危重发病:半夜12点多之后~2、3点钟开始发作式犯病(濒死感),一次持续2~3小时左右,然后慢慢恢复发作前状态。发病时有严重的心理恐惧感,周身紧缩感,全身皮肤血管变平,胸中有气向腹部下沉,感到没有一点儿底气了。阴茎缩小,与睾丸一起向小腹里面抽缩,用手拽不出来;脚底快速冒汗;后头皮发木;面部皮肤发紧;舌头发硬;浑身无力,一动也不敢动,想动也动弹不了。自感到已经濒临死亡,有随时死亡的生命危险,有“眼看就不行了”的感觉。这样持续2~3小时后,全身血管又慢慢重新鼓起来,身上也开始慢慢有劲了,最后一切恢复到发作前状态。
      1993年发病之初,病情发作程度较轻,只有6、7分钟就过去了。后来,发病程度一年比一年重,时间也越来越长。这些年一直都强挺过去了,现在感到犯病时有生命危险,随时都有死去的可能,实在不能再挺下去了。特别有危急感,急需治疗救命。
     
      2、频发性早搏:胸闷,目前早播达每分钟10多次。
      3、慢性胃炎症状:腹胀明显,心口窝堵塞感,胃内发热感明显。打饱呃,自觉胃内有口气打不上来,也下不去,象粘豆包一样粘在那里。
      4、每吃饭后从胃和食管里向上返上来几口白沫子。
      5、耳鸣,听力下降几年了。但腰不疼,不怕冷,冬天穿衣厚度与他人一样,甚至还稍薄一点。
      6、口干,晚上盗汗(清晨睡醒背心湿透)。
      7、睡眠不佳:眠浅易醒多梦。晚上9点躺下,9点半入睡,2小时后即醒;醒后又睡,睡后又醒;早晨4点半起床。
      8、高血压,150/100。心率72次/分
      9、大便:10几年来一直稀便,不成形,偶尔干一次。饮食正常;
      10、舌体稍小,舌苔稍白厚,舌底稍暗;右脉弦细,左脉弦。      
      24小时心电监测:频发性早搏,病情发作时心率每分钟在46次——132次之间波动。

一一濒死感、频发性早博,24小时心电监测:频发性早博,病情发作时心率每分钟在46一一132次之间波动。

其中,频发性早博、"病情发作时心率每分钟在46--132之间波动",是最重要的诊断线索,首先要考虑慢快综合征(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可能性,应在这个方向做进一步检查,以明确诊断。

治疗上,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病人轻症患者可保守治疗,中医治疗以补气、温阳、活血为主,可用人参加灸甘草汤,生脉散加四逆汤。重症者宜装心脏起搏器。

点评

看症状发作,好像有病窦综合症,但做心电图白天只有早搏,没有其它变化,应是功能性的。  发表于 2017-6-8 16:52
陈先生,您归纳了十组症状(包括体征),但最后下结论时却只考虑心律失常这一方面,认为是重要线索。 您的这个思路,本身就说明了问题。 您肯定接诊过不少心律失常的病人,您见过本例的情况吗? 本例就是有心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6-6 11:25
70
发表于 2017-6-6 06:59:53 | 只看该作者
我赞成李老师的看法:这本质上是个精神病,或心病。而“心病还需心药医”,这可完全解释为什么这许多中西医都束手无策,因为心病不是光靠药物可以治疗的。患者最初当的是法医,法医面对的不是一般病患尸体,而是各种不正常死亡的尸体,甚至他自己都承认很快就受不了要转职,所以,其所述的症状甚至可能在转职之前已经发生。至于“阴缩”那些描述,我怀疑有可能是出于他自己的幻觉或想像。譬如这段文字:
……发病时有严重的心理恐惧感,周身紧缩感,全身皮肤血管变平,胸中有气向腹部下沉,感到没有一点儿底气了。阴茎缩小,与睾丸一起向小腹里面抽缩,用手拽不出来;脚底快速冒汗;后头皮发木;面部皮肤发紧;舌头发硬;浑身无力,一动也不敢动,想动也动弹不了。……

注意“用手拽不出来”和“浑身无力,一动也不敢动,想动也动弹不了”是同一句话,本身就有些矛盾。所以这有可能完全是他自己想像出来的,即幻觉,一如有些精神病患者觉得自己被追杀一样。

我老师的治病案例中有不少不同程度精神病倾向的案例,归脾汤、四逆散或逍遥散为汤底都可以,而且都要大补气血,尤其这人已被折腾了十几年。但更重要的是,要针对其产生此症状的心理源头做工作,不然,还将折腾下去。



点评

这个病人白天能正确工作,不是精神病。  发表于 2017-6-8 16:54
这一段症状描述,几乎全是心理上的,不是真实感受。比如,谁还能感受到血管收缩、鼓起呢? 这种心理的症状,也就这位医学专业人士能有,换做一个没文化的人,再怎么难受,也想不到血管收缩。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6-6 11:19
用脉诊可以知道这种症状的原因  发表于 2017-6-6 08:37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4-30 23:53 , Processed in 0.074091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