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哲学家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不禁想问[[上古圣人法于阴阳和于术数春秋皆度百岁]]是真的吗??

[复制链接]
71
发表于 2009-8-23 14:04:42 | 只看该作者

我不禁想问[[上古圣人法于阴阳和于术数春秋皆度百岁]]是真的吗??

[这个贴子最后由溪流在 2009/08/23 02:16pm 第 1 次编辑]

【内经里“拘于鬼神者,不可与言至德”,以及“卒然而病者,其故何也?唯有因鬼神之事乎?”歧伯曰:“此亦有故。邪留而未发,因而志有所恶,及有所慕,血气内乱,两气相搏,其所从来者微,视之不见,听而不闻,故似鬼神。”】
不管其他字典里对鬼神有多少解释,在这里鬼神就是指“鬼神”,无稽荒诞迷信的“鬼神”。
从先贤医家所注,也可以清楚地看清这一点,“姚止庵注:“医道精微,是为至德。既惑於邪,言必不信。”马莳注:“彼拘于鬼神者,专事祈祷,惑于渺茫,与言修身养性之至德,必不见信。”
硬要指鹿为马,不知自己吃几碗干饭,除了狂妄自大,还能作何解释?
【无稽之谈,正规的医学经典记录的要怀疑,】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06149525.html
放射性C14是由于大气层中宇宙射线冲击N14而产生的。C14与氧结合形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被生物吸收到组织、外壳和骨骼。当生物活着的时候,放射性同位素C14与稳定同位素C12的比例保持平衡。虽然C14有一部分衰变为C12,但是新的C14不断补充进去,使C14与C12的比例仍然保持平衡。当生物死后,C14不仅得不到补充,相反由于衰变而含量不断减少。C14的半哀期为5730年。其半衰期是如此之短,以至这种方法只适于测定40,000年以内的年龄(但若用补充方法也可得到60,000年范围内的年龄数据)。人们把标本中含C14率与现代生物中含C14率进行比较以求得标本年龄。C14测定法被古人类学家、考古学家和地质学家广泛采用。用这种方法可测定炭片、木头、谷物、蜂腊、头发、纤维、泥炭、生物壳、象牙、骨头等物的年龄。
公式如下
D*=N(eλt-1)或t=1/λ*ln(1+D*/N)
科学当然有人不信,要不怎么叫顽冥不化!
记得美国人登上月球,我对一个顽固老头说这件事,他破口大骂说“放他娘狗屁,打死我也不信。”
这类死顽固不少,坐在电视、电脑面前、开着空调电扇,手里提着手提电话,没事就破口大骂科学无用,科学万恶,他们就是这副德行,谁有办法。
[上面这个数据,有人从2千年以前活到现在见证吗?】
从那时活动现在的人的确没有,但是科学的考古可以推断出来古代的事物,从而了解
人类发展的进程。
任何事都得有“活见证”才能论断成立吗?你怎么幼稚的像个孩童?你就这个水平?令人可发一笑。科学的推论可以知道过去的事物和将来要发生的某些事物,你不承认吗?
譬如说“人都是要死的”,你是否必须等待你自己死了才承认这是“事实”?
72
发表于 2009-8-23 17:41:07 | 只看该作者

我不禁想问[[上古圣人法于阴阳和于术数春秋皆度百岁]]是真的吗??

科学至圣者认为,把人送入月球或是火星,那是神与上帝都应该跪拜的啦。哈哈
0跟1作为计算机语言,也是他X的厉害了。可是,这个宇宙是用 0,1 和不0也不1运作的。不知道谁更高明?哈哈。等待着,活到最后者才是赢。
73
发表于 2009-8-23 17:49:15 | 只看该作者

我不禁想问[[上古圣人法于阴阳和于术数春秋皆度百岁]]是真的吗??

拿什么碳原子等说事,雕虫小技 而已。也不想想,长在身子上的那些东西,是什么构成的呢?是单单一堆碳或是氧吗?怎么造物主不在我研究以后才造我呢?哈哈
74
发表于 2009-8-23 17:55:11 | 只看该作者

我不禁想问[[上古圣人法于阴阳和于术数春秋皆度百岁]]是真的吗??

不过,我还是想祝福你们。愿你们都好。
75
 楼主| 发表于 2009-8-23 19:46:02 | 只看该作者

我不禁想问[[上古圣人法于阴阳和于术数春秋皆度百岁]]是真的吗??

古之圣人为什么不言鬼和怪,因为圣人是明智的,对于不知道的东西,我们就不可以下结论,对内经也是一样的,对于其正确和不正确,我们必须知道其原因,有太多的人,根本不知道内经的正确和错误,他们就盲目的去崇拜,是非常不可取的,所谓抱残守缺说的就是有些人,他们就知道欢呼,没有自己的思考,把内经的一切都高呼,把古人的东西不消化的崇拜,这是可悲的。
76
发表于 2009-8-23 20:44:04 | 只看该作者

我不禁想问[[上古圣人法于阴阳和于术数春秋皆度百岁]]是真的吗??

據美國國衛院抗衰老研究所的研究
抗衰老只有一個方法
減食
這古人早就說了
偏有人不信
77
发表于 2009-8-23 20:54:50 | 只看该作者

我不禁想问[[上古圣人法于阴阳和于术数春秋皆度百岁]]是真的吗??

下面引用由溪流2009/08/22 10:48pm 发表的内容:
http://wenwen.soso.com/z/q105474763.htm?rq=998516&ri=3&uid=0
古代人的平均寿命是多少标签:古代人,平均 寿命,寿命
邋遢小子 回答2008-11-24 14:28   检举
古时由于年连战乱和医疗条件等影响,寿命 ...
哈哈,典型被洗脑结果:新中国人平均寿命有很大提高(要是相信这种统计,你可以相信曾经的宣传,美国人民生活在水生活热之中)
看看史记春秋时代人的寿命,那个时代古但够真实了,平均寿命20多岁? 那越王还有几岁去卧薪尝胆? 也许他命长点,他的臣子的寿命呢?
还有很多名人的故事(把战争年代的吕布,关羽都算吧),他们平均寿命最多30?  但事实你自己再去读下史记,看多少岁?
古代朱元璋靠讨饭活了过来,而且最后成就大业,
现在中国够牛了,但请你到大街你找个从小作乞丐能活到30岁的人出来?成就大业的乞丐就免了。
还有计划生育去掉的很多小孩的寿命,你也找找多少个,再计算下平均年纪,看看中国大陆人平均年龄是多少?
至于日本,为何以前日本人短命,现在长命? 你到了那个岛屿呆上一个月,保证你明白真相,也会深深理解《黄帝内经》的道理,
日本岛屿的气候用中医理解就是:阴阳不调。
日本人为何那么崇拜中医推拿,针灸,正骨等技术了,有些保健药物广告都借用中医古典来抬高身价。但却很轻视视近代,现代国人,去了,你就理解了。



78
发表于 2009-8-23 21:48:55 | 只看该作者

我不禁想问[[上古圣人法于阴阳和于术数春秋皆度百岁]]是真的吗??

下面引用由哲学家2009/08/20 07:05pm 发表的内容:
]]这是我从gl0101先生的帖子上复制过来的。
   我不禁想问]是一个假象,根本就做不到,这是一个理想,就如同告诉人们,你把健康所要求的一切东西都做对了,你就可以度百岁。其实是没人可以作到的。
    “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先生的意思是不是说:上古之人,即便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虽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也不可能度百岁乃去?
    那么先生是否怀疑“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先生知道我们中国人有所谓“厚古薄今”的传统吧?我想,如果这个“上古之人”是相对于“今时之人”的一个医学意义上的理想模型即所谓的“真人”、“至人”、“圣人”、“贤人”,那么,“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在理论上讲就是确凿的,科学的。
    不知道先生是在怀疑“上古之人”的寿命呢,还是在怀疑“岐伯”的教导呢,还是在怀疑《内经》的作者呢?
    假如我们现在写书说“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是绝对不会拿“上古之人”说事的。但是,尽管如此,“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在理论上讲仍然是确凿的,科学的。
    先生可能是在怀疑“上古之人”的寿命,但是我认为,这与“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没有关系,或者没有直接的关系。
    我在想的是,如果我们都像先生那样解读《内经》的话,那么,《内经》很有可能就会成为一堆废纸,变得毫无价值。不知道这是《内经》的错误呢,还是我们这些科学一代的错误呢?我们到底应该怎样解读《内经》呢?
    请先生告诉我。谢谢。
79
发表于 2009-8-23 21:58:09 | 只看该作者

我不禁想问[[上古圣人法于阴阳和于术数春秋皆度百岁]]是真的吗??

是阿
該追尋的是真理
而非訓詁或考古
80
发表于 2009-8-23 22:10:31 | 只看该作者

我不禁想问[[上古圣人法于阴阳和于术数春秋皆度百岁]]是真的吗??

在这个坛子里,龙袍加身者,还要添加耀眼的金牌,很难让他理解 江海这个百谷之王的 善下。所以他 把老子解读成 小人。唉。毕竟这是科学的殿堂啊,不是老子的 山洞。哈哈。引经据典,什么 至德 啊,应该是龙袍维护需要吧?还是袈裟维护需要?那上善若水呢?哈哈道德是什么懂吗?那其实不重要。哈哈 江海太过遥远,与我何干?哈哈山涧呢?这恐怕是需要的,毕竟得山涧的如尿之细流汇聚。因此,无论如何,没有这些大家在这里尿尿,坛子也会消亡。还是把 老子 这个小人 当神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7-15 03:47 , Processed in 0.115552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