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哲学家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期待现代人有自己的思想

[复制链接]
71
发表于 2009-8-29 19:20:16 | 只看该作者

我期待现代人有自己的思想

下面引用由yszyzy2009/08/29 03:27pm 发表的内容:

小朋友在67楼又来这么一句,还是一再表白这仅仅是针对39条的阐述。真不知道这是版主一贯的无赖作风使然,还是小朋友的脑袋就是这么长的。
你家长的,还狡辩,那你就说说《脉诀汇辨》说湿邪留滞的脉象之一 ...
看,你真是你白瞎加无赖了!
我就知你没有胆正面回答!
毫无疑义,是针对伤寒39条而言,不正面回答也就罢了,却又节外生枝而言他!
这就是你这个自以为了不起、刚愎自用、装模作样的把自已打扮成中医学术大款之徒的一贯伎俩!
虚伪!!!
这等之徒,能进入得了中医理论的境意、能对中医有所作为?那真是太阳要从西边出来了!
不过,这世界,有为中医学术进步而出生入死者;也有整日滥滥而谈,不知中医所要,不是寄望于钱学森,就是寄望于银学森,或又把堆磊科学名词作为中医的救命稻草,企图青史于中医。但虚伪的东西终是要倒塌的。伪徒的轨迹只能是留下恶名!
72
发表于 2009-8-29 20:48:35 | 只看该作者

我期待现代人有自己的思想

下面引用由gonmai2009/08/29 07:20pm 发表的内容:
看,你真是你白瞎加无赖了!
我就知你没有胆正面回答!
毫无疑义,是针对伤寒39条而言,不正面回答也就罢了,却又节外生枝而言他!
这就是你这个自以为了不起、刚愎自用、装模作样的把自已打扮成中医学术大款之 ...

我已经做正面回答,那位先生何必再重复呢?
你要是说我不对,当然可以,但请拿出你的根据,一个劲儿说自己是对的谁都会,关键是拿出证据,明白吗?
寒字,在古代有邪的意思,故伤寒广义为所有外感病:
《孟子。告子》“吾见也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
《肘后备急方》“贵胜雅言,总名伤寒,世俗因好为行.。”
《伤寒之研究》“谓邪而为寒,盖古意也。”
湿性濡,濡盛可令脉经驰长,故脉缓。
《脉诀汇辨》:“缓为胃气,不止于病,取其兼见,方可断证。浮缓伤风,沉缓寒湿,缓大风虚,缓细湿痹,缓涩脾薄,缓弱气虚。”
你还想怎样狡辩?错了没关系,知错不改就是你的不对了,说了这么多久石像让你对39条有新的认识,不应该古板。
73
 楼主| 发表于 2009-8-29 20:56:26 | 只看该作者

我期待现代人有自己的思想

下面引用由河南岐世雄2009/08/29 08:07am 发表的内容:
傻逼一个。
第一 你不是在讨论学问,你以为你是谁?你的结论如果不需讨论被大家都认可你还可以肆无忌惮的这么狂妄,我真不想和你多说,你如果能你就可以领导中医了,而事实是什么你自己知道,而大清龙汤哪味药是去湿的,你到现在也没说清,其实,就一大清龙汤症你就算说的很明白也离中医的改变问题的解决差的有多远你自己知道,没必要狂的连自己姓什么都不知道了。你不是讨论学问的态度。我不回答你的问题了。
74
发表于 2009-8-29 21:08:43 | 只看该作者

我期待现代人有自己的思想

下面引用由哲学家2009/08/29 08:56pm 发表的内容:
第一 你不是在讨论学问,你以为你是谁?你的结论如果不需讨论被大家都认可你还可以肆无忌惮的这么狂妄,我真不想和你多说,你如果能你就可以领导中医了,而事实是什么你自己知道,而大清龙汤哪味药是去湿的,你 ...

。。。。。。。。你先看看谁先骂谁的?替你说话的骂别人就是对?不替你说话的还击就是没素质?
。。。。大青龙我说的很清楚了,麻黄当然去湿,用发汗的方法去肌表之湿,不要一遍一遍问了,你当别人都是复读机?有什么不懂自己看前面,没长眼睛就别上网,对视力不好。
75
发表于 2009-8-29 21:11:58 | 只看该作者

我期待现代人有自己的思想

下面引用由河南岐世雄2009/08/29 08:48pm 发表的内容:


我已经做正面回答,那位先生何必再重复呢?
你要是说我不对,当然可以,但请拿出你的根据,一个劲儿说自己是对的谁都会,关键是拿出证据,明白吗?
寒字,在古代有邪的意思,故伤寒广义为所有外感病 ...
河南岐世雄 木榆脑,你真不知耻!
你正面回答,伤寒论39条“伤寒脉浮缓”是是你认为的“湿邪”所致,“湿邪能致脉浮“,正面回答是或不是。
你看你在引“《脉诀汇辨》:“缓为胃气,不止于病,取其兼见,方可断证。浮缓伤风,沉缓寒湿,缓大风虚,缓细湿痹,缓涩脾薄,缓弱气虚。””自扇你自已的嘴吧,痛快!真真的木榆脑!
76
发表于 2009-8-29 21:14:27 | 只看该作者

我期待现代人有自己的思想

下面引用由gonmai2009/08/29 09:11pm 发表的内容:
河南岐世雄 木榆脑,你真不知耻!
你正面回答,伤寒论39条“伤寒脉浮缓”是是你认为的“湿邪”所致,“湿邪能致脉浮“,正面回答是或不是。
你看你在引“《脉诀汇辨》:“缓为胃气,不止于病,取其兼见,方可断 ...

正面回答:是

-=-=-=-=- 以下内容由 河南岐世雄2009年08月29日 09:18pm 时添加 -=-=-=-=-
我在告诉你一遍,不是复读机,别像个傻子一样一遍一遍问
77
发表于 2009-8-29 22:46:41 | 只看该作者

我期待现代人有自己的思想

下面引用由河南岐世雄2009/08/29 09:14pm 发表的内容:


正面回答:是-=-=-=-=- 以下内容由 河南岐世雄 在 2009年08月29日 09:18pm 时添加 -=-=-=-=-
我在告诉你一遍,不是复读机,别像个傻子一样一遍一遍问
有种!——真真傻逼一个木榆脑!傻逼的真可爱!
如果在此前,我有点恨你,现在我倒觉得你有了点可怜、可爱了!起码,能正面回答回题,诚勇可嘉、可爱!
你对39条没有能正确理解、认识。
伤寒在传统上是对外感病或外感热性的称谓。这种外感病的表现、传变规律往往又难以统合疫病的表现和传变规律。故在伤寒论之后,又有关于温病诊疗理论的出现。伤寒、温病,一般称为外感病。
伤寒39条,“伤寒脉浮缓”一句中的“伤寒”之句词,是首先定位脉态是在外感病范围之内了,是外感伤寒的脉证的“伤寒脉浮缓”,不是指内伤杂病的“伤寒脉浮缓”。不能离开外感伤寒这一前题来探究、认识“伤寒脉浮缓”的脉浮与脉缓。
中医认为,外感风邪时才致脉浮,浮脉与风相关。当然,风有风热-火、风寒-湿等。但都是风为首的。没有风,就无所谓“脉浮”。
是不同性质有风才致脉浮。而湿邪所致脉态变化是沉迟-缓。湿滞、湿困缠持,脉态是不能浮得起的。“风湿”与“湿”是不能等同的。几千年的实践正明,中医的这样的认识是符合实际和正确的。
你不能去掉伤寒、脉浮这样的前题,执后的“缓“和“身重”以认识39条是湿邪所致。
如是你所认为的“湿邪”引起,而后所要用的“大青龙汤发之”也是不相符的。大青龙汤是解表和清里热,其中的石膏是用于清里热的。如果是你所认为的这一条的构因是“湿邪”所引起,那用大青龙汤治疗合适吗?其中的石膏性寒,湿是寒之极至,如此,不是水上加水?!
见你真真傻逼的可爱,说了上那些。如果你仍执迷,那难了,自便吧!
78
发表于 2009-8-30 02:18:02 | 只看该作者

我期待现代人有自己的思想

下面引用由gonmai2009/08/29 10:46pm 发表的内容:
有种!——真真傻逼一个木榆脑!傻逼的真可爱!
如果在此前,我有点恨你,现在我倒觉得你有了点可怜、可爱了!起码,能正面回答回题,诚勇可嘉、可爱!
你对39条没有能正确理解、认识。
伤寒在传统上是对外感病 ...

。。。。。。。。。。。。。竟然能傻到如此程度,你家长是怎么教育你的?我都懒的反驳你了,这是最后一次反驳你,看完后回你的幼儿园吧。

下面看看gonmai版主说的话有多么的可笑:
先来看看gonmai版主说的这一句:中医认为,外感风邪时才致脉浮,浮脉与风相关。当然,风有风热-火、风寒-湿等。但都是风为首的。没有风,就无所谓“脉浮”。
反驳:gonmai版主说:“外感风邪时才致脉浮。”,那么我看你中医算是白学了,gonmai版主你真傻啊,难带其他情况不见浮脉吗?你可知道虚阳浮越?你可知道体阳气不固,浮盛于外也可见到浮脉?浮脉不单单是风邪引起!!!完了,你彻底完了,连这个还没弄明白,还口口声声说浮脉只见于风邪,你别学中医了,小心把病人看死。

再来看看gonmai版主说的这一句:是不同性质有风才致脉浮。而湿邪所致脉态变化是沉迟-缓。湿滞、湿困缠持,脉态是不能浮得起的。“风湿”与“湿”是不能等同的。几千年的实践正明,中医的这样的认识是符合实际和正确的。
反驳:版主竟然如此瞎了眼。湿邪当然有内外之分,我说的当然是外湿,而不是内湿,我前面回帖说的很明确:外湿可以发汗,内湿可以利水。版主你看前面的回帖了吗?你当然没看!!虽然我前面说的没有太具体说到底是内湿还是外湿,那是因为,我相信大家的智商,不用我说都知道第39条如果是湿肯定是外湿。结果版主却认为我说的是内湿。。。。。可见版主的智商实在太低了。

再来看看gonmai版主说的这一句:湿邪所致脉态变化是沉迟-缓。湿滞、湿困缠持,脉态是不能浮得起的。
反驳:我只反驳一句:版主你承认有风湿,风邪致病脉浮,而且这里又说了:“湿邪所致脉态变化是沉迟-缓”那么:如果风邪和湿邪合并(风为百病之长,善合它邪)会是什么脉象呢?自己想想、、、、、、哈哈。这么说你同意我了?哈哈哈,乖。

最后说一下,gonmai版主你的幼儿园老师在哪里?赶快把你接走吧,这里不适合你,和幼儿园小朋友玩比较好。还有让你家长带你去看看眼睛,怎么这么小就近视了?别人回帖都看不清?哈哈


-=-=-=-=- 以下内容由 河南岐世雄2009年08月30日 02:36am 时添加 -=-=-=-=-
呵呵,你写一段我反驳一段,这是最正面的反驳了吧?
79
发表于 2009-8-30 07:14:52 | 只看该作者

我期待现代人有自己的思想

下面引用由河南岐世雄2009/08/29 09:14pm 发表的内容:


正面回答:是-=-=-=-=- 以下内容由 河南岐世雄 在 2009年08月29日 09:18pm 时添加 -=-=-=-=-
我在告诉你一遍,不是复读机,别像个傻子一样一遍一遍问
  河南岐世雄  正面回答了75楼的“你正面回答,伤寒论39条“伤寒脉浮缓”是是你认为的“湿邪”所致,“湿邪能致脉浮“,正面回答是或不是”问题“是”(见 河南岐世雄76楼的答辞:正面回答:是),也就是 河南岐世雄认为39条的  “伤寒脉浮缓”是 “湿邪”所致。
河南岐世雄自行言论已明白无误的把自身紧紧的钉在了这里了,再行狡辩、无赖能有用?
此就实实在在的显示了河南岐世雄的水平!
河南岐世雄在78楼又狡辩说:“虽然我前面说的没有太具体说到底是内湿还是外湿,那是因为,我相信大家的智商,不用我说都知道第39条如果是湿肯定是外湿。结果版主却认为我说的是内湿。。。。。可见版主的智商实在太低了”、“邪气在表,就可以见到浮脉,不管这邪气是湿邪,还是寒邪,区别点是湿邪在表脉浮缓,而寒邪在表脉浮紧”,
看,自已低劣那档事却成为是我的罪过,真能!
河南岐世雄引文自打嘴吧:“浮缓伤风,沉缓寒湿”!
够了,哈哈!


75
80
发表于 2009-8-30 07:35:41 | 只看该作者

我期待现代人有自己的思想

下面引用由gonmai2009/08/30 07:14am 发表的内容:
  河南岐世雄  正面回答了75楼的“你正面回答,伤寒论39条“伤寒脉浮缓”是是你认为的“湿邪”所致,“湿邪能致脉浮“,正面回答是或不是”问题“是”(见 河南岐世雄76楼的答辞:正面回答:是),也就是 河南岐 ...
1我再再说一遍,39条中的“伤寒脉浮缓”确是是湿邪所致,你再说我不对,请你拿出根据!
2我再说一遍,39条如果是湿邪所致,那肯定是外湿,我再前面已经提到,请看我50楼的回复,傻子都明白,我虽然没说“湿有内外之分”这6个字,但意思到了即可,没必要什么都说的那么详细,你以为谁都跟你一样傻?
33我的引文足以说明湿邪见脉缓!我不想把引文再给你解释一遍,太累,你这幼儿园小朋友,说什么你能懂?
再者,你对自己的错误丝毫不提,你说:“风邪才能致脉浮”哈哈,笑死我了!就这水平也不知道你怎么混上版主的,要不我从新发个帖子,给大家展示一下你的水平?也让大家乐呵乐呵!~

-=-=-=-=- 以下内容由 河南岐世雄2009年08月30日 07:37am 时添加 -=-=-=-=-
你在楼上说了半天也没说明我错在那里,请把你的根据拿出来,而不是一直强调自己是对的。

-=-=-=-=- 以下内容由 河南岐世雄2009年08月30日 07:55am 时添加 -=-=-=-=-
我跟你一直在我的道理,拿出我的根据。而你呢?你只在77楼拿出了自己的一点理论,但错误连篇,被我一一反驳。估计77楼就是你真实水平也,也难怪你说不出什么理由了,中基都没学扎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7-15 11:55 , Processed in 0.083541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