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和氏璧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请“在太空飞翔”与“gl0101 ”共同探讨:“无、有”、“物质”、“思维、意识”

[复制链接]
71
发表于 2010-1-8 23:32:04 | 只看该作者

请“在太空飞翔”与“gl0101 ”共同探讨:“无、有”、“物质”、“思维、意识”与中医

和氏璧 兄,物源一词用得好,无有就是物源。
72
 楼主| 发表于 2010-1-9 13:38:40 | 只看该作者

请“在太空飞翔”与“gl0101 ”共同探讨:“无、有”、“物质”、“思维、意识”与中医

下面引用由在太空飞翔2010/01/08 11:32pm 发表的内容:
和氏璧 兄,物源一词用得好,无有就是物源。
谢谢
这一切都是意识的产物,但是,是根据现实事物的变化推导而来,又可以得到现实的验证。
理解这些,再去领悟《道德经》又会有更多新的收获。
然,故经书,存在许多类似“有、无”的字眼与词汇,要靠自己逐一领会,并且领会正确,其时间甚难确认,而人生有限。
中医经典是在这种精确的思维下诞生的,并用这等语言来描述,不认识这些是不能领悟中医的知识道理。
73
发表于 2010-1-9 20:23:49 | 只看该作者

请“在太空飞翔”与“gl0101 ”共同探讨:“无、有”、“物质”、“思维、意识”与中医

下面引用由在太空飞翔2010/01/07 10:26pm 发表的内容:
和氏璧 我们是同志。
原来你们俩是同性恋?
74
发表于 2010-1-9 20:58:17 | 只看该作者

请“在太空飞翔”与“gl0101 ”共同探讨:“无、有”、“物质”、“思维、意识”与中医

下面引用由仁海中西医2010/01/09 08:23pm 发表的内容:
原来你们俩是同性恋?
    仁海中西医先生想干什么呢?
75
发表于 2010-1-9 22:43:22 | 只看该作者

请“在太空飞翔”与“gl0101 ”共同探讨:“无、有”、“物质”、“思维、意识”与中医

     和氏璧在15楼说:
     “《道德经》“有无相生”这句的“有、无”不是哲学“物”的定义,而是“事”的定义。……“事”是“有无相生”。“物”只能是不断转化(物质不灭、太极混然)。不能把“事”与“物”的概念混淆”。并且用“现实大家都很清楚在一个随意的空间里,不可能变出任何一个“物”出来”进行佐证。
     我认为此议值得商榷。
     “事”与“物”在“有、无”的层次上可以归一而论,也就是说,在中国的哲理中,通过对形、神的认识,摆脱了分别智的障碍,所谓取象类比就是这种认识论的方法论。
     至于“在一个随意的空间里,变出一个“物”来”的问题,以及“物质不灭”的问题,这取决于对物质的感知程度。从正反物质相遇而湮灭的科学感知来看,可以说,当人类把物质的概念扩大到极致后,物质与非物质的分别也将模糊,也不存在“随意的空间”了,而“变出一个“物”来”,只是对物质存在形式的感知机缘的问题。对“事”也是如此,被关注的是“事”,不被关注的不是“事”,当人类把“事”的概念扩大到极致后,“事”与“非事”也将模糊,也不存在“无事”的时空了。
     《道德经》中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释家说:“三界唯心,万法唯识”。感悟大德们的玄德,所感悟的必须结合机缘才可形成可道之道,失其机缘,大道无道。
76
发表于 2010-1-9 22:48:30 | 只看该作者

请“在太空飞翔”与“gl0101 ”共同探讨:“无、有”、“物质”、“思维、意识”与中医

仁海中西医 先生,何出此脏话!
77
发表于 2010-1-10 00:42:55 | 只看该作者

请“在太空飞翔”与“gl0101 ”共同探讨:“无、有”、“物质”、“思维、意识”与中医

可不可以认为这个世界首先是由“炁”构成的呢?至微者为炁,至宏者为炁,至柔者为炁,至坚者为炁呢?可不可以认为炁“无所不包,无所不入,分化仍在,灭之尤存”呢?
78
 楼主| 发表于 2010-1-10 11:45:11 | 只看该作者

请“在太空飞翔”与“gl0101 ”共同探讨:“无、有”、“物质”、“思维、意识”与中医

下面引用由简易2010/01/10 00:42am 发表的内容:
可不可以认为这个世界首先是由“炁”构成的呢?至微者为炁,至宏者为炁,至柔者为炁,至坚者为炁呢?可不可以认为炁“无所不包,无所不入,分化仍在,灭之尤存”呢?
可以,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取一个名词。因为是人为意识的产物,故,老子:“强名”。
但,如果每个对同一种事物取了很多名字,就不易于交流。
那“炁”又是什么所构建的呢?是不是还要回到“有无”。
79
 楼主| 发表于 2010-1-10 11:59:18 | 只看该作者

请“在太空飞翔”与“gl0101 ”共同探讨:“无、有”、“物质”、“思维、意识”与中医

下面引用由张建国2010/01/09 10:43pm 发表的内容:
和氏璧在15楼说:
     “《道德经》“有无相生”这句的“有、无”不是哲学“物”的定义,而是“事”的定义。……“事”是“有无相生”。“物”只能是不断转化(物质不灭、太极混然)。不能把“事”与“物”的概 ...
张建国:“事”与“物”在“有、无”的层次上可以归一而论。
是的,原本就是统一的。但在意识思维认识中,又可以“分”。只有分类才能把事物解释的更清楚。而现实整个宇宙的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
上面那一句存在有“事”,但重心还是“物”。

讨论到这里,其实始终都离不开“人”的意思认识。作为中华远古文明哲学理论,不但,使用“分”,同时离不开“合”(鬼谷子是用“开合”来表达。),更重要的一点就是时刻注意“人”在其中。而西方哲学始终停留于“本、主”之间徘徊。没有把这些哲学原理的来龙去脉梳理清楚。
80
发表于 2010-1-10 12:10:40 | 只看该作者

请“在太空飞翔”与“gl0101 ”共同探讨:“无、有”、“物质”、“思维、意识”与中医

下面引用由在太空飞翔2010/01/09 10:48pm 发表的内容:
仁海中西医 先生,何出此脏话!
哈哈,说个笑话。郑重向先生道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7-18 10:25 , Processed in 0.130654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