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董红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百证《桂林本伤寒论》之伪

[复制链接]
71
发表于 2008-7-20 16:04:46 | 只看该作者

百证《桂林本伤寒论》之伪

别拿庸医 假中医套人!如果有诸多不明而给人看病,那才真是混世魔王。
===================
不辨出每一个脏腑准确节气阴阳状态。胡乱开药,可不就是“那才真是混世魔王”吗!
72
发表于 2008-7-21 13:02:29 | 只看该作者

百证《桂林本伤寒论》之伪

下面引用由知易子2008/07/19 01:37pm 发表的内容:
泽泻药性,要考察其生长环境 衍生节气。其利水作用不是你这样可以胡解的。
泽泻淡渗,不是利水意思?真有你说的。要象排水渠似的,才叫利水吗?
下面引用由知易子2008/07/20 04:02pm 发表的内容:
你到底懂不懂药物节气归经含义?协同作用?就是五行阴阳生克原理呀。
泽泻去脾水 。
请问:五行阴阳生克原理在桂林版《伤寒论》此条中是如何体现的?
阳旦证,发热不潮,汗出,咽干,昏睡不安,夜半反静者,宜地黄半夏牡蛎酸枣仁汤主之;若口渴,烦躁,小便赤,谵语者,竹叶石膏黄芩泽泻半夏甘草汤主之。
“口渴、小便赤”,哪里说明有脾水?还用泽泻泻水吗?难道不是渗水调和孤阳?
73
发表于 2008-7-21 15:09:03 | 只看该作者

百证《桂林本伤寒论》之伪

请问:五行阴阳生克原理在桂林版《伤寒论》此条中是如何体现的?
阳旦证,发热不潮,汗出,咽干,昏睡不安,夜半反静者,宜地黄半夏牡蛎酸枣仁汤主之;若口渴,烦躁,小便赤,谵语者,竹叶石膏黄芩泽泻半夏甘草汤主之。
“口渴、小便赤”,哪里说明有脾水?还用泽泻泻水吗?难道不是渗水调和孤阳?
***************
先生没有看到知易子解读阳旦证,被董红昌在伤寒论坛删除了,还没来得及贴过来。
阳旦证,是少阳胆郁火病人又患上太阳病。使少阳胆不应春木,应夏火了。出来:发热不潮,汗出,咽干,昏睡不安症证。夜半反静,是应冬天子时少阴肾水升,滋润胆木,除少阳木之病态夏火,所以然。若口渴,烦躁,小便赤,谵语者,说明少阳胆病态夏火克胃土上炎而口渴烦躁谵语,小便赤,应夏色,说明少阳胆应夏之邪火被应冬天水从肾 膀胱泻走。只要用竹叶石膏黄芩应秋冬寒凉药物,继续泻火,半夏燥湿 泽泻走水,把邪火从水道排除。
===========
就是张仲景先贤运用节气五行阴阳生克原理高明手法。
74
发表于 2008-7-21 15:15:54 | 只看该作者

百证《桂林本伤寒论》之伪

下面引用由zhengYOU2008/07/15 02:55pm 发表的内容:
“为何以黄芩黄连之苦寒之品再燥其阴?”
寒之品当凉润,为何反燥??盖因苦入心,动火!按五行相生,燥哪里的阴?又燥到哪里去?想过吗?

     好!当如是思!!
75
发表于 2008-7-21 15:23:04 | 只看该作者

百证《桂林本伤寒论》之伪

下面引用由zhengYOU2008/07/20 01:15pm 发表的内容:
“泽泻药性,要考察其生长环境 衍生节气”。

有这么复杂吗?生长环境、节气的不同,。只是效果强弱之别,不可能有相反的效果。如果认为有相反的效果,几百种乃至几千种中药,那真的可以胡蒙一气。?

      这就是真正的中医,从于自然,得于自然!知易子先生的理论是正确的!掌握了这个规律,运用起来反而就简单多了!
      从这一句来看,知易子先生掌握的中医理论已经是贴近自然了,高!!!!
76
发表于 2008-7-21 17:25:17 | 只看该作者

百证《桂林本伤寒论》之伪

全球中医药论坛藏龙卧虎呀。
医源就是一位,让知易子感觉真中医还没失传,甚慰。
77
发表于 2008-7-21 17:41:13 | 只看该作者

百证《桂林本伤寒论》之伪

阳旦证,是少阳胆郁火病人又患上太阳病。使少阳胆不应春木,应夏火了。出来:发热不潮,汗出,咽干,昏睡不安症证。夜半反静,是应冬天子时少阴肾水升,滋润胆木,除少阳木之病态夏火,所以然。若口渴,烦躁,小便赤,谵语者,说明少阳胆病态夏火克胃土上炎而口渴烦躁谵语,小便赤,应夏色,说明少阳胆应夏之邪火被应冬天水从肾 膀胱泻走。只要用竹叶石膏黄芩应秋冬寒凉药物,继续泻火,半夏燥湿 泽泻走水,把邪火从水道排除。
————--
呵呵,就是说嘛,知易子 先生的至道之言不少,就是语言有点八卦, 泽泻走水(道),渗水涤火,平火化气,——经言“相火之下,水气承之,承乃制,制乃生化。
可以这样说吗?知易子先生?在传统习惯语言与经典文言之间寻找适当语言,真不容易。
78
 楼主| 发表于 2008-7-22 00:54:37 | 只看该作者

百证《桂林本伤寒论》之伪

全球中医药论坛,真是藏龙卧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7-27 21:00 , Processed in 0.148443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