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xyx053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对国粹哀鸣的反思

[复制链接]
71
 楼主| 发表于 2008-3-23 08:33:26 | 只看该作者

对国粹哀鸣的反思

   
---------------------------------------------------------------------------
    将中医萎缩的原因说成是“不知微观结构”的结果,不是“阐明”而是“阐偏”。萎缩的不单单是中医,而是整个传统文化,不仅仅是古文化,就连像样的作文也被学英语所取代。易曰:观其所聚,天下之情事见矣。当代之情事是30年全面西化的结果,即文化自卑。故曰“阐偏”。
--------------------------------------------------------------------------
    形神统一,是中医的基本观点。的对《周易》太极、阴阳的引伸。
    形是结构,神是功能。中医不讲结构么?不是。如果不讲结构的话,《内经》中的解剖学内容从何而来。
    华陀善长于外科手术而被尊之为神医。外科手术靠的就是结构医学知识。王清任《医林改错》发展了中医的解剖(结构)知识,而记在中医的功劳薄上。华陀的外科成就,王清任的解剖知识与西医知识是一脉相承的。不过引历史和科学技术的限制华陀和王清任在宏观,西医由宏观进入了微观。
    中医主要靠功能方法。症状、体征、脉向、舌象等都是功能,中药的药性亦是功能。
    但是中医的功能必须得有个医学认识的结构为载体。没有天麻何来天麻的功能,没有心脏何来心的脏的功能。
    中医的高明之处,在于它运用了老子的“有”和“无”。
    医学沿结构方向探索生命是个无限的实践认识过程。医学对人体脏腑器官、组织结构是人体脏腑器官、组织结构的一个层面,不是人体脏腑器官、组织结构的全部内容。中医学用功能方法揭示医学认识的脏腑器官、组织结构的本质。把医学认识脏腑器官、组织结构既当作一个白箱,又当作一个黑箱。
    中医今天 落后、萎缩的根源,在医没又从理论上阐明结构与功能、宏观与微观、医学认识的结构和医学相未认识的结构的关系。不知西医是中医 的有机组成部分,不知结构医学是功能医学的载体。
   

  
72
发表于 2008-3-23 09:28:03 | 只看该作者

对国粹哀鸣的反思

《老子》不是国粹吗?先生该改一下题目了?先生讲得太极,阴阳。。。不都是国粹吗?先生应该学学《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先不要用“哀鸣”之类的词语侮辱你自己设定的敌人!
  一个国家大报级的中医药论坛,不弘扬“国粹”,岂不滑天下之大藉?
  我早和先生讨论过,先生好好研究一下“国粹派”的概念。
  很想看到先生多年的临床心得发表。
  标签式的文章实有郑卫音之嫌了!

-=-=-=-=- 以下内容由 却波渔翁2008年03月23日 09:34am 时添加 -=-=-=-=-
先生是个真正的国粹派,大国粹派,以中吞西,痛快之余,茫茫然矣!
73
 楼主| 发表于 2008-3-23 15:21:26 | 只看该作者

对国粹哀鸣的反思

[这个贴子最后由xyx0535在 2008/03/23 03:33pm 第 1 次编辑]

     感谢渔翁版主的提示。
    这个贴子之所以以“对国淬哀鸣的反思”立题。主要对保守派而言。我认为近百年来在中西医并列发展中,中医内部主要分两派:保守派、汇通派。今天虽说是众说纷纭,但基本还是可以这样划分。
    国粹是中华民族的根基,是中医的根基。是中华民族的物质观、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中医的物质观、生命观和 方法论。
    今天中医的颓废和萎缩,当代中医学者人人都有责任。我已年近七旬,本想随意安度晚年。是使命和责任使我感慨振奋,学电脑、学上网,来到这个论坛。
    面对保守派对中医当前这种颓势的无奈,写出了这篇“反思。”至于“哀鸣”一词用 的不够恰当,清大家见谅。

这个贴子自1月17日贴出以来,吸引了众多人的眼球。赞同者、质疑者、反对者绎日不绝。我亦贴上了许多贴子,从不同的角度与大家沟通。很高兴,与许多朋友达成共识。他们亦将成为推广这个观点的一员。我们的队伍在不断的壮大。
保守派、汇通派相持了百年,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的事。真正的国粹派可能现在还没有诞生。因为中医的落后和萎缩还没有彻底的改变。
除废止派以外,保守派、汇通派虽然所持的观点不同,但大家对中医的生存发展都是满腔热沈。大家通过争鸣、辩论,一定能在“国粹”这个共同目标上统一起来。这是我在这个论坛上频频出贴,积极讨论之所在。
我亦站在国粹的立场上捍卫国粹,但我是不是真正的国粹派,让历史去评说吧。可能真正 的国粹派还没有诞生。但是我认为真正的国粹派必须在争鸣、辩论、实践的历史进程中诞生。
我只想把心肺都奉献给中医。即使我的理解有问题,大家能通过批评我而获得正确的认识,我亦感觉已经尽到了我的使命和责任。。
74
发表于 2008-3-23 16:01:01 | 只看该作者

对国粹哀鸣的反思

"吸引了眼球”-------为了吸引眼球,为了吸引观众,我们就要制造一个冤案,就要打着国粹反国粹,就要声称某某派被批倒?实话说,你相信你自己的理论能成为现实吗?这个世界永远是多元的,谁也统不了谁,这是眼见的事实。先生的学说可能成为其中的一元,那是你我最心慰的事了!
75
发表于 2008-3-23 23:23:01 | 只看该作者

对国粹哀鸣的反思

    “结构医学”与“功能医学”的划分,如果产出的是“功能离开结构将失去存在”,那么它的缺陷就显然了,她就不是“无失之”,而是“有失之”了。我们知道:梅以其酸(物质)而使人口中生津,望梅止渴却在无梅的情况下,思梅而生津止渴的。电视剧中喜来乐对李鸿章说:药方易开,药引子太贵,这药引子居然是割地赔款的损失。不论是望梅止渴还是李鸿章的药引子,在科学划分出的“结构医学”与“功能医学”中都不会产生,因此为“有失之”。
    “有失之”的根源是科学的“分别智”,中医虽不缺结构功能的认识,但却不刻意于分别,这在传统文化中是一种共同的特点,正因为是特点,所以就不同于科学。
    将中医萎缩的原因说成是“不知微观结构”的结果,是荒谬的。假如原因确系“不知微观结构”,至多也是停滞不前,不会萎缩,如此浅显的道理也不通,可想而知迷惑之深,其意不实,则所虑不慎,漏洞百出也。
76
 楼主| 发表于 2008-3-24 00:49:03 | 只看该作者

对国粹哀鸣的反思

     张建国先生境有这么多的 奇思妙想。但是你所举的两个例子走出太极、阴阳(结构与功能)的法掌。
    望梅止渴,割地之痛,这都是精神方面的事。精神即功能。它的载体是什么?载体是结构。结构在那里?就在思梅者的大脑里,在李洪章的大脑里。如果没有思梅者的大脑,那里来的思梅者神经支配他 的神经使唾液分泌呢。如果没有李洪章的大脑怎么能产生出割地之痛呢。
77
发表于 2008-3-24 07:51:27 | 只看该作者

对国粹哀鸣的反思

除废止派以外,保守派、汇通派虽然所持的观点不同,但大家对中医的生存发展都是满腔热沈。大家通过争鸣、辩论,一定能在“国粹”这个共同目标上统一起来。这是我在这个论坛上频频出贴,积极讨论之所在。
------------------------------------------以上引解公语
“国粹派”哪儿去了,既然“国粹派”可有可无,先生的讨论亦可有可无了!
否则文不符题了!
78
 楼主| 发表于 2008-3-24 09:55:08 | 只看该作者

对国粹哀鸣的反思

    我对国粹的理解:粹乃纯净无杂,精华,全、聚之义。国粹是中华民族的物质观、世界观、方法论。是中华文明的核心。中医是国粹,因中医的物质观、生命观、世界观、方法论与中华民族的物质观、世界观、方法论一脉相承。中华民族的物质观、世界观、方法论——太极、阴阳(结构与功能统一)。中华文明史即是沿着这条轨迹的历史发展。由于历史和科学技术的限制,中华文明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对世界万物结构的认识停留于宏观。主要用功能(象)方法揭示宏观结构的本质,从事生活、生产和与疾病作斗争的认识和实践。
    现代科技的诞生和发展,给人类认识世界的结构和功能插上了翅膀。我国的各个行业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吸收了现代自然科学的知识。取得了伟大成就。使中国的国粹放射出时代的光辉。
    中医是国粹,但相比其它的行业则落后于时代的步伐。没有把西医吸收进来发展自己。造成今天这个局面。
    中医是国粹,无庸值疑。保守派、汇通派都认为自己是国粹。但谁都没有改变中医今天这个落后萎缩的局面。所以我认为真正的国粹派还没有诞生。只有这两派力量共同努力,共同发展,不断的向对方提出质疑,争鸣、辩论、实践验证,使中医跟上时代的步伐,国粹派则水到渠成。
    国粹派是我们奋斗的目标。在中医落后的局面没有改变之前,谁都不敢说自己是真正的国粹派。
79
发表于 2008-3-24 11:55:42 | 只看该作者

对国粹哀鸣的反思

世间本无粹,解翁虚忧之,自强需博采,云开即有日。


-=-=-=-=- 以下内容由 却波渔翁2008年03月24日 00:05pm 时添加 -=-=-=-=-
董公言实理,堪忧是民疾。
挖掘迫目睫,继承成燃眉。
80
发表于 2008-3-24 15:13:51 | 只看该作者

对国粹哀鸣的反思

      本人原则上赞同解先生的主要观念。
      但用结构医学、功能医学来表述西医、中医,我认为不准确,也始终不会被自然科学界接纳。因为西医的学科性质是(器官)现代病因病理医学,它已经包括了器官的结构与功能,并以此为依托充分利用新兴科技,在全世界得到公认,深入人脑。正因为被公认,它的错误疾病定义,也深入中医教授的心,让中医教授公开说证候不是病,以至中医界一流人物也不敢说中医治病,只能说中医是上工治未病。
     南京陈斌老师、笔者、香港李致重和湖南朱文锋等,均认为:中医证候的本质是,病人整体状态的时段分类诊断。用今天的话来说,中医辨证论治的本质是,对人体状态病的分类诊断与治疗;请注意,中医在长于整体状态的诊治同时,也兼顾了局部病痛的治疗,这正是解先生的中医包括了西医之意。笔者称之为状态应对(局部)医学。
    如果我们用状态应对医学-中医,与现代病因病理医学-西医,来进行对话沟通,互相之间就没有基本定义上的冲突,让西医和世人明白中医是在做西医方法之外的医疗工作,所以能治愈或改善诸多西医不治和难治之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7-7 11:39 , Processed in 0.054566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