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翟鉴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与逸湘及再来二位先生探讨“舒张压”

[复制链接]
71
发表于 2008-6-27 22:28:58 | 只看该作者

与逸湘及再来二位先生探讨“舒张压”

翟鉴兄:你好,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测量血压的方法是:"先让病人安静体息片刻,以消除劳累或紧张因素对血压的影响;.....",因此病理性血压高和生理性血压高不是一个概念,另外,也不能用糖水与血粘稠度作比较,临床上早期的糖尿病人,它的血压并不是很高.血糖升高也好,血压升高也好,都是机体为满足重要脏器供能需要而作出的一种反映.
72
 楼主| 发表于 2008-6-28 15:43:53 | 只看该作者

与逸湘及再来二位先生探讨“舒张压”


  电子气兄说:测量血压的方法是:"先让病人安静体息片刻,以消除劳累或紧张因素对血压的影响;.....",因此病理性血压高和生理性血压高不是一个概念,
回复:生理性血压升高与病理性血压升高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是,升高血压的机理相同(血管收缩等)。
您说:另外,也不能用糖水与血粘稠度作比较,临床上早期的糖尿病人,它的血压并不是很高.
回复:血粘稠多指血小板聚集(极低密度脂蛋白升高)等,但也不排除高血糖。而我用糖水并非与血粘稠去比成分,而是用它说明粘稠的液体流速慢。
总之,不论怎么说,你们这些医学精英,的确给我补充很多的知识能量!如果仁兄搜集到测量大型静脉血压方法的资料,请告知……
73
发表于 2008-6-28 17:16:58 | 只看该作者

与逸湘及再来二位先生探讨“舒张压”

楼主说,舒张压高是阴盛,一语以破天机。可是,居然有人讥讽或不屑一顾。难道真是“不笑,不以为道”?可能,楼主还只是从理论上突破了,临床上还未验证。楼主加油!我们拭目以待!
74
发表于 2008-6-28 21:36:16 | 只看该作者

与逸湘及再来二位先生探讨“舒张压”

翟鉴說;
我更需要像电子气兄、  逸湘兄这样的医学精英为我提供:大型静脉血压的数值是用什么方法测量的。谢谢!
逸湘回覆:
    先生那不是我的研究範圍
明天起我要搞搞本業到中東的"杜拜"出差一週
要暫別了
75
 楼主| 发表于 2008-6-29 18:08:00 | 只看该作者

与逸湘及再来二位先生探讨“舒张压”

谢谢刘仲永中药师为我加油!
76
 楼主| 发表于 2008-7-2 16:08:42 | 只看该作者

与逸湘及再来二位先生探讨“舒张压”

重新定义收缩压及舒张压的意义
1、整体观念
整体的血液循环是靠血压来维持的,是以心脏为核心,动静脉为往来的渠道,这三点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太极”,即动脉血阳升(输出),静脉血阴降(输入、返回),它们之间又对立而又统一。
2、自然之规律
收缩压高的原因很多,但大致可以认定为阳盛(由于新陈代谢旺盛机体的养分达不到组织细胞所需要,致使血管收缩血流加快,以满足机体的供给);舒张压高的原因也很多,但大致可以认定为阴盛(由于新陈代谢弱减、耗能量减少、使血液‘养分’滞留在组织间特别是容纳在静脉中)。这些规律都是自然而然的。
3、诊断及临床用药
因为收缩压为动脉压没有争议,所以,只谈静脉舒张压的临床诊断意义。阴盛(西医所说的甲减)由于耗能量减少、使血液容纳在静脉中,故使舒张压升高。致使舒张压升高的原因还有,西医所谓的肺动脉高压症,由于肺动脉压升高,使右心室负担过重,随着时间的推移,可出现右心室肥厚;由于右心室肥厚使右心房的压力升高,血液滞留在肝脏(门静脉压升高)及腹腔。这些都是舒张压升高的因素之一。从西医的角度看,肺动脉高压等似乎与阴阳无关,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静脉血容量增多了,也可说静脉血滞留的多了,与阴盛耗能量减少相吻合;静脉血滞留与阴盛则凝固相吻合。
长久肺心病患者有一个普遍的规律,除肺心的一些临床表现外,还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即肝脏肿大,血压压差小。在我印象中的一些患者一般血压在100——80毫米汞柱及90——70毫米汞柱左右。压差最小的王某有时只有80——70毫米汞柱,脉每分在90次以上,此人已经故去。而翟某的老伴的压差并不小(145——95毫米汞柱,脉每分在75以下)。虽然同一种病的血压有所不同,但是,只要是舒张压(压差小)我则判断静脉滞留了大量的血液,就属于中医所谓的阴盛。
我一般所用的处方大致是:肉桂   桂枝   黄芪   葶苈子   大黄    茵陈    山楂  益母草   牛膝  为基本方,再根据其它临床表现加减(我常加四物汤)。效果还满意。同时我非常希望医学精英尝试这个处方,如果疗效不好,可以在网上反馈给我!
77
发表于 2008-7-2 16:37:25 | 只看该作者

与逸湘及再来二位先生探讨“舒张压”

临证不妨参考一下。
78
发表于 2008-7-4 12:59:50 | 只看该作者

与逸湘及再来二位先生探讨“舒张压”

(145——95毫米汞柱,脉每分在75以下)
在西醫的定義
還不算"高血壓"
79
发表于 2008-7-14 15:02:10 | 只看该作者

与逸湘及再来二位先生探讨“舒张压”

怎沒下文了
80
发表于 2008-7-14 15:37:56 | 只看该作者

与逸湘及再来二位先生探讨“舒张压”

不从气角度,怎么能知道血压怎么回事呢。
哈哈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7-8 06:08 , Processed in 0.058695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