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xyx053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与孙漫之先生探讨之二——拔掉中医西化的根

[复制链接]
71
发表于 2008-5-11 11:33:23 | 只看该作者

与孙漫之先生探讨之二——拔掉中医西化的根

有人说了,如果说要认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那么就得理解,一个人坐在美女旁边,时间过得快,坐在火炉旁边,时间过得慢,
告诉一句,这不是科学的理论,这已经是超出科学的了,
这是"玄学"!
72
发表于 2008-5-11 19:10:59 | 只看该作者

与孙漫之先生探讨之二——拔掉中医西化的根

   [ 内经曰:天人合一
    所以,中医者研究自然科学,研究生命科学,研究中医药治疗疾病医学,仍是属于一个整体,]
---------------------------------------------------------------------------    既然先生有这么大的兴趣,我也只好勉强应付!
    [内经曰:天人合一]
    请问:"天人合一"这个思想是怎么样产生的?我们的祖先从哪里,怎么样知道"天人合一"的?
    请赐教!
73
发表于 2008-5-11 19:44:50 | 只看该作者

与孙漫之先生探讨之二——拔掉中医西化的根

下面引用由中西医融合观2008/05/11 07:10pm 发表的内容:
---------------------------------------------------------------------------    既然先生有这么大的兴趣,我也只好勉强应付!
    请问:"天人合一"这个思想是怎么样产生的?我们的祖先从哪里,怎么样 ...


内经举痛篇曰: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
所以,学中医者,必须多多学习天文、地理,方可知人事。
现代科学说太阳是恒星,地球是行星,而非天阳地阴。请问:这有什么物理意义吗,如有,请解释?
74
发表于 2008-5-11 19:49:39 | 只看该作者

与孙漫之先生探讨之二——拔掉中医西化的根

下面引用由中西医融合观2008/05/11 07:10pm 发表的内容:

---------------------------------------------------------------------------    既然先生有这么大的兴趣,我也只好勉强应付!
   
    请问:"天人合一"这个思想是怎么样产生的?我们的祖 ...
    试复中西医融合观:
    天之道清,地之道静,自然之道常,人禀天地自然而生,这是中国人的眼界,依此而穷理至极,何以穷理至极?且道:“思之思之,又重思之。思之而不通,鬼神將通之,非鬼神之力也,精氣之極也”。此本极难,若非圣贤,孰能为之?
    物尽天择,大概科学也认可吧,您中西医融合观似乎也认可,否则怎么会用进化论扇了唯物论的耳光呢。
    具有灵性的人也是“尽天择”而生,天择是什么?就是顺者生。所以要合,人法地,地法天,……。不知如此说法,您认可否?
75
发表于 2008-5-11 21:16:38 | 只看该作者

与孙漫之先生探讨之二——拔掉中医西化的根

      回复二位先生:
     我不是一个科学主义者,不迷信他,科学是方法,是工具,仅此而已!
     进化论,唯物论都有缺陷."一尺之竿,日截其半,万世不竭",毛泽东说:"物质是永远可分的,一分为二".这是彻底的唯物主义.事实上,物质粒子分到量子水平时,已经不能够再分下去了,量子已经是物质粒子的一种状态,具有波,粒两象性,再向下分,就由粒子世界进入能量世界了,在那个世界里,由粒子构成的物质如原子,分子,复杂分子诸如蛋白质,有机质,生命物质等都不能存在!从这个意义上讲,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之外,世界上什么也没有."是不正确的!  "物质是永远可分的"也是不正确的!世界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之外,还有能量,信息,思维等的传递,虽然,它们的产生离不开物质,但是,他们的传递并不借助物质,或者不以物质为媒介.这就是我以前说的唯物主义的终结的理由.
     从这个意义上讲,人类对于物质结构的认识已经到了尽头,到了量子状态,已经不能够再分下去了.到了20世纪中期"一尺之竿,日截其半",已经竭尽了!
76
发表于 2008-5-11 21:34:31 | 只看该作者

与孙漫之先生探讨之二——拔掉中医西化的根

    回复二位先生:
         中国天圆地方学说的起源
   天园地方学说是中国文化的源头,中国哲学、宗教、医学、伦理道德都与这个学说有关。
   自从人类脱离动物界,就以“人”的感觉器官感知世界,并以“人”的思维判断认识世界,认识世界必须有参考系,以什么为参考系呢?最直接的、最熟悉的就是人体本身和自己脚下的土地。“人”以不同于动物的睿智和灵气,以人体本身和自己脚下的土地为参考系,观察天空、大地、海洋、以及天地之间的万事万物,企图解释宇宙的起源与人的起源,因此产生了古代的各种学说和神话。人和宇宙的起源问题在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由于自然科学的发展已经基本解决了,但是人类的未来和宇宙的未来特别是地球的未来,成为当前的主要问题,全世界的有识志士特别是中国的哲学家高度重视这个问题,因为中国饱经忧患,中国知识分子又有“杞人忧天”的传统。
   宇宙观一直是进步思想与落后思想、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科学与迷信邪说斗争的重要问题。人类对宇宙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时间,是一个在斗争中发展,在曲折中前进的过程。“宇”就是四面八方的空间,“宙”就是古往今来的时间,合在一起就是指天地万物,空间是无边无际,时间是无始无终。
    就宇宙的结构,在文明时代初期,限于科学水平和思维能力,人类只能凭直觉来判断。有趣的是,各个民族都认为自己居住在世界的中心(实际上是以自己为参考系观察、认识宇宙),中国有“天园地方说”,欧洲有“地心说”。这是人类在认识宇宙时最初的结论。到十六世纪,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这是第一次冲破了宗教束缚,打开了自然科学的大门,引起了人类对宇宙认识的革命。
    “天圆地方说”是我国古代流传的对天地结构的一种认识,又称“盖天说”。古人把天穹看成一个盖子,大地则看成方形的大块,整个天盖绕着天极旋转,日月星辰则附着在天盖上,随天盖旋转,这就是人们看到的天体东升西落的现象。这个说法对后世中国文化的影响是巨大的,中国的古钱币,多为外圆内方孔形,就隐含着这个含义;又如,北京的天坛是圆形的,地坛则是方形的,也是这个含义。许多专家认为“天园地方说”产生于商代,从现在的考古资料来看,“天圆地方说”并不诞生于商代,在濮阳西水坡的一个6000多年前的墓穴已形成了“天圆地方”的原始盖天图式。
商代人还有了方位观念,在甲骨文中就发现了东西南北中等。在他们的观念中,东西南北四方都有神灵。不但在地上的各个方位有神灵,在天上也有东母和西母等方位神灵。方位观念就是以自我为中心(为参考系),依据太阳的运动对空间进行标定,把空间分为东西南北中。
    古撒玛利亚人也有类似的认识,他们认为大地是一块平坦的盘状物浮在水面上,在大地的上方则是象倒扣着的大锅一样的天穹,在天和地之间,日月星辰运行在大气中。
    古埃及人则把天看成是女神黛娜的身躯,她伸开四肢环抱宇宙,在她身上布满群星,太阳每天晚上被她吞入腹内,早晨又吐出来;白天,太阳划着小船横越女神的身躯,从天空的一边到达另一边。
    古迦勒底人认为大地的四方为大洋所包围,中央象高山一样耸起,地的上方是天穹,象挂着的大钟,上面布满星辰;地底下有一个通道,在东西方各有一个出口,太阳每天从东面的出口爬出,沿天穹漫游,傍晚从西方的洞口落入,夜里,太阳沿着这个通道又运行到东方去。
    古印度人的看法最有趣,他们认为大地驮在四头大象身上,大象站在一个巨大的龟背上,龟则浮在水中,至于水在哪里就没下文了。
   总体上看,远古时期的人们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世界的其他地方,对天文的认识基本还停留在观察和想象的阶段,以人类自己为参考系观察天体运动,观察山川海洋,想象或推测宇宙的形成与构造。这是“地心说”的渊源,本来是唯物的,后来被宗教改造为神学理论的基础。
        据学者研究,“天圆地方”的观念起源于立杆测影所用晷影盘的形制。陆思贤先生说:“晷影盘必然是方中套圆,即‘方数为典,以方出圆’,才能控制太阳东升西落的座标点,也才能保证每天太阳上中天时的晷影落在同一条南北纵线上,这是产生‘天圆地方’观念的基本实践活动”。有学者认为:“‘天圆地方’是一种观测天文的方法,因为天体是运行不息的,故曰‘圆’;地平作为固定不移的对照标准,故曰‘方’。所以,取法地平作为观测天体运动的标准,有如物理上作相对运动的两物体,必取一个物体作为静点(参照物)以计算之,由此而得出的结果是完全正确的”。
    根据《周易•系辞传》记载:古者(包)伏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远古伏羲氏是父系社会的首领,他长期仰首观察天上日、月、星辰的运行,低头观察大地的一切现象,发现天上日、月、星辰的运行轨道是圆的,特别是太阳的运行轨道,无论用山或树作参照物,或者用插在地上的木棍作参照物,都不难发现它的轨道是圆形的。既然太阳的轨道是圆的,当然可以推知天是圆的,因为太阳是在天上运动的。他又以自己为中心(参考系)从四个方向观察大地,看到地平线是直的,四条地平线相交,从而得出结论:地是方的。“天圆地方说”产生于父系社会,是经过无数人、经过几万年的经验积累才得到的认识,而不是一个人发明的。相传伏羲创制《河图》、《洛书》时也用了“天圆地方”这个学说。
   既然天在上,地在下,那么如何解释天地之间万物的生长发育呢?能够作为参照物的只有人,以男女交媾生儿育女作参照物是最简单、最直接的参考系,因此,伏羲氏认为,天地交媾,交换位置方能生长万物,于是创立了“天地相交说”,这就是“天人合一”学说的渊源。《易经》是在“天圆地方”“天地相交说”“天人合一”学说基础上形成的。
     
     以上内容来源于<中西医融合观>上篇,第二章.
77
发表于 2008-5-11 21:53:36 | 只看该作者

与孙漫之先生探讨之二——拔掉中医西化的根

    回复二位先生:
    蒙拿利莎神秘的微笑,这个功能是由哪个器官完成的?是由嘴角的笑肌完成的吗?滑稽演员幽默的表演是由表演器官完成的吗?性交是由阴茎与阴道完成的吗?欲望是由大脑产生的吗?迄今为止,科学对于人类功能的认识仅仅只是皮毛而已!
    所以,西医对于功能与结构对应关系的认识是非常不科学,非常不正确的!
    人类的上下颌是由鳃弓演化而来.鳃在鱼类是呼吸器官,人类的肺不是由鳃进化来的,而是由消化管的上端演化来的.肺与鳃同功而不同源;肺与胃同源而不同功!
   由鱼类的鳃(呼吸器官)演化为人类具有咀嚼,语言,吞咽,分泌,表情,味觉,嗅觉,听觉等功能的上下颌结构,而且,每一个结构的功能决不是一个,而是一个结构具有多种功能,例如舌具有语言,吞咽,分泌,表情,味觉,协助咀嚼等功能,人类与哺乳动物舌的结构是相同的,但是功能相差如此之大,说明物质结构不能决定功能,而是功能使用,利用,决定着结构!
    人体的任何一个功能都是全身机能活动的结果,只是在某一个器官,或者几个器官共同表现出来而已!任何一个器官,甚至于一个系统离开整体,不可能完成任何一个功能!任何一个器官,他的功能都不是单一的,他要符合以最小的付出,获取最大的利益的原则! 一个细胞有自己的功能,他能够复制自己,在一定的条件下他能够克隆出一个完整的哺乳动物!我们可以想象,一个器官的功能有多大?那种器官与功能对应的陈旧观点应该放弃!
    现代提出:人机系统,人与宇宙飞船形成统一的系统.同样,汽车离开具有灵魂的人,产生不了奔驰功能!
     蒙拿莉莎的微笑,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神秘,是一个全身心的精神境界!而不仅仅是某个器官的功能!
     请您说说:中医认为 蒙拿莉莎的微笑是怎么样产生的?
78
发表于 2008-5-11 22:23:59 | 只看该作者

与孙漫之先生探讨之二——拔掉中医西化的根

内经曰:天人合一
所以,中医者研究自然科学,研究生命科学,研究中医药治疗疾病医学,仍是属于一个整体
--------------------------------------------------------------
    您一定深入研究过自然科学,研究生命科学.
    请问:什么是科学?什么是自然科学?您是怎么样研究自然科学的?
         什么是生命?什么是生命科学?您用过什么手段方法研究生命科学?
    请赐教,谢谢!
79
发表于 2008-5-11 22:28:40 | 只看该作者

与孙漫之先生探讨之二——拔掉中医西化的根

     回复二位先生:
     我不是一个科学主义者,不迷信他,科学是方法,是工具,仅此而已!
     进化论,唯物论都有缺陷."一尺之竿,日截其半,万世不竭",毛泽东说:"物质是永远可分的,一分为二".这是彻底的唯物主义.事实上,物质粒子分到量子水平时,已经不能够再分下去了,量子已经是物质粒子的一种状态,具有波,粒两象性,再向下分,就由粒子世界进入能量世界了,在那个世界里,由粒子构成的物质如原子,分子,复杂分子诸如蛋白质,有机质,生命物质等都不能存在!从这个意义上讲,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之外,世界上什么也没有."是不正确的!  "物质是永远可分的"也是不正确的!世界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之外,还有能量,信息,思维等的传递,虽然,它们的产生离不开物质,但是,他们的传递并不借助物质,或者不以物质为媒介.这就是我以前说的唯物主义的终结的理由.
80
发表于 2008-5-12 00:23:36 | 只看该作者

与孙漫之先生探讨之二——拔掉中医西化的根

读了李先生的文字,知道了许多知识,也知道了先生何以不是科学主义者的缘故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7-3 17:20 , Processed in 0.118144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