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南京陈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从医理的角度探讨伤寒六经病的实质

[复制链接]
71
 楼主| 发表于 2009-6-27 19:03:37 | 只看该作者

从医理的角度探讨伤寒六经病的实质

下面引用由天问∝道2009/06/27 03:21pm 发表的内容:
如果如先生所言“伤寒六病是指的伤寒病(感染发热性病)发展过程中的六个阶段”,那么
1、请先生表述——伤寒病(感染发热性病)之发展转归的六阶段之关系。
2、请先生明示——此发展过程的六个阶段,是自然转归,还是他因促成?
3、请先生阐述——六个阶段之间的内在传变,转归基础,或者内在的传变机理。
先生的多个问题很有力度,点在要害处,很有挑战性,赞一个,并表示谢意!我来谈谈我的思考,谈的不对、不妥当处,还请先生继续批判指正!
72
 楼主| 发表于 2009-6-27 19:07:20 | 只看该作者

从医理的角度探讨伤寒六经病的实质

下面引用由天问∝道2009/06/27 03:21pm 发表的内容:
如果如先生所言“伤寒六病是指的伤寒病(感染发热性病)发展过程中的六个阶段”,那么
1、请先生表述——伤寒病(感染发热性病)之发展转归的六阶段之关系。
2、请先生明示——此发展过程的六个阶段,是自然转归,还是他因促成?
3、请先生阐述——六个阶段之间的内在传变,转归基础,或者内在的传变机理。
下面引用由南京陈斌2009/02/12 06:07pm 发表的内容:
反过来,我们似乎可以说,狭义的伤寒,则是以处理普通感染性疾病(各系统感染)为主(从六经证的临床表现的描述来看),[color=#0000FF]六经辨证的实质,似乎就是反映了各系统感染的不同类型,与不同发展阶段。
73
 楼主| 发表于 2009-6-27 19:09:11 | 只看该作者

从医理的角度探讨伤寒六经病的实质

太阳证(太阳经证、太阳腑证)
太阳经证
A、太阳伤寒证
临床表现:头项强痛、发热、恶寒、无汗而喘、身疼、骨节疼痛、脉浮紧。
B、太阳中风证
临床表现:头项强痛、发热、汗出、恶风、脉浮缓。
[color=#0000FF]推测:多种发热感染性疾病的前驱期,非特异的急性期反应。
太阳腑证
A、太阳蓄水证
临床表现:小便不利、小腹胀满、发热恶风、自汗、渴不欲饮、饮入即吐
[color=#0000FF]推测:膀胱炎症、急性肾炎一类?
B、太阳蓄血证
临床表现:少腹急痛结或硬满、如狂或发狂、小便自利、脉沉涩或沉积、或有身体发黄。
[color=#0000FF]推测:膀胱结石、盆腔炎一类?
74
 楼主| 发表于 2009-6-27 19:11:55 | 只看该作者

从医理的角度探讨伤寒六经病的实质

[这个贴子最后由南京陈斌在 2009/06/27 07:14pm 第 2 次编辑]


阳明证(阳明经证、阳明腑证)
阳明经证
临床表现:大热、烦渴欲饮、汗出蒸蒸、心烦、谵语、气粗如喘、舌苔黄燥、脉洪大。
[color=#0000FF]推测:SIRS(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
阳明腑证
临床表现:日晡潮热、谵语、便秘、腹满而痛、ji然汗出、脉沉实。
[color=#0000FF]推测:急腹症、肠梗阻、急性腹膜炎一类?

少阳证
临床表现:口干、咽干、目眩、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脉弦。
[color=#0000FF]推测:肝胆炎症(病理学意义上的,非特异性的,如疟疾之疟原虫侵犯肝组织,引发肝组织肿胀、变性,亦可表现为少阳证。其它处亦同,病理学意义上的)

太阴证
临床表现: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时腹自痛、脉缓弱。
[color=#0000FF]推测:胃肠道粘膜炎症?
75
 楼主| 发表于 2009-6-27 19:15:20 | 只看该作者

从医理的角度探讨伤寒六经病的实质

[这个贴子最后由南京陈斌在 2009/06/27 07:16pm 第 1 次编辑]


少阴病(少阴寒化证、少阴热化证)
少阴寒化证
临床表现:无热恶寒、口渴、吐利、渴喜热饮、饮而不多、小便清长、四肢厥逆、蜷卧。
[color=#0000FF]推测:身体极度虚弱、休克?
B、少阴热化证
临床表现:心烦、不得卧、咽痛或咽生疮、舌红、脉细弱。
[color=#0000FF]推测:上呼吸道粘膜炎症(咽炎、疱疹性咽峡炎、复发性口疮一类)?

厥阴证
临床表现:消渴、气上冲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
[color=#0000FF]推测:消化道蛔虫感染?
76
 楼主| 发表于 2009-6-27 19:18:59 | 只看该作者

从医理的角度探讨伤寒六经病的实质

结论:
下面引用由南京陈斌在 2009/02/12 06:07pm 发表的内容:
反过来,我们似乎可以说,[color=#0000FF]狭义的伤寒,则是以处理普通感染性疾病(各系统感染)为主(从六经证的临床表现的描述来看),六经辨证的实质,似乎就是反映了各系统感染的不同类型,与不同发展阶段。
77
 楼主| 发表于 2009-6-27 19:22:45 | 只看该作者

从医理的角度探讨伤寒六经病的实质

以上是个人的粗浅的思考,在具体的细节上,错误与不当处甚多,但大的方向是否如此?欢迎大家讨论。
78
发表于 2009-6-28 09:09:54 | 只看该作者

从医理的角度探讨伤寒六经病的实质


以下为《中西医融合观》下篇:外感染热病证态学的各论部分。
《伤寒论》与温病学中的每一个证,在西医感染病学中都能够找到相应的病理状态。
各  论
第一章  卫分表证-前驱期证态
一、太阳表实-重感冒证态    271页
二、太阳表虚-感冒证态      277
三、风温卫分-前驱期证态    281
四、暑湿表寒-感冒证态      283
五、湿遏卫气-前驱期证态    284
六、燥热卫分-感冒证态      286
七、风寒表郁-不典型感冒证态287
八、太阳表实兼水饮-气管炎证态289
九、太阳表实兼内热-重感冒证态291
十、表热下迫大肠-胃肠型感冒证态292
十一、燥热犯清窍证-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证态295
十二、太阳少阴两经感寒证-老年感冒证态297
第二章  气分、阳明病、少阳病-典型期证态
一、气分-Sepsis综合征300
(一)热入气分~SIRS证态300
(二)暑热伤气-高热、失盐失水证态303
(三)热毒炽盛-败血症证态305
(四)湿热(暑湿)弥漫三焦证-菌血症证态307
(五)热扰胸膈证-上消化道功能障碍证态309
(六)上焦气热烁津证-早期败血症312
二、肺部感染综合征312
(一)风热壅肺-急性肺炎证态315
(二)燥热伤肺-急性间质肺炎证态318
(三)暑伤肺络-咳血、鼻衄证态321
三、胃肠道感染综合征323
(一)感染性腹泻综合征  330
1.霍乱样综合征330
2.痞证-胃肠炎证态335
3.少阳热迫大肠证-肠炎证态339
4.厥阴热迫大肠证-肠炎证态340
5.下焦不固滑脱-慢性结肠炎证态340
6.下焦虚寒便脓血-结肠溃疡性炎症证态341
(二)湿温-亚急性肠道传染病综合征342
1.湿阻气分-菌血症证态342
2.湿阻中焦-夏秋季胃肠功能紊乱证态344
3.湿热困中焦-胃肠感染证态344
4.湿热(暑湿)滞着胃肠证-慢性痢疾样综合征347
5.邪伏膜原证350
(三)黄疸综合征352
1.气分湿热蕴毒-肝细胞性黄疸证态355
2.阳明湿热发黄-肝炎病毒性黄疸证态355
四、急腹症综合征358
(一)结胸-胸腹腔感染综合征358
1.大结胸-急性腹膜炎证态359
2.小结胸-胸腔感染证态363
3.悬饮-胸腔非炎症性积液证态364
4.寒实结胸-慢性炎症性积液证态365
(二)肠腑不通综合征  366
1.胃肠实热内结-肠梗阻证态366
2.热结肠腑阴虚-失盐失水、大便干结证态371
3.热结肠腑气阴虚-肠梗阻合并虚弱证态372
4.脾约-便秘证态373
(三)少阳证-肝胆胰感染综合征374
(四)蓄血综合征  379
1.太阳蓄血身黄证-宫外孕盆腔积血证态386
2.阳明蓄血-消化道出血证态387
3.热入血室-急性盆腔炎(女)证态388
五、风湿综合征  389
(一)少阴阳虚寒湿证-类风湿证态394
(二)血虚寒厥-重症类风湿证态396
(三)风湿相搏-风湿性关节炎证态397
(四)湿热郁于经络-感染性变态反应性关节炎证态399
(五)心阴心阳两虚-心肌炎证态401
六、水电解质紊乱-阳虚、亡阳综合征403
(一)膀胱蓄水-渗透压调定点异常证态406
(二)心阳损伤-电解质紊乱心功能障碍证态409
(三)脾胃阳气损伤证-胃肠功能障碍证态410
(四)少阴阳虚水泛-低血钾,低血钠证态412
(五)津气欲脱-感染性休克证态416
(六)寒厥四逆-低容量休克证态418
1.阳虚欲脱-急性失水休克证态418
2.少阴阴盛阳越-暖休克证态419
3.少阴阳衰阴盛-休克证态420
七、邪扰心包-脑功能障碍综合征    425
(一)卫、表-感冒证态 脑功能障碍综合征435
1.太阳阳虚心神浮越证436
2.少阳里虚热陷证437
(二)气分-典型期证态脑功能障碍综合征438
1.热陷心包-急性脑感染证态438
2.湿热痰蒙心包-非典型脑炎证态441
第三章  营血分-MODS证态
一、热灼营阴-早期MODS证态 453
二、热入心包-中毒性脑病昏迷证态455
三、热盛迫血-DIC证态  457
四、血热动风-中毒性脑病痉挛证态459
五、气营(血)两燔证-重度中毒性脑病颅内高压证态461
六、热结肠腑-肠梗阻中毒脑病证态464
第四章  余热未净、阴虚-恢复期、慢性期综合征
一、少阴阴虚火旺-疲劳综合征证态473
二、邪留阴分-异常消耗低毒感染证态477
三、热耗真阴-异常消耗证态478
四、阴虚风动-异常消耗、离子紊乱证态479
五、太阴虚寒证-营养不良证态480
六、少阴阴虚停水-泌尿系感染证态481
七、余热未净-恢复期证态482
79
发表于 2009-6-28 09:18:29 | 只看该作者

从医理的角度探讨伤寒六经病的实质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80
发表于 2009-6-28 16:19:14 | 只看该作者

从医理的角度探讨伤寒六经病的实质

《伤寒论》与温病学中的每一个证,在西医感染病学中都能够找到相应的病理状态。
    我们不是猜测,也不是推测,而是科学论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7-20 05:53 , Processed in 0.074643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