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  对三七生《医道如是》之批判 
    朝闻道,夕可死矣! 
    今之中医,能会诊治人,聚而论道者鲜矣。故以此网络天下而论之,可喜!可敬!亦当谢三七生抛砖引玉之举! 
    然若其文为《三七生之如是医道》之类,一人之道而已,犹可以闻。而冠之《医道如是》,以如此全称判断而论道,岂不强奸天下?因恐三七生之砖,有破头坏神之功而伤学思中医者,故不可不批判之,以正视听。 
    原文甚短,可全“阴阳”析之: 
    其文始述“阴阳”之理: 
    升降出入者,气化也,功能也,阳也,形而上者也。 
    器宇聚散者,形质也,结构也,阴也,形而下者也。 
    升降出入不离器宇,阳在阴中也。经云:阴者,藏精而起亟者也。 
    器宇皆有升降出入,阴居阳内也。经云:阳者,卫外而为固者也。 
    故曰:阳者,阴之使也;阴者,阳之守也。反之亦然,盖阴阳互为体用也。 
    阴阳互根,水火既济。阴阳相贯,如环无端。 
    阴平阳密,精神乃治。阴阳和平之象也。 
    阴阳离决,精气乃绝。阴阳相并之象也 
    二述阴阳之理与中医之理关系: 
    故曰:生之本,本于阴阳。离阴阳则器宇聚散之升降出入无法言说矣,不明此者,不足以言中医之理。欲离阴阳而谈中医,不异欲废绳墨而辨曲直,舍规矩而求方圆也。故谓之无知,谓之妄作,无增益亦无减损,名副其实,恰如其分。反是方可语之以中医之理,引之入中医之门。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笑固由之,门亦随之而阖,非欲拒之,盖障由内起,魔自心生,明昧在己,非外人可以昭之昏之者也。 
    终述“道”之天下同归: 
    人道如是,佛道如是,万法莫不如是。医道又何能独外之乎? 
    读此医道,呜乎哀哉! 
其文以阴阳之理联系中医之理,进而推广至“万法莫不如是”。如此述理者乱! 
    文中概念混乱不清者至少有二:一者“道”,二者“理”。 
    《 医道如是》之道何也?道,又何也? 
    为论述及读者之便,顺以《金山词霸》为据,先列几个重要之概念: 
    1,道 本义:供行走的道路。又指:道德;方式、方法,技能;学术或宗教教义;指宇宙的本体及其规律;方向,志向;道术(道德学术;又指医道、医术)等。 
    2,医道 治病的本领(多指中医) 
    3,医理 有关医学上的道理或理论知识 
    4,医术 医学知识和技术 
    5,佛 梵文 Buddha音译“佛陀”的简称 [梵文Buddha]。意译为“觉者”、“知者”、“觉”。觉有三义:自觉、觉他(使众生觉悟)、觉行圆满,是佛教修行的最高果位。据称,凡夫缺此三项,声闻、缘觉缺后二项,菩萨缺最后一项,只有佛才三项俱全。小乘讲的“佛”,一般是用作对释迦牟尼的尊称。大乘除指释迦牟尼外, 还泛指一切觉行圆满者。宣称三世十方,到处有佛。 
    《医道如是》之“道”,显然欲以“宇宙的本体及其规律”为其概念(人道如是,佛道如是,万法莫不如是。医道又何能独外之乎?)。而又将其与学术或宗教教义,方法等之意混同,偷梁换柱如此,不必见笑于大方之家,小方者尽可识辨! 
    因此,文中之逻辑,自然错误可辨:以阴阳之理(学术之意)联系中医之理(有关医学上的道理或理论知识之意),只能得出“治病的本领”之“医道”(亦有方式、方法,技能之意),但绝不能广延至“宇宙的本体及其规律”以及“宗教教义”之结论。知之乎? 
    道,又何也?其实,但凡略知中国传统文化者,绝不以《金山词霸》之“道”释为尽然!“道”之定义,目前似无公认者!故“道”之所言,各有不同:孔圣之闻道、屈原之求索、老庄之道、医圣“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开创济世活人之理法”,药圣欲“窥天地之奥而达造化之极”,等等。可谓所学所思所求所为不同,而“道”亦有所不同。 
 但至圣先师之“道”,似乎有一同,即:各位至圣先师,似乎皆欲从各自领域出发,领悟、揭示、达到并把握天、地、人统一和谐、尽善尽美之致要(或言关键、规律之类),从而利及万物万世之至高境界! 
    故医道,即从医而达其上所言之道也。不可不知!此道之精髓也!似高不可及,故至圣先师在世之时,皆不敢言“得道”,后人只是尊之而已!此“道”有“宇宙的本体及其规律”之意,而又不尽其然。智者可辨之。 
    《医道如是》欲求“道”,可慰!然切不可以一己一私、一理一术之“道”,伪装“至高至圣之道”而教化天下,且敢言:“人道如是,佛道如是,万法莫不如是。医道又何能独外之乎?”孰不可忍! 
    另,三七生之文中,“人道”、“佛道”、“医道”与阴阳之道归同,显然其不知“佛”。佛为宗教,主要研究对象为人之信仰等,虽有融中国阴阳之思想,但其理论体系终非阴阳之道。逢人便以满口阴阳颂经传道之“佛”,岂不吓煞天下施主? 
    今日之中医,高清者近绝!不知多少歪文邪著,成就了多少专家教授之名;不知多少错药乱方,填满了多少江湖骗子之私;更不知多少错管霸理,成就了多少腐官败僚位之位......? 
    中医,保重! 
    但愿明朝即闻道,终生可乐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