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仁海中西医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特别邀请各位中、西医师长同仁参与“五行学说从中医理论中脱离与否大辩论”

[复制链接]
71
 楼主| 发表于 2013-11-7 22:48:48 | 只看该作者
        我在这里讲出来,不是为某个中医个体用不用的问题,而是整个中医学用不用的问题。一个人用不用与中医学的发展没多大关系。
72
发表于 2013-11-7 23:24:12 | 只看该作者
这个就更难说了,谁也不能代表整个中医学,谁也不能代表整个中医学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否则就没有发展了。

我们每个人的认识都是有限的,我本人虽然不用,但是我认为可以教授和传承,这是因为我现在的认识和能力是有限的,也许过了多少年,时代的进步会对中医病理药理等有更深刻的认识和发展。

此外,作为一种理论,可以去创造应用的条件,也就是说,也许将来有能力创造出这样的用药方式或者是变通的理论。所以,可以顺其自然了,不必强求兴废。关键是老师怎么教授的问题,我们需要或者可以学习的东西很多,不是所有学习到的东西都是很有用的,而是可能在某种条件下得到应用,并且未必是原先想象的那样的应用。所以作为传统内容,学之无妨。
73
 楼主| 发表于 2013-11-7 23:36:39 | 只看该作者
      所以,废除五行学说也好,挺五行学说也罢,要讲论据,不是感情用事。
      对与错,只能用事实说话。
74
 楼主| 发表于 2013-11-7 23:49:1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仁海中西医 于 2013-11-7 19:51 编辑

        哪位中医用不用五行学说,不是我关心的问题,整个中医学用不用五行学说才是我关心的问题。
       我欢迎每一个人来探讨有关五行学说的去留问题,不管中医、西医,还是非医者。但我们一定要用证据说话,而不是用“就正确”、“就必须用”等等口号来探讨。

      哪一位中医、或西医医生用五行学说,可以说出您用五行学说治疗了,别人不用五行学说就治不了的疾病,或者说您用五行学说指导治疗了,别人不用五行学说就治不了的疾病。这才是最重要的。否则,用不用五行学说都一样的效果,那么,谁用五行学说就是多此一举。

75
 楼主| 发表于 2013-11-8 08:18:17 | 只看该作者
安济堂 发表于 2013-10-30 07:54
请问先生,五官是什么?回复;五官者,五五剩三,一五得五,五一还五,五五二五,二五一十,这是数理。五者 ...

请问先生,五官是什么?回复;五官者,五五剩三,一五得五,五一还五,五五二五,二五一十,这是数理。五者为官,官者首也,



简单的说动物的四肢及头就是五官。官所用之为,五数理之道。

——————————————————————————————————————————
原来是这样啊!请问先生,蟹子是几首?是几官?
76
发表于 2013-11-10 19:18:43 | 只看该作者
仁海中西医 发表于 2013-11-7 23:49
哪位中医用不用五行学说,不是我关心的问题,整个中医学用不用五行学说才是我关心的问题。
       ...

说的好,谁能给人海一个满意的答复,谁就能让仁海信服,不说不行。质疑才会进步。
77
发表于 2013-11-10 19:20:12 | 只看该作者
中医人,一定要敢于面对质疑,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怕质疑的本身,就说明你解答不了质疑。
78
发表于 2013-11-13 17:27:4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清清流水 于 2013-11-13 17:34 编辑

        祖国医学历史悠久,在长期的悬壶济世治病救人方面,立下了不朽功绩,用勤劳智慧谱写出医学篇章,使我们后人受益匪浅,至今仍放光彩,成为不可取缔的学科;然而受当时条件局限,认知与现代医学有差异,是在情理之中;
       那么,作为今天的我们,应该怎样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是值得深思的问题。近日学习刘绍武先生所创的“三部六病”学说深感中医的今天,仍是人才辈出的时代。
      于殿生主任“五行学说从中医理论中脱离与否大辩论”,论点论据十几个方面,可想这是他考虑已久的问题了!
       我个人认为,当代中医要发展,就要融汇现代
医学基础学科及临床学科,如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及内、外、妇、儿等科。什么样的器官有病,就会影响该器官的功能,不要再停留在古代医学含糊不清的认知水平。取西医之长补己之短,才能够发扬光大!
79
发表于 2013-11-14 18:28:55 | 只看该作者
  于殿生主任“五行学说从中医理论中脱离与否大辩论”,论点论据十几个方面,解说也很有道理,如果引用著名作家学者的观点就更有说服力。前有古人的经典著作,现在有教科书、国内外医学文献等。历史在前进,科学在发展进步,知识更新也很快,所以教科书最好参考最新版本,国内外医学文献最好参考近五年的。这是一个很大的工程,于主任可能苦于工作,在近短的时间内完成,确实不是一件易事。
   正方、反方都要有理有据的进行辨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吐故纳新,推陈出新,中医有望!新的中华医学有望!
    这是我个人的一点看法,如果有误请同仁见谅。
80
发表于 2013-11-14 19:12:58 | 只看该作者
清清流水 发表于 2013-11-14 18:28
于殿生主任“五行学说从中医理论中脱离与否大辩论”,论点论据十几个方面,解说也很有道理,如果引用著名 ...

好,不简单,客观,公正,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6-12 05:14 , Processed in 0.059134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