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梁常兵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学中医,有捷径吗?

[复制链接]
71
发表于 2014-2-12 21:21:17 | 只看该作者
柴胡汤 发表于 2014-2-12 16:35
我认为走对路子就是捷径。作为一个中医,不论你学过多少中医药书,必学必用之书是《神农本草经》、《黄帝内 ...

有这个思想为前提,先生以后一般地就错不了。所谓“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者,流散无穷”。
72
 楼主| 发表于 2014-2-12 21:22:47 | 只看该作者
llyyjj 发表于 2014-2-12 20:58
这个问题还要结合岳美中的五等分法来讲。

先说第一等,开方医生。当开方医生,对学的要求不高,对用 ...

杨先生说的几个方、几个月学成中医,大概就是这种情况。
••••••••••••••••••••••••
哈哈,杨先生说的可不是这种情况,人家说的是比干了一辈子的老中医还要强,而且要在中上等水平。
73
发表于 2014-2-12 21:23:02 | 只看该作者
llyyjj 发表于 2014-2-12 16:46
我再提一个问题问问大家,在哪里当中医最容易当?
1,北京(因为北京有的医院是部属的)、省级中医院、市 ...

西医没进入中国之前,中医最好当。因为没有比较啊。所谓山中无老虎,猴子坐大王嘛。
74
发表于 2014-2-12 21:29:3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lyyjj 于 2014-2-12 21:31 编辑

名医有时候和娱乐界的明星一样。以前,说起赵丹,大家就想起林则徐,说起李默然,大家就想起邓大人。说起李谷一,耳边就响起《难忘今宵》。
现在的明星,孩子们提起一大串,我说我老了,不知道新明星。你们说说他们有什么作品。孩子们却大部分时候一个也说不上来。

以前说起关幼波,就想起他的一系列肝病方剂。说起任应秋,就想起丹鸡黄芪汤、驱寇饮。赵炳南,就想起黑布药膏……

今天的名医不知道有没有这样的?
75
发表于 2014-2-12 21:50:20 | 只看该作者
llyyjj 发表于 2014-2-12 17:29
名医有时候和娱乐界的明星一样。以前,说起赵丹,大家就想起林则徐,说起李默然,大家就想起邓大人。说起李 ...

名医与名医也不相同。

点评

名医的话题有聊头,咱们接着来。  发表于 2014-2-12 22:22
76
 楼主| 发表于 2014-2-12 21:56:53 | 只看该作者
王锡民 发表于 2014-2-12 17:22
杨先生如此说,我也是不信。
      中医基础理论、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临床辨证施治等多门 ...

嘿嘿,我这么一再针对杨先生发表看法,有点不礼貌,向杨先生表示歉意。
其实我针对的是杨先生过头的自信,而对于杨先生的有些观点我还是赞赏的。譬如,杨先生认为中医不是神秘的,是可以彻底认识的;譬如,杨先生认为中医必须进行现代化研究,否则则无法长足进步。
同意王锡民教授的看法:杨先生很聪明,善于独立思考

点评

呵呵,你这几句就不怕他接着“过度自信”?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2-13 05:14
77
发表于 2014-2-12 22:21:43 | 只看该作者
梁常兵 发表于 2014-2-12 09:14
这个奥秘我先不说,卖个关子吧。
.........................

哈哈,李兄,这老先生是不是接诊的患者都是少阳病啊?
仁海中西医:中医接诊的肝胃不和者非常多。
----------------------------------------------------

呵呵,到底是搞临床的大夫,一下就猜个八九不离十。
我这位学长仔细分析了一下那位名医的病人,基本是妇科经带病和杂病,名医是妇科名医。大家知道这些病,大部分是肝气不舒引起的。小柴胡汤在外感是治少阳,治杂病,稍一变化,就是疏肝理郁的方子,妇科经、带、杂,十有八九肝气不舒,气血不畅,各人情况不同,当然要加减应用。几十年的老中医,自然有几十年的用药经验。这些经验慢慢固定下来了,实习医生初看见,是很神奇,怎么一天就开着几个方子?

实际是,来的病人就是适应这几个方子的病人。其他病人人家也不来。

就比如梁兄,你的医院办得好,可大街上汽车撞了人,大家也不会先抬到你那儿来,除非在你医院附近发生的车祸。

这事说穿了,好像中医没有什么神秘。可是这里面有几个问题要思考:

1,只会治某一种或几种病的医生算不算好医生?
2,为什么来的病人凑巧是医生擅长治疗的?
3,这种医生对中医事业的发展如何评价?
4,要不要鼓励学中医者想这个方向发展?

5,病人会选择医生,对中医发展是好事还是坏事?

这几个问题,我心里没有个准主意,提出来请大家聊聊。


78
发表于 2014-2-13 05:14:58 | 只看该作者
梁常兵 发表于 2014-2-12 21:56
嘿嘿,我这么一再针对杨先生发表看法,有点不礼貌,向杨先生表示歉意。
其实我针对的是杨先生过头的自信 ...

呵呵,你这几句就不怕他接着“过度自信”?
79
 楼主| 发表于 2014-2-13 09:07:40 | 只看该作者
大光明云 发表于 2014-2-13 05:14
呵呵,你这几句就不怕他接着“过度自信”?

嘿嘿,无妨无妨,杨先生是有水平的
80
发表于 2014-2-13 09:09:08 | 只看该作者
llyyjj 发表于 2014-2-12 20:59
柴胡先生,您真的学《神农本草经》了吗?怎么学的,介绍一下好吗?

李先生似认为我在说假话?《神农本草经》是我国也是人类最早的药书,您认为我能不学不用吗?您未读到《赞神农本草经》吗?这一问题提得奇怪又可笑!

点评

没说您说假话。是有点好奇。我们网上认识有段时间了,知道您是临床医生。好奇的是,学习《神农本草经》是否能指导今天的中医临床?如果您是研究古医籍的,这就没有要问的了。 《神农本草经赞》,好像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2-13 10:03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11-6 14:31 , Processed in 0.05835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