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余晓辉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终于观察到一例表寒证

[复制链接]
71
 楼主| 发表于 2014-3-20 08:57:36 | 只看该作者
在伤寒论中,一个太阳病就有很多变化,其实是一个复合病证。而科学技术的进步要体现在对细节操控上,如果以什么汤证对应去理解,那么实在是太粗糙了。
72
发表于 2014-3-20 09:10:25 | 只看该作者
余晓辉 发表于 2014-3-20 08:51
不同时代的概念定义是可能不同的,因为受历史局限,以前的概念定义未必是合理的。尤其是在医学上,一个概念 ...

“因为受历史局限,以前的概念定义未必是合理的。”这是完全可能的。

但你要想再定义一个合理的概念,必须另取一个名字,哪怕在原先的名字上加个“新”、缀个“二”,别人都无话可说,就像杨金峰后来自己取名“新中医”,就是已经声明与原先不一样,不要拿原先的概念来套他的理论。信就学学,不信也容易抛弃。

“不同时代的概念定义是可能不同的”这是个似是而非的说法,如果严谨的说,概念定义不同了,表示这个概念的名词也要不同,身份证重号是不应该发生的。

如果一字不改地直接用原先的词而修改了定义,就别怪别人不认账。
73
 楼主| 发表于 2014-3-20 09:13:40 | 只看该作者
在中医领域其实根本没有对任何医学概念有过精确定义,我想柳先生还是不了解中医。不信,请你给出一个你认为的中医概念定义。
74
发表于 2014-3-20 09:35:1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柳之心 于 2014-3-20 09:39 编辑
余晓辉 发表于 2014-3-20 09:13
在中医领域其实根本没有对任何医学概念有过精确定义,我想柳先生还是不了解中医。不信,请你给出一个你认为 ...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这就是对“太阳病”的精确定义!

关于表证,手头没有中基的书,怕背错了留口实,就从百度抄一段,错也是百度的责任(哈哈):“表证 中医名词。外感病邪一般先侵袭体表的呼吸道,其出现的证候,称为“表证”。表证有表寒.表热之分:表寒常见恶寒发热.头痛身疼.鼻塞流涕.咳嗽痰白.关节酸痛.苔白口不渴.脉浮紧等;表热则见身热不恶寒.咽痛口渴.咳嗽痰黄.脉浮数等。”

这基本是用症状来定义的,这,也是相对精确的定义,而且人家已经占用了“表寒”“表热”这两个名字,符合表寒症状的就是“表寒”,不管实际的致病因子是在皮肤还是在肺脏。

或许你认为这不合理,要重新用人体组织所处的位置或细胞形组织态来定义,那就应该换个名词,比如说,“余氏表寒”什么的,别人再纠缠你就没有道理了!



75
 楼主| 发表于 2014-3-20 09:47:54 | 只看该作者
看来我真的没有说错,柳先生对中医还是不了解。你所说的不是病理学概念的定义,而只是诊断学层面的理解。前面千秋雪先生说的表寒表热也只是他理解的诊断学意义。诊断学不是一个医学概念的准确定义的方法,这是因为诊断学罗列的内容是有限而不能包容病理学,并且诊断是不确定的。太阳病的内容远不止你列举的这些。
76
发表于 2014-3-20 09:53:48 | 只看该作者
“我想柳先生还是不了解中医”,我当然还不敢说自己已经十分了解中医,但还敢说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而且对现代科学的某些领域也有相当程度的了解,否则也看不出你的问题。

只是你的书稿不像以前那几位,你的书稿中涉猎的范围太广,错处四散在大量已有的正确的现代理论中,要对梁院长等大家说明就得连基础知识一块讲,我没有那个精力。现在只是在几个容易说明的地方说说。

不过看你的东西能让自己对传统中医的方方面面有更深的思考和审视,这真的要感谢你。
77
发表于 2014-3-20 09:57:4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柳之心 于 2014-3-20 10:09 编辑
余晓辉 发表于 2014-3-20 09:47
看来我真的没有说错,柳先生对中医还是不了解。你所说的不是病理学概念的定义,而只是诊断学层面的理解。前 ...



呵呵,你这么说就更明白的证明,你根本就不是中医了。所以你的书稿叫《中医分析》是拉大旗作虎皮,应该改名字才确切。

不过你的书稿就要出版了,恐怕无力回天了,只能无奈祝贺!呵呵。
78
发表于 2014-3-20 10:20:10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79
 楼主| 发表于 2014-3-20 10:31:27 | 只看该作者
柳之心 发表于 2014-3-20 09:53
“我想柳先生还是不了解中医”,我当然还不敢说自己已经十分了解中医,但还敢说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而且对 ...

柳先生,你又急了,你急什么呢?

你有自己的看法是很正常,但未必就是判断正确与否的标准。
80
 楼主| 发表于 2014-3-20 10:32:51 | 只看该作者
刘亦之 发表于 2014-3-20 10:20
柳先生说的有道理,按照老百姓的说法受凉感冒就是表寒证,哪里还会出汗?一看余先生就是弄反了。

刘先生也是和老百姓一样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7-14 16:13 , Processed in 0.05763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