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罗鸿声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求教]“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

[复制链接]
71
发表于 2014-4-16 18:07:00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72
发表于 2014-4-17 00:01:54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4-4-16 16:52
讨论到此,应该有个结论了。
  六味地黄丸可以只用了肝虚,泻心汤可以治疗肝火。虚者补其母,实者泻其 ...

泻心汤可以治肝火,是因为实则泻其子,开阔了思路。有道理。


如果一开始就没把泻心汤当成泻心火的方子,这个思路本来就开着啊?
73
发表于 2014-4-17 08:25:16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74
发表于 2014-4-17 09:13:28 | 只看该作者
刘亦之 发表于 2014-4-17 08:25
六味地黄丸可以只用了肝虚,泻心汤可以治疗肝火。虚者补其母,实者泻其子是有道理的,不要放弃他。他告 ...

见肝之病当先实脾,其前提必须是有脾虚,如果没有脾虚则无须健脾。
如果肝病的患者都去健脾,则违反了辨证论治的原则。
75
发表于 2014-4-17 11:11:53 | 只看该作者
北方人和南方人聊天,南方人说,橄榄好吃。北方人说,橄榄有苦味,大枣味甘好吃。南方人说,橄榄先吃是苦的,后面有回甘。北方人说:等你回过味,我已经先甜了一会了。

泻火药干嘛要先泻心火,再通过“实则泻其母”的方式泻肝火呢?


点评

虚者补其母,实者泻其子,在经典中,或许是五行学说的机械应用,或许是根据经络理论指导用的针法,我不清楚,但把经典中的话推广到所有的范围,或者生拉到五行的框架里,是削足适履。《伤寒杂病论》的几个泻心汤都治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4-18 08:16
这是甘味在味觉上的感觉,甘味在经络里的感觉是什么你知道吗?  发表于 2014-4-17 19:04
76
发表于 2014-4-17 15:32:03 | 只看该作者
     黄连泻心。木通泻小肠火。黄芩泻肺火(栀子佐之)。黄芩泻大肠火。柴胡泻肝火(黄连佐之)。柴胡泻胆火(亦以黄连佐之)。白芍药泻脾火。石膏泻胃火。知母泻肾火。黄柏泻膀胱火。柴胡泻三焦火(黄芩佐之)
      以上诸药,各泻其火,不惟止能如此,更有治病,合为君、合为臣处,详其所宜而用,勿执一也。


77
发表于 2014-4-17 20:29:08 | 只看该作者
建军
这是甘味在味觉上的感觉,甘味在经络里的感觉是什么你知道吗?
--------------------------------

有意思,老董讲讲,我不知道。

点评

痒痒  发表于 2014-4-18 12:50
78
发表于 2014-4-18 08:16:40 | 只看该作者
llyyjj 发表于 2014-4-17 11:11
北方人和南方人聊天,南方人说,橄榄好吃。北方人说,橄榄有苦味,大枣味甘好吃。南方人说,橄榄先吃是苦的 ...

虚者补其母,实者泻其子,在经典中,或许是五行学说的机械应用,或许是根据经络理论指导用的针法,我不清楚,但把经典中的话推广到所有的范围,或者生拉到五行的框架里,是削足适履。《伤寒杂病论》的几个泻心汤都治心下痞,心下痞和心火的关系,经文没有明确的说法,后世也没有认为心下痞和心火有必然关系,用泻心汤来解读“实则泻其子”,显然不合适。
79
发表于 2014-4-18 08:42:33 | 只看该作者
      [《伤寒杂病论》的几个泻心汤都治心下痞,心下痞和心火的关系,经文没有明确的说法,后世也没有认为心下痞和心火有必然关系,用泻心汤来解读“实则泻其子”,显然不合适。]
     回复:
   半夏泻心汤等五个方剂治疗的是:心下痞,其病位在“心下”即胃脘部,即剑突下(胃十二指肠部位);其病机是:痞塞不通。
   泻心汤治疗的是:心火,其病位在心(心主血脉、心主神),其病机为:火,其临床表现是:出血、心烦。
    “心火”与“心下痞”风马牛不相及。半夏泻心汤等五个方剂与泻心汤根本不属于同一类,因此,半夏泻心汤等五个方剂没有泻心火的作用,当然他们也不可能治疗肝火旺盛了。

点评

金匮要略的泻心汤也治心下痞啊。和五泻心汤放一块看不行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4-18 20:18
心火治住了,人也是死人了  发表于 2014-4-18 12:47
80
发表于 2014-4-18 11:41:54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7-20 23:12 , Processed in 0.053733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