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河间金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第九节 道家、道教和《内经》-《内经时代》补注

[复制链接]
61
发表于 2015-8-23 07:26:05 | 只看该作者
河间金栋 发表于 2015-8-22 13:56
⑸儒家独尊:武帝尊儒并不意味着他罢黜百家,也就是说尊儒和“独尊儒术”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实际上,汉 ...

      孔孟之道、董仲舒的春秋繁露、宋儒理学是中国封建社会理论发展的过程。可以说是主线、上层建筑。是中国古人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最伟大的贡献。
62
发表于 2015-8-23 08:56:10 | 只看该作者
现代人讲儒家,一般把孔子作为儒家创始人;但汉武帝所尊之大儒董仲舒,用某些中医人喜用的标签来说,不是“铁杆”“纯”儒家,而是阴阳化了的儒家,他的最大贡献似乎是天人相应学说,而不是孔孟之道;或者可说是通过阴阳五行天人等手段把儒道系统地“器化”的大师。

63
 楼主| 发表于 2015-8-30 20:41:4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河间金栋 于 2015-8-30 20:44 编辑

【原文】汉以前道家的代表作是《道德经》和《庄子》。到了西汉,可以说大部分子书都带有道家气息了。越是部头大的名著,道家味儿越浓。所以,要讲道家思想和《内经》的关系,除与《道德经》、《庄子》比较之外,亦不能完全不参考汉代有关著作。
1.政治思想方面
道家和儒家都崇古。儒家说越古圣人越高明;礼乐制度越完善;社会越讲仁义、讲文明。道家崇古则为了“绝圣弃智”“绝仁弃义”,使人们“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自注】《道德经》第十九章说:“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内经》径直为“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做注脚,说“上古圣人之教下也……各从其欲,皆得所愿……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素问·上古天真论》)怎样使人返朴归真呢?老子主张:“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道德经》五十六章)《内经》不直接讲政治,却说世风日下“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21],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素问·上古天真论》)人们不能长寿,是闻见和嗜欲太多了[22]。
搜索
搜索
64
 楼主| 发表于 2015-8-30 20:45:04 | 只看该作者
【补注】
政治思想方面无为而治,道法自然。西汉初则采纳之,以休养生息,励精图治。
《老子·第三章》:“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金栋按:这一章的核心思想是“无为之治”。在外在措施上,老子提出不尚贤、不贵难得之货、不见可欲的主张;在内在的修养上,则提出了虚心弱志、无知无欲的要求。老子认为,“无为”,天下就一定能得到治理。(儒家道家经典诠释,江凌注译《老子》)
《老子·第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金栋按:“道法自然”并非指道之外还有个“自然”,而是说道本身的法则即是如此。道则是顺着自然规律自成法则的。(江凌注译《老子》)正如《河上公章句》所云:“道性自然,无所法也。”
搜索
65
 楼主| 发表于 2015-8-30 20:45:51 | 只看该作者
⑵道家和儒家都崇古范文澜说:“儒家复古,只复到西周;道家却想复到‘结绳而用之’,‘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远古。”(《中国通史·第一册·第五章兼并剧烈时期-战国》)
搜索
66
 楼主| 发表于 2015-8-30 20:46:41 | 只看该作者
⑶绝圣弃智抛弃聪明与智巧。圣,自作聪明。智,智巧。郭店楚简《老子》作“绝智弃辨”,下文的“绝仁弃义”则作“绝伪弃诈”。北大汉简本作“绝圣弃智,民力百倍;绝民弃义,民复孝慈”。又陈鼓应云:“通行本‘绝圣弃智’,郭店简本作‘绝智弃辨’,为祖本之旧,当据改之。通观《老子》全书,‘圣人’一词共三十二见,老子以‘圣’喻最高人格修养境界,而通行本‘绝圣’之词,则与全书积极肯定‘圣’之通例不合。‘绝圣弃智’一词,见于庄子后学《胠箧》、《在宥》篇,传抄者据以妄改所致。”(《老子今注今译》)今扔其旧。(汤漳平、王朝华译注《老子》,下同)
《河上公章句》:“绝圣制作,反初守元。五帝画象,苍颉作书,不如三皇结绳无文。弃智慧,反无为。”
王弼注:“圣智,才之善也。”
搜索
67
 楼主| 发表于 2015-8-30 20:47:28 | 只看该作者
⑷绝仁弃义:抛弃仁与义的法则。陈鼓应云:“通行本‘绝仁弃义’,郭店简本作‘绝伪弃诈’,为祖本之旧。《老子》八章主张人与人交往要尚仁(‘与善仁’,可见老子并无弃绝仁义之说,郭店简本出土,始知为人妄改。)《庄子·胠箧》有‘攘弃仁义’之说,由此可窥见原本‘绝伪弃诈’被臆改为‘绝仁弃义’,可能受到庄子后学激烈派思想影响所致,”(《老子今注今译》)丁原植云:“帛书甲、乙与王弼均作‘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简文并无‘绝仁弃义’这种激烈反对人文价值的思想,就《老子》哲学的发展来说竹简《老子》似属较古文本。”(《郭店竹简老子释析与研究》)今扔其旧。
《河上公章句》:“绝仁之见恩惠,弃义之尚华言。”
王弼注:“仁义,(人)[行]之善也。”搜索
68
 楼主| 发表于 2015-8-30 20:48:54 | 只看该作者
⑸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外表单纯而内心淳朴,少有私心降低欲望。见,显现。
《河上公章句》:“见素者,当抱素守真,不尚文饰也。抱朴者,当抱其质朴,以示下,故可法则。少私者,正无私也。寡欲者,当知足也。”
金栋按:陈鼓应说:“见素抱朴:简本作‘视素保朴’。‘素’是没有染色的丝;‘朴’是没有雕琢的木。‘素’‘朴’在这里是异字同义。”(《老子今注今译》)
搜索
69
 楼主| 发表于 2015-9-3 15:29:11 | 只看该作者
⑹民利百倍民众才能获利百倍。
《河上公章句》:“农事修,公无私。”
70
 楼主| 发表于 2015-9-3 15:29:43 | 只看该作者
⑺民复孝慈民众才能回归孝慈。
《河上公章句》:“德化淳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7-4 21:10 , Processed in 0.102794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