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杏林童子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医自身发展的规律究竟是什么?

[复制链接]
71
发表于 2016-11-26 19:07:0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仁海中西医 于 2016-11-26 15:09 编辑
南京陈斌 发表于 2016-11-26 07:44
同时,也不是中医理论体系消失了,而是中医理论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了。

一一中医之所以为中医,其与西医的本质区别,就在于疾病本质观与病症诊治思维模式的不同。在内伤杂病慢性病为主导的时代,应当是解构西医理论,走中医的思维路径或程序,而不是解构中医,走西医的思维路径或程序。

——————————————————————————————————————
       中医学与西医学最根本的区别,仅仅在于中医学增加了个阴阳学说,除此之外,二者完全可以相同。
72
发表于 2016-11-26 19:11:51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三七24,完全正确,……
————————————————————————————————
3x7+3=24
完全正确嘛!给融合观加10分!
73
发表于 2016-11-26 19:15:4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仁海中西医 于 2016-11-26 16:25 编辑
萧铁 发表于 2016-11-26 10:52
Well,“发生了变化”和“被置换”好像只是表述上的差别,如果变化足够大,说被置换客观上也很难辩解。 ...

       但在病因被现代科学所证实以后,原先作为中医广义的病之一的疟病,就应该归类为狭义的病。这样,既不妨碍承传,又可包容现代的进步,不是挺好的吗?——————————————————————
       中医学就是朝着这个方向发展的。
       尽管阻力大,但那些阻力无非是螳臂当车。
74
发表于 2016-11-26 19:17:55 | 只看该作者
仁海中西医 发表于 2016-11-26 19:03
以上是金匮论病,中医杂病实是六经病之证,各处病证不出三阴三阳六经。六经钤百病,六经辨证是中 ...

脉不是经吗?
75
发表于 2016-11-26 19:19:07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6-11-26 11:57
【中医狭义的病(所有已被证明有确切病因的)应该与现代的对接起来,但中医广义的病包含现时所有中 ...

会有办法滴——面包会有滴
76
发表于 2016-11-26 19:20:16 | 只看该作者

那么,三焦脉在哪里?
77
发表于 2016-11-26 19:23:00 | 只看该作者
这个帖子讨论得非常好!非常有意义!大家继续呀!
78
发表于 2016-11-26 19:34:56 | 只看该作者
南京陈斌 发表于 2016-11-26 17:00
在西医病名下中医辨证,没有什么不对?
      

在西医病名下辨证,首先辨证的范围就被缩小了。
————————————————————————
     陈先生难道不知中医辨证与西医诊病不是一回事。既然不是一回事,辨证范围如何能缩小?
79
发表于 2016-11-26 19:36:44 | 只看该作者
南京陈斌 发表于 2016-11-26 17:00
在西医病名下中医辨证,没有什么不对?
      

        病是一定病因作用下病理改变的集合
        ————————————————————
        病有定义,陈先生自己下的定义,概括不了疾病的定义。
80
发表于 2016-11-26 19:38:54 | 只看该作者
南京陈斌 发表于 2016-11-26 17:02
中医之所以为中医,其与西医的本质区别,就在于疾病本质观与病症诊治思维模式的不同。在内伤杂病慢性病为主 ...

辨病侧重于在一定病因下的病理改变在时间上发展的纵向的关系,辨证侧重于刻下时间上各种病理改变之间横向的关系。
————————————————————————————————
       用时间纵向和横向说明辨病、辨证,有所不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9-13 10:22 , Processed in 0.134195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