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杏林童子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伤寒杂病论》对五行学说的应用学习总结

[复制链接]
71
 楼主| 发表于 2018-7-23 17:07:58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8-7-23 08:16
理中汤(又名理中丸、人参汤)
【原文】
1.霍乱,头痛发热,身疼痛,热多欲饮水者,五苓散主之 ...

谢谢李先生的补充解释!
72
发表于 2018-7-23 19:57:5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仁海中西医 于 2018-7-23 16:01 编辑

小结:
      1、以上对于《伤寒杂病论》五行学说应用的探讨,虽属管窥之见,但足以证明仲景对于五行学说确有采用。如果我们能够正视中医学中的五行学说,并在研究、学习《伤寒杂病论》和临床实际中加以运用,我想一定能够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甚或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
————————————————————————————————
     《伤寒杂病论》中的方剂竟然没有一个是在五行学说指导下创立的,那么,正视五行学说后,在学习《伤寒杂病论》中能收到什么样的意想不到的效果呢?还请楼主先生不吝赐教。谢谢!


      2、《易经·系辞上传》第五章云:“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我们对五行学说的应用也是如此,日常受用,遵循此道此法而各遂其生,却不知晓,五行学说虽然有用于中医学,但真正明白认识它的并不多,包括我自己也是如这样,若非网上争论不休我才认真学习一番,也照样受用不甚知晓。
————————————————————————
      五行学说是如何日常受用的?


      3、五行学说这个中医学用于处理、运算诊疗信息、数据的工具性软件,在什么情况下使用、怎样用,一是看临床具体病情的需要,如脏腑整体阴阳失衡,或某些脏与脏之间关系失调等等,当用则用,不能处处套用,否则就陷入了机械论的死胡同。二是看个人的技能与悟性(或叫喜好与选择),熟悉并掌握了这个工具就多一份技能。于己于患都有益。但五行学说也有它的缺陷性,如用它来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及相互关系,并不能说明五脏的所有功能,也难以完全阐释五脏间复杂的生理关系,因此,在研究脏腑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间的内在联系和临床诊疗时,不能局限于五行的生克乘侮关系。
——————————————————————————
      世界的万事万物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联系,这是谁也否认不了的,并且都有其独特的规律,因此,研究各种事物间相互联系的学科,如生理学、病理学、物理、化学、天文学等等应运而生,但什么事物中存在着象五行学说那样公式化的联系,我却从来不曾见过。

点评

你们辛苦了,谢谢陪练。  发表于 2018-7-24 07:43
用中药治病,自以为是中医  发表于 2018-7-23 21:09
73
 楼主| 发表于 2018-7-23 22:10:26 | 只看该作者
仁海中西医 发表于 2018-7-23 11:57
小结:      1、以上对于《伤寒杂病论》五行学说应用的探讨,虽属管窥之见,但足以证明仲景对于五行学说确 ...

呵呵!
74
发表于 2018-7-23 22:34:04 | 只看该作者
dffaaoo 发表于 2018-7-19 23:17
《伤寒论》303条:”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黄连阿胶汤主之。”此条脉证是少阴热化证中心火 ...

这是朱雀汤。
75
发表于 2018-7-23 22:46:19 | 只看该作者
llyyjj 发表于 2018-7-22 22:45
想和杏林先生探讨一个问题:

《伤寒杂病论》里,理中汤又名人参汤,出现一方两名,可能是什么原因?

五方汤:东有青龙汤、南有朱雀汤、西有白虎汤,北有玄武汤、中有理中汤,此与五行无关。

点评

方位就是正在进行的运动位置,东西南北中就是以太阳作为参考系立竿测影实际观测测量得到的一年四季的时间运动轨迹,以几何测量法计算得出函数常数,东方正在进行的时间运动函数常数是八分之三,运动轨迹象形青龙,西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7-24 08:25
好像说,五方五神兽(或四神兽)说早于五行学说形成,五行学说正式形成,应该以战国阴阳家学派形成为标志。 不知道我理解的对不对?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7-23 22:55
76
发表于 2018-7-23 22:55:49 | 只看该作者
河间金栋 发表于 2018-7-23 22:46
五方汤:东有青龙汤、南有朱雀汤、西有白虎汤,北有玄武汤、中有理中汤,此与五行无关。

好像说,五方五神兽(或四神兽)说早于五行学说形成,五行学说正式形成,应该以战国阴阳家学派形成为标志。
不知道我理解的对不对?
77
发表于 2018-7-23 23:06:40 | 只看该作者
杏林童子 发表于 2018-7-23 13:57
我也不甚明白,我的理解是立方用意和主治的目标与治则各异,故而用药一样而方名各异:
         ...

我是这么想的,《伤寒杂病论》里几百个方剂,不可能是张仲景一人所创,应该有三个来源:1,张仲景手头的医学资料,比如,传说中的《汤液经》之类。2,张仲景首创及当时医生与张仲景相互交流的方剂。3,后世研究、注释张仲景著作时加入的方剂,如苇茎汤等。


如此看,理中汤人参汤一方二名很好理解,不同的医生都发明了这个方剂,张仲景采用了不同来源的资料,就出现了两个名字。


从原著方剂命名看,大部分是以主药命名的,麻黄汤、桂枝汤,少数是以功效或一些特殊词汇命名。如小建中汤,或大小青龙汤等。
我猜想,张仲景搜集的许多方剂,本来就没有名字,他再著述时,按主药给取了名字。(纯属我猜想,没有依据)


另外,原著中有“理中者,理中基,此利在下焦”句,以此看,理中、建中,理解为中焦似乎更准确。

点评

辛苦了,谢谢。  发表于 2018-7-24 07:44
78
发表于 2018-7-24 04:51:23 | 只看该作者
    各人有各人的意会,各人有各人的看法、理解、猜想、解读……,没有争论的必要与价值。

      学习《伤寒论》的目的,各自不同,为了看病、传承、业余爱好、找糟粕、显摆、拯救中医、否定中医、科学化中医……得出的结论必然不同。争论改变不了各自的意会、看法。白争论。
       更可笑的是,伤寒杂病论,看都没有看过,发起议论来飞扬跋扈……有这个时间,把原文看看多好。
79
发表于 2018-7-24 07:42:38 | 只看该作者
   经过争论,我明白了阴阳五行学说对于中医理论的指导作用,与同道切磋,收获满满。至于那些没有收获,仍然喋喋不休,重复老问题者,我只能说:你们辛苦了,谢谢陪练。

点评

你有收获了你讲啊,整篇帖子,没看见你一句正经话,就在旁边敲杂话,风言风语,就像街头翻嘴老太太,举报你灌水的帖子还没有沉,就想再添点料。 这么大人了,怎么就不学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7-24 16:13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80
发表于 2018-7-24 08:25:5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董建军 于 2018-7-24 00:28 编辑
河间金栋 发表于 2018-7-23 14:46
五方汤:东有青龙汤、南有朱雀汤、西有白虎汤,北有玄武汤、中有理中汤,此与五行无关。

方位就是正在进行的运动位置,东西南北中就是以太阳作为参考系立竿测影实际观测测量得到的一年四季的时间运动轨迹,以几何测量法计算得出函数常数,东方正在进行的时间运动函数常数是八分之三,运动轨迹象形青龙,西方正在进行的时间运动函数常数是九分之四,运动轨迹象形白虎,南方正在进行的时间运动函数常数是七分之二,北方正在进行的时间运动函数常数是六分之一,运动轨迹象形玄武,中间正在进行的时间运动函数常数是十分之五,运动轨迹重复,从而得出五行是时间运动规律。

点评

罗盘就是对时间运动规律的表达。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7-24 11:26
阴阳五行,为天运当以日光明用方位五分而定之。地球生物圈土占主要成份。这就是地为阴,阴为之主理由。圣人南面而立,前曰广明,是谓日为阳,南面得以向阳,方为广明。而至太阳根于至阴,结于命门(眼睛),便成为圣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7-24 11:16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11-5 08:05 , Processed in 0.061583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