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仁海中西医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五行学说应该从中医理论中剔除

[复制链接]
821
发表于 2009-10-13 17:16:26 | 只看该作者

五行学说应该从中医理论中剔除

下面引用由仁海中西医2009/10/12 10:23pm 发表的内容:
好的,我们可以把各自的从诊断到治疗的病历发上来,让对方点评如何?-=-=-=-=- 以下内容由 仁海中西医 在 2009年10月12日 10:35pm 时添加 -=-=-=-=-
一、强直性脊柱炎
http://www.gtcm.info/cgi-bin/topic.cgi?f ...
谢谢,几个病例都看了,很不错的方。

-=-=-=-=- 以下内容由 哲学家2009年10月13日 05:18pm 时添加 -=-=-=-=-
和氏璧 先生是不是也可以。光说不练是假把势。也给我们露一手。
822
发表于 2009-10-13 17:39:15 | 只看该作者

五行学说应该从中医理论中剔除

我也给个病例。女,54岁,多汗,怕冷,脉浮,舌苔全黑,不太厚,舌质偏红,下眼帘有一个鸡蛋大的包快,但浮起不高,大便正常,偏于喜饮水,鼻炎五年,近几个月耳鸣,血压130——80。处方:天麻,钩藤,僵虫,菊花,附子,干姜,薄荷,黄芩,黄芪,柴胡,服14天,鼻炎和耳鸣症状全无,舌苔仅有一点发黑,下眼帘浮起见轻,但不太明显,患者自己说好了,药喝不下去了,但我认为还是经济问题,因为,我的收费就是7天药,140元,14天收他280元,我负责煎好,不给患者处方,因为我卖的是技术,不是药。

-=-=-=-=- 以下内容由 哲学家2009年10月13日 05:57pm 时添加 -=-=-=-=-
昨天的一个患者的病例也很典型,女,74 岁,脉沉,怕冷,胃胀,舌红无苔,下肢浮肿,大腿内侧痛,头晕,不敢转头,血压,150——90,口苦,口微干,失眠,几乎一夜不能入睡,大便2-3天一次,不干燥。我的处方:才胡,黄芩,半夏,干姜,玄参,川椒,防己,天麻,钩藤,黄芪,茯苓,泽泻,炙干草[5克],,远志,枣仁还不知道患者将来怎么样,今天来问忌口,说晕的差了,睡了一小会,呵呵,昨晚就喝一次呀,他自己也说不可能这么快。请大家给意见,老人家可以这么治疗好吗
823
发表于 2009-10-13 18:21:30 | 只看该作者

五行学说应该从中医理论中剔除

请你另开一主题我们来探讨一下你这两个病例。
请发在相应的版区。
谢谢!
824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4 13:05:46 | 只看该作者

五行学说应该从中医理论中剔除

下面引用由和氏璧2009/10/13 06:21pm 发表的内容:
请你另开一主题我们来探讨一下你这两个病例。
请发在相应的版区。
谢谢!
下面引用由和氏璧2009/10/14 00:19pm 发表的内容:
先解决提高自己的中西医知识水平,比指手画脚更为重要。
http://www.gtcm.info/cgi-bin/topic.cgi?forum=18&topic=9781&start=816&show=0
请问先生,你这是在提高医学知识水平?你这不是在指手画脚?
825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4 13:11:06 | 只看该作者

五行学说应该从中医理论中剔除

下面引用由哲学家2009/10/13 05:39pm 发表的内容:
我也给个病例。女,54岁,多汗,怕冷,脉浮,舌苔全黑,不太厚,舌质偏红,下眼帘有一个鸡蛋大的包快,但浮起不高,大便正常,偏于喜饮水,鼻炎五年,近几个月耳鸣,血压130——80。处方:天麻,钩藤,僵虫,菊 ...
看来先生是善长寒温并用,好!
826
发表于 2009-10-14 14:12:50 | 只看该作者

五行学说应该从中医理论中剔除

    先生您说的不无道理。目前中医确实存在学习后不能很好的运用于临床的问题,中医的理论体系确实存在一定的问题,理论不能很好的于临床结合,好多中医学子并没有学以至用,更可悲的是有相当的中医学子毕业后去就西医的饭碗!
    我也觉得中医的理论、中医的临床都需要一定的改革和创新。社会在发展、科技在进步,而中医却在停滞不前,当然我们还不能说剔除这个或那个,就关于五行学说,它是中医的理论基础,中医的理、法、方、药就是按照五行学说的生、克、顺、逆已闭合的互证的理论基础发展起来的。现在在临床上应用较困难,但是如果剔除之,中医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了。
    您的急迫心理我理解,我也很急呀。我们为了挽救中医是要做一些工作,但是要去粗取经、去伪存真、慎重科学、无憾后人。
    我的电话;15900517443      希望联系
827
发表于 2009-10-14 14:18:55 | 只看该作者

五行学说应该从中医理论中剔除

   先生您说的不无道理。目前中医确实存在学习后不能很好的运用于临床的问题,中医的理论体系确实存在一定的问题,理论不能很好的于临床结合,好多中医学子并没有学以至用,更可悲的是有相当的中医学子毕业后去就西医的饭碗!
    我也觉得中医的理论、中医的临床都需要一定的改革和创新。社会在发展、科技在进步,而中医却在停滞不前,当然我们还不能说剔除这个或那个,就关于五行学说,它是中医的理论基础,中医的理、法、方、药就是按照五行学说的生、克、顺、逆已闭合的互证的理论基础发展起来的。现在在临床上应用较困难,但是如果剔除之,中医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了。
    您的急迫心理我理解,我也很急呀。我们为了挽救中医是要做一些工作,但是要去粗取经、去伪存真、慎重科学、无憾后人。
    我的电话;15900517443      希望联系
828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4 14:23:12 | 只看该作者

五行学说应该从中医理论中剔除

下面引用由wanglibin1262009/10/14 02:12pm 发表的内容:
中医的理、法、方、药就是按照五行学说的生、克、顺、逆已闭合的互证的理论基础发展起来的。
欢迎先生参入探讨。先生可说明一下,中医的哪一种理法方药必须应用五行学说呢?
829
发表于 2009-10-14 14:25:32 | 只看该作者

五行学说应该从中医理论中剔除

   先生您说的不无道理。目前中医确实存在学习后不能很好的运用于临床的问题,中医的理论体系确实存在一定的问题,理论不能很好的于临床结合,好多中医学子并没有学以至用,更可悲的是有相当的中医学子毕业后去就西医的饭碗!
    我也觉得中医的理论、中医的临床都需要一定的改革和创新。社会在发展、科技在进步,而中医却在停滞不前,当然我们还不能说剔除这个或那个,就关于五行学说,它是中医的理论基础,中医的理、法、方、药就是按照五行学说的生、克、顺、逆已闭合的互证的理论基础发展起来的。现在在临床上应用较困难,但是如果剔除之,中医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了。
    您的急迫心理我理解,我也很急呀。我们为了挽救中医是要做一些工作,但是要去粗取经、去伪存真、慎重科学、无憾后人。
    我的电话;15900517443      希望联系
830
发表于 2009-10-14 14:42:34 | 只看该作者

五行学说应该从中医理论中剔除

    五行学说是古老的唯物辩证法,在中医刚刚萌芽的时候就依这一辨证法为理论基础将中医理论逐步的发展起来,五行学说是指导思想,八纲辨证是灵魂,理、法、方、药是基石。
    现在我们在临床上应用五行学说治疗疾病可以说鲜见了,但是它在中医理论的形成、发展上起到了一定作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7-1 16:56 , Processed in 0.094374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