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dffaaoo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证是病因病理

 关闭 [复制链接]
861
 楼主| 发表于 2019-11-3 01:41:32 | 只看该作者
中医脉诊的真正价值当今不可替代性,就是同一症状分虚热。
如果没有脉诊不论何种现代技术都是不能对症状分虚热有确定作用。
而如果不能确定症状虚热就不能正确用中药,就不能治好症状。
当然不论中医或研究中药的专业人可能都不是很清楚这种重要性。
因为药理学也根本没有研究发展到这种程度。
862
 楼主| 发表于 2019-11-3 08:09:08 | 只看该作者
事实恰恰相反,我已经指出浮脉、沉脉的伪科学性,指出瘦人脉搏浮取可得,超胖的人即使重按也摸不到脉搏,在这里所谓的浮脉、沉脉只是把脉人的主观感觉
863
 楼主| 发表于 2019-11-3 08:17:0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dffaaoo 于 2019-11-3 08:36 编辑

就算是超胖的人没脉有脉反应也不等于多数人都没有脉反应。
864
 楼主| 发表于 2019-11-3 08:38:36 | 只看该作者
可见,苓桂术甘汤,真武汤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密切相关。二方中的茯苓对健康人利尿作用不明显,但对肾性和心性水肿病人利尿作用显著。关于茯苓利尿机理,与其所含钾盐无关。近年研究发现,茯苓素具有和醛固酮及其拮抗剂相似的结构,可与大鼠肾小管细胞浆膜的醛固酮受体结合,在体内可拮抗醛固酮活性,提高尿中Na+/K+比值,产生利尿作用。苓桂术甘汤、真武汤等于醛固酮拮抗剂。
865
 楼主| 发表于 2019-11-3 09:55:01 | 只看该作者
二方中的茯苓对健康人利尿作用不明显,但对肾性和心性水肿病人利尿作用显著。近年研究发现,茯苓素具有和醛固酮及其拮抗剂相似的结构,可与大鼠肾小管细胞浆膜的醛固酮受体结合,在体内可拮抗醛固酮活性,
866
 楼主| 发表于 2019-11-3 10:27:41 | 只看该作者
,肾素作用于血管紧张素原,生成血管紧张素。血管紧张素可刺激肾上腺皮质球状带合成和分泌醛固酮。
867
 楼主| 发表于 2019-11-3 10:36:26 | 只看该作者
如果有药理实验表明了醛固酮拮抗剂也对于健康人利尿作用不明显,才有可能证明茯苓素也是醛固酮拮抗剂药理作用。
但是按一般药物药理拮抗药对于健康人是应有拮抗健康人正常生理反应作用的。
而茯苓对于健康正常没有增加利尿作用,说明茯苓并不是对肾小管细胞浆膜的醛固酮受体结合反应。
如果茯苓是对肾小管细胞浆膜的醛固酮功能作用受体结合反应,拮抗醛固酮结合受体反应,茯苓就不是对醛固酮合成受体结合修复药理作用。
肾上腺皮质球状带醛固酮合成受体的病理变化才是醛固酮增加的原因,当醛固酮合成受体被中药茯苓修复正常后,醛固酮合成也就正常了,又由于中药茯苓并不拮抗肾小管细胞浆膜的醛固酮受体结合反应的,也就不对健康人利尿有增加作用。
868
 楼主| 发表于 2019-11-3 12:13:29 | 只看该作者
八纲辨证是极其粗浅的诊断方法,把任何疾病粗略的划分阴阳寒热虚实表里等于自缚手脚拒绝进一步探索病因、
869
 楼主| 发表于 2019-11-3 12:15:36 | 只看该作者
阴阳寒热虚实表里就是病因
870
 楼主| 发表于 2019-11-3 12:18:26 | 只看该作者
进一步探索阴阳寒热虚实表里产生源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11-7 13:30 , Processed in 0.067639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