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wahaha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医必将走向死亡,现代医学必将胜利。 (辩论,勿删)

[复制链接]
81
发表于 2004-3-3 20:37:25 | 只看该作者

中医必将走向死亡,现代医学必将胜利。 (辩论,勿删)

中医现代化与现代中医学
  中医学被定位于"传统医学",因此引出中医现代化的命题。而这个命题由于内涵丰富而模糊,又带来众多的困惑与分歧。学术界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同,而形成三个学派。"传统继承学派"认为:"中医不需要现代化"、"中医不能现代化"、"中医一旦现代化便不再是中医",将中医与现代化对立起来;与之相反,"中医西化学派"则认为:"传统中医不科学"、"中医需用西医方法来改造"、"中医应有机融人西医体系",他们将西医学等同于现代医学,将中医现代化等同于西医化。长期实践表明,这两种观点均为偏颇,结果导致中医作为一门学科陷入既不能独立门户,又无法真正进入现代科学体系的尴尬局面之中。
  随着经络实证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以及信息时代的到来,一个新的学派渐渐浮出水面,他们认为:"中医学不等于中国传统医学,中医学也可以、也应该成为现代医学的组成部分"、"西医学并不等于现代医学的全部,它实际上仅仅是现代医学的组成部分而已"、"中医学具有独特的思维特质,它与西医不同,但可以与最新的系统科学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同时主张结束关于"中医现代化"的空泛论争,把握中医学的本质特点,结合最新科技成果,扎扎实实进行"现代中医学"的学科建设。他们确信;"现代中医学"体系建成之日,即是中医现代化实现之时。这个学派被称为"现代转化学派"。
  现代中医学的基本要素
  有三个基本要素在现代中医学建设中不可缺少,它们是:中医本色、时代特征和科学规范。
  1、系统、辩证:中医学的哲理本色
  气论、阴阳说、五行说这些系统与 辨证色彩极强的观念与方法应当全面保留,但在形式上要隐化,要突出科学性、增强开放性、凸显现代性,从而有利其发展。
  2、信息化:现时代的科技特征
  科技发展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十八世纪欧洲产业革命以力学和机械技术为支柱,质量和结构分析成为当时主要的科学方法。西医特质与其吻合,实现了当时的现代转化,形成以解剖学为基础的现代西医学体系;中医学与机械论思想格格不入,又缺少相应的社会环境,因而将古典形态保持至今。但它重 整体、重综合的特质与当今信息时代的系统科学和信息技术相吻合,因此传统 中医学可以通过信息化武装实现现代转化,如同西医通过机械化武装实现现代转化一样。
  3、客现、严谨、可传播:一般科学规范
  客观性主要表现为可实证、可重复。 如果主观随意因素介入,便会丧失共同的工作基础,研究结果难以沟通与印证,那么不仅学术成果无法积累,还会导致欺骗行为的泛滥。严谨性即指研究对象要确定,研究方法要清晰。如果对象不明,方法模糊,其结果将无法判定意义。可传播性要求工作语言符合现代人思维习惯,遵守约定俗成的学术表达规则。若不顾及这些,只能是自说自话,难以达到真正交流的目的。
  经络实证研究在现代中医学中的地位
  脏腑、气血和经络是中医学的核心概念。从现代科学的角度看,脏腑不是结构实体、边界不清,不能直接实证;血与西医的血液似是而非,难以准确把握其内涵;气极其重要,但意义复杂,就实证而言尚存在观念与方法上的极大障碍。唯有经络在实证方面走在前列,重复性也最好,大量物理信息测量技术被用作客观检查的手段,系统思想也得到较多体现,是中医色彩最明显,同时又与现代科学结合最紧密的现代中医研究领域。因此经络实证研究可视为现代中医研究的支点。有了这个支点,通过经络脏腑相关规律研究、经络气血运行规律研究以及药物归经研究,便可把中医基本元素有机整合起来,形成完备的体系。大量经络实证研究工作表明,它具备前面所述三个现代中医学要素,又是易与其他中医学内容相联系的中间环节,因此经络实证研究在现代中医学体系中居于中心地位。
  经络实证研究的成就与问题
  这里所说的经络实证是狭义的,特指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的经络客观检测与观察,不包括传统的养生和临床验证。自从日本学者20世纪50年代初揭开经络实证工作的序幕以来,经过长期艰难曲折的努力,各国科学家在经络现象揭示、经脉脏腑相关规律探索以及经脉循行路线的客观检测与显示等方面积累了大量资料,并对经络实质与工作机理做出了众多尝试性论述。其中日本学者的开创性工作是令人称道的,欧美学者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对经络所作的研究对这一领域的拓展也做出了积极贡献。国外学者尽管做出了许多新颖、独特的工作,而且对中国的经络研究触动和影响很大,但由于语言的限制,对中医理论背景了解的欠缺以及难以申请到充足的经费,只能进行业余研究,这就限制了他们的工作规模与质量。相比之下,中国的经络研究在政府和众多中医机构的支持下,研究深度和广度都远远超过国外,但-些重要的实验技术仍以"引进"为主,同时也不断受到外来思路和成果的影响。国内西医、中医、中西医结合学者几十年来一直尝试着用各种方法研究、解释经络,发现了五大经络现象,提出了涉及人体五大系统的25种假说。
  目前,经络的客观存在已被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认同,然而经络存在的方式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至于经络实质就更是莫衷一事了。概括而言,经络研究者依研究方法的不同,可分为生理派和物理派。前者以西医生理学为依据究经络现象,寻找结构基础;后者则以物理信号测量为前提,系统理解其功 能意义。按照对经络的定位认识不同,又可分出神经派和非神经派。前者认为经络是神经系统尚未发现的功能,试图用神经机制解释经络现象,主张"已知结构的未知功能";后者则认为经络不是神经系统的功能,主张"已知功能的未知结构",这一派以"经络结缔组织结构说"为代表,内容复杂多样。上述各派之间互有交叉,不同观点均有支持事实,同时也存在明显的缺陷。纵观经络实证研究的过程,可以说投入多、产出少,结果众、成果寡,基本上仍然处在盲人摸象的状态。各种假说的局限性很大、认识深度不够、系统性不足,离理论高度尚有很大距离。出现这种经络研究困境的根本原因在于思想方法不对路,多数学者仍然按照西医模式研究经络,视其为功能结构统一体,运用分析方法在"实体"上下功夫,到头来事与愿违。现在到了彻底转变观念,用中医学理念指导现代经络研究的时候了,那就是将经络看作功能信息统-体,运用系统方法在"关系"上下功夫。
  经络实证研究的原则、目标和方法
  由于过去经络实证研究长期未果,拟重新确定研究思路以打破僵局。透过大量的研究结果,隐隐约约地看到"间隙"和"信息"两个词与经络的密切关系,它们也许就是解开经络之谜的金钥匙。通过系统思维,将经络归结为组织"间隙通道",再将"信息"流动其间,从而形成-个可以理解其意义的功能信息系统模型;然后运用生物物理技术对经络进行定位、定性、定量和定时测量,找出经络信息的分布规律,在此基础上建立经络脏腑相关联系,这样便有了解读经络信息以及将经络与气血相结合的基础。现代中医学的架构便可在这-过程中慢慢形成,各种细节也会步清晰、丰富起来。
努力实现中医药现代化的宏伟目标
  进入21世纪后,我国中医药现代化进程进入了快车道,国家从战略高度提出了加速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各部门提出了具体措施,为实现中医药现代化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一、我国第一部中医药现代化发展纲要颁布
82
发表于 2004-3-4 22:31:37 | 只看该作者

中医必将走向死亡,现代医学必将胜利。 (辩论,勿删)

我同意一源的上述观点。
83
发表于 2004-3-9 20:38:50 | 只看该作者

中医必将走向死亡,现代医学必将胜利。 (辩论,勿删)

                     人因无知而愚昧,因半知而误解
人因无知而愚昧,因半知而误解。这种现象存在在我们周围,我们不能因为知道一二三的写法,自己推论出四五六的写法是四横、五横、六横,就拒绝先生的教学,甚至是他人的善意提醒(其中就不能怪其他读书人的责怪了)。
“中医理论是一门当今最大的伪科学”
此文中,认为“中医理论中那个最荒谬的五行说。说是世界上一切东西都由金、木、土、水、火五种元素构成”。这是反中医理据中很有代表性的一句。
按:五行是指一切事物的相对属性,不是指元素,勿受《化学》教材片言所惑。值得注意,这里所说的属性是指相对而言,随角度、时间、地点等不同而定。如我们分好人,坏人,但只是在特定时间、区域等相对划分。好、坏只是相对的属性,非指人是由“好”与“坏”组成。至于五行的相生相克,是揭示事物属性的偏颇造成的事物内部及事物之间的运动、联系、变化的规律。
“中医理论中那个最荒谬的五行说,最开始不过就是江湖术士们招摇撞骗的一种戏法”。
按:所谓“善易者不言卜”,阴阳五行的提出不是给算命占卜服务的。请别因为它们给江湖术士利用而否决之,就如我们不会因为进化论曾给纳粹利用实行种族屠杀而否定它。至于五行的提出,实非一人发现、提出,而是千年知识的积累而成,勿滞于《政治》教材片言所惑。
“肝色属青,味属酸,故如有面色发青,喜食酸味等症状者,则可诊断肝脏受病。由此可见,中医的许多理论与那些巫婆大仙们跳大神的原理,根本就没有什么区别”
按:请首先明白一点,在中医里心、肝、脾、肺、肾并非单指实质性器官,西医传入时借中医五藏之名而命名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所以此“肝脏受病”非指现代医学的肝脏有病。一知半解,此之谓也。
“百分之九十病人的疾病是可以自愈的……随便给他开点什么药……我保证你的治愈率能达到90%以上……学过几年医,当过几年医生……比例数只是一种理论描述语言,不一定与实际的数字完全相符”按:对医学的无知,实在令人怀疑他是否作过医生,得出的结论更是贻笑大方。退一万步来说,若真如此人所云,伪治疗在医学界的现象,不论中西医了,又为何只说中医治疗大多数是伪治疗,而不提西医的治疗呢?更何况
用西医伪治疗的例子来说明中医大多数治疗是伪治疗,实在可笑。
“辨证的看中医”
此文作者很有思想,文章在质疑的同时也揭示了比较高层次的学“科学”之人对中医的误解。半知之解,此不怪也,可谅之。
关于西医发展史,在下认为学中医者实在应该学习了解,我们很多对西医的误解也如西医误解中医一样,通过西医的发展史,我们可以有很多发现与心得。
古希腊医学为何会被现代西医逐渐取代呢?
首先是因为古希腊的先贤们的学说、理论受到文艺复兴的冲击而使古希腊的思想体系崩溃。思想的转变,机械唯物思想倾向到无可复加的地步。
其次,理论的解释与多种疾病(如天花、肺结核)的捷效,使得西医光芒四射。同时,在西方,西医的教育与宣传是全民和全面的,所以西医便逐渐取代古希腊医学。准确来讲是古希腊医学向现代西医的转变。
古希腊医学是与中医在理论、治疗上有所相似的传统医学,那么中医会被西医取代吗?
首先要回答中华文明的思想体系会崩溃吗?不会,但不可否认现在我们的思想体系在世界上处于弱势。
西医的教育与宣传是全民和全面会使中医灭亡吗?不会,但不可否认我们中医在学院的逐渐变质。
如果说古希腊医学与中医学相似,那中医未来之路就是如古希腊医学被现代西医取代。此话不当,忽略了两点。
第一、中医与古希腊医学相似,但本质不一样。思想体系不一,实质不同,某些枝节的相似就如西医与中医在某些理论、治疗方法相似一样。我们不能说中医与西医本质一样。作者认为古希腊医学与中医本质一样,所列举的依据牵强附会,似是而非。
第二、历程不同。现代西医学是由古希腊医学转变而来,完全的继承关系。所以古希腊医学的消失,并非真正的灭亡,只是“蜕变”。
此文作者虽然有思想,讲科学,其讲科学的实务思想是正确的,但他的态度、做法却不科学。
对一件事物不能单凭一知半解就做出结论:《黄帝内经》、《伤寒论》我们视为经典,至今仍指导着临床,是因为它们实用、可靠、行之有效。勿论时间长久,只要是正确的理论,我们就要遵循它的指导,这方是科学的态度与做法啊!更何况,我们并非一成不变、墨守成规的照搬现用经典之方、经典之言,如金朝的张子和就直言“勿滞于仲景言,惑杀世人”,他推崇《伤寒论》作者张仲景,但他就并非盲目。我们现代中医一样。中医理论的发展是缓慢的,但非一直不变——金元时期的“百家争鸣”、明清时期温病的发展等等。
至于“全世界的医学体系只可能有一个,而不可能有两个”,一家之言,不能作据。
所以中医并非什么玄学,也没什么神秘,更不是文化中落后的东西,只要此文作者平心静气多了解中医学就不致半知而误解了。
84
发表于 2004-4-5 00:07:32 | 只看该作者

中医必将走向死亡,现代医学必将胜利。 (辩论,勿删)

帮助这种人其实还是工农兵群众的办法比较有效,不用和他讲理,只和他动动体力就能见效。
赞成!!!
85
发表于 2004-4-12 21:03:45 | 只看该作者

中医必将走向死亡,现代医学必将胜利。 (辩论,勿删)

凭我目前的理解和判断,否定中医是科学的证据远远比否定中医不是科学的证据来得强大有力和令人信服。
86
发表于 2004-4-13 20:52:43 | 只看该作者

中医必将走向死亡,现代医学必将胜利。 (辩论,勿删)

无知者无畏,诚傻大姐之流!
不见大道,不知真理。妄言妄语!
不知者不可妄评也!
………………
87
发表于 2004-4-18 10:36:55 | 只看该作者

中医必将走向死亡,现代医学必将胜利。 (辩论,勿删)

这样的贴居然置顶??????????
88
发表于 2004-4-19 22:08:51 | 只看该作者

中医必将走向死亡,现代医学必将胜利。 (辩论,勿删)

反对 反对
89
发表于 2004-4-26 23:19:05 | 只看该作者

中医必将走向死亡,现代医学必将胜利。 (辩论,勿删)

冀州,冀州,我是枣强,网上多联系
90
匿名  发表于 2004-4-27 13:46:36

中医必将走向死亡,现代医学必将胜利。 (辩论,勿删)

中医必将走向死亡,现代医学必将胜利。
无知者无罪!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7-5 19:00 , Processed in 0.056477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