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yszyzy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信息组学——中西医融合的平台

[复制链接]
81
发表于 2008-6-19 23:42:22 | 只看该作者

信息组学——中西医融合的平台

下面引用由gonmai2008/06/19 10:26pm 发表的内容:
大白侠先生所用的原文:
“1. 科学的本质是通过虚拟建模来认识与掌握自然规律,霍金:“……理论只不过是宇宙或其中某一部分的模型,一些联结这模型和我们所观察的量的规则。它只存在于我们的头脑中,(不管在任何意义下)不再具有任何其他的实在性”
本身就是在自相矛盾、自我否定:前文说科学--认识自然规律;后面的霍金的话则否认“理论有实在性”。所以,霍金的话对中医是不可的。
    “理论”不就是自然规律在人的主观认识上的反映嘛,“理论”在形式上是“主观”的,当然“只存在于我们的头脑中”(把理论写成书,化为一种传播知识的实在物这一环节就不说了),但任何“理论”,其内容肯定都有实在性,内容是客观的。在我国,连中学生都懂得这个哲学常识。
     当然,也有可能霍金不信马列主义哲学。
82
发表于 2008-6-20 07:40:35 | 只看该作者

信息组学——中西医融合的平台

[这个贴子最后由gonmai在 2008/06/20 07:49am 第 2 次编辑]

主观预设和赋予的功能条件进行推导所得出的结论不能成立和没有价值.
  

  yszyzy 8楼的文题:
1.2 中医属于效率意义上的建模。
1.3 西医属于物理意义上的建模
1.3.2 系统生物学是理想的生命科学,
1.4 尽管,系统生物学有望破译生命与疾病的奥秘,...中西医各自构建了自己的模型
2. 信息组学--中西医融合的平台。
2.2 鲁棒性(robustness)是控制系统设计的概念,同样适应于医学模型设计
3.1 信息组学能够揭示...
以上为太白侠先生所主观预设和赋予功能的条件.
在这些条上所推导出来的结论,能成立和有意义吗?
在太白侠先生那里,说你是什么\有什么功能就能是什么和有什么功能.
系统生物学只是一些人主观愿望而已.生物生命规律且能按这些人的主观愿望而在那里系统的运行?
人的主观建成的模就能符合生物生命体生命规律的运行?
以海潮类比人体的津液、营卫就更荒唐了.
中医的"鲁棒性(robustness)"性是以药物四气五味来实现.
尊重客观,使客观达主观意识化后才得以实现对客观的设计\建模和进行鲁棒性(robustness).

83
 楼主| 发表于 2008-6-20 11:28:23 | 只看该作者

信息组学——中西医融合的平台

回79楼客串客串先生:
谢谢先生的建议。语言本身就是一种逻辑,不同表述就有了不同的模式,正如,审计属于线性管理体制,城管属于片性管理体制,公安属于线性与片性相结合管理体制一样。太白侠贴出来就是要接受批评意见的,在修改稿中先生的意见会加以考虑的。
84
 楼主| 发表于 2008-6-20 11:28:41 | 只看该作者

信息组学——中西医融合的平台

回79楼却波渔翁、兼回77楼82楼gonmai先生:
“太白剑”的研究,正是探索古鋳剑真诀,而不是西法鋳成之剑。
中医固有理论研究,力图用原汁原味的固有语言表述,用信、达、雅的标准译成现代语言,参以近现代千百万实践者的真知,充实其中,期待厚积薄发的提高、发展。
信息组学与中医固有理论研究不是同一回事。
85
 楼主| 发表于 2008-6-20 11:29:37 | 只看该作者

信息组学——中西医融合的平台

回77楼82楼gonmai先生、兼回81楼客串客串先生、68楼中西医融合观先生,并与80楼自然奥妙先生共鸣:
比喻是最好的交流方式之一,比喻也是类比方式进行分析的方式之一,只是比较原始。针对一个具体事物,能比空泛的言论更容易理解。
1+1=2,就是一个简单的模型,表达苹果数量的规则,它只存在于我们的头脑中(主观),而不会被苹果带着。无论你用什么方式表达,苹果只按自己的自然方式存在(客观),但是,人们还必须主观地构建这个模型才能共同地认识“数量”这个苹果表现出来的这个特性(客观)。这个模型同样可以类比表达梨子、栗子、李子……主观没有变,但客观的除了“数量”这个特性外都变了。这也是绝大多数人不明白中医天人合一的一部分这方面真实含义的原因所在。
一只苹果加一只苹果等于两只苹果,只能表达数量的累计。在这个逻辑体系中,不能表达重量,如一只50克、一只100克;不能表达品种,如一只黄元帅、一只红富士;不能表达产地,如一只江苏的、一只山东的;不能表达年份,如一只去年的、一只今年的;不能表达种植方式,如一只大棚反季、一只自然挂果;不能表达品质,如一只烂的、一只鲜的;不能表达生熟,如一只青的、一只熟的;不能表达口感,如一只清脆、一只绵软……
是分割表达,还是综合表达,这就是西方科学与中医学的区别,尽管,同是类比方式进行分析的模型,但是,一个用的是形式逻辑的数学,一个用的是运筹学(非数学的分支)。太白侠没有说,只要类比要么就是等同于西方科学,要么就与西方科学没有任何共性。
86
发表于 2008-6-20 12:39:02 | 只看该作者

信息组学——中西医融合的平台

[这个贴子最后由gonmai在 2008/06/20 00:45pm 第 1 次编辑]

中医理论的立体性和立体实体
中医理论的立体性又是中医理论“固有”的另一标志。
如中医理的“阴、阳、表、里、寒、热、虚、实,三阴三阳六经,卫、气、营、血级阶,什么邪客膜原,什么枢机不利,什么阴平阳秘,等”,中医法的“什么发表驱邪,什么和解表里,什么滋阴益气,什么助阳发表,。。。”等,中医药方的“什么发表之剂、清里之剂、什么和解表里之剂 、什么升降沉浮、什么开窍、。。。”等,这简直是在展溢着一个不能灭=失的活生生的立体形态。中医是在为一感受到的立体形态而理、而法、而方药!
这就是中医理论的立体性。
如果在中医理论的“固有”里丢失了中医理论的这一立体性,是什么样的结果?
人的意识总是与存在相伴随。中医理论的立体意识是存在的立体形态的反映表达。所以,中医理论内存在着立体形态,即感受到的立体形态。
现在的中医的现实是,对中医理论内存在的这一立体形态,无论是在中医自身层而还是在现代的生物医学层面都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和解读。中医是在不自觉中不自觉的使用。
注意到到了太白侠先生所创立的信息组学不是解读中固有理论,而只是一方法学平台。
而现代的基因组学、蛋白组学、代谢组学等,是没立体意识的平面理论。那么,其结果是中医理论的立体形态是在没有得到解读的情况下去和西医融合。可见,这种融合即为是现状的融合。也就是平面+立体的融合。也是没有能融合的融合。
87
发表于 2008-6-21 07:42:23 | 只看该作者

信息组学——中西医融合的平台

下面引用由yszyzy2008/06/20 11:29am 发表的内容:
回77楼82楼gonmai先生、兼回81楼客串客串先生、68楼中西医融合观先生,并与80楼自然奥妙先生共鸣:
比喻是最好的交流方式之一,比喻也是类比方式进行分析的方式之一,只是比较原始。针对一个具体事物,能比空 ...
回太白侠先生的85楼.
我是在这样理解太白侠先生的此帖文:
太白侠是在以1+1=2这样的模式的模型,即以这一同一模型表达两种存在.一种是物数;一种是这一物数下的质量、形态、品种、品种时间、地域品种、。。。等多性物态。
在1+1=2这一模式的模型以在含义的不同来表达西医、中医。
以1+1=2的模式模型的物数含义类比西医;以以1+1=2的模式模型的多性物态含义类比为中医。
以1+1=2的模式模型的单一物数含义类比为西医,为不是“天人合一”;以1+1=2的模式模型的多性物态含义类比为中医,为“天人合一”。
在这一以1+1=2的模式模型里,西医是分割表达;而中医是综合表达。西医为“形式逻辑的数学”;中医为“是运筹学(非数学的分支)。”。
++++++
太白侠先生的85楼文是如上所述吗?
88
发表于 2008-6-21 11:15:47 | 只看该作者

信息组学——中西医融合的平台

“1+1=2”,这是比喻中医使用的模型?
“一只苹果加一只苹果等于两只苹果”,这是比喻西医使用的模型?
    yszyzy,你的表述有时候让人感觉含糊不清。 瞧,对你85楼的回复贴,我与gonmai两个人读出了两种不同的理解,而且我们俩人都不敢肯定我们的理解是否符合你想要表达的本来意思。
   
   
89
发表于 2008-6-21 11:32:32 | 只看该作者

信息组学——中西医融合的平台

回复信息组学
1+1=2,就是一个简单的模型,表达苹果数量的规则,
-----------------------------------------------------------------
    这是个误导!
    数学完全是抽象的,他与任何实体没有关系!1+1=2,根本不表达苹果数量的规则,而只表达数与数之间的关系!
    因此,比较一致的看法是:数学不属于自然科学!甚至于有人认为数学与哲学一样不属于科学!当然,我也是人云亦云,我相信这个说法!
-----------------------------------------------------------------
----------------------------------------------------------------------
   是分割表达,还是综合表达,这就是西方科学与中医学的区别,尽管,同是类比方式进行分析的模型,但是,一个用的是形式逻辑的数学,一个用的是运筹学(非数学的分支)。太白侠没有说,只要类比要么就是等同于西方科学,要么就与西方科学没有任何共性。
  
    请问:
       中国古代中医是分割表达,还是综合表达?
       欧洲近代西医(科学)是分割表达,还是综合表达?
       您的信息组学是分割表达,还是综合表达?
       <类比式分析科学>是什么表达?

90
 楼主| 发表于 2008-6-21 12:17:49 | 只看该作者

信息组学——中西医融合的平台

回86楼87楼gonmai先生:
“中医理论的立体性和立体实体”,这句话存在悖论。立体性是人类主观对事物的描述(一般用“维”表达),实体是客观存在(医学上就是病理生理),可以说“中医理论的主观和客观性”,不能说“中医理论的主观和主观客观性”。
你的,中医理论……在没有得到解读的情况下去和西医融合……与我的,把中医固有理论模型这个“公式”揭示出来,这也是信息组学应该首先开展的课题,两句话之间没有矛盾吧?
你的“太白侠是在以1+1=2这样的模式的模型,即以这一同一模型表达两种存在。一种是物数,一种是这一物数下的质量、形态、品种、品种时间、地域品种、。。。等多性物态。”与我的“在这个逻辑体系中,不能表达重量……”,应该不是一个意思吧?基于这句话之下的所有理解,有所不同就很正常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7-1 21:55 , Processed in 0.052063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