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南京陈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从医理的角度探讨伤寒六经病的实质

[复制链接]
81
发表于 2009-6-29 10:44:17 | 只看该作者

从医理的角度探讨伤寒六经病的实质



     呵呵,小陈同志啊,毅力不错啊,虽然是以西医在硬套这些经文,也难为你了!不过,作为一个西医,你,不会感觉到其中的牵强附会之处的!虽然是幼稚的理论,但路确实是这样走出来的!仅举一例你的错误:
    “狭义的伤寒,则是以处理普通感染性疾病(各系统感染)为主(从六经证的临床表现的描述来看),六经辨证的实质,似乎就是反映了各系统感染的不同类型,与不同发展阶段。”
     如果以你的感染研究,你已经进入了西医的死胡同!狭义的伤寒,反而感染是不多的!你的意思我是明白的!不要用外染风寒来做说辞哦!![Maiweb_leobbs3]
     值得肯定的一点,就是“六经辨证……似乎就是反映了各系统感染的不同类型,与不同发展阶段”,对你的西医理论有帮助!
     呵呵,小斌,你还不要说,你认为不理就觉得自己胜利了,这可是精神胜利法哦!不过,我戳戳你就行了,不会戳穿你的!仅此意思意思就行了,放心吧,不戳你了!
     继续,路过,路过,纯属看到了一个意外!
82
发表于 2009-6-30 14:52:50 | 只看该作者

从医理的角度探讨伤寒六经病的实质

下面引用由南京陈斌在 [i2009/02/12 06:07pm 发表的内容:
……六经辨证的实质,似乎就是反映了各系统感染的不同类型,与不同发展阶段。
下面引用由南京陈斌2009/06/27 07:09pm 发表的内容:
太阳伤寒证
太阳中风证
推测:多种发热感染性疾病的前驱期,非特异的急性期反应。
阳蓄水证
推测:膀胱炎症、急性肾炎一类?
太阳蓄血证
推测:膀胱结石、盆腔炎一类?
下面引用由南京陈斌2009/06/27 07:11pm 发表的内容:
阳明经证
推测:SIRS(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
阳明腑证
推测:急腹症、肠梗阻、急性腹膜炎一类?
少阳证
推测:肝胆炎症(病理学意义上的,非特异性的,如疟疾之疟原虫侵犯肝组织,引发肝组织肿胀、变性,亦可表现为少阳证。其它处亦同,病理学意义上的)
太阴证
推测:胃肠道粘膜炎症?
下面引用由南京陈斌2009/06/27 07:16pm 发表的内容:
少阴寒化证
推测:身体极度虚弱、休克?
少阴热化证
推测:上呼吸道粘膜炎症(咽炎、疱疹性咽峡炎、复发性口疮一类)?
厥阴证
推测:消化道蛔虫感染?
一直在等待先生进一步的阐述……如果仅此所论,其并不能释疑在下三个疑问——
伤寒六病如果是——伤寒病(感染发热性病)发展过程中的各系统感染的不同类型,与不同发展阶段——那么,伤寒病(感染发热性病)之发展转归的六阶段之先后关系,内在原因,传变或转归基础是什么?
伤寒六病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传变的,但是先生所列之“推测”却如何发生传变?比如——先生所列太阳中风,在一定条件作用下是必然可以向阳明腑实证转属的,但是先生所列举之“证态”却如何发生这种必然的转属?
下面引用由南京陈斌2009/06/27 07:09pm 发表的内容:
太阳中风证
推测:多种发热感染性疾病的前驱期,非特异的急性期反应。
阳明腑证
推测:急腹症、肠梗阻、急性腹膜炎一类?
下面请问“中西医融合观”先生,在伤寒论所论述中——太阳表证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必然会向“热扰胸膈证”“痞证”“大结胸”“协热下利”等证转化的,先生所列“证态”却如何必然地向相对应的“证态”转化?
下面引用由中西医融合观2009/06/28 09:09am 发表的内容:
太阳表实-重感冒证态
太阳表虚-感冒证态
热扰胸膈证-上消化道功能障碍证态
下面引用由中西医融合观2009/06/28 09:09am 发表的内容:
太阳表实-重感冒证态
太阳表虚-感冒证态
痞证-胃肠炎证态
大结胸-急性腹膜炎证态
下面引用由中西医融合观2009/06/28 09:09am 发表的内容:
太阳表实-重感冒证态
太阳表虚-感冒证态
少阳热迫大肠证-肠炎证态
83
 楼主| 发表于 2009-6-30 17:55:04 | 只看该作者

从医理的角度探讨伤寒六经病的实质

下面引用由天问∝道2009/06/30 02:52pm 发表的内容:
伤寒六病如果是——伤寒病(感染发热性病)发展过程中的各系统感染的不同类型,与不同发展阶段——那么,伤寒病(感染发热性病)之发展转归的六阶段之先后关系,内在原因,传变或转归基础是什么?
个人以为,六经的传变,其实可以灵活的看,而不是机械的看。六经病变之间,其传变既有一般规律,又有特殊规律,而究其特殊规律时,可以发现,其传变近似于随机性,几乎是一切皆有可能。
下面引用由南京陈斌2009/02/12 06:07pm 发表的内容:
其传递应当是严格的依照经络循行的路径进行,而临床上的实际所见,也不是这样的。传统的中医对此解释为循经传,表里传,越经传,循经传中,又有两种说法,一是从太阳至阳明至少阳至太阴至少阴至厥阴,一是从太阳至少阳至阳明至太阳至厥阴至少阴,[color=#0000FF]坦率的说,这种解释具有很大的主观随意性,有时是一种理论上的自洽的产物,是不够严谨的。
84
发表于 2009-6-30 18:07:59 | 只看该作者

从医理的角度探讨伤寒六经病的实质

可以发现,其传变近似于随机性,几乎是一切皆有可能
好大的發現
85
 楼主| 发表于 2009-6-30 18:10:10 | 只看该作者

从医理的角度探讨伤寒六经病的实质

外感疾病的传变 六经传变
http://cm.39.net/078/21/106728.html
关于六经传变规律,《素问·热论》仅指出:“伤寒一日,巨阳受之”,“—二日,阳明受之”,“三日,少阳受之”,“四日,太阴受之”,“五日,少阴受之”,“六阳,厥阴受之”,以示为之次第。故曰:“一日、二日、三四五六日者,犹言第一,第二、第三四五六之次序也。大要譬如计程,如此立个前程的期式约摸耳,非计日以限病之谓”(《伤寒论条辨》)。汉·张仲景在《伤寒论》中系统地论述了外感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创立了完整的六经传变理论。本节所说的六经传变就是指此而言。
  六经传变的一般规律:六经之中,三阳主表,三阴主里。三阳之中,太阳为一身之藩篱,主表,阳明主里,少阳主半表半里;三阴之中,太阴居表,以次为少阴、厥阴。外邪循六经传变,由表人里,渐次深入。即太阳一阳明—>少阳—>太阴一少阴—)厥阴。如风寒初客于表,出现发热恶寒、头项强痛、脉浮等为太阳病。若邪气人里,出现但热不寒,不恶寒、反恶热,口渴,汗出,甚而腹满硬痛拒按、大便秘结或热结旁流,神昏谵语等则为阳明病。若邪正交争于半表半里,出现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心烦喜呕、嘿嘿不欲饮食、口苦咽干、目眩、脉弦等则为少阳病。三阳经病以热证实证为主,邪气虽盛,正气未衰。若正气已衰,抗邪无力,则病人三阴:如脾虚湿胜而现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时腹自痛、脉缓弱者,称之为太阴病。如病及心肾而现“脉微细,但欲寐”者,称之为少阴病。由于患者体质不同,少阴病又有寒化和热化之分。寒化证为少阴虚寒本证,除上述主证外,尚有四肢厥逆、下利清谷、恶寒蜷卧等;热化证则尚有心烦不得卧等。病人厥阴,及于肝、胆、心包、三焦,以寒热错杂为其病机特点,出现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等。这种传变规律反映了疾病由表人里,由阳人阴,由轻而重的发展趋势。
  [color=#0000FF]六经传变的特殊规律:六经传变不完全按着六经次序循经相传,还有一些特殊的传变形式。
  ①越经传:越经传是不按六经次序而传变。如由太阳而传至太阴。
  ②表里传:表里传是表里两经相传。如由太阴而传至阳明。
  ③直中:凡病邪不经三阳经传人,而直接出现三阴经症候者,称直中。如直中太阴或少阴,以直中太阴为多。因素体脾胃阳虚,所以发病即现太阴症状,称之为直中太阴。
  ④合病:两经或三经同时发病,因而两经或三经症候同时出现,而无先后次第之分者,称为合病。如太阳阳明合病、太阳少阳合病、三阳合病等。
  ⑤并病:一经症候未罢又出现另一经症候者,称为并病。与合病不同之处在于前一经症候还在,而后一经症候又具备的条件下,两经交并为病,而有先后次第之分。
 
86
 楼主| 发表于 2009-6-30 18:24:00 | 只看该作者

从医理的角度探讨伤寒六经病的实质

下面引用由天问∝道2009/06/30 02:52pm 发表的内容:
伤寒六病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传变的,但是先生所列之“推测”却如何发生传变?比如——先生所列太阳中风,在一定条件作用下是必然可以向阳明腑实证转属的,但是先生所列举之“证态”却如何发生这种必然的转属?
下面引用由南京陈斌在 2009/06/27 07:09pm 发表的内容:
太阳中风证
推测:多种发热感染性疾病的前驱期,非特异的急性期反应。
阳明腑证
推测:急腹症、肠梗阻、急性腹膜炎一类?
太阳证,可以转化为阳明腑实证,但不是必然的转化为阳明腑实证。也可以止于太阳证,也可以越经传到太阴,或表里传至少阴,或与其他经证合病或并病。
至于“在一定条件作用下是必然可以向阳明腑实证转属”,或可以理解为,本是阳明腑证,有前驱症状,即太阳证,然后发生了“必然的转属”,由太阳证而至阳明腑证。
87
发表于 2009-6-30 19:47:20 | 只看该作者

从医理的角度探讨伤寒六经病的实质

[这个贴子最后由天问∝道在 2009/06/30 07:57pm 第 2 次编辑]

一、至于“在一定条件作用下是必然可以向阳明腑实证转属”,或可以理解为,本是阳明腑证,有前驱症状,即太阳证,然后发生了“必然的转属”,由太阳证而至阳明腑证——的解释是经不起推敲的
下面引用由南京陈斌2009/06/30 06:24pm 发表的内容:
至于“在一定条件作用下是必然可以向阳明腑实证转属”,或可以理解为,本是阳明腑证,有前驱症状,即太阳证,然后发生了“必然的转属”,由太阳证而至阳明腑证。
呵呵……伤寒论里有这样的论述:
[color=#0000FF]問曰:病有得之一日,不發熱而惡寒者,何也?答曰:雖得之一日,惡寒將自罷,即自汗出而惡熱也。(183)
[color=#8A2BE2] 問曰:惡寒何故自罷?答曰:陽明居中,主土也,萬物所歸,無所復傳,始雖惡寒,二日自止,此虚陽明病也。(184)

阐述了阳明病的前驱症状——我想这个不在我的论述之内!


同时伤寒论还有另外的关于太阳病转属阳明的论述:
[color=#0000FF]問曰:何緣得陽明病?答曰:太陽病,若發汗,若下,若利小便,此亡津液,胃中乾燥,因轉屬陽明。不更衣②,內實,大便難者,此名陽明也。(181)
此“太阳病在一定条件作用下是必然可以向阳明腑实证转属”的明证。
这个“中西医融合观”先生,用“热结肠腑阴虚-失盐失水、大便干结证态”一定程度上解释了这个问题,但是“中西医融合观”先生的观点却不能对阳明腑实证自身病变的转归作出合理的解释。

二、伤寒论六病的传变有其必然性,但是“对应的证态”之间有些却是毫无转属的基础。
下面引用由南京陈斌2009/06/30 05:55pm 发表的内容:
六经病变之间,其传变既有一般规律,又有特殊规律,而究其特殊规律时,可以发现,其传变近似于随机性,几乎是一切皆有可能。
虽然从表面看,其特殊传变“近似于随机性,几乎是一切皆有可能”——但是从中医病理生理来讲却有其必然性。但是“对应的证态”之间是否存在这种必然性?
包括——“中西医融合观”先生,所论述的——
太阳表实-重感冒证态
太阳表虚-感冒证态
热扰胸膈证-上消化道功能障碍证态
痞证-胃肠炎证态
大结胸-急性腹膜炎证态
少阳热迫大肠证-肠炎证态
“太阳表证”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必然会向“热扰胸膈证”“痞证”“大结胸”“协热下利”等转化,[color=#8A2BE2]但是“其相对应的证态”却没有向相对应的“证态”转化的基础。
88
 楼主| 发表于 2009-6-30 20:26:48 | 只看该作者

从医理的角度探讨伤寒六经病的实质

下面引用由天问∝道2009/06/30 07:47pm 发表的内容:
呵呵……伤寒论里有这样的论述:
問曰:病有得之一日,不發熱而惡寒者,何也?答曰:雖得之一日,惡寒將自罷,即自汗出而惡熱也。(183)
問曰:惡寒何故自罷?答曰:陽明居中,主土也,萬物所歸,無所復傳,始雖惡寒,二日自止,此虚陽明病也。(184)
阐述了阳明病的前驱症状——我想这个不在我的论述之内!
同时伤寒论还有另外的关于太阳病转属阳明的论述:
問曰:何緣得陽明病?答曰:太陽病,若發汗,若下,若利小便,此亡津液,胃中乾燥,因轉屬陽明。不更衣②,內實,大便難者,此名陽明也。(181)
[color=#0000FF]此“太阳病在一定条件作用下是必然可以向阳明腑实证转属”的明证。
先生很是博学,功底甚深,钦佩!在这个问题上,我的解释或有欠缺、不完全处,需进一步推敲。
89
 楼主| 发表于 2009-6-30 20:33:57 | 只看该作者

从医理的角度探讨伤寒六经病的实质

[这个贴子最后由南京陈斌在 2009/06/30 08:51pm 第 1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天问∝道2009/06/30 07:47pm 发表的内容:
虽然从表面看,其特殊传变“近似于随机性,几乎是一切皆有可能”——但是从中医病理生理来讲却有其必然性。但是“对应的证态”之间是否存在这种必然性?
中医所具有的逻辑关系,对应的病理状态之间应当同样存在。
中医以“一般传变、特殊传变、越经传、表里传、直中、并病、合病”来解释体现六经传变的规律与必然性,这种规律与必然性也同样可以解释适用于“对应的病理状态”彼此之间的关系。
90
 楼主| 发表于 2009-6-30 20:47:19 | 只看该作者

从医理的角度探讨伤寒六经病的实质

[这个贴子最后由南京陈斌在 2009/06/30 08:53pm 第 1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天问∝道2009/06/30 07:47pm 发表的内容:
包括——“中西医融合观”先生,所论述的——
太阳表实-重感冒证态
太阳表虚-感冒证态
热扰胸膈证-上消化道功能障碍证态
痞证-胃肠炎证态
大结胸-急性腹膜炎证态
少阳热迫大肠证-肠炎证态


“太阳表证”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必然会向“热扰胸膈证”“痞证”“大结胸”“协热下利”等转化,但是“其相对应的证态”却没有向相对应的“证态”转化的基础。
呵呵,这个问题我先谈一下我个人的看法。
就我个人观点,不赞成将太阳表实与表虚看作是感冒证态,许多感染性疾病早期都可以出现类似的临床表现,同时,感冒也不仅局限于太阳证,也可以表现为阳明证、少阳证、三阴证等。将太阳表证看作是发热感染性疾病的前驱期,一种非特异的急性期反应,似比较合适。并且这样一来,其似亦具有了“向相对应的证态(病理状态)转化的病理基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5-13 00:32 , Processed in 0.051561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