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杏林观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黄帝内经从头阅(与其吵闹,我们不如讨论)

[复制链接]
81
发表于 2006-9-7 21:16:44 | 只看该作者

[原创]黄帝内经从头阅(与其吵闹,我们不如讨论)

首先向各位道歉,我上次回帖比较粗鲁。各位城府较深,是真心研究中医的。我的观点是,中医在进展,中国的文字含义也在进展。比如“物之生从于化,物之及由乎变”,“化”比“变”意义深刻的多。现代汉语中就没有那么大的区别。书本理论是传播信息的方式,他要用一定的词汇概括一定的信息量,用来论述逻辑关系。我们对古代的理论的理解,不能停留在词汇上,要通篇地领会其精神。
82
发表于 2006-9-7 21:43:14 | 只看该作者

[原创]黄帝内经从头阅(与其吵闹,我们不如讨论)

下面引用由星河2006/09/07 08:29pm 发表的内容:
对于这个问题的见解,我预料是有许多不同意见的。并且我也知道这种不同意见者的盲点所在。
道家养生,“性”、“情”二字,逸湘先生可得闻乎?
躺下去感覺一下就知道了
道家講"性""命"
性情之說不知是哪派
我師從文始派
83
 楼主| 发表于 2006-9-7 22:26:43 | 只看该作者

[原创]黄帝内经从头阅(与其吵闹,我们不如讨论)

下面引用由炎黄子孙2006/09/07 08:13pm 发表的内容:
下面引用由黄河龙君在 2006/09/05 09:10pm 发表的内容:
难道先生忘了“善言天者,必应于人”?
所以我希望看见先生“应于人”的“言天”之言。
下面引用由炎黄子孙2006/09/07 08:13pm 发表的内容:
下面引用由黄河龙君在 2006/09/05 09:10pm 发表的内容:
地者,生命身体之物质也,天者,生命活力之能量也。因此,认识天地物理,即也可认识生命。
本人治病,专门研究生命生物质运动之层次,心为“精”层次,气为“气”层次,神为“体”层次
这就是很好的例子,欢迎中……希望先生继续!!
这里有个问题请教——请问先生:‘心为“精”层次,气为“气”层次,神为“体”层次’,具体而言作何解释?
具体一点就是:
1、心为“精”层次——的心该怎么来理解?精又该怎么来理解?
2、气为“气”层次——的前一个气怎么理解?后一个气又怎么理解?
3、神为“体”层次——神如何理解?体又怎么理解?
希望得到先生指点迷津!
84
 楼主| 发表于 2006-9-7 22:46:08 | 只看该作者

[原创]黄帝内经从头阅(与其吵闹,我们不如讨论)

下面引用由星河2006/09/07 07:09am 发表的内容:
……《内经》这部生命科学的巨著,是以易理为基石的。
如果不把易理的生命造化理论明白,就不可能读懂内经的语言。
惭愧!我一直不明白——易理的生命造化理论。
更没有参悟透——《内经》这部生命科学的巨著,是以易理为基石的。
[color=#0000FF]既然1、“是以易理为基石”请先生举几例——当然多多益善——以体现是“基石”噶。
既然2、“《内经》……是以易理为基石的”,看来通晓“易理的生命造化理论”是非常之必要了,奢望先生能指点一二。
85
发表于 2006-9-8 00:39:58 | 只看该作者

[原创]黄帝内经从头阅(与其吵闹,我们不如讨论)

下面引用由星河2006/09/07 06:55pm 发表的内容:
经云:法于阴阳,和于术数。
此《素问*五脏生成篇》,如果没有易学知识的话,恐怕是连标题都读不懂的。
这个“生成”,乃意天地生数、成数。比如这个“肝”,天之生数三;地之成数八。
以“生成”命名该篇,个中的奥妙,我认为是值得鉴赏的。
举例来说,“人卧则血归于肝”的情况,往往不会发生,但这种情况却并不背离经旨。
“人卧则血归于肝”的情况,如果只是从字面上去理解,确实是不会发生。但是,如果从人的生理现象去理解,却是地地道道的“人卧则血归于肝”!能掌握易学知识当然更好,但是,如果不能连系到人体的生理上来,窃以为没有理解好《内经》。
下面引用由杏林观秋2006/09/07 06:58pm 发表的内容:
其实中医研究天、地,但是归根结底是研究的人。
赞成观秋先生的这个观点!如果不能结合人体的生理现象来研究天、地、易理,到底有多大的实际意义?
86
发表于 2006-9-8 07:32:31 | 只看该作者

[原创]黄帝内经从头阅(与其吵闹,我们不如讨论)

下面引用由逸湘2006/09/07 09:43pm 发表的内容:
道家講"性""命"
性情之說不知是哪派


如果从易学的层次来说,当学到两仪生四象的时候,就应该知道“性情”了。

"性""命",不过两仪之层次。日常人们的散步、做广播体操等等,就是"性""命"嘛。

古人云:上德以内修外;下德以外修内。
87
发表于 2006-9-8 07:47:50 | 只看该作者

[原创]黄帝内经从头阅(与其吵闹,我们不如讨论)

下面引用由老山羊2006/09/08 00:39am 发表的内容:
如果不能结合人体的生理现象来研究天、地、易理,到底有多大的实际意义?

当知天道有是理,而不必曰理必如是。

易理,是一种哲学,是一种世界观。掌握了这门哲学、用这个世界观去观察生命规律,自然会别有一番天地的。

西医不懂这个哲学,不是也能治病吗?但他们的治疗水平由于局限在形而上学的哲学里,所以永远不会破解生命之谜。

由于内经的哲学就是易理,所以说在世界观没有调整到易理的情况下,是无法理解内经在讲什么的。
88
发表于 2006-9-8 09:29:28 | 只看该作者

[原创]黄帝内经从头阅(与其吵闹,我们不如讨论)

下面引用由星河2006/09/08 07:47am 发表的内容:
当知天道有是理,而不必曰理必如是。
易理,是一种哲学,是一种世界观。掌握了这门哲学、用这个世界观去观察生命规律,自然会别有一番天地的。
西医不懂这个哲学,不是也能治病吗?但他们的治疗水平由于局限在形 ...
易理从何而来?窃以为当与“日、白天与黑夜、四时。。。”密不可分,人活于天地之中,
生理自当随此变化而变化。常人不知其间之道,但为医者不得不明也。所以体察自身生理,
尤为重要,正所谓“人贵有自知之明”,不能自知,何以知人?
请指正。
89
发表于 2006-9-8 13:02:48 | 只看该作者

[原创]黄帝内经从头阅(与其吵闹,我们不如讨论)

下面引用由老山羊2006/09/08 09:29am 发表的内容:
易理从何而来?...

如果从源头来说的话,是从伏羲画八卦而来。

如果从人类进化史来看的话,是从中华文明的开启而来。

医易一理。医分上中下三六九等,目不识丁的医,与上知天文下晓地理的医,不可同日而语。

孙思邈云,不知易难成大医。
90
发表于 2006-9-8 13:34:11 | 只看该作者

[原创]黄帝内经从头阅(与其吵闹,我们不如讨论)

下面引用由星河2006/09/08 01:02pm 发表的内容:
如果从源头来说的话,是从伏羲画八卦而来。
请问:伏羲依据什么画出八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7-23 20:48 , Processed in 0.080307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