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一吐了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什么是中医的“元气”

[复制链接]
81
发表于 2017-9-25 16:53:58 | 只看该作者
一吐了之 发表于 2017-9-24 21:42
哎,你是没心眼还是没脑子?你是以教材为标准。还是以内经为标准?
教材说,【胚胎的生殖之精就是先天之 ...

一吐啊,不用争了。
你理解问题有个误区:
一是《内经》是最早的中医古籍,后世经2000年的发展,其认识宽度和广度都大于《内经》,所以,你不知道。医学是发展的。《内经》中说不清的东西,现在有不少都已说明白了。
二是,你现在还不明白生殖之精与先天之精的关系。就不要再讨论了。你不知怎么讨论。

点评

不讨论如何明白中医理论?中医理论再发展,也不能脱离人体与生命。生殖之精化生胚胎是精化形,若生殖之精是先天,胚胎就是后天,后天之形怎化先天之精?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9-25 17:26
82
 楼主| 发表于 2017-9-25 17:16:54 | 只看该作者
llyyjj 发表于 2017-9-25 15:32
王教授,不用争论了吧。
一吐先生92楼我看明白了,因为这次说的比以前的清楚。一吐先生认为,中医的元气 ...

李老师。你没看明白。此论什么是自然,什么是自然之气,自然是日月运行的气化表现,自然之气是日月运行之气,在天是天气,在地是地气,自然之气是天地之气。天气是太阳之气,是天元本气,天气生地气四时24气,24气化六气,上奉司天,也是天元本气。下段论人体元气。

点评

内容多,我们分段学习、理解,在分段学习过程中提出问题: 这是您首帖的第二段,第二段是讲天地元气与人体元气的关系,以后的各段就是讲人体的元气了。是这样吧? 《六节脏象论》云:“夫自古通天者,生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9-26 20:03
83
 楼主| 发表于 2017-9-25 17:26:24 | 只看该作者
王锡民 发表于 2017-9-25 16:53
一吐啊,不用争了。
你理解问题有个误区:
一是《内经》是最早的中医古籍,后世经2000年的发展,其认识 ...

不讨论如何明白中医理论?中医理论再发展,也不能脱离人体与生命。生殖之精化生胚胎是精化形,若生殖之精是先天,胚胎就是后天,后天之形怎化先天之精?

点评

这么说,你承认自已不明白中医理论了。谢谢你说出心里的实话。那就别犟了,好好学习前人的注解吧。  发表于 2017-9-27 05:59
哈哈!打住吧。你连这些最基本的知识都不懂,还讨论啥。不陪了!  发表于 2017-9-26 10:09
84
发表于 2017-9-26 20:03:02 | 只看该作者
一吐了之 发表于 2017-9-25 17:16
李老师。你没看明白。此论什么是自然,什么是自然之气,自然是日月运行的气化表现,自然之气是日月运行之 ...

内容多,我们分段学习、理解,在分段学习过程中提出问题:


这是您首帖的第二段,第二段是讲天地元气与人体元气的关系,以后的各段就是讲人体的元气了。是这样吧?


《六节脏象论》云:“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其气九州九窍,皆通乎天气。故其生五,其气三,三而成天,三而成地,三而成人。三而三之,合则为九,九分为九野,九野为九脏,故形脏四,神脏我(五),合为九脏以应之。”
---------------------
这是经文,经文里论及天地与人体脏器关系,有:
九野为九脏,故形脏四,神脏我(五),合为九脏以应之。
意思就是,人的内脏,连腑带脏,是九个,在数字上和天地的“九野”相应。
这个古代把天下分九州,这里把天气按季节时令划分九分,然后把人体脏腑也硬性划分成就个,想表现出人与天地相应的这个思想。
经文的这一段,讲天人关系,如何理解、是对是错,咱们可以暂不讨论。


万物通天,天者气也。气分阴阳,是生命之本。天体运行,七星周肇,日月会五星于天道的东西南北中五方,五方生五气寒暑燥湿风,五气经天,自天而地,阴阳合化,化木火土金水五运,其阴阳依盛衰消长在天表现为:风,暑,火三阳和燥,湿,寒三阴;在地表现为:木,君火,相火三阳和金,水,土三阴。
------------
这一段是一吐先生的,还是讲天地。


天地合气,生化人体太阳,少阳,阳明三阳经脉和太阴,少阴,厥阴三阴经脉,三阴经通天气立心肝脾肺肾五神脏。“五脏者,所以藏精神血气魂魄者也”。
-----------------
(问题一):
这一段,是讲天地和人体的联系的。
最关键是是这一句:天地合气,生化人体太阳,少阳,阳明三阳经脉和太阴,少阴,厥阴三阴经脉,
这是把天地和人体联系起来的关键,天地是大自然,大自然怎么生化出人体六经,这个问题不解释清楚的话,天地元气和人体元气就没办法等同起来。

(问题二):
三阳经通地气立胃、大肠、小肠、膀胱四形脏,合胆,三焦而为六腑。“六腑者,所以化水谷而行津液者也。”六经经脉,通天地之气,连脏腑,“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是人体生命的通道。-------这一段是讲六经的,这里六经经脉,如何能够“通天地之气”呢?


最后的结论是:所以,天地元气是人体生命的元气。
要得出这个结论,需要把前面我提到两个问题讲解明白。

点评

(问题一): 这一段,是讲天地和人体的联系的。 最关键是是这一句:天地合气,生化人体太阳,少阳,阳明三阳经脉和太阴,少阴,厥阴三阴经脉, 这是把天地和人体联系起来的关键,天地是大自然,大自然怎么生化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9-28 20:01
85
发表于 2017-9-27 09:33:57 | 只看该作者
董建军 发表于 2017-9-27 07:31
李教授,你最好闭上你的臭嘴,文言文到你嘴里,简直就是糟蹋文言文,我建议你到文言文专科学校去学习学习 ...

董先生:你知道有“文言文专科学校”?据我所知,中国的大学似有“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等名称。

点评

人家逗他的,他就当真了。  发表于 2017-9-27 16:44
我还向他请教过文言文知识  发表于 2017-9-27 10:51
我治疗的患者说的,他17岁上大学,读的就是文言文专科  发表于 2017-9-27 10:49
我治疗的患者说的,他17岁上大学,读的技术文言文专科  发表于 2017-9-27 10:49
86
发表于 2017-9-27 09:38:28 | 只看该作者
谈论中医药理论,以《黄帝内经》、《伤寒论》、《神农本草经》为依据,如此思路是正确的!

点评

高见。不依规矩不成方圆,任何事,都得有个标准。  发表于 2017-9-28 19:51
87
发表于 2017-9-27 16:43:19 | 只看该作者
董建军 发表于 2017-9-27 07:31
李教授,你最好闭上你的臭嘴,文言文到你嘴里,简直就是糟蹋文言文,我建议你到文言文专科学校去学习学习 ...

老董啊,你怎么跟我也骂骂咧咧起来了?你在论坛胡乱插嘴,大家经常呵斥你,而我一发现你说对一句话,就赶紧表扬鼓励。你晒出来按摩证,许多人怀疑,我还找出来证据,说明你的按摩师证是真实的,你都记不得了?
要是记不得,你干脆就是个白眼狼啊!


我和一吐先生讨论的问题,是内经的内容,他讲内经,我学习,你要学习,好好看帖子,你要不想学习,就看其他帖子,这个帖子内容比较深,你看不懂,胡拉扯什么文言文,还文言文专科学校,你们家办过这么个学校?
你的患者说他上过“文言文专科学校”,人家逗你你就听不出来?
人家逗你一句话,你就敢拿到论坛里,你也真勇敢。还想学文言文的话,要不我再考你一次?



点评

李教授你胡乱翻译文言文,让你闭嘴有错吗?文言文专科有没有?  发表于 2017-9-28 07:12
他们家没办过,只办过武当气功。  发表于 2017-9-27 21:29
88
发表于 2017-9-28 19:33:1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lyyjj 于 2017-9-28 19:48 编辑
董建军 发表于 2017-9-28 07:13
就请李教授讲一讲“脾主运化”有哪些文言文知识。

脾主运化,不是文言文,不需要什么文言文知识,直接理解就可以。

文言文知识有些什么内容?我给你讲讲,你认真听:
文言文与白话文,主要区别有两方面,一是词的含义有些不同,一是语法有些特殊的地方。不管词义还是语法,都是相同的地方多,不同的地方少,因为古代的文言文,本来就是为了表现白话的。再说,都是中国人用的中国字。和印度来的佛经不一样。
注意,不是古人说的都是文言文,也不是现代人写的都是白话文。
古人也写白话文,现代人也写文言文。

这样说你也可能不明白,要不,你找一段文言文,我给你讲讲,你也好能分开白话文和文言文。

再给你介绍一下文言文的教学。
专讲文言文的内容的课程,叫《古代汉语》,这么课程,只是大学一些专业的一门课,大学一般有也叫中文系,中文系里有几个专业,中国文学、汉语言学、古典文献学、应用语言学 等等,这几个专业里,都有《古代汉语》这门课,而且是主课。
除中文系以外,大学其他系、其他专业也有开《古代汉语》课程的。
中医专业的非常重视古代汉语课,不过它课程的名字叫《医古文》,现在不知道改了没有?
《医古文》的意思就是中医专业专用的古代汉语课,其他专业就直接叫《古代汉语》。


中文系每个专业要二三十门课程呢,四五个专业差不多一百多门课程,专讲文言文的《古代汉语》只是其中的一门。
是根本不可能为一门课办一个学校的。
你的那位患者说他在文言文学校毕业,他大概看见你喜欢问文言文问题,逗你呢,你别上当。




点评

一窍不通  发表于 2017-9-28 19:49
89
 楼主| 发表于 2017-9-28 20:01:18 | 只看该作者
llyyjj 发表于 2017-9-26 20:03
内容多,我们分段学习、理解,在分段学习过程中提出问题:

(问题一):
这一段,是讲天地和人体的联系的。
最关键是是这一句:天地合气,生化人体太阳,少阳,阳明三阳经脉和太阴,少阴,厥阴三阴经脉,
这是把天地和人体联系起来的关键,天地是大自然,大自然怎么生化出人体六经,这个问题不解释清楚的话,天地元气和人体元气就没办法等同起来。
------------------------------------
  这个问题咱俩讨论过,好象以蛋生鸡为例,先生能说明蛋生鸡吗?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客观的说,万物生成之前,只有天,只有地,天地之外,何能生人?《内经》从天地之气探索生命的来源,是唯一的途径。
  
  天地之气的阴阳变化是大自然四时气候循环的本质,天地之气的阴阳变化是天体运动的表现。天体日月运动开辟了天道一周365天,天道与地上下同位,日月运动对地的气化产生四时24气的寒暑变化规律。四时24气是地的主气,春夏秋冬各90日,年年不变。

  围绕天道运动的还有天道五方之星,以五星而论。五星年年分别运行到28宿东西南北中五位时同日月相会,便是七曜周肇的日月会五星。内经称“天有五行,御五位,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脏,以生喜、怒、思、忧恐。”五行生五气,五气纵天,由十天干统运,阴阳互化,甲己化土运,乙庚化金运,丙辛化水运,丁壬化木运,戊癸化火运,自天而地化生木火土金水五形。这就是五运,也是五行。五行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形气相感,而成万物生长化收藏的的规律。五行之气是客气,年年由于运行之气不足或有余的变化,加临于24气之上,主四时之气的变化。因火分君火和相火,五行就成了木火土金水(相火),一行主4主气的变化。

  地气有四时太阳主气,又有五行客气,实是四时五行的合气。一年的初气是厥阴风木,二气是少阴君火,三气是少阳相火,四气是太阴湿土,五气是阳明燥金,终之气是太阳寒水。

  地气的变化又与月的关系密切,月圆月缺为一月,一年12月,月以支定,12地支立12月。天动地静,上下相召,地气被天气相召升天而化为天气,天气下降又化为地气。12地支自化和对化为三阴三阳六气,子午二支化少阴,丑未二支化太阴,寅申二支化少阳,卯酉二支化阳明,辰戎二支化太阳,巳亥二支化厥阴。这便是三阴三阳六气,不同于地气的五行顺序。三阴三阳上奉司天,天之气化三阴三阳为风寒暑湿燥火本元六气,六气下降又为木火土金水(相火)在泉之地气。地气上升,天气下降,寒与湿相遇,燥与热相接,风与火相逢,产生出胜气和复气,胜复的不断发生和作用,使六气产生生化的性能。

  “器者生化之宇”,“升降出入,无器不不有”。六气升降,天地气交的运动规律是生命生化的基础。天地气交,天气立于内,五形生五味,五味生五脏。五脏藏五运之气化神魂魄意志,五运的振动生五音,五音化喜怒悲忧恐五情。故“五脏者,所以藏精神血气魂魄者也”。五脏出入天气而立神,产生生长壮老已的生命过程。天地气交,六气升降于外,外通地气,依六律化六腑,“六腑者,所以化水谷而行津液者也。”三阴三阳六气升而司天,降而在泉,通天地之气。化六经,连脏腑,“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是人体生命之生化和气化的通道。
90
发表于 2017-9-28 23:47:15 | 只看该作者
董建军 发表于 2017-9-28 20:10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点燃的火把。下面是木材。"主"是"炷"的本字。小篆字形从上往下依次为:火焰、油盏 ...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点燃的火把。下面是木材。"主"是"炷"的本字。小篆字形从上往下依次为:火焰、油盏、灯台、灯座。本义:灯心。2. 同本义。油灯上用来点火的灯草、纱、线等。后作"炷"。
-------------------------------------------------
老董厉害!当刮目相看。
主是灯芯,甲骨文和小篆的词义。是吗?
那脾主运化是甲骨文的还是小篆的。还是后世的?
咱们现在有许多词,都用主字,比如,工会主席、主意、反客为主、主随客便、客随主便……这些主是灯芯还是灯台?

点评

蠢猪,文字本意  发表于 2017-9-29 05:5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7-15 23:13 , Processed in 0.056716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