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杨金峰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遍洒天下英雄帖,约您华山论中医之一中药的性味归经

[复制链接]
81
发表于 2018-12-19 20:57:41 | 只看该作者
dffaaoo 发表于 2018-12-19 20:52
中医脉像,中医症状是抽象??中医症状是生理??如咳痰壅气逆,咳嗽气喘是生理??中医中药治感冒、气管炎 ...

不想抄袭
82
 楼主| 发表于 2018-12-19 20:59:3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杨金峰 于 2018-12-19 21:06 编辑

再来谈谈 【五味】。
如果说,药品的四气,寒热温凉,是中医人在实践中运用后,从寒热的角度,来对中药,得出的认识,那么,五味就是在经过人对药物经过嘴的品尝后的感觉和认识,来认识药物的作用的。也就是说,中药的五味,是为了从味道这个角度,来认识药物的作用和价值。五味中,苦味药物,决大部分,都是具有清热、去火的作用。因此,我们在生活中,如果品尝到一个食物的味道是苦的,那么,我们就会首先想到,这个食物的药用价值,估计是有清热去火的功效。于是,我们生活中,有人挖苦菜吃,有人吃苦瓜,吃完后,都有清热去火的作用,于是,中医人找到了一个可以药物的味道上,来认识和定义药物的作用的方法。于是,苦味药去火、清热,甜味药具有滋补功效。比如大枣味甜,党参、甘草味甜,具有补气的功效。甚至于当归、生地、麦冬这些滋阴养血的药物,也大多数都有甜的味道。从味道中,从味道这个角度来认识药物的作用,就成了中医人的一个认识药物功效的方法。


虽然以味道来认识药物的功效,或许还不能完全的体现和等同于药物的功效,但是,他的基本方法,还是很有价值的。从味道这个角度,来认识药物,他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简单、快捷和方便的认识药物的方法。这样的认识药物的方法,决大部分的时候,对药物的认识,都是正确的,虽然,也会有不准确的时候,但是,这样的认识药性的方法,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大的方向,这就避免了我们没有目的,没有规律的去盲目的研究药物,这节约了很多时间,也更方便我们来研究药物了。


具有辛辣味道的药,吃完后,都要发汗这样的宣发、外散的散寒解表作用,于是,中医说辛散解表。我们在吃辣椒,大葱,干姜这样的有辣味的药物时,很容易出汗,于是,中医说辛散。辛味具有发散的作用。至于说,酸味是不是具有收敛的作用,以及咸味是否有散结的作用,在今天看来,其实已经不重要了。因为,今天的中药学,不仅在味道上,对中药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而且我们今天的人,对于中药的药用价值,我们的前人,已经在不断的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都给出了我们的答案了。也不需要我们今天的人,再去通过品尝药品的味道,来认识和了解药物了。所以,对于今天的中医人,已经是不需要再尝试味道,来确定要理药性了。


但是,我们要知道和了解五味产生的原因和过程。也要知道,用个别和特殊的味道,来研究和认识中药的方法,也是一个抽象的认识事物的方法。


83
 楼主| 发表于 2018-12-19 21:31:05 | 只看该作者
喻家言 发表于 2018-12-19 20:42
用四个字高度概括总结:八纲辨证
         正式提出者:祝味菊《伤寒质难》
      ...

您说:第一就是,中医学是生理医学,(表里:生理医学)

这个解释很特别呀。表里是病位,怎么就成了生理医学的注解了
84
发表于 2018-12-19 21:38:35 | 只看该作者
杨金峰 发表于 2018-12-19 21:31
您说:第一就是,中医学是生理医学,(表里:生理医学)

这个解释很特别呀。表里是病位,怎么就 ...

表里,是病位,对。
量变到质变,……
我给你讲,……你出书挣钱,我亏了……
85
 楼主| 发表于 2018-12-19 21:41:26 | 只看该作者
喻家言 发表于 2018-12-19 21:38
表里,是病位,对。
量变到质变,……
我给你讲,……你出书挣钱,我亏了……

我出书估计是挣不到钱的,我也只是想给自己的人生一个交代。其实,就是全写完了,我也未必就想发表出来。
86
 楼主| 发表于 2018-12-19 21:46:50 | 只看该作者
喻家言 发表于 2018-12-19 20:42
用四个字高度概括总结:八纲辨证
         正式提出者:祝味菊《伤寒质难》
      ...

关于八纲辩证,确实很有价值,但是,八纲辩证对于中医学来说,他还是过于笼统。很多时候,用起来很多时候,都是难以解决很多疾病问题的。
87
 楼主| 发表于 2018-12-19 21:58:45 | 只看该作者
再谈谈药物归经的问题。

药物归经的提出,其实是对中药的药用价值,有了更高的要求。也就是说,我们在研究了药物的属性后,只知道他的寒热属性,味觉属性,还是完成不了准确用药的目的。比如,热药是微暖了全身,还是他具有针对个别脏腑?苦药去火,他去的是哪个脏腑器官的火?这些问题,用寒热和单纯的味道,就无法更深入,更准确的去认识了。西医有药物的靶向研究。也就是说,我们要对药物进行更准确的认识,就需呀知道药物在进入人体后,他的主要的去向问题。比如中医学说,苦味入心,甜味入脾,咸味入肾,酸味入肝,辛味入肺。至于这样的认识,是否正确,在今天来说,也已经不是很重要的问题了。因为,今天的中药学里,在前人的实践中,已经给出了我们很多的经验性的认识了。虽然五味入五脏,这样的认识,在今天看来,有很多的错误,但是,研究药物的归经问题,确实是需要我们今天的中医人,再实事求是的去研究和分析。

归经的提出,目的就是要解决药物进入人体后,他走向哪里的问题。这就是归经的价值所在。这个问题需要很好的研究。
88
 楼主| 发表于 2018-12-19 22:10:4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杨金峰 于 2018-12-19 22:17 编辑
dffaaoo 发表于 2018-12-19 20:46
卫气的扩散非生理信号作用,在中医五行或中医药脏府关系中的重要作用
一卫气的扩散在中医脏府中的非生理信 ...

我曾经说过,研究卫气营血与研究六经辩证,都是很难有前途的。

当中医学从太阳经,走向太阳膀胱经的时候,其实,就是中医人在力求找到太阳经到底是什么的问题。少阳是什么?中医人在探索少阳经的时候,当把少阳经和肝胆器官作为联系的时候,其实,中医学的六经,就是在寻找六经内在的实体器官的问题。

当我们说,营血的时候,其实,我们把营和血作为联系,就在寻找卫气营血中的营到底是不是就是血的问题了。卫气营血是需要落实的实体上的。为什么大家在研究卫气营血的时候,都要联系到他可能是人体的什么的问题,这就是想把卫气营血做实了。如果卫气营血我们谈不明白他具体是什么东西,那么,我们如何的去解决人体的可见的、真实的疾病哪?



三焦辩证,其实,也是早期中医学比较含糊的认知。而脏腑辩证,是目前最先进的中医辩证了。因为,在中医的医疗实践中,越来越发现人体的生理现象,背后最核心的支持点,在脏腑。这样的中医学,其实就即将把中医学基本现象背后的核心原因找到了。解决了脏腑的生理问题,就解决了一切疾病的外在现象。
89
 楼主| 发表于 2018-12-19 22:20:45 | 只看该作者
三焦也好,六经也罢,其实,最终都要落脚在脏腑这些实体的生理器官上。落实不了,那三焦、六经就只能是空洞无物的,是无法做实了的医学。
90
 楼主| 发表于 2018-12-19 22:23:17 | 只看该作者
喻家言 发表于 2018-12-19 21:38
表里,是病位,对。
量变到质变,……
我给你讲,……你出书挣钱,我亏了……

量表到质变?您不会认为,表就会变成了里,里就会变成了表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9-11 08:47 , Processed in 0.05918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